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宝应古街古巷密如蛛网

2020-12-05 09:30:01
相关推荐

#宝应古街古巷密如蛛网

文/范敬贵

我是土生土长的宝应人。 纵横交错的宝应老街古巷密如蛛网,交织出安宜古镇昔日的繁盛景象。条条小河蜿蜒曲折襟带其间,座座小桥如虹卧波沟通往来,更添几分灵动秀美平安宜居的雅韵。如果把老街古巷比作古城的骨架,那么河水清流则是她的血管,而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众多古民居的房舍庭院,便是组成古城肌体的细胞。

两千多年的历史古城宝应 ,居民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继承源远流长的文脉,绵延千载直到当代。

历经千年风雨的老街古巷《宝应历代县志类编》载。老街有:县前大街、五条街 、 学前大街、迎秀大街、南北大街、东西大街、东门大街、城隍大街、东岳庙街、痘神庙街以及大石头街、西街等近20条街道。

县前大街 ( 大新桥 ) 十字路口向南是中大街、南大街 、 南城根 、南门外大街 。

大新桥十字路口 向北,是北大街, 水产公司在 北门外,古城的北门所在地。原南城根、水产公司均有城墙遗迹和散落的墙砖。悠悠岁月流过这片土地,留下了十分丰富的人文资源。

从北门口水产公司、孙家茶炉向北,就是北门外大街,再向北就是铁桥口。 北大街 , 北门外大街至铁桥口。沿街有商业店铺和民居,沿街的商业店铺,有多座两层楼房。东西两侧古巷相连。基本保持原来的格局。

东门大街 , 五条街至安宜中路 , 为五条街之一,街南侧原有城隍庙,后拆毁。

县南街 , 此街因由县署向南而得名。北起叶挺路,南至学宫门前,巷首座西朝东为朱士彦的“探花及第”,曾有匾牌一块镶嵌。水巷口有周恩来少年读书处。刘师恕旧居、节孝坊、朱方伯公祠、八宝亭、得宝河、唐真如寺旧址,均在此街,南首为学宫射圃厅。县南街为县城的古文化一条街,这里文物景点集中,文化底蕴深厚。

痘神庙街 , 即军民街,自叶挺路人民商场西侧,南至五条街。上世纪60年代,县人民武装部驻此,改名军民街。因旧时街设痘神庙而得名,庙在宁国寺南,明崇祯元年,知县李如玉建,巷内有刘家中五之堂、曹家花园。

城隍庙街 , 南北向,城隍庙桥至安宜南路。

五条街 , 系鱼市口、痘神庙街、东门大街、城隍庙街、张仙庙桥等五街巷交汇于此,故取名五条街。为民间相传宝应历史十景之一。旧时五条街,人群熙攘,热闹非凡。五条街形成于明代。

都天庙街 , 痘神庙街东,文化广场(供销大厦)至东门大街。

宝应老城区以这几条街为主要轴线向两边发散的历史街区基本保持明清时期形成的建设格局。 沿街有商业店铺和民居, 店铺栉比, 有多座两层楼房,东西两侧古巷相连, 在这里可以买到各种不同种类的商品,也可以享受各种应有尽有的服务。

宝应的古巷 有:堂子巷、姜家巷、东三元巷、西三元巷、朱家巷、李府巷、芦家巷 、 官巷、发财巷、古董巷、蔡家巷、不见天井巷、乔家巷、东槐树巷、西槐树巷、核桃树巷、一人巷、一寸巷等数十条,以及铁桥口、牌楼口、磨子口、井巷口、鱼市口、罗巷口等 , 介于街和巷之间的行人出入通道。#宝应#

西三元巷鱼市口街至叶挺路,巷西有刘家西五之堂。

东三元巷西三元巷东,鱼市口街至乔家园门,宝应宾馆西侧。

姜家巷西三元巷至中大街,叶挺路南,鱼市口路北。

乔家巷牌楼口至百岁坊一段,南北向,与东侧北门外大街平行。

旧时因巷内乔姓住户较多得名。巷长约500米,宽2.5米左右,两侧房屋均多为清末民国时期建筑,青砖黛瓦,古朴凝重。

朱家巷明成化十二年( 1476)举人朱讷起即居此巷。 朱应登、朱曰藩故居也在此巷。 北巷口曾竖有朱士彦亲笔书写的“古朱家巷”石牌坊一座。 巷内建有冯煦的“探花及第”、朱士彦、朱士达、朱士廉兄弟三进士宅、陆公馆、宝源浴室旧址、万公馆等古迹。 朱家巷内多为朱姓住宅,四合院式建筑,称宝应“古民居一条街”。

贾家巷南北大街西,学前街(小新桥街)至南大街,巷内有镇龙桥,北与朱家巷相接。

李府巷明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李茂英居此而得名。李茂英,字君秀,任分宜及清江知县,迁顺德州同知,升刑部郎中,魏忠贤专政 ,即辞官归田。 筑圃园于安宜园林旧址,家居十四年而卒。

芦家巷中大街东,中大街至张仙庙桥,巷北有刘宝楠故居。

堂子巷唐朝曾建澡堂于此巷内,竖 “唐建第一泉”石碑一块,巷称堂子巷。 “文革”时改为东风巷,1981年恢复原名。 中大街南部东侧,现存“开元五”石碑一块,在某居民家中。

一人巷堂子巷南,保卫巷至中大街,因巷窄只能一人通过故名。

发财巷相传古代有一名叫徐攀贵者居此,因救护两名杀富济贫死囚而得大量金银发财,后人称此巷为发财巷,今更名发展巷。

保卫巷南大街东,发财巷至鲁家巷,巷西有毛家当铺。

官巷系北大街东西向唯一的巷口。 清代因与朱天官官府后门相通得名。 巷底向南是文昌宫、李家月台、烈士祠(原汤家祠堂),统称为文昌宫。 民国期间,第一区区公所、县立师范曾设于此。

灯笼巷原名登垄巷,在北门外大街。 由此巷可登上城北高垄,后谐称灯笼巷,延用至今。 东西灯笼巷,分别位于北门外大街东西。

驿丞巷位于北门外大街西侧。明嘉靖年间,驿丞衙门曾设于此,故名。今谐音称 “一寸巷”,形容此巷既短且窄。 (梁公曾撰文)

学墩巷位学宫北侧,西起县南街,东至朱家巷。 原学宫后有一土墩名曰状元峰,为明嘉靖清知县陈煃因教谕卢洪夏之请,环植桃柳,竖方亭其上,一鉴眺,则重湖如带,沧溟在目,伟然称江淮间奇观矣。 俗称学墩,因而得此巷名。

古董巷位于叶挺路原惠民商场西侧。原名古东观巷。巷北曾有道教东观一座,观址久已湮没,故加一 “古”字,称古东观巷,后谐音称古董巷。

崔家菜园巷县衙西,叶挺路至市河。

包家巷玉带桥北,叶挺路至市河。 西街包家巷市河至圆通禅寺,沿市河西岸。

不见天井巷位于叶挺路老新华书店门市部东侧,因巷首马姓楼下有口不见天的水井而得名。

回笼巷传说宋代赵匡胤路过宝应,捉灵鸡宰食,鸡飞逃后又回笼子而得名。后将 “笼”叫成 “龙”。

东五子堂巷痘神庙街,至都天庙巷,叶挺路南,东门大街北。 “五子堂”原为“五之堂”,系邑人刘启彤一支的堂名。 “五之”典出《中庸》二十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五子堂有东西两宅,西宅在姜家巷,共有五进,规模较大,东宅座落于此巷北首故名东五子堂巷。

鱼市口旧时此处为鱼市,极为繁荣,称鱼市口。 “文革”初期改称四新街,1981年恢复原名。 今市河北侧建成宝楠公园。

井巷口 北门外大街东侧,东灯笼巷南。

磨子口过去这一带磨坊较多,称磨子口。北门外大街至芦松路,西与百岁坊相接。北侧有慈善家孙荫庭故居 。

很久以前牌楼口地处泰山殿 “天下第一名山”牌楼南出口处,故称牌楼口。

挡军楼位于运河路南端。旧时为抵挡倭寇侵犯而建楼,称挡军楼,为木质结构。 “文革”时改称朝阳坡,1981年恢复原名。 明嘉靖年间,壮士丁效恭率众抗倭战场遗址即在其附近。 挡军楼上有“薰风南来”匾额。

百岁坊牌楼口南,解放路北门外大街。古有二位百岁老人居此,立坊纪念,故名。一在乾隆 45年(1780)为程戴氏立,一在嘉庆22年(1817)为医生吉履和立。 富有长寿吉祥之意。

罗巷口旧时此处挑箩者较多,遂名箩巷口,后作罗巷口。

水巷口 位于县南街北首西侧。旧时城内居民饮水多靠城市河的活水,一般人家用水缸贮水,城内有专靠挑水维生的城市贫民。县南街和朱家巷是比较集中的居民区,这一带留有大小石头街、王家巷、学墩巷等运水小巷。其中,水巷口是典型的运水小巷,每天有许多水担子通过,故称水巷口。水巷口 3号系周恩来表兄陈式周住宅,清光绪三十年(1907),少年周恩来曾在此居住过。 街面均由青石铺设。

大石头街原为老西门东街主要街道,西与仓桥相接,因由大石块铺设路面而得名。东与小石头街相连,地处 “周恩来少年读书处”南侧。

小石头街朱家巷西,县南街东,与大石头街错接,内有 “朱方伯公祠”。

东槐树巷叶挺路至小石头街,朱方伯公祠东。

西槐树巷叶挺路至大石头街,与水巷口交叉。

仓桥(街)叶挺桥至爱莲桥,沿玉带桥河西岸向南。

爱莲巷县南街至运河东堤,中通爱莲桥,大石头街南。

老西门仓桥至大运河东堤坡。原明清县城西门所在地,名曰: “利成门“。 明嘉靖三十六年倭寇毁城后,知县蒋遵正于三十七年(1558)请包砌城垣,以防春汛。 九月兴工,三十八年告成。 利成门为五城门之一,上有镝楼。 民国25年闭老西门,开新西门。 民国二十七年拆除城楼,放矮城墙,建国后因残垣断壁有碍市容,阻塞交通,于1953年拆除,今老西门小街尚存,东起仓桥,西至大运河堤坡。

1990年,城区有中小街巷164条,1998年,城镇与城郊乡合并设立安宜镇,县城区范围扩大,中小街巷数量增加。 园丁园小区建成,新增中小街巷4条。 1999年,大昌路建成后新增大昌路东、西支巷和一支巷8条小巷,2000年,中港乡并入安宜镇后,增加大桥新村和机场路西村等中小街巷27条。 2001年,东升住宅一区、二区、三区基本建成,新增小街巷26条。 2002至2005年建成大寨河北1—77号商住楼和别墅区,新增中小街巷28条。 城区共有中小街巷510条,1990年至2005年,城区共增加中小街巷346条,修建中小街巷164条。

宝应城南新城是从 2011年规划,2012年开始建设的。 新城位于宝应城南片区,西起大运河,东到京沪高速淮扬镇铁路一线,北起宝射河,南止老沿广公路。 宝应城南新城建设近年来突飞猛进,打造以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五大理念贯穿于新城建设当中,通过几年建设,城南新城将形成“六纵五横”的道路网骨架,道路、绿廊、水系是新城的三大主要元素。 新增大中小街巷若干。 宝应人看到的是一个更现代、更美丽、更宜居的新宝应。

本文系泽文梦笔(ID:zewenfjg)出品,宝应生活网经授权发布。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小学作文300字 制作文件 作文框架 月光作文 粽子的作文 苦的作文 我的同桌的作文 手工作文 漂流作文 公园英语作文 青春作文结尾 北京英语作文 牡丹作文 小学作文400字 爱作文500字 菜园作文 成长作文题目 小猫咪作文 作文五十字 竹作文 泉州作文 妈妈作文300字 作文素材议论文 作文模版 挑战 的作文 优秀作文小学 作文儿童节 作文在线 在线作文 笑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