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别样清明一样情!

2020-12-05 06:15:01
相关推荐

生活晨报全媒体记者 王培霖 李丹 梁耀华 郭秀慧 报道清明时节怀先辈,梨花风起念故人。

清明节扫墓祭奠先人、缅怀英烈是我国一项传统习俗,体现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饮水思源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今年清明节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一场疫情,让我们更加明白英烈的伟大,更加珍视生命的可贵。

防控疫情,不能集聚,意味着过去传统的祭扫方式现阶段不能展开。

不去现场,网上祭扫,一样能表达我们的哀思之情,礼敬之意。

别样清明一样情。在这个特殊的清明节,我们文明祭祀,共克时艰,告慰逝者!

缅怀英烈 千万网友网上祭扫献花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70周年。缅怀先烈,百感交集。

牛驼寨烈士陵园工作人员代祭纪廷梓烈士。

今年清明,在全国上下抗疫的关键时刻,太原市各烈士陵园积极倡导文明祭扫、安全祭扫、绿色祭扫、节俭祭扫,在开展“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网上祭扫活动的同时,根据自身实际,推出了代客祭扫、小型公祭等举措致敬革命先烈。

缅怀先烈

近1500万网友献花

以“缅怀先烈、致敬英雄、同舟共济、众志成城”为主题,由退役军人事务部主办的网上祭扫活动已经上线了太原市各烈士陵园的新媒体平台。

打开网上祭扫界面,可以看到白色的和平鸽从鲜艳的五星红旗旁飞过,庄严的天安门城楼坐落中央,左侧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巨型花篮摆放在天安门前,参与祭扫的群众可以点击花篮为英烈献花。截至4月2日上午,参与献花的网友已接近1500万。

进入英烈纪念馆板块,一位位烈士的事迹展现在大家面前:鲍守权 (1960—1979),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牺牲;董书环 (1943—1969),参加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牺牲……

再点击“祭扫烈士”进入祭扫界面,“缅怀先烈,致敬英雄”的弹幕在界面上方飘扬不止,点击界面下方的“鲜花、敬酒、上香”可以表达对烈士的敬意。如果需要,可以通过搜索烈士个人信息进行定向祭扫。

此外,网页还上线了“足不出户,进入陵园扫墓”板块。在全国陵园地图里找到所在省份,左右滑动找到具体的烈士陵园,就可以在英雄烈士纪念碑下敬献花圈,表达追思。以山西为例,有太行太岳烈士陵园、刘胡兰纪念馆、牛驼寨烈士陵园等,市民可以自行选择祭奠。

市民冯先生是退役军人,每年清明都会前往太原解放纪念馆,在徐向前元帅手书的“太原解放纪念碑”前祭奠为解放太原而牺牲的烈士们的英灵。“今年受疫情影响,我不能亲自前往祭奠,有点遗憾,不过网上祭奠的形式也很好,我还可以选择祭奠其他陵园的烈士们。”冯先生说。“英烈忠义传万代,后辈敬仰永记心,这盛世,如你们所愿。”冯先生还参与了由太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的感念寄语网络征集活动,以此致敬英烈,传承精神。

郭穗正通过中华英烈网进行网上祭扫。

先辈为革命更名

家属云端祭烈士

“我正在中华英烈网搜索爷爷郭鸿璜的名字,准备在网上进行祭扫。”4月1日,记者在太原市胜利桥东社区见到了烈士郭鸿璜的孙子郭穗。往年这个时候,郭穗都会买一些鲜花专程赶往阳城革命烈士陵园祭奠爷爷。“现在是疫情期间,云追思也是一种怀念的方式,心意表达到,哀思有寄托的地方就好。”郭穗说。

郭鸿璜原名郭锡三,1912年出生于文水县徐家镇村。1926年赴太原求学,考入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上学时,郭鸿璜参加了多次学生救亡运动,1928年,郭鸿璜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保护家里人也为了更好地完成革命任务,他改名为郭鸿璜。

1933年,郭鸿璜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并被关押在“北平军人反省分院”,他经受住了敌人的严刑拷打,没有出卖党组织的任何机密。在一次转运途中,郭鸿璜趁看守不注意,从火车上逃了出来。他在外地躲藏了一段时间以后,偷偷回到文水徐家镇家中,几天后,他又告别家人再一次走上了救亡图存的道路。

“据文水县党史办的资料记载,爷爷加入了‘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被任命为决死三纵队七总队政治部主任,他积极开展抗日工作,并在部队中发展了多名中国共产党员。”郭穗说。

1939年12月,国民党军队发动郭峪村兵变,郭鸿璜和一大批干部被捕,在押期间,他们组织了临时支部,联络全体难友,顽强地进行抗争,没有一个人叛变,没有一个人投敌。虽然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但他们以铮铮铁骨和敌人斗争。1940年春,这些革命志士被杀害,当时郭鸿璜年仅27岁。新中国成立后,郭鸿璜的尸骨被埋葬于阳城革命烈士陵园。

“我虽然没有见过爷爷,但我觉得他一直都在,他给我树立了做人的榜样,我也要成为他那样的人,他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要报效祖国,为人民服务。”郭穗说,“爷爷的革命战友们都说,爷爷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他们告诉我,爷爷是做政治工作的,文人书生气比起他们来要重一些,但是爷爷骨子里对革命的坚定信念,让他们很佩服。”

代客祭扫更贴心

烈士陵园人情味十足

近日,太原解放纪念馆 (牛驼寨革命烈士陵园)接到一位远在河北石家庄的烈士家属纪冬梅的电话,对方表示清明期间想到太原解放纪念馆来祭奠自己已故的爷爷——烈士纪廷梓。2019年,太原解放纪念馆筹备第四号馆 (目前未开放),收录了86名山西籍英烈,当时曾向各位烈士的家属搜集过信息,其中就有纪廷梓的事迹。

受疫情影响,今年清明,太原解放纪念馆推出为烈士集中祭扫服务,家属有需要可由工作人员代为祭扫,并全程录像发给烈士家属。“纪廷梓(1904—1931),山西太原小店人,山西早期青年学生运动先驱、马列主义传播者与政治活动家……”太原解放纪念馆宣教科的4名工作人员身着军装、手捧鲜花,在四号馆纪廷梓烈士的纪念台前进行代祭。主持人对纪廷梓烈士生前的事迹做了陈述,随后,讲解员默哀并三鞠躬致敬烈士。因纪廷梓烈士的墓未安放在太原解放纪念馆,讲解员将敬献的鲜花摆放到广场上“死难烈士万岁”纪念碑下。

随后,讲解员将祭扫的视频转给了纪冬梅。“我非常非常感动,谢谢你们代我们祭奠爷爷,谢谢你们的付出。”纪冬梅在给讲解员反馈的微信上表示。

在为烈士家属代祭扫服务的基础上,太原解放纪念馆讲解员还主动征求部分烈士家属的建议,通过发送暖心短信、打嘱托电话等方式,为烈士家属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太原双塔烈士陵园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逝者家属的请求下,他们可以交接逝者家属提供的鲜花和祭品,对安放在园区内的逝者进行代祭。位于太原市万柏林区的黄坡革命烈士陵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也对烈士家属开通了代祭扫服务,并为前来祭扫的烈士家属们开辟绿色通道,提供祭扫服务。

记者了解到,清明期间,太原解放纪念馆、双塔烈士陵园、黄坡革命烈士陵园都会为陵园内的每座烈士墓和纪念碑敬献鲜花,通过绿色文明的方式祭扫烈士、告慰烈士英灵,并将统一为烈士们组织一场小型公祭。

追思英雄 不忘他们的忠贞与担当

新年伊始,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肆虐蔓延。在战“疫”中,山西有无数人坚守一线,在不同岗位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为打赢这场阻击战,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英雄们倒在了抗疫一线,他们中有民警、党支部书记、治保主任……这些身影我们将永远铭记。

平遥县宁固镇净化村治保主任李光峰(右)在村卡口工作。平遥县委宣传部供图

眼下,正值慎终追远、缅怀先辈、寄托哀思的清明时节,让我们一起缅怀逝去的抗疫英雄,秉承遗志,继续前行,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民警张志民

主动请缨当好 “守门人”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大同市灵丘县红石塄乡境内的马头关治安检查站,成为我省阻断疫情传播的重要关卡之一。

马头关治安检查站地处我省通往京津冀地区的咽喉要道,是一级出省公安检查站,一直以来,承担着查控危险物品、重点人员、嫌疑车辆的重大任务,在设卡盘查、追捕逃犯、警务协作等方面作用至关重要。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集多种荣誉于一身的灵丘县公安局红石塄派出所教导员、四级高级警长张志民与同事们主动请缨,放弃休息,前往其非常熟悉的马头关治安检查站,登记过往车辆及人员、监测体温、消杀作业、稳控重点人员……

2月2日上午,张志民在山西公安便民平台“掌上派出所”为执勤的战友们留下一句温馨提示:“下雪路滑,执勤人员注意安全。”

谁料,这句朴实的留言,竟成了张志民与战友们的诀别。

2月2日中午,连续3天执行疫情防控检查任务后,有些疲惫的张志民在红石塄派出所食堂吃罢午饭,驾驶私家车准备回家轮休。返家途中,车辆因积雪打滑而翻下路侧深沟。张志民不幸因公殉职,将生命永远定格在战“疫”一线。

噩耗传来,张志民的战友们无不伤悲。曾经一起并肩战斗的好党员、好民警,就这样用生命铸就亮色,却把无尽的遗憾留给战友,把伤痛留给亲人。

党支部书记王国庆

带着不舍离大家远去

到3月6日,我省疫情防控形势已多天持续向好。当日7时,晋城市阳城县董封乡坡丰村党支部书记王国庆吃了一碗方便面,就急匆匆赶往村里的卡口。

前一天晚上,躺在床上的王国庆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卡口人员的工作是否出现松懈?河道怎么整治?王国庆的脑海里冒出一个个问题。

卡口处,有两位工作人员正在严格把守,这让王国庆稍微放心一些。尽管如此,王国庆还是反复嘱咐这两位工作人员:卡口每时每刻都要有人值守,要做好信息登记工作,不能轻易放进一个陌生人……

距卡口10米处,村滚水坝旁,就是河道整治的工地。挖掘机、半挂车,作业繁忙。3月5日,有村民反映,清淤过深可能殃及周边农田地基,殃及滚水坝的安全。王国庆在滚水坝实地查看后,果断叫停工程作业。他说:“挖那么深,农田地基可能受到冲刷,滚水坝出水可能有问题。虽然环境整治是好事,但整治工作必须立足于董封乡坡丰村的长远发展……”

话未说完,王国庆同志竟昏倒在地,牙关紧闭、满脸虚汗、四肢冰冷、呼吸困难。

村民们一边拨打120急救电话,一边赶紧叫村医。及时赶到的董封乡卫生院的医生测量了王国庆的血压、心率,经初步诊断,王国庆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脑出血。

一个多小时后,王国庆被送到晋城大医院。由于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王国庆先被送往阳城县人民医院保守治疗,后被送回村里。

3月8日10时30分,王国庆带着对坡丰村疫情防控及复产的牵挂,带着对坡丰村乡亲们的不舍,离大家远去,享年53岁。

他生命最后的画面,永远定格在防疫的卡口,定格在滚水坝旁,定格在河道整治的工地。

治保主任李光峰

满腔热血只为战“疫”胜利

“净化有个‘铁眉眼’,和常人就是不一样。当下疫情这么重,一天不进自家门……”这首“打油诗”在晋中市平遥县宁固镇净化村村民中广为流传。“打油诗”中提到的主人公“铁眉眼”,就是净化村治保主任李光峰。“铁眉眼”是他的乳名。

净化村位于平遥县城西15公里处,共有村民4117人。春节前夕,该村有27人从武汉返回。面对疫情,净化村从1月25日开始“封村”。

1月27日,身为预备党员的李光峰将一封请战书递交至村党支部,还立下“疫魔不除不刮胡,疫战不胜不理头”的誓言。

李光峰被派往村东北角的卡口。这个卡口是净化村与外界联系的重要通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卡口主要负责人的李光峰,每天坚守工作岗位。其间,净化村党支部书记李志义劝李光峰回家休息休息。李光峰笑着说:“没事!我顶得住。”

除了在卡口值守,李光峰坚持每天与居家隔离的武汉返乡人员微信聊天,了解他们的身体及生活情况。

李光峰还抽出时间,为居家隔离的武汉返乡人员送米、面、菜等生活必需物资。有时,李光峰一天要跑十几户。

2月28日10时,由于劳累过度,李光峰在工作中突发心脏衰竭,因抢救无效而不幸离世,享年51岁。他留下的是一件刚刚脱下的绿色军大衣,一条皱巴巴的红色“便民服务”袖标,还有全体村民悲痛的追思。“昨天他还给我送来了鸡蛋、蔬菜和食用油。在我家门口,他还问我家里的情况,看有没有能帮上忙的地方。”一位居家隔离的武汉返乡人员听闻李光峰离世的消息,哽咽地讲述着这位英雄生前的点点滴滴。

告慰亲人 文明祭扫更能寄托哀思

清明节是我们祭奠逝者、缅怀先烈、感恩先人的传统节日,今年的清明节正值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太原市暂停清明期间所有殡仪馆、骨灰堂、经营性公墓、城乡公益性公墓等场所城乡群众现场祭扫活动。

仙居园工作人员在墓碑前鞠躬,进行鲜花代祭。

传统扫墓方式行不通,“代客扫墓”“云追思”纷纷上线,成为市民寄托哀思,表达心意的新风尚。

连续几日,记者深入太原市多个社区及公墓,了解今年清明祭扫的新风尚。

鞠躬100次20万枝鲜花祭亡灵

晋源区天龙山仙居园公墓大厅内,20余位工作人员正在熟练地插花,大厅内整齐地堆放着各色花束。右侧的工作台里,不断有客户打进电话,表示需要园区提供代祭服务,短短10分钟内,工作人员就接到3个来电。“为了此次代祭服务,我们采购了近20万枝鲜花,在3月27日至4月4日期间,分时段、分区域,为园内近2万亡灵免费代祭扫。”仙居园董事长宋新梅告诉记者。

园区内,身着橙色工作装的工作人员正在对所有墓碑进行统一的碑面清洁。身着黑色西装的工作人员则两两分组,对园区内亡灵进行鲜花、鞠躬代祭。

工作人员在进行鲜花代祭之前还会再次对墓碑进行清洁,确保墓碑上没有浮尘和枯枝。清洁完毕后,工作人员将鲜花放在墓碑左侧,退后两步在墓前郑重鞠躬。“按照最近几天的进度,每天能代祭100位左右。”工作人员说。

据统计,截至4月2日上午,仙居园已完成近万名亡灵的免费代祭。“仙居园通过微信公众号、电话接收来自客户的代祭预约,客户将姓名、电话、墓位详情等信息进行登记后,工作人员会在预约客户墓位代祭时拍照并回传到客户微信;未登记墓位的,客户工作人员统一清洁墓碑并献花鞠躬。”工作人员范富霞告诉记者。

来自北京的荊先生每年都会在清明节到仙居园为父亲扫墓,今年受疫情影响无法返回,在了解到仙居园提供免费代祭服务后,通过宋新梅进行了预约代祭。在宋新梅将清洁过程、鲜花代祭、鞠躬过程录制成小视频回传给荊先生后,收到了他“代祭先人,急群众之所急,是大好事、大善事!”的赞誉。

截至4月2日上午,仙居园已接收到微信、电话预约客户近7000名,回传并收到照片的客户近6000名。记者了解,太原市永安居、施孝园等公墓也在清明期间推出了“代客祭扫”服务,让亲情以另一种方式“相聚”。

线上线下齐追思云端祭祀受欢迎

“献贡果、焚香、烧纸钱,这些传统的祭祀方式容易造成火灾隐患,污染环境。”柳巷街办铁匠巷社区主任潘浩荷说。4月2日,记者看到,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走上街头,为居民发放《迎泽区民政局2020年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殡葬惠民政策须知》宣传资料,大力宣传倡导广大居民祭祀时不在公共场所、公共绿地、街头烧纸钱。

近几年,政府号召“街头禁烧,文明祭扫”。居民将祭祀用品装入社区免费发放的环保焚烧袋,随后投放到社区指定地点,统一拉运到指定地点进行环保焚烧。“相比以往,今年居民们早早就来社区领取焚烧袋,对文明焚烧已达成共识。”潘浩荷说,从3月27日起,就有社区居民陆续领取。

校尉营社区工作人员张欣帮助居民通过手机进行 “云追思”

除了环保焚烧,今年的新操作“云追思”也比较受欢迎。柳巷街办校尉营社区的好多居民致电社区询问如何在网上操作。工作人员张欣来到居民张建军家,帮他成为“云追思”大军的一员。

张建军今年65岁,每次看手机都得戴上自己的老花镜。“这个云追思·清明的背景还挺不错,湖边的垂柳、飞翔的燕子,一下子就让人身临其境。”张建军的父亲去世5年有余,今年和远在外地的妹妹张秀丽商量着一起“云追思”祭祀父母。

在张欣的指导下,张建军点击“云追思”进入祭祀页面,注册实名认证后就创建了属于自己的“追思小屋”,再设立一个密码并共享给张秀丽就可以同时进行在线追思。

添加父亲生前的照片、填写生平、发送祈福物品,张建军的手指停留在发布天堂寄语的位置,要对父亲说些什么?思绪回到过去,想到父亲生前的模样,张建军的眼角湿润了。

“又到清明时,我与妹妹倍思亲……”张建军不习惯用拼音打字,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手写寄语。30分钟后,700余字的天堂寄语终于成形,张建军反复念了好几遍才点了发布。

祭祀仪式更新换代思想观念要跟上

从张建军家出来,天色已晚,远处路口有火光闪烁,“不好,有人在街头焚烧纸钱。”张欣加快了脚步,上前对居民的行为进行了劝解,要求他遵守相关规定,不要在路边继续焚烧纸钱,并将产生的废弃物清理干净。

街头画圈、烧纸的这种民俗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寄托哀思的方式。“其实,从街头焚烧、环保焚烧、鲜花祭拜到今天的云追思都是祭祀形式的一种变化,这些形式中后两者的好处不言而喻。”山西省社科院人口研究中心主任谭克俭表示,随着历史车轮不断前行,祭祀仪式也在不断地向更健康、更文明、更绿色的方向发展,以新代旧一定会是一个趋势,最重要的还在于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每年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很多路口都会有烧纸的情况,在有风的情况下极易引发火灾,不管是街头焚烧还是环保焚烧都有一定的风险。“早在5年前,网络祭祀就已经有发展迹象,对于外地工作、回家路途遥远的人来说很方便,静静地在网络前表达哀思,不受时间限制而且环境也比较安静。”

谭克俭认为,祭祀是人们怀念先人、不忘根、尽孝道的一种寄托和表达方式,应该树立文明、科学的祭祀观,采用新的文明形式,通过献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以及发布天堂寄语、诵读祭文等健康的方式来寄托哀思。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以生命为话题的作文 爱让生活更美好作文 童年趣事作文450字 推荐一本书500字作文 感恩父母作文400字 堆雪人作文300字 他笑了作文500字 写事的作文800字 以感动为题的作文 我的童年生活作文 我不想长大作文 第一次走夜路作文 我的母亲作文500字 有家真好作文 我的乐园300字作文 高考微作文 关于桂花的作文 关于微笑的作文 小学生童话作文 初三优秀作文 运动会开幕式作文 他陶醉了作文 大自然的声音作文 学会宽容作文 同桌的你作文 生活的启示作文 戏剧作文 写海的作文 关于童话的作文 关于水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