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大学毕业生找工作 “逃离北上广”是趋势 苏杭成为就业热点城市

2020-12-05 13:10:02
相关推荐

文|冷丝栏目|大学专业与就业

人民日报新媒体部发布了2016届到2018届全国大学本专科生就业数据,冷丝观察到:“逃离北上广”已成趋势。

先看看全国主要城市高校就读的外省籍大学生比例:

人民日报新媒体部发布

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吸引外省籍学生就读的比例最高,当然,这些城市本身拥有较好的高等教育资源。

与“逃离北上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杭州、苏州、南京、宁波等城市成为就业的最大赢家。

其中,天津、成都和西安也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点选择城市。我们从下面这张图可以清楚看出:

人民日报新媒体部发布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就业趋势呢?

大学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最直接 的象征,他们何去何从牵动全国的视线。早在10年前,据北京晚报调查,2009年清华大学毕业生有四成到其他城市就业 ,其中到西部和东北地区就业的人数从2004年的90人攀升到 389人,增长幅度超过4倍,北京大学的学生去中西部就业比前一年就增加了30%。

这已经表明,大学生在10年前已然进入“二线城市热潮时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职业生涯,已不将北上广作为首选之地,开始考虑将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二线城市作为落脚点。

“二线城市热”不仅于个人发展有益,也有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平衡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现行计划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我国的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仍然要求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各地区共同协调发展。

我国地域辽阔,由于历史、地理位置及经济基础等原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想要全国各大地区经济平衡发展则必须立足于城市。而“二线城市热”是继“农民工潮”之后最大的一次城市人口转移。

与“农民工潮”转移相比,这次转移更为合理,不仅不会为社会带来压力,还是携带着大量生产资料的弥补各地区生产资料差异的转移,有助于改善我国经济发展各地区不平衡的现状。

从一线城市就业到二线城市就业,在就业地理选择这个问题上,以往许多大学生在考虑就业机会与发展环境、前途时都比较倾向于一线大城市。

不可否认,一线城市的工资待遇高、就业机会多、个人进步快、国际化程度高、医疗卫生和教育条件好等诸多优势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全国各地的大批大学毕业生曾不约而同地涌向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造成了人才过度饱和,优秀人才资源的浪费的后果。

与其选择在生活压力大的人口拥挤的城市里打拼沉浮,不如把目光转向二线城市。二线城市就业成功率大、城市发展潜力大、生存压力小生活舒适,毕业大学生有更多选择广阔发展空间、就业的机会。

当然,很多人会说,苏杭这些城市,目前生活压力也很大,比如房价昂贵等等,但是,冷丝想说的是,问题总会解决的,也是向着好的一面发展。

同时,就业发展趋势还有:从就业中心高层开始到偏远基层开始。

以往许多大学生持有“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乡村一间房的”观念,对偏远基层乡村工作机会望而却步,宁愿在竞争激烈的大城市中苦苦拼杀也不愿去就业压力较小的乡村工作。

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不妨先放下了身段,脚踏实地从基层工作做起。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被动待业,不如先找份工作,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

从基层岗位做起,更能锻炼自己,基层工作不是最终目标,而是积蓄经验往上攀升的重要踏板。

当然,无论就业压力如何,也无论是“逃离北上广”,还是到基层就业,冷丝认为,面对社会激烈的竞争,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才能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青睐。

良好的综合素质要求毕业大学生将自己培养成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成长作文 反思作文 故事作文 难忘的小学生活作文600字六年级 我想对您说作文400字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作文 20年后的家乡作文 我的家乡二年级作文 荡秋千作文 桥的作文 四年级上册作文 借景抒情的作文 坚持不懈的作文 美丽的校园作文 关于老师的作文 家乡变化的作文 日出作文 我的朋友 作文 初中作文素材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作文 我的同桌作文500字 写人的作文800字 我的朋友作文500字 自命题作文 我的妈妈作文400 有关青春的作文 关于生命的作文 写狗的作文 倡议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