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道德经47章 我们往往重视了有 而忽视了更重要的无

2020-12-04 13:55:01
相关推荐

什么是无为,就要首先知道什么是无?在道德经中,它的名是明确的。

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是对有、无的名。

有无相生,是对有无相互关系的描述,徼是有无两个层面相互作用的界面。

所以,无可以说是先天级别以上的、天地级别以上的、比较高级别的氣,当然也不仅仅包含氣。从太极-太素-太始-太初-太易,说明无的内部有不同级别,而无的最深度,意味着就是大道本身。

在现在的语境下,我们经常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氣,各种无形的氣氛、氣场、情志、精神,也统称为无。普通人也可以无为,且有良好的效果。所以,无为不仅仅局限在先天级别上。

当然,《道德经》里面的圣人,都是在先天级别以上实现无为而无不为。

第43章——【天下之至柔】

天下之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

无为之益

天下希及之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最柔弱,却能任意穿行于天下最坚硬。

什么是天下之至柔?10章:摶氣至柔能婴儿乎?所以,天下之至柔,指的是很高级别的氣,很细腻很柔弱,可以任意穿越到天下任何坚硬的东西,比如金属、岩石,等等。驰骋表示可以任意、随意地穿越,而没有任何障碍。

无有入无间:无形无象的有,能够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

无有,指出:无是一种特殊的有。有,形而下,视之可见听之可闻搏之可得。老子为了避免大家误解,认为无,是空间,或者什么都没有,所以强调:无,是一种有,称之为无有。比如空气,空气中氧气。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我因此知道:无为的确是有它的好处啊。

无为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要有“至柔之氣”,才能做到“驰骋天下之至坚”,否则谈不上无为。也因此反证:无为,不是啥也不做,啥也不为。

有为,只看到形而下,注重形而下,是做不到驰骋天下之至坚的。这是无为区别于有为的特点。

所以,需要自己的氣柔弱到一定的层面,才能理解无为,实践无为。

不言之教:不言的教诲。

圣人不言也能教化天地万物。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有清静之氣。圣人有无为的通道:对天地,为中;对百姓,为慈。因此,实现了不言的教化。圣人安静了,百姓也自然安静;圣人朴素了,百姓也自然朴素。

那么,不言之教跟至柔的氣有什么关系呢?有意去教育别人,容易让人反感,反证氣质僵硬了。不言之教,理解为圣人的德行,自然展现。有一种很自然的柔弱的氣质,均匀渗透到人的身心,通过竅而展现,身心愉悦,心悦诚服,自然受到教化而变化。

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无为的好处,天下很少有比得上的。

懂得无,很大程度上是柔弱的氣,就自然懂得无为。人与人之间,难免经常有误解、隔阂,各种违和,就好像是有种无形的阻障,影响了人与人的正常的交流交往。

如何无为而化解呢?老子这样很高层面的圣人,清静了,就自然无为了。而普通人还要从两方面着手:一个是改变心态,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他人的好处,看到万物皆有对待,无法强求别人如何,只能要求自己去甚去奢去泰,心态变化了,氣质也随之柔弱;一个要从言行入手,心态的变化,伴随着谦下柔弱的言行,有来有往,自然就有无形的流动,逐渐化开无形的滞涩、障碍,也就实操了无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08-13 13:51mg花椒[安徽省网友]IP:1744595608
    @牧羊者这句话太有道理了!我们总是盲目追求有的东西,有时候忽略了更珍贵的无的存在。
    顶2踩0
  2. 2020-03-26 06:17牧羊者[海南省网友]IP:3389420208
    道德经47章深奥而智慧,提醒我们要懂得更重要的无,而非被有所束缚。
    顶8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同步作文全解 描写下雪的作文 高考作文多少字 我就是我作文600字 写元宵节的作文 英语寒假作文 寒假总结作文 读后感800字作文 关于书法的作文 真没想到 作文 冬雪作文 记叙文优秀作文 冬天的作文300字 新年快乐作文 冬景作文 公园的景色作文 童年生活作文 关于创新的作文 六年级作文400字 家乡的风俗的作文 勤奋作文 初心 作文 书法作文 作文好句 合作 作文 英语作文初中 总会想起那张照片作文600字 值得珍藏的财富作文600字 劳动作文600字初中 冬日美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