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Zoom在日本突遇“水土不服” 职场文化藏着哪些“隐秘的角落”?

2020-12-05 04:15:01
相关推荐

Zoom遭遇的职场文化质疑告诉我们,开发新市场时,对客群进行精准画像是多么重要。

文:本刊记者 朱冬 责任编辑:李靖

9年前,美籍华人袁征在美国硅谷创立了视频会议软件Zoom。

简单好用,上手方便快捷,简直就是为云视频会议而生的Zoom,附载着一些好操作的“点睛之笔”,比如能切换视频聊天背景(阳光沙滩、豪宅、商务等随意选择),能进行人员讨论分组等功能,就这样面市了。

并且在习惯了为知识、软件付费的美国,很多公司花很少的钱购买后,就能召集上百员工同时在线开会,再加上疫情这剂猛药,Zoom一下子“蹿红”了。

于是,用户量从2019年12月底的1000多万,到疫情期间迅速增加到了2亿多,而在去年12月,这个数据仅为1000万。到了今年4月21日(美东时间),袁征宣布Zoom的日活用户数已达3亿。创始人袁征也顺势成为新晋亿万富翁。

但好景不长,许是应验了那句“人”红是非多。

最近, Zoom遭遇邻国日本朋友的吐槽。一些日本企业向其反映:在线会议时上下级头像一样大,导致尊卑不明!日本企业急切盼望Zoom能够改进界面,“至少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谁是老板,谁是员工。”

不仅如此,早在今年4月份,世界范围内就爆出了Zoom视频会议期间被黑客入侵的新闻,Zoom线上课堂时段内忽然收到色情影像和种族仇视内容,很多公司、学校不幸“中招”。类似的事件也被海外网民们戏称为Zoom-bombing(Zoom轰炸)。

其实,大家对视频会议软件并不陌生,除了已经走出美国走向世界的Zoom,国内被重度使用的视频会议软件也有腾讯会议、钉钉会议、字节挑动的飞书等。只是Zoom身先士卒地为大家“踩了坑”。

冷静下来看,以日本为例,不同文化圈里的职场文化差异,是否真的需要让一款应用软件高度重视?出海的软件供应商们,该如何面对不同国家职场文化里藏着的那些“隐秘的角落”?

1、

Zoom能在英文世界取胜,首先就因“很美国”

中国人常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袁征能在美国硅谷这个全球创新圣地,拿出一款能让微软、谷歌、苹果都出其不意的产品,确实就是研究透了美国的职场文化,找对了“老美”的胃口。

1997年就到美国的袁征,早期在一家专门以视频会议程序为主的公司WebEx工作,2007年该公司被思科收购后,WebEx便尝试推出云视频会议解决方案。2011年,袁征带着40个工程师下属离开思科,正式成立Zoom。可以说,已有对美国市场20多年的研究,袁征出手的Zoom肯定最知道美国企业想要什么。

记者了解到,Zoom在研发之前,在美国市场上已经有对标的微软的Skype、谷歌的Google Hangouts、苹果的Face Time等产品,但它们或多或少存在不够垂直聚焦、操作繁琐等问题。而Zoom当时的设计方向,用袁征的话说就是“足够简单实用,能解决视频会议的本质问题”,从这方面看,Zoom做到了。

的确,美国用户更喜欢接受功能单一的产品,在软件应用上,美国人不喜欢为用不到的功能付费,而亚洲文化里的用户却对很多附加功能有迷之依赖。

举个简单例子,同样在网上购物,国内淘宝买家如果发现店家送了一堆赠品,会认为这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而在美国,消费者会觉得赠品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自己为何要为一堆用不着的东西买单?

这就是文化差异。

而且,记者查看YouTube的信息时了解到,资深互联网老兵、投资人李自然,在聊到Zoom时分析了关键的一点:Zoom的兴起离不开美国互联网的大环境。而且很长一段时间,Zoom的营收基本来自于北美市场。

美国的巨头企业没有国内这种烧钱玩补贴的习惯。在中国的创业创新市场上,巨头们不惜几年不赚钱,也要烧钱抢占用户和流量,这让很多小公司早早败下阵来。而在价格战并不是很凶猛的北美市场,Zoom相对比较幸运,提供了比大公司便宜的价格,同时又兼顾会议和社交功能,完美实现了帮助用户企业远程会议的目的,因此迅速圈粉。

有了这样的基础,即使是在深陷安全危机,且纽约市教育局、谷歌、NASA等多方宣布在特定领域禁止使用Zoom的当下,其用户的快速增长态势仍在继续。

说到底,Zoom制胜的最关键原因就是调性“很美国”,了解美国的职场文化和用户使用习惯。这也促成了Zoom成功晋升为全美最佳雇主。

但等Zoom出海,“游”到亚洲文化圈,就有点尴尬了。

2、

文化差异,可能是一个不定时的“BUG引爆器”

以前文提到的日本职场文化为例。

“在日本的职场里,等级文化确实是存在的。”《中外管理》联系到了正在日本名古屋工作的大连人苏哲先生,在日本连续有五年工作经历的苏哲如是表达了自己的职场感受。

苏哲提道:在日本大众的观念里一般是不会换工作的,通常入社后都会在公司工作到退休,所以日本的晋升制度和等级观念有别于中国,更有别于美国。以他所在的建材领域公司为例,一般在公司待的时间越长,薪水越高,职位越高。比如:一个部门的老员工A虽然不是领导,但入职公司的时间早于员工B、C、D、E……,那么按照工龄,员工A的讲话效力就仅次于部门领导,大家也会自觉地尊重。“我在公司工作了5年,今年30岁,但如果有一位40岁的人刚进公司,那么我讲话他也要听。”

而日本的这种等级观念由来已久。

最有名的就是二战时日本海军的“吊床号制度”,当时海军在出海作战时,要用学习成绩来判定海军士兵睡在船舱什么位置。而到毕业时,海军的毕业考试成绩又决定了他今后的升官晋级。当时在日本海军中这种论资排辈,成为了普遍现象。

比如:在偷袭珍珠港事件中,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就是海军兵学校第32期的毕业生,而再下一级的舰队总指挥南云忠一是第36期毕业生,舰长山口多闻则是第40期毕业生。人们会发现,哪届毕业的,决定了他在海军中的官职大小。

虽然吊床号制度备受后人诟病。“但至今大部分日本公司还依然有等级制度的影子,前辈们不升迁,后辈们就要耐心等着。这也是为什么日本社会有那么多宅男、流浪汉,有那么多失业人口、无家可归者,以及高自杀率等的原因之一,这种等级制度的文化已经深入社会。”苏哲说道。

只是,文化差异是否真的严重到让日本的Zoom用户那么尴尬,“急切盼望Zoom能够改进界面,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谁是老板,谁是员工”?

《中外管理》就此专门连线了日本松下电器中国公司前总裁木元哲先生,以及长期研究日本文化、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曹岫云,二人观点比较类似,在他们看来,因为职场等级原因而影响Zoom软件使用的情况,应该并非普遍性问题。不排除有部分日本公司存在类似情况,但也有很大可能是该事件被外界放大了。

但不能否定,职场文化差异是客观的。从崇尚自由、简单的美国走出的Zoom,在遭遇日本为代表的职场文化时,真的该好好做一番自我反思。

3、

所以,出海前,做好用户画像

热度退去,负面和差评浮现,Zoom也正琢磨解决方案。那么,中国的同行们对率先全球化的Zoom所遇到的批评怎么看?

20多年“老研发”、金蝶HR事业部产品总监王文钦在接受《中外管理》采访时发表了看法:“日本员工对Zoom的吐槽,我是可以理解的,这背后暴露了产品和用户之间的定位问题”。

王文钦解释说:Zoom的优势有目共睹。今天Zoom的尴尬遭遇,也给国内软件服务商提了醒。当一款软件产品逐渐被市场接受乃至拓展进入全球更大市场的时候,肯定会面临来自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因此而产生的差异化操作习惯问题。如果一开始Zoom的设计者就定位这款产品是销往全球的,那么就需要对客群进行精准画像。

二三十年前,中国企业面临管理升级,那时大家处在一个学习的状态,对应用软件的标准化需求胜过个性化需求。但在今天的信息化时代,职场文化更加深奥,企业、个人之间的联系更加复杂。一款产品在交付之前,不仅要有一个强大的底层构架,还要有差异化的业务构架和建模平台,能实现差异化的配置和扩展。

王文钦举例,就像一款电热水壶,如果是销往平原地区,一般会在100℃的沸腾温度下自动断电,但如果卖往高原地区,由于高原的水沸点小于100℃,这就需要产品设计者在断电设置上进行修改。

“其实,一般的软件都不能满足一家企业长久的需求。不同区域、不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管理流程、职场文化特质是不一样的,管理软件也要不断地去适应外界变化进行整合迭代。任何产品如果客群画像不清晰,乃至对更细节的安全性、隐私性问题不做提前考虑,肯定会遇到和Zoom一样的用户疑问。”王文钦强调。

以金蝶为例,王文钦透露,在产品设计初,一般会提供产品插件和工具包,以应对客户的某些个性化需求。软件在交付前,要提供平台、提供工具,方便客户自己做个性化配置,即使是出海到全球,也都可以根据海外用户的要求实现差异化管理。

以Zoom在日本的“踩坑事件”为例,王文钦建议,事发后,Zoom团队应快速去了解日本文化的差异性,短期内找到日本伙伴,让熟悉当地文化的团队去做一个相匹配的技术扩展包,去实现客户需求。长期看,还是需要设计开发者熟悉用户画像,对产品的业务架构进行灵活调整。

一边是外界的吐槽和质疑,一边是巨头竞争者们新产品的发布,“上位后”的Zoom似乎一刻也不得消停。但这也给国内的视频会议软件服务商们,以及众多“Zoom”们提醒:激烈的竞争市场永远有更多“隐秘的角落”,不做好应战准备,试问你还有机会吗?

来源:中外管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10-29 01:04诗潇雅[吉林省网友]IP:2365550953
    职场文化隐秘角落很值得探讨或许有些传统观念对职场发展造成了定阻碍。
    顶3踩0
  2. 2020-08-05 00:40苏璞玉[山西省网友]IP:456298317
    Zoom在日本遇到水土不服可能是因为文化差异造成需要更多适应和理解。
    顶3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台阶作文 自然风景作文 谦让作文 路口作文 底气作文 雅思作文范文 我多想作文 全国高考作文 父亲节作文 小学写景作文 家长会作文 作文我的心爱之物 小学生作文范文 提醒作文 语文小作文 二年级作文大全 感恩作文素材 星期天作文 我的朋友英语作文 难题作文 路灯作文 父母的爱的作文 我的家人作文 小制作作文 七夕作文 奥运会作文 小小作文 作文秋 万能作文模板 考研 英语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