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黎红雷演讲稿:儒家治道与企业治理(全文)

2020-12-04 20:20:02
相关推荐

谢谢主持人春松教授的介绍!儒学是一棵大树,根深叶茂;儒学是一条大河,源远流长。看到儒学在今天的发展,看到孔子研究院在这方面的引领作用,我感到由衷地高兴!

儒学含有丰富的治理思想。今天,我演讲的内容就是从儒家思想与企业治理的主题入手。企业,是当代社会最活跃的细胞;企业治理,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服膺儒学的当代中国企业家,将儒家的治国理念转化为现代企业的治理哲学,以儒学之道驾驭现代管理科学之术,不但解决了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问题,而且进一步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理理论。

我要谈的第一点是“拟家庭化”:儒家思想在企业组织中的运用。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重视家庭的族群,儒家学派是世界上最重视家庭的思想学派。中国人的家庭,不仅是生儿育女的地方,而且是生产消费的组织,更是学习教育的场所。《周易·序卦》上说: “有男女然后有夫妇, 有夫妇然后有父子, 有父子然后有君臣, 有君臣然后有上下, 有上下, 然后礼义有所措。”在儒家看来,家庭组织是所有社会组织的基础,家庭关系是所有社会关系的前提,家庭制度是所有文明制度的起点。

服膺儒学的当代中国企业家,承续传统的家文化,企业家把公司当作“家”,把员工当作“家人”,自己则当一名尽职尽责的“大家长”。他们清醒地看到,如果老板把员工当成工具,没有把他们当成家人,他们就把老板当成提款机。所以需要大家一起来改变现状,管理者多对员工进行人文关怀,员工多融入企业的文化与生产环境中。企业的价值在于员工的幸福和客户的感动。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来源于企业,企业已经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我们要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幸福社会,推行拟家庭化的企业组织,建设幸福企业大家庭,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我要谈的第二点是“教以人伦”:儒家思想在企业教化中的运用。

教化是儒家的基本功能。据《论语·为政》篇记载,有人问孔子:“你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呢?”孔子回答道:“《书经》上说,‘孝啊,只有孝敬父母,又能友爱兄弟’。把这种风气影响到政治上去,这也就是‘参与政治’了呀,又怎样才算是‘参与政治’呢?”在孔子看来,道德教化与治国理政的功能是相通的,教化就是政治,政治就是教化。用现代的话来说,管理就是教育,管理者就是教育者,管理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在儒家看来,对于人的教育,最根本的是伦理道德的教化。

服膺儒学的当代中国企业家,立志以儒家思想构建学习型企业,积极推行人伦教化,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栋梁人才。在他们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以“五福”(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作为人生圆满的最高追求。而“五福”里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好德”,德行是因,长寿、富贵、康宁、善终都是果,有因才有果。我们只要把好德的因种好了,长寿、富贵、康宁、善终就自然会有结果,才有真正的“五福临门”。企业不仅仅只是提供员工一个工作岗位和工资,最重要的是要给员工营造一个学习成长的环境。员工不能一味沉浸于追求利益,停留在每天获得一点工资上,最重要的是要成长,成长才是大利。而从企业来说,能为社会培养一批又一批承担中华民族复兴的栋梁之才,则是光荣的使命和最高的追求。

我要谈的第三点是“道之以德”:儒家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德治”是儒家管理哲学的基本原则。孔子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其中的“道”是“引导”、“领导”的意思,“政”指政令,“刑”指“刑罚”,“德”指“德教”,“礼”指“礼法”。至于其中的“格”字,有多种解读,综合起来,可理解为“自我改正而真心归服”。如此,孔子原话的大意是:用政令来引导他们,用刑罚来规范他们,民众只是企求免于犯罪,内心却没有羞耻感;用德教来引导他们,用礼法来规范他们,则民众不但有羞耻感,并且能够自我改正而真心归服。当然,儒家也并不是主张完全可以不要刑律,不要政法,只不过他们看到:“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的稳定,扩大统治的基础,他们把道德教化放在国家管理的首位。显然,在儒家看来,道德比起刑法来说,更容易获得民心,从而更容易取得有效和持久的管理效果。正如孟子所言:“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于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恃仗实力来使人服从的,人家不会心悦诚服,只是因为他本身的实力不够的缘故;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人家才会心悦诚服,就好像七十多位大弟子信服孔子一样。儒家“德治”所致力的,就是这种使人“心服”的功夫。

服膺儒学的当代中国企业家,致力于塑造新时期的工商业文明,创立独特的经营和管理机制,把社会、他人、自身利益融为一体,创造了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为底蕴的崭新管理模式,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世界级企业的管理制度融为一体,确立了中西合璧的普适性企业文化。在他们看来,中国文化的内涵就是一个“德”字。“德”是做人应有的规矩、做人最基本的属性,丢掉了这个根本,人在处理事情、处理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的时候,无论做官、经商,还是做学问,就会出现大麻烦。以“德”为根本,每个人都会严格要求自己。“德”尤其是一个合格的企业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风范。以德平天下人心,大家就会无怨无悔地跟着你走。

我要谈的第四点是“义以生利”:儒家思想在企业经营中的运用。

儒家主张“义以生利”,把管理活动当作精神价值创造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制约物质价值的过程。在价值认识上是“见利思义”,《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指出:“是故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一个以精神追求为最高价值的管理者,行动要想着礼,办事要想着义;不做贪图利而违背礼的事情,也不要因为不合于义而感到内疚。在行为准则上是“取之有义”,孔子指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足和尊贵,是人们所欲望的;如果不依着正当的道理得到它,一个以精神追求为最高价值的管理者就不会接受,这就是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实际效果上是“先义后利”,荀子指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把义放在首位然后取利的,就可以荣耀相随、处处通达、驾驭他人;把利放在首位而后才求义的,就耻辱困扰、窘迫交加、受制于人。在价值评判上是“义利合一”,荀子指出:“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虽桀纣亦不能去民之好义,然而能使其好义不胜其欲利也。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上重义则义克利,上重利则利克义。”无论是义还是利,都是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英明的管理者如尧舜也不能排除人民的物质需要,昏暗的管理者如桀纣也不能禁止人民的精神追求。这些论述,全面地展现了儒家义利观的丰富内涵。

我要谈的第五点是“诚信为本”:儒家思想在企业品牌中的运用。

服膺儒学的当代中国企业家,基于儒家的诚信思想,提出“人品、企品、产品,三品合一”,以员工高品行的人品,形成高品位的企品,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这样的品牌观念,追求的是消费者百分百的安心,体现的是企业对消费者的承诺与责任,赢得的是消费者对品牌的信赖与赞誉,是一种更为高超的品牌营销学。企业要经营,要生存,要盈利,经营之道是什么?《论语》里面有一句话叫“修己以安人”,表面上看好像和经营没什么关系,但事实上,这是最根本的经营之道。“修己”,有两个主体,一个是企业家自身,一个是全体员工。每一个人都要修己,修身心、尽本分。然后“安人”,是让人心安定。主要有两个对象群体,一个是员工,一个是顾客。如果把自己修炼好,同时把顾客、员工安顿好,企业还会不成功?还会没有利润吗?品牌的一个涵义是定位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感觉,品牌的口碑,就是消费者对品牌的信赖与赞誉,企业的品牌追求就在于消费者百分百的安心,这与儒学是相融的。

我要谈的第六点是“正己正人”:儒家思想在的企业领导中的运用。

服膺儒学的当代中国企业家,十分强调企业领导者的以身作则,就是中国式领导风格的体现。在他们看来,以身作则,不是劝导他人的重要途径,而是唯一途径。这里“唯一途径”的话说得固然重了点,但是以身作则确实是能不能树立企业文化的根本基础。企业做什么事,就怕含含糊糊,制度定了却不严格执行,最害人。”一个企业立下规矩是要求其全体成员遵守的,而全体成员遵守的关键是这一企业的领导者要带头遵守。领导者既是一个组织中发号施令的人,也是这个组织中的排头兵——所有的成员都向领导看齐。在军队里,领导应该身先士卒;在企业里,管理者更应该如此。一个领导的执行力是下属执行力的上限。一个公司风气正不正,最关键的还是第一把手自己为人正不正。假如领导人有一个办大企业的目标,那么就得要求自己把事做正。

我要谈的第七点是“与时变化”:儒家思想在企业战略中的运用。

与很多人心目中儒家的“保守”形象不同,真正的儒家其实是主张与时变化、趋时而动的。

服膺儒学的当代中国企业家,致力于成为“时代的企业”,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变化。在他们看来,只有时代的企业,没有成功的企业。为什么这么说呢?企业都想长盛不衰,但实际上我们很难看到这样的企业。一般来讲,很多企业都是昙花一现。如果这个企业成功了,那么,它所谓的成功,只不过是踏上了时代的节拍。所以说,企业应该是时代的企业,也就是说跟上了时代前进的步伐就是成功的企业。儒家经典《周易》当中有个“三易”,就是变易、不易、简易,非常适合市场的原则。“不易”就是市场有一个原则,就是对用户的真诚,这个是永远不变的,“变易”就是市场万变,你应该变到它的前面去;但是“简易”就是所有的管理都应该是最简化的,我们用最简化去应付最复杂的东西。这就是最高的智慧。中国最高的智慧是中庸,应该是找到一种方法,这就是《中庸》当中说的“极高明而道中庸”。

我要谈的第八点是“善行天下”:儒家思想在企业责任中的运用。

儒家的责任观,集中体现在孟子的这句话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服膺儒学的当代中国企业家,提出“共创财富,公益社会”的企业使命。在他们看来,企业怎么发展更快,就是八个字: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小聪明是小胜,大道德才能大胜,做生意的人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民营企业家赚大钱真正的秘诀,就是带头承担社会责任,带头做好人,带头做好的企业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是诚实经营,第二是绿色环保,第三是关爱员工,第四是慈善捐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企业应当把“关爱员工”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企业家首先应该善待自己的员工,企业发展成果首先惠及员工,然后才能说惠及社会帮助别人。如果企业家连自己的员工都不善待,员工收入很低,流动性很高,他还到外面作秀,甚至贷款去捐款挣面子,这就不是好的慈善。企业还要倡导人人公益的理念,在企业当中普及一种慈善文化,让慈善的理念成为绝大多数员工共同的认识,成为一种文化,使每个人能够尽可能地保持一颗善心,无愧于社会。

以上八个方面,是我对儒家治道与企业治理的几点思考。总的来说,企业的治理很值得去研究,因为它的这个生存需要,就要主动地、自觉地学习和运用儒家思想,去解决一些面临的问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企业信奉新教伦理,而我们不信基督、不信上帝,我们企业的文化根基就是儒家思想,这就是其在当代中国企业的意义,也是在当代中国治理中的意义。谢谢大家!

(作者:黎红雷,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博鳌儒商论坛理事长)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含羞草作文 柚子 作文 写景作文600 三年级作文200字 我是谁 作文 有趣的事作文 作文 泪 在一起作文 黄山作文 等待 作文 奉献 作文 回家作文 读后感 作文 作文五百字 有那样一抹色彩作文600字 优秀作文800字高中 我为家乡代言作文 阳光 作文 离别 作文 那一次我真的很棒作文600字 书香伴我成长作文600字 什么的滋味作文600字 在路上作文600字初三 以艺术为话题的作文 一件开心的事作文400字 难忘的春节作文400字 风景在路上作文600字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推荐一本好书作文500 开学计划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