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秋节祭月或拜月习俗是月崇拜信仰最直接的表现方式

2020-12-04 13:30:01
相关推荐

民间信仰存活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正是由于民间信仰与岁时节日的这些特点,使得中秋节俗成为月崇拜信仰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载体,中秋节俗文化在各个方面作用于月崇拜信仰,它们以习俗的形式潜藏在人们思维的深处,又通过各种习俗活动体现出来,不断得到传承与发展。

中秋节祭月或拜月习俗是中秋节俗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月崇拜信仰最直接的表现方式。祭月或拜月习俗有古籍记载的说法是始于上古的周代,秦汉时期成为皇权的象征,为皇家所垄断,但在民间也一直流传延续至今仍有不少汉族和少数民族地区有所遗存。比如咸宁市咸安区桂花镇大屋雷村的中秋祭月活动可以说得上是整个中南地区现存的最系统、最完整的中秋祭月习俗。

农历八月十五夜晚,大屋雷村落宗门前,即祖堂正对月塘的月台上,设有香案和三牲供品,主祭净身焚香,引领祀典队伍开展祭祖、请神、娱神、颂神、送月神等系列活动。此时,月塘倒映月影,人们围月塘祭月、赏月,守望圆满。有鼓乐队伴奏,有三眼铳和鞭炮扬威助兴,场面神圣、庄重、热烈。可见,中秋节祭月或拜月习俗是月崇拜信仰的直观体现,也是对月崇拜信仰传承的历史性和共时性载体。通过祭祀活动的举行,月崇拜这一原始宗教信仰不仅在今天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得到不断的传承。

民间信仰尽管有较大的保守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俗信化的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文化的提高,人们的鬼神观念日趋淡薄,信仰方式不断简化。为了迎合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民间信仰也不断顺应历史、完善自己、改变自己,即迷信成分越来越少,神秘色彩淡化,健康成分不断掺入,而且经常增加新的内容。从而使一些纯粹迷信的东西从宗教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变成一种比较健康的、无害的传统习惯,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中秋节俗中的月崇拜信仰亦是如此。如中秋节祭月或拜月习俗虽有遗存,但也逐渐从原始的对月亮的祭祀活动发展演变成玩月、赏月等习俗;中秋节俗从原来单一的祭月或拜月习俗发展演变为现在具有祈子、“吃月饼”、庆团圆等多元文化内涵的中秋节俗。可见,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中秋节俗不但传承了月崇拜信仰,同时也发展和丰富了月崇拜信仰文化。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温暖的记忆作文 植物作文100字 快与慢作文 引路人作文 六年级作文200字 我的乐园作文400 家庭风波作文 未来的城市作文 冰雪世界作文 关于平凡的作文 生命的价值作文 编写童话作文 二年级作文150字 肚子疼作文 有关理想的作文 作文六要素 幸福的一家人作文 我的妈妈作文三年级 独立思考作文 做饭作文600字 观察事物的作文 他变了作文 我的爸爸作文怎么写 游西安作文 真情作文600字 洪崖洞作文 记一次活动作文 语文高考满分作文 读后感作文800字 关于价值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