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邵氏嘉禾接连“消失” 落寞的香港电影能否成功翻身?

2020-12-05 06:25:01
相关推荐

北京时间11月2日,一场代号为“Google Walkout”的谷歌员工大罢工席卷全球,谷歌在全球47个办事处参与了这次罢工,并在推特上造成不小的声势,堪称谷歌史上最大罢工运动。美国科技股的“十月围城”成因何在?微信关注公众号“文化产业新闻”,回复“谷歌”,了解更多。

作者:梁唯

这一周,对于香港而言,是“苦涩”的。

金庸之后,又是邹文怀。

可能很多90后、00后,对于邹文怀这三个字会感到些许陌生,但如果提到他创立的嘉禾影业、以及由他所捧红的李小龙、成龙、洪金宝等一定会有所了解。

嘉禾与邵氏:上世纪香港电影的缩影

在谈到邹文怀先生时,大家总是习惯性得将他与另一位电影巨头捆绑起来,没错,就是已经仙逝的邵逸夫先生。虽然嘉禾与邵氏的恩恩怨怨长达50年之久,但也是这两家电影公司之间的你来我往、跌宕起伏成就了香港电影最辉煌的那些年。

在上世纪50年代,从新加坡转回香港的邹文怀,看到刚建成的邵氏影城急需一名懂宣传又可靠的助手,在其同事的引荐下,成为了邵逸夫班底下的最早一批元老级人马。

任职期间,邹文怀表现十分优秀,为邵逸夫提供了许多有趣、实用的点子,职位一路攀升,成为邵氏得力的左膀右臂。然而,邹文怀越是全力付出,越为后来与邵氏决裂埋下了伏笔。

在邹文怀前后为邵氏工作的十三年里,邵氏的总经理换了三任都没有轮到邹文怀。并且在邹文怀向邵逸夫请示这件事情时,被邵氏冷处理。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在1970年,邹文怀出走邵氏创立嘉禾,单飞了。从此开启与东家邵氏长达二十多年的分庭抗礼之争,其中最为人熟知也是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李小龙之争”。

当时返回香港发展的李小龙,与邵氏因为薪酬等的问题闹得不欢而散。而邹文怀在这个空挡将李小龙纳入自己门下,并为其量身定制了多部享誉国际的“实战型”动作电影,如《唐山大兄》等。李小龙的加入,打破了香港电影中,邵氏一家独大的局面,也给当时尚处相对弱小的嘉禾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在看到如日中天的李小龙时,邵逸夫后悔莫已,想要花重金挖角。而邹文怀为了留住李小龙,不惜血本引进了当时西方刚刚流行起来的“独立制片人制度”,不仅让李小龙由演员晋升为编剧、导演等多职多权力,并且成立了协禾公司来与嘉禾利润分账,多让李小龙拿到一些既得利益,这才使得李小龙留了下来。

时代的巨轮不停运转,意识到自己局限性的邵氏也在同时期想要加紧向西方学习的脚步,但几次尝试与外国公司合拍或是参投的经历都以失败告终。

一边是铩羽而归,一边是春风得意。

在李小龙之后,“冷面笑匠”许冠文带着他的无厘头喜剧《鬼马双星》也来转投嘉禾,上映后,这部影片不仅得到600多万港币的票房,甚至打破了李小龙所保持的票房纪录。

而后1974年,吴宇森加入嘉禾电影,打造的《帝女花》、《发钱寒》和《大煞星与小妹头》帮助嘉禾更上一个台阶。

1979年,成龙加入嘉禾,拍摄的《师弟出马》大卖1000万港币。而随着当时香港电影在台湾和东南亚愈发卖座,成龙也凭借嘉禾一年一部重磅影片的打造,比如《A计划》、《红番区》、《警察故事》系列,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动作明星。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无厘头喜剧和功夫动作片,是香港电影界最卖座的两个类型之一,嘉禾电影正好都占了。在这段时间里,嘉禾每年差不多能制作25到30部影片,建立了遍及世界的发行网和院线。嘉禾电影与邵氏兄弟,在这段时间里分别走了上坡路与下坡路,双雄并立的局面,最终以邵氏兄弟在1987年宣布停产截止。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嘉禾电影能够在此后的香港电影界“独领风骚”。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香港电影的问题全面爆发,嘉禾也未能幸免,在2007年10月,邹文怀不得已,只能将经历风雨飘摇后摇摇欲坠的嘉禾电影出售,出售价仅为上市时的三分之一。

近年来,渐行渐远的香港电影

诚然,我们不否定邵氏与嘉禾,在上世纪期间为香港电影所取得的成就,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随着邵逸夫的仙逝、嘉禾的更名换主,香港电影的光辉不复从前,其距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所取得辉煌,也在渐行渐远。

以2018年上半年为例,大陆电影市场豪取320亿元的票房成绩,超越北美地区成为全球第一指日可待。而香港电影与之相比,账面却没有那么“喜人”。

根据香港影业协会所公布的上半年的市场成绩单,“首轮上映的电影总数为186部,香港电影占27部,非香港电影则有159部,中西票房总收入为港币982447113,与去年同期收入港币976358254比较,仅有轻微上升”。

如下图所示,在今年上半年上映的27部本土港片中(包括合拍片),前十名港片的票房收入合计仅约1.165亿港元,即使加上其它17部作品的本土票房收入,也仅约1.3亿,而不足上半年总票房的15%,较之去年全年度的约15%进一步下跌。

然而相比本土市场的低迷,在香港电影市场上映的外语片,表现却十分出色。仅是美国《复仇者联盟3》就已经取得了1.53亿港元的总票房,远远超过27部港片的总收入;而韩国片《与神同行》也豪取5374万港元,成为《釜山行》后又一部在香港市场大卖的韩国片。

整体票房收入的萎缩,本土电影市场的低迷,为何香港电影终不复昔日荣光?

近年来,随着内地电影市场的开放,不少的香港电影人纷纷的北上,一度在内地市场引领风骚,也带动了内地电影工业的发展。但CEPA实施十五年后的今天,内地电影人才不断的涌现,并以多元化的艺术手法创作。

然而大部分的香港导演,却停留在食老本上,创作力的跟不上,是目前香港电影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例如刘镇伟的《仙球大战》、吴君如的《妖铃铃》等,这种完全是东拼西凑的粗制滥造之作充斥着香港的电影市场,大大拉低了香港电影的整体质量。

而即便是杀出今年国庆档重围的《无双》,虽然取得票房与口碑双丰收,但仍不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消费观众对于小马哥情怀的水分。

我们可以预计明年甚至后年,仍然会有层出不穷的香港电影,缔造出票房神话。就像是假装拥有了能够穿梭时空的任意门,所有人涂上粉来配合演一出戏,看看我们最后压箱底的回忆还有些什么。

然而就像莎士比亚的一句台词:“青春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失无踪。”

结语

对于过往的香港电影,总有一些片段让我们难以忘怀,也总有一些情结是我们难以逾越的心头结。

看哥哥和发哥的《纵横四海》,那些夹杂着幽默感的匪气江湖总让我们意犹未尽;

看梅姐的《胭脂扣》,总让我们为她痴爱一生却遭受背叛的境遇感到唏嘘;

看星爷的《大话西游》,那些大笑之后的失落总让我们若有所思。

当那些经典的香港电影遇上经典的电影配乐,就如同骏马配上了好鞍,任你在光影营造的电影世界里徜徉、肆意。

但我们需要趁早明白的是,香港电影的昔日荣光,早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成了影迷记忆里的一部分,放下,才能更好更安心的上路。

部分资料来源:毒眸、当代电影杂志、枪稿、娱乐圈小鬼、

推广:李天天

终于盼来你了,文化产业新闻专注文创行业动态,爆款原创文广受好评,你还观望不加入?让我们一起见证由“小白”到“老司机”的蜕变,不做内容搬运工,只做内容生产者!微信关注“文化产业新闻”投稿,让你的文章上头条!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观后感600字作文 作文国庆见闻 挫折作文600字 高尚的作文 四级考试作文 成人高考作文 北京中考作文 话题作文范文 银杏树的作文 议论文作文范文 小学作文教学 小考作文 雾霾作文 高三语文作文 我的名字作文 工作文件 童话故事 作文 看图作文 有你相伴真好作文600字 特别的经历600字作文 寒假趣事作文350字 欢度春节的作文 新年计划英语作文 我家的春节作文 成长感悟类作文 翻过那座山作文 叙事作文600字初中 寒假计划英语作文 写新年的作文 我的一天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