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这位编写港澳台三地教材的语文名师说 我们的孩子正在“退步”

2020-12-04 17:05:01
相关推荐

“阅读应该让孩子们获得成长的价值,生活的趣味;写作则是思维能力的最高体现。”这是台湾超级语文名师陈丽云,凭借其近30年教龄,为港澳台三地编写语文教材的经验得出的结论。但同时,她还认为,大量的阅读未必能培养出阅读力,写作的教学也存在着被忽略和误解的部分。那如何才能让孩子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获得学习的快乐呢?一起来了解一下陈老师的方法。

“这么些年来,我们的孩子越来越进步进步,但是——”她话锋一转,目光炯炯,指出了一个要害问题,“其实,他们也在退步。”

这个洞见出自于一个在台湾拥有长达29年教龄的语文老师、两岸三地教材的编写者,陈丽云。

陈丽云老师

她教小学生阅读与写作已经将近30年,也在台北教育大学教大学生未来如何当一个好老师,她还到各地做培训讲师,教台湾、香港、澳门乃至大陆各省市的教师如何上语文课。各大报章杂志常发表她的教育专栏,已出版书籍有《写作好好玩》、《写作有妙招 阅读一把罩》、《阅读有妙招 教学马上好》等20余本。

这样一个老师,怎么会说出这样前后不统一,有明显逻辑问题的话?

“听起来很矛盾吧?”陈丽云继续解释道,“学生们的生活是在进步、思维和能力是比以往更强。但我要说,孩子们的生活太束缚,对生活的感知,对生命的感恩,都是在退化的。”

像台湾的热带气候一样,陈丽云也是一个热情、健谈,随时能拉动身边人兴奋神经的老师。在她的教育理念里,学生正在退化的这些部分是非常需要在学习中建立的。她认为,学生在学习中应该能获得——陌生的东西、生存的能力、生命的价值,以及生生不息的使命与典范。

“还有一点,生活的趣味。”在这次采访中,陈丽云特别加上了新的部分。

陈丽云老师

这么多内容,要从哪里学,怎么学?陈丽云相信,一个人永远能在阅读中读到珍贵的人生故事,学到一个人如何成长的人生价值观,而写作是反映学习所得的最佳途径。此外,陈丽云也指出,教材也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阅读素材。

这次采访中,外滩君和陈丽云深入地聊了聊,写作为何是重要的?当今学生的写作是否存在问题,什么样的问题?以及,作为一个教材编写者,她是怎样介绍和理解,在学生、家长看不见的课本的另一面,教材如何被编写,它的作用如何产生?

“写作是一个人思维能力的最高体现”

2005年,诗人余光中在接受大陆媒体采访时曾说:“我的感性里面的想象,所谓中国或者中华文化是一个奇大无比的圆,圆周无处可寻,圆心无所不在,这个半径是什么,半径就是中文。”

在余老先生心目中,中文是撑起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半径,中文不在,那么整个文化系统也将无法圆满,中文式微,则文化旁落。所以诗人毕生致力于拉长半径,想让这个“圆”画得更大。

陈丽云很喜欢这句话,她在自己撰写教育思考的博客中,把“中文”二字,换成了“语文”。在她看来,如同中文之于中国文化,语文是学习其他所有学科的基础。

文章中,她写道:语文是开启关键能力的钥匙,而启动这个钥匙的最佳利器,便是阅读与写作。唯有将阅读与写作结合,孩子才能领受学习的快乐,进而达到全方位的学习。

这并不是余光中、陈丽云这样的作家和语文教师对自己领域重要性的夸张强调。

就在最近的5月17日,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宣布,自今年9月开始,清华将在2018级新生中开设“写作与沟通”必修课,并且,计划中,2020年,这门必修课会覆盖清华所有本科生,并考虑面向研究生提供课程和指导。著名作家格非是该课程的负责人之一。

而在国外,高校把写作课列为必修课的现象更加普遍,历史也更长。

《中国教育报》报道,“2015年发布的全美写作统计,900多所美国高校中有96%的比例开设了写作类课程。普林斯顿大学每年开设超过100场写作研讨班,要求本科新生必须参加;哈佛大学将“说明文写作”作为唯一指定必修课。”

为什么哈佛等名校如此早的意识到写作教育的必要性,而中国的一流综合性学府、中国的学生在近几年也开始这么重视写作?

“你再怎么有能力,也得让别人知道你怎么样的有能力啊!”陈丽云认为,“写作就是一种沟通的方式,它对生活太重要了。”

从这一点上,学习写作在当下,就是在学习最基本的“生存的能力”。

如今,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需要写作,不管是写邮件给客户、做销售、制作广告宣传,还是写情书等等,与人的交往、联系,都需要和人沟通。信息时代,远程的协作越发地多,沟通的方式于是绝大部分是文字。

所以,高效地与人沟通,写作能力是必不可缺的。“文字能力越好,沟通越顺畅,才不会造成错误理解。”陈丽云这么说。

一本被创业者奉为宝典的书《Rework》中甚至写到:“如果你要从一堆人中决定出一个职位的合适人选,雇那个写作最厉害的人。这个人不在乎是不是营销人员、推销员、设计师、程序员,无论是谁;他们的写作技巧会对此有益。”

“有些人说,写作就是中文字嘛,”陈丽云不这么认为,她更强调写作所体现的逻辑思维能力,“可是我觉得写作,是思考结构的能力,写一篇文章是要谋篇布局的,写作就是一个人思维能力的最高体现。”

不过即使学校重视,学生也有意识到重要性,国内实际上的情况却是,一流高校的学生写作毛病也非常之多,“一写文章就犯愁”、“论文缺少逻辑”、“病句错别字常现”等等。

而教书多年的陈丽云看到的例子就更多:“教小学生,我发现孩子们遣词造句都不差,但逻辑上,问题就明显了,这是我观察下来,几乎是华人写作的通病。我也教大学生,都算好学校了,但写个简历说不清楚,举例前后不搭,专长、爱好这两个词分不清的事情,也不是没有。”

“大量课外阅读也无法塑造阅读能力,要先读懂教材”

陈丽云对自己班上的学生是这么说的:“孩子,你作文写不好,不要灰心,是老师教得不够好。”

在语文教学上,陈丽云有很多不同于惯常的独到理念,比如——“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要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而不是沦为为其他科目打工的可怜虫”“先读懂,再读多”等等。

通常情况下,语文老师会在上语文课时,配合课文给学生补充很多内容上的知识,比如历史、自然等等,但这恰恰是陈丽云比较不认同的,“语文有人文性和工具性两大特质。以往,我们多半围绕人文性进行内容分析和情感的交流,却忽略了要学习如何运用语文传情达意的工具性。”

这里,陈丽云非常强调的工具性,就是通过学习语文能获得的读写能力,如何准确、效率、适当地传递信息、说清事实、表达观点。写作水平,就是这些能力最直接的反馈,而一切写作,得从阅读开始。

对于阅读教育的观念,陈丽云又稍微有些与众不同。大家都说,孩提时代可以尽可能多读,拓展知识面找找兴趣点,再慢慢读深,陈丽云却发现,“早期,我们以为大量课外阅读,有书、有图书馆,就可以打造孩子的读写能力,各地所费不赀地购置大量图书。不少学生的读写能力却依旧无法和教师们付出的心力成正比。教师于是大叹事倍功半,感到无助、疲累。”

因此,她认为,孩子们要先读懂,再读多。

那读什么呢?教材。

陈丽云参与过台湾、香港、澳门等地语文教材的编写,目前台湾通行的康轩版语文教科书就是她参与编写的。对于教师和学生们最常见接触又最常忽视的阅读材料,陈丽云自认有充足的发言权,“我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还是教材的编写者。教材,其实是孩子发展阅读能力的主要阅读材料,如果阅读是一棵大树,那么教材就是这个主干。”

为什么呢?陈丽云介绍,每一套教材的编写,都是配着孩子的认知心理发展,一步一步上去的。

“譬如说,低年龄的孩子,两三岁,你把手藏掉,说不见了,他就真的以为不见了,但是再长一两岁,同样的事情,他就不相信了,会说,你藏在后面了”陈丽云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这不是说孩子变聪明了,只是他的认知发展就是这样随年龄变化的。所以这个时间段,小学低年级教材的内容选编,只会要求学生能读懂、能表达简单、完整的句子。”

再接下去,中年级段,就要会写段落,把一件事说清楚,这个时候教材会配合大量说明文、记叙文;到了高年级段,开始有文言文、小说、然后是议论文。“高年级段,学生才开始学会慢慢把具体思维,往抽象思维发展,教材也就这样配合着思考能力,增添文本类型,该给孩子什么能力,就给什么能力。”

“你还会发现,同样是三年级,9月份学的内容和2月学的内容,也不一样,”陈丽云还“揭秘”,编写者在编写教材时用心良苦,把课文内容安排得好似时令水果,随季节轮转也有变化,“9月,内容是秋天,2月内容就会是春天,你很少看到教材,9月时孩子们读到的是春天的。”教材还会结合当时当地的环境,帮助孩子从感知生活、认识世界。

“语言,是和周遭发生关系的。”

尽管,教材有专业团队的严格精选和审核,往往要花1~2年,需要10~20位优秀教师通力合作才能完成,陈丽云也强调:“只有教材这个主干,孩子们的阅读还是没法枝繁叶茂,还要配上其他的课外阅读材料,这棵阅读树,才能长得丰茂。”

“不要误解了写作的工具性”

陈丽云向来强调以写作为导向的阅读,也就说,要孩子读懂,就意味着要读出写法,读出同类型的文章要怎么写作。

“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这样极其工具性的要求,对刚刚才开始发展读写能力的孩子来说,会不会太无聊,学不下去呢?”外滩君抛出这样一个质疑。

“哦!这可能是误解了写作的工具性了。工具性不是要求孩子从小要会谋篇布局的,”陈丽云连连摇头,马上摆出在小学课堂上讲课的架势,带着孩子般地语气举例,给我展示她所分解的工具性,“小孩子很喜欢故事是不是,你看,每次我们讲故事都会说,很久很久以前,森林里面,住着猪爸爸猪妈妈……你发现了没有,这里有时间、地点、人物……”

“通过这样分析,让孩子知道,怎么样使用语言,说清一件事,这就是工具性。”

陈丽云也常提醒自己的读者和培训的老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以陈丽云编写的台湾康轩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台湾的山椒鱼》举例,文章开头写“你知道四季如春的台湾,也有冰河时期的动物吗?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吧!”,全文另外分了三个部分——“山椒鱼不是鱼”、“石缝里的偶遇”、“山椒鱼的大危机”,陈丽云就这篇课文指出,“要教学生读出本文的写法”,即说明文如何写作,就第一句话,让学生思考“相互比较法”这种写作方法。

“大陆的阅读理解题目里,有个常常被诟病的现象——题目问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而实际上作者本身回答这个题都有极大概率答错。您怎么看?某种情感,会有固定的表达方式吗?”外滩君还是不放过对工具性这点的疑问。

“那我可能会觉得,是问题问得不够好。”陈丽云答,“我们教孩子的时候,其实不在乎作家表达什么情感,而是如何写主人公,如何表达情感的。”

“比如今天,你就写丽云老师很专业,没有什么说服力的,说几遍丽云老师很专业都没用,”陈丽云拿自己举起了例子,“但如果你说,丽云老师一年要开一百多场讲座,常到内地、香港、新加坡讲课,学生们都很爱她。发现没有,我讲的这些事情都能让你知道,丽云老师很专业。”

写作怎么表达,表达什么,在陈丽云这儿,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个思维推理的问题。 表达的观点、情感要能通过事实来推论,来说清。她注重程序性和操作性,认为写作过程应该有如下这四个层面的思考和步骤来整理写作逻辑

1.写作题目(审题)2.文体、句法、文法、标点符号3.回忆出于写作主题相关的内容4.根据作文规范写出文章的策略

阅读,是为写作做准备,在读懂写法的基础上,方能触类旁通,越读越多。而写作是阅读力、思考力的最高体现,这是陈丽云在读写教育上的主要理念。

“我们教,是为了不教!”采访中,陈丽云讲到激动处打了一响指,手一挥作振臂一呼状。她相信,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能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观,拥有读写能力,也就拥有了学习其他一切学科和知识的基础。

本文转自外滩教育,作者陆莹,编辑黄晔。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11-03 12:14flashstar[澳门网友]IP:3407838305
    @一抹晚霞我们孩子正在“退步”这个法让人有些担忧但也需要更多数据和研究支持这个论断。
    顶0踩0
  2. 2020-08-14 13:43一抹晚霞[浙江省网友]IP:762803856
    这位编写港澳台三地教材语文名师这个观点可能会引起些争议。
    顶2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描写动物作文300字 横店游作文 致敬祖国作文 赵丽颖英语作文 新坐井观天作文 挫折作文500字 高考作文命题方向 爱因斯坦的故事作文 我看考试作文800字 我最尊敬的人作文200 有关于运动的英语作文 擎天柱玩具作文 二年级作文暑假的一天 老师作文200 写一篇英雄人物的作文 游海底世界作文 帮妈妈拖地作文 我的护士梦作文 关于抗战的作文 我的理想600字作文 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作文 一本书的力量作文 家乡的小溪作文300字 关于项羽的作文素材 写家乡习俗作文 作文我会 写作文的技巧和方法视频 幸福的感觉作文 坚持与放弃作文 关于逛超市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