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酒画连篇丨清明节:人生有酒须当醉 一滴何曾到九泉

2020-12-04 22:55:01
相关推荐

春暖风轻柳色新,难掩儿女心意沉。

碑上容颜仍依旧,草深墓冷积厚尘。

满目凄凉泪两行,燃香载愁飘四方。

清风携思入天堂,酒洒大地土浸香。

纸钱化蝶寻英魂,茶点果品祭亡灵。

苍天大地也动容,双亲可知儿浓情?

一树春风 满目粲然

又见阳光,仿佛隔了一整个春天。几日的晴好,初春的草木很是从容了一番。清明时节,花香鸟语,桃李芬芳,春机无限,处处皆春。正所谓“春到清明好,晴添锦绣文”。尽矣。

三两本书同时读,各自章节。仿佛江上扁舟一叶,目的固然抵达,行舟亦不乏妙有。许多事已没有再去了结的概念,像人生,走到哪里都是经行。俗话说:春来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有雪,收好书囊待来年。看似忙忙碌碌的生活,实则懒懒散散的心境。看看才是一年之计的,盼来了又如之何。一年四季,大抵有三分之二用来生长和收获,剩下的三分之一得以收藏修整。如此看来,偶尔被动浪费掉些时日,也不至什么大逆不道的不可饶恕,心下释然。

很赞同海德格尔的“诗意地栖居”。读书是为着休闲和修行,并不喜欢命题作文,随性则好。对于书的未来去向,断了我的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的杞人忧天。于一位藏书者的敬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前年在某文刊看到一位故人的文章,他说:“唉,多少种外语,多少种民族语言,一切的一切,全都烟消云散,说没就没了。”我仿佛看见,他说的东西,像一只只蝴蝶从炉膛中飞走。就像清明节,年轻一代的孩子们,还有多少人会坚持每年去祭奠自己已故的仙人。文化是一种传承,有形的飞走了。于心上,字里,浸透的气息,点滴的思想,夜半醒来的良知,但愿犹存。

清明祭掃各紛然 縷縷相思念親恩

四月的风吹走了三月的微凉,暖暖的迎面而来。柔柔地拂过了每个人的脸,吻绿了河边的清明柳。清明柳,柳青青,柳絮飞扬。清明,清清明明铭记,明明白白镌刻,使人耳目一清,也看清世间万物的美丽。清明,神智日日清明,提点我们记住逝去的,已故的亲人,或是那些镌刻着的记忆。

一年又一年清明,一座又一座黄土堆里,长眠着一张张子孙们完全陌生的面孔,但却十分敬畏的祖先。安息着与我们今生今世血浓水的祖辈、父辈和远去的亲人。

总该有一个季节属于苏醒,让逝去的生命随抽芽的枝条走入祭奠,走入或真或假的哀悼。痛楚或是幸福,到底是那刀黄纸里化散的明灭,把真实的悲戚化入虚空,漫天做雪飞,悠悠梦里回,在心颤的瞬间,洇染了生死的界线。

风过柳丝颤,雨打月影动,没有哪一种感受真的趋于平静。所谓俯瞰世事,所谓凭栏采撷的真谛,只是内心里可有可无的躁动,这像极了为赋新词勉强蹙起的那缕新愁,只是额上轻浅的印痕,无关沧桑亦无关深沉。跨立阴阳交割的日子,总有一种理由使我们坚信,生的位置永远在觉悟之上。

站立的与倒伏的、东来的与西去的、拥有的与怀念的……所有这些蓬勃与沉寂都该是生命的一种时态而已,无所谓永恒也无所谓凋零。既如此,匍匐于墓碑上的和漫步浮生中的,或许只是生命的不同形式而已。

洒脱地生和安然地死,让起点和终点自然地弥合,每一个圆周都是生命的圆满。这么想着,纷纷断魂雨也就稀释了,杏花村的酒香也就浓郁了。

酒香留客在 鶯語和人詩

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浸透在脚下每一寸土地里,镌刻在节气的风云雨雪阴晴华表上。二十四节气,清明最难忘。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最早是农事的重要节日。人们将寒食节与清明节和为一个节日,有扫墓,踏青的习俗。这一天,家家要禁烟火,只能吃预先做好的冷熟食。故称寒食节、熟食节等。

经历南北朝的唐代,寒食节饮酒习俗盛行不衰。唐代盛行寒食节上墓祭扫时相聚饮酒之习。宋代以后人们把清明节扫墓当作一件大事。每年朝廷派出多批人员去各陵墓祭扫,官员百姓也到郊外扫墓,并借扫墓之机,携带酒食春游,这样的扫墓饮酒的习俗直到清末民初仍然盛行。直到今天,人们在清明节祭拜祖先,以酒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或许最解愁意的就剩下那杯杯盏盏里的三俩淡酒。暖风熏得人憔悴,扫墓人的人,迷离的眼神像是恍然错失了半个世纪的陡然相遇的茫然失措。温一壶清酒,解解料峭中的春寒,暖暖身上的湿衣,更甚解心上的愁绪,远在他乡的游子,春意浓浓心易闹啊。

千杯須盡生前醉 半滴何曾地下嘗

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放风筝、踏青郊游之外,其实在清明节的酒礼习俗一直由来已久。说起清明与酒的关系,人们会很自然想到唐代诗人杜牧那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诗。诗中虽未直接写饮酒,但人们寻找酒家的目的,是可想而知的。

早在春秋时期的晋国,清明节就有相应的饮酒活动,饮酒不受限制。清明节里,一般举行家宴时,都要为去世的祖先留著上席,一家之主这时也只能坐在次要位置。在上席,为祖先置放酒菜,并示意让祖先先饮过酒或进过食后,一家人才能开始饮酒进食。在祖先的灵像前,还要插上蜡烛,放一杯酒和若干碟菜,以表达对死者的哀思和敬意。

朱元璋当了大明朝的开国皇帝后,就去祭祀离家征战多年而无暇拜谒的父母坟地。由于年头太长了,新坟簇著新坟,荒草连著荒草,早无法辨认父母的寿冢了。怎么办呢?聪明的朱元璋上想出了一个办法。发布昭示,让天下百姓在几天以后的清明,去祭拜各自的先人,未去者格杀勿论。清明节的第二天,朱元璋率亲眷家将们又来到那块坟地。到处是白色的幡带,祭品,惟独一双坟头乾乾淨淨,无人顾及。好了,这一定就是先辈的坟冢了。这个找父母坟头而惊天下的创举,就促成了中国民俗中最重要的的节日——清明节。自晋文公祭拜大臣介子推「勤政清明复清明」之后,朱元璋使清明的民风夙愿更加发扬光大了。

酒作为孝道的器物,却是从明朝就开始了。当时,朱元璋让礼部官员督办烧制了专门的酒瓶。按照元代郭守敬编写的二十四孝中的24个故事简图,印在烧印在瓷瓶上,成套成打,灌上黔浆玉液,奖励给那些在朝廷每年举孝廉活动中选出的孝子们。御赐孝道酒成了当时百姓最高的国家荣誉。父母在世时,寿桃孝酒表示长寿和吉祥。父母谢世了,纸钱孝酒表示安魂魄和通阴阳。生与死的历程中,孝道酒都作为一个载体,或喝或饮,或泼洒地下,祭慰亡灵。

悲酸淚歡笑聲 難忘清明雨紛紛

野草一衰一荣,纵横阡陌、崎岖蜿蜒山路上,留下一串串清新脚印。犹如猩红印泥一般夺目,记录着祭扫的日子,刻录着流年的又一个清明,记述着一场清明雨的温情话题。

两千年前,祭祖的清明节,自己的祖先是何等模样?两百年前,清明节祭扫的人们与自己又是怎样的关系?好奇的后人,只能发挥无穷的想像力去揣测。从留下的诗歌词赋中去旁征博引,从口口相传的方言俚语里去追溯,去领悟那曾经的清新雨丝简约之美。

清明荡秋千,清明观桃李,清明赏油菜花,最令我感动的还是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雨上,折菊寄相思,绿叶兴岚处,拳拳相思意,墓志铭哀声色。尽是愁绪。都说清明柳柔花欲坠,清雨催人泪,但为何古人都辿泥踏青,饮那三指桃花酒?所以悲意从,缅怀也罢,唯独难却这醉人的诗意。

清明雨,似离人泪,泪洒江天。或许这雨专为奠祭勤劳一生的老先人而来。从中国历史纪元夏商周起步,穿越数千年历史隧道,经历说不尽的历史变迁,就一直下到今天,下得历史长河也水涨浪掀,牛马不见。点一支蜡烛,烧一段心香,一炷青烟缭绕。在这场透着酒香淋湿了千年的清明雨中,只是想寄托哀思,为了那永久抹不不去的记忆和怀想。

一场清明雨,预示着春季行将落下帷幕。夏天,在向新的生活频频招手。可不是么,再过半月时光,谷雨后,二十四节气又会开启夏季新征程。四季轮回,日月复始,生命永恒。人世间一切美好,在四季风云雨雪阴晴的链条上,轮番滚动播放。

回首過往染悲涼 空留思念離恨長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秋。一年一度清明日,一生一世两离愁。儿时,我未曾读懂清明节存在的意义,只记得:

清明节前几天家人就早早的开始为清明祭拜先人而忙碌着。清明那天,身为孩子的我们会替大人挎着篮子拿着鲜花。一个家族的长者走在最前面,一个木制的方盘子里端着茶肉酒和一些其他的祭品。就这样,一个家族的长者带着整个家族的人去祭拜先人。在每座墓前大人都有一贯非常严肃尊敬的动作,三支香高举过头顶作揖,插在墓前,然后跪下来在墓前烧掉那些纸钱和纸衣服。那时的我还不大懂得人事,就问大人们干嘛要烧假纸钱和假纸衣服。大人们说是送给我们逝去的先人。那时的我,不喜欢清明节的喧喧嚷嚷,四亲六眷的聚会,也不太懂清明节的意义。

如今,时光不再,我也早已成人。临近清明,四月的春雨也勾起了我对清明的丝丝回忆和已故亲人的无尽思念。生命中许多的事,沉重委婉不可说,这么多年过去,我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他们的思念。如今,我还会想起儿时的点滴,回忆里面更是充满了外公外婆的身影。看着他们的墓地,我总是想起了余光中的《乡愁》“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爷爷奶奶在里头”。何等悲凉。

2012年5月,外婆随着那日夕阳的余辉永远的闭上了眼睛。自那日起,我读懂了生者对逝者的思念。清明在即,我对外婆的思念愈发的强烈,是一种写不出来的滋味。从懵懂无知的童年时期,到叛逆痴狂的少年时期,到慢慢成熟懂事长大成人,外婆,是我整个成长时期的见证人。外婆生前一直希望我能有一个好的归宿,如今阴阳相隔,她再也见证不了我下半生的幸福。

小时候的暑假大部分都在外婆家渡过,比如那些黄昏,外婆零碎的脚步,陪着我走出许多蹒跚的欢乐。更多的时候,我静静地坐在旁边,看外婆缝补衣裳,听外婆哼唱不知名的歌。我的外婆是个简单的人,在我眼里她很美,她很慈祥,她笑起来像个小孩,好吃的东西她总给我留着。我想起了炎炎夏日的午后,她总是会去给我和表妹们买豆花买冰激凌。滴滴回忆尽在眼前,仿佛还在昨天。外婆就像是一株老树一间老屋,虽然我不会停留在那儿,但我的根在那儿,情感和回忆都在那儿。有一天我也会变成一株老树,成为一间老屋。

所有美妙的过往,所有心灵的悸动,所有生命里无法承载的轻重,都交给沉睡抑或蕤醒,如今我已很少再去触摸。像每一滴酒回不了最初的葡萄,我回不到年少,回不到外婆还在时的岁月。

醉看風月 笑看人生

安稳与优雅的现世,简约安宁和笑看风云的心境,只是千帆阅尽后,为自己找一个安静妥帖的慰藉。殊不知,到头来那份存于心间的执念,早已雕刻在季节的游走里,挥之不去,欲盖弥彰。其实,那些离去了的亲人,从来不曾走远,如同全部的美好,都在我们心上,一刻都不曾失去。

如果我能像热爱一缕春风,一枝新桃,一弯秋月,一片雪花一样,去试着接受和喜欢一地萧索,满目苍凉,半间落寞,三尺荒芜,去珍惜当下一切,这个世界,便一寸一寸,无不是美好。有所作为,方得自在。有所节制,方得自尊。不管你是否做好了准备,岁月的车轮一刻都不曾为我们停留,隆隆碾过的除了青春的蹉跎,我希望还有沉淀之后的坚忍。

以入世眼光看出世,也算拿捏得恰到好处。佛门广开方便法门,如是。

清明宜飲酒 宜思量生死 宜珍惜眼前春花與人

清明是个特别的节日,它所揭示的生之倥偬与死之乌有,最容易使人感悟生死的不可逾越,以及生命的匆匆,世事的难料。我们需要懂得是:视死如生,学会在破中立,在亡中生,以淡泊澄明的心境,过好每一天。

又是一年春草绿,千里东风任梦瑶,满街杨柳绿如烟,划出清明三月天。留下想念,如果留不住全部的美好,我只希望它们都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一一告别,一一终老。

纯色无边的季节,也希望你暂且卸下心灵和工作的羁绊,去看看杨柳嫩色与溪水新绿,去沐浴四月的薰风,去喝酒赏花。也不要忘了带上一壶老酒去祭奠你已故的亲人。祝愿山川大地一清二明,江河湖海一清二明。祝愿你精神清爽一清二明,做事有序一清二明,生活事业一清二明。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夜》 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即事》 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 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吴浩《清明》69cm×138cm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書畫賞析:本期书画作品横69cm,纵138cm,为著名画家吴浩老师所绘。吴浩老师能书善画,对于景物的轻描,和谐的氛围,线条流利纯熟,富有表现力。本期书画是一件极具艺术价值的作品。从绘画的艺术角度看,吴浩老师的表现技巧已相当纯熟。人物风景的勾勒墨线圆转流畅中时带坚韧,畅而不滑,顿而不滞。主要人物的神情举止栩栩如生,写照之间曲传神韵。图像局部配以晕染,显得极具立体感。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杜牧的清明诗所描写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齐全,婉如一篇小小说,在吴浩老师的挥洒之下,形神兼备,意境清新美妙,充满生趣和诗意。牛背上稚气的牧童,拄着拐杖问路的老人,仿佛处在一个动态的情景之中,景象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此画作品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形、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的形式来看,都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之一。

本作品经吴浩老师授权,酒画连篇独家首发,原作现藏于巴蜀撷英书画院。

汇聚方家、撷英艺海。巴蜀撷英书画院由同兴路广告创始人、四川鲜一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路建东和四川大风堂画院院长助理兼秘书长肖炳坤发起创办。撷英,乃博采众家之长,汲取精华之意。巴蜀撷英社的艺术家,是巴蜀大地的艺术精英。

吴浩|Wu Hao

吴浩,名元龙,47年生,自幼习画,曾在部队从事美术工作八年。曾任都江堰市群艺館长、都江画院院长、市文联常务副主席、都江堰市寿平书画院艺术顾问。中国美协首界人物画高研班结业,中国美协培训中心特聘画师。

曾应邀为天安门城楼,毛主席纪念堂,周恩來纪念館,军委办公厅八一大楼作巨幅画,作品被国家领导和企业家收藏家收藏,在國内外多次举办个人画展。编著出版有朝花出版社《写意画虎技法》,人民美术出版社《吴浩画虎》,天津人美《吴浩国画专辑》,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水墨味象-吴浩》,《吴浩山水画专辑》等在全国发行。

酒香里的幸福日子 中国人的生活艺术

【酒画连篇】

傳承酒文化丨集合酒文化丨智造酒文化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以沟通为话题的作文 以树为话题的作文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 以礼物为话题的作文 记一次游戏作文400字 以爱国为话题的作文 关于责任的高中作文 雾霾作文500字 因为有了期盼作文 历年高考作文范文 记一件有趣的事作文 熟能生巧英语作文 2022四川高考作文 我的春节作文300字 克服困难的英语作文 2015年高考作文 自由命题作文 小学生作文加盟 他笑了作文400字 关于志愿者的英语作文 以路为话题的作文 我的自画像作文男生 秋天的怀念作文 答卷作文800字 文明在我身边作文 三年级作文美丽的秋天 最熟悉的一个人作文 下雪了作文二年级 父母的爱作文500字 一日三餐的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