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盐田对口帮扶东源②|尽锐出战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

2020-12-05 23:05:01
相关推荐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黄顺

【精准扶贫篇】

在精准扶贫方面,盐田区共帮扶东源县21个省定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696户、7133人,累计到位扶贫资金1.53亿元,已使用扶贫资金1.37亿元,主要用于实施“两不愁三保障”、产业化发展、交通水利建设、安全饮水保障、人居环境整治、党群服务中心改造等。

网红打卡点”仙坑村。

盐田区派出的扶贫干部可谓“尽锐出战”,千方百计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目前,这21个贫困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343元,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627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达到“八有”脱贫指标,贫困村100%达到“十项”出列指标,顺利完成建档立卡相对贫困户、相对贫困村全面退出工作任务。

筑堡垒强阵地推进党建扶贫

“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筑堡垒强阵地,推进党建扶贫。”深圳盐田对口帮扶河源东源指挥部总指挥王卓勇告诉记者,在东源县成立的对口帮扶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在具体做法上,指挥部常态化组织前方派驻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省市县有关文件和系列指引、扶贫考核督查反馈问题和负面清单;引领派驻干部挂图作战,对标对表进行自查自纠,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充分发挥驻村干部兼任第一书记的作用,带领村“两委”班子不断规范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抓实党组织“三会一课”和“四议两公开”制度,建立健全扶贫产业、扶贫项目管理和收益分配制度。“像山下村、黄村村、老围村等一批贫困村结合深圳特色标准,修建了党群服务中心,筑牢脱贫攻坚堡垒。”

在黄田镇陈村村,记者看到这里的党群众服务中心集新村委办公、党群服务、村民活动、文化娱乐等于一身,总使用面积480平方米,办公场所“一厅四室”达到标准化。盐田区驻陈村村第一书记周灿明表示,该村的党群中心是2018年帮扶单位深圳市盐田区卫生健康局、区总工会筹资120万元修建的。在“党建促脱贫”方面,陈村村开展“点滴学”学习活动,村党支部摘录了《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作为微信每日学习内容,让全体党员认真学习。

老围村党群服务中心前,孩子们快乐地打篮球。

此外,陈村村以列清单的方式严肃规范开展党的组织生活,对“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主题党日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按照会前、会中、会后三大环节制定详细步骤,并在清单中设置党的组织生活内容及注意事项,为基层党组织提供“操作指南”。

为深化党群联系,陈村村推行党员佩戴党徽上岗;在党员所在的服务窗口、接待台、办公桌等显著位置摆放“党员亮身份,服务作表率”铭牌;设立党员示范岗,搭建发挥党员作用的平台。同时实行党员责任区,村委党员、干部分片包干1至2个村民小组,定期走访各小组的党员、贫困户、村民、退役老兵等群体,收集村民意见,了解村情民意,摸清村民真实需求,及时研究解决村民的各类需求,回应好、落实好群众的诉求。

陈村村党支部还加大党内关怀帮扶力度,定期对老党员、困难党员进行走访慰问,对党员及其家属实行全覆盖走访慰问,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加强思想引导和感情交流,达到“慰问一人、温暖一户、带动一片”的效果。推行党员过“政治生日”制度,突出党支部的教育引导功能,突出政治性、教育性,重点组织开展好“八个一”活动,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归属感、荣誉感,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网红村”

王卓勇介绍,对口帮扶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以建设美丽新农村为目标,整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据统计,2016年以来,盐田区在东源县共建设或维修道路110.79公里;新建文体娱乐场所39个56490平方;垃圾收集设施2014个;标准化卫生站20个;公共厕所31个。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盐田区引入了总部位于该区的万科集团投入5000万元,为康禾镇仙坑村量身定制了“6+1”整治实施方案,全力打造省一级的新农村示范村。2019年,仙坑村获评“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称号。

在仙坑村,盐田区驻该村第一书记刘启煜介绍,2016年,根据部署,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街道办和盐田区信访局、河源市高新区管委会开始对口帮扶仙坑村,这成为仙坑村“蝶变故事”的开端。2018年7月,万科集团到仙坑村实地考察,形成“乡村振兴+持续造血”的帮扶思路,确定在古建筑修缮保护、历史文化传承、艺术内容导入、人文自然景观升级改造等方面开展援建;同时,引入专业旅游团队运营仙坑村旅游资源,引导学生“下农村、干农活、搞调研从事农事活动,策划农民丰收节等项目形成一条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研学发展道路,为仙坑村乡村旅游、实施乡村振兴产业战略奠定基础。

仙坑村村貌。

“四角楼、八角楼这两栋文物保护单位是仙坑村最为典型的古建筑,可由于年久失修,这两座房屋均存在严重的渗漏问题,屋顶檩条及桷板等木构件腐朽严重,局部墙面开裂严重,存在坍塌风险。”刘启煜说,经过华南理工大学、广东财经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8名专家反复调研、仔细勘查,出具了详细的修建方案,修缮省级文物八角楼,打造客家建筑体现区;修缮原市级文物四角楼,打造客家生活体现区;复建遗址早已坍塌的登云书院,进行考古式挖掘后,根据村里老人凭记忆画出的遗迹图重新复建,延续仙坑村192年的文脉;修建仙坑文化广场,打造党建、村史、村民公约景观;建设邻里多功能广场,增加村民公共文体活动空间等。

记者在仙坑村看到,这里如今鸟语花香,山环水绕,道路宽敞,客家文化建筑特色鲜明,确实称得上“网红乡村”。

65岁的叶运钦尝到了仙坑村变化的甜头。他表示,自己有个88岁的老母亲,老伴64岁,儿子去世了,留下13岁的孙子,家里没有劳力。去年开始,仙坑村推出了中小学生乡村研学项目,同时把闲置的民房统一装修、定价,启动“万家旅舍”,以解决外来游客的住宿问题。他们家就是“万家旅舍”之一,有3间房12张床,满客的话一晚上可以收入360元。他还会做菜,为游客提供午餐、晚餐。“去年生意特别好。今年希望疫情快点过去,有更多人来这里玩。”叶运钦说。

仙坑村村貌。

在黄田镇黄田村,帮扶单位盐田区委宣传部、盐田区财政局、盐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先后投入125万元为黄田村修建了6.2公里的硬底化村道,13个自然村村道全面实现了硬底化,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投入49.68万为黄田村13个自然村主干道安装了太阳能路灯108盏,方便了村民晚上出行;投入36.7万元彻底整治了铁门古屋(东源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前的臭水塘,改善了周边居民居住条件,也美化了环境;投入25.8万元修建了輋步小组水渠700余米,使周边农田旱涝保收,增加了粮食产量。“近期,计划投入50万元修建上满坑、下满坑、凹头、屋场等四个小组1800米的三面光水渠。”盐田区驻黄田村第一书记巩玉强介绍,“工程完工后,可保障该四个小组300余亩的农田的灌溉、排水问题,将增收粮食30%以上。”

黄田村修路前后对比。

产业扶贫为贫困户“造血”

构建产业扶贫长效机制,为贫困户“造血”,是对口帮扶的重要核心。深圳盐田对口帮扶河源东源指挥部总指挥王卓勇介绍,“因户施策”激发了贫困户内生动力,帮助1696户贫困户发展散种散养。据统计,盐田区对口帮扶东源县以来持续壮大村集体产业,共发展乡村旅游项目4个,建设光伏发电扶贫项目11个,成立产业扶贫专业合作社24个,村集体产业实现100%覆盖,带动535户贫困户1984人增收。开展资产收益扶贫,统筹21个贫困村集体入股县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1604万元,极大抵御了散种散养带来的各类风险。

黄田镇黄田村为保障贫困户长效、稳定收益,帮扶单位先后投入50万元与金黄田酒业有限公司合作,打造“一村一品”—黄田米酒、客家黄酒。盐田驻黄田村第一书记巩玉强告诉记者,该合作可每年给村里带来4万元固定分红,同时解决了20名贫困户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东源县船塘镇老围村是“革命老区村”,2018年2月,老围村润泰有机蔬菜种植基地正式投产。盐田区驻老围村第一书记邹铭介绍,村里专门聘请专业蔬菜种植团队负责种植及全程管理,年产值约500万元。目前全村86户贫困户全部入股,去年的分红资金就一共达到了22万元。此外,2019年,帮扶单位还投资53万元入股欧兴农场,按家庭入股资金年利率11%对贫困户进行分红,为贫困户又增加一项增收来源,目前贫困户86户247人已全部脱贫摘帽。据悉,老围村村民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6000多元到现在翻了一倍,村集体收入从原来的6万多元,到现在有了2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翻了两番多。

茶产业始终是东源县的传统产业。为结合这一优势,仙坑村投入150万元产业帮扶资金,按照“公司﹢农户”模式,打造以有机茶种植、加工、销售及休闲养生为一体的“仙坑客家红生态茶园”产业基地,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2017年,该项目获得河源市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十佳精准扶贫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和贫困户带来经济效益24万元。

陈村的名品陈村茶又称松嶂茶,曾是东源四大名茶之一,远销半条东江。虽然茶叶好卖,但以前的陈村茶都是小规模种植,产量很少,收益不高,村民自己采茶、制茶,而且都只在本地销售,很难走出去,加上缺乏管理,使得不少茶园慢慢荒废了。如何让陈村茶重新焕发生机,变为村民致富的“金叶子”,成为这个小山村致富求变的关键。

2016年,为了提高贫困户收入,加快贫困户脱贫步代,更好的发展陈村村茶叶精准扶贫产业,由帮扶单位深圳市盐田区卫生健康局、区总工会投入140万元发展建设160亩的陈村茶叶种植基地。同时追加投入20万元,建设加工厂房及炒茶设备。“引进上好的茶叶品种,采用传统+现代的管理模式,种植过程中杜绝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滋味甘醇浓郁,回甘悠长,风味独特。”盐田区驻陈村村第一书记周灿明介绍,村里采用承包管理制度,合作社统一采茶、炒茶、销售,并按“贫困户+合作社+村委”的形式进行分红,直接带动贫困户增收。根据计划,达产后,每亩预计年收益1万元以上,农户可获得租金收入和分红。2019年产茶约700斤,销售收入10.26万元。“2019年底帮扶单位接着投入100万元建设150亩的茶叶种植基地第二期,往后每年收益将逐渐增多。”

全面推进就业扶贫消费扶贫

据王卓勇介绍,在推进就业扶贫方面,指挥部与东源县人社局合作共开展20余次精准扶贫专场招聘会,发动200余家企业,成功帮扶农村劳动力945人(其中贫困人口198人)。截至2020年8月底,21个贫困村的贫困户转移就业1268人,其中外出务工719人,就近就业549人(含公益性安置岗位99人)。此外,搭建了14个“扶贫车间、扶贫工作坊、就业安置基地”,通过稳定就业、季节性就业等形式安置了贫困户85人实现就业。指挥部还多方位转移就业,动员深圳社会力量参与,组织后方相关企业招聘贫困人员,如深圳粤豪珠宝有限公司招聘30名安保、质检员等。

在推进消费扶贫方面,指挥部以市场为导向,打通产销对接,在盐田区建立了“盐田对口帮扶东源扶贫产品展销中心”。21个贫困村与展销中心运营商-东源县阳光绿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产销协议,通过“销售平台+基地+农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生产销售模式实现销售产品总额213.09万元。积极组织参加深河两地举办的产销活动,为贫困村、贫困户农产品提供销路。例如2017年河源茶文化博览会、河源首届“客家阿城”电商年货节、2018年深圳河源精准扶贫成果展示会、2019年深圳茶博会、绿博会等活动,不断强化农产品产销对接,深入推进农产品市场开拓。创新承办开展“绿水青山金盆地,东源好货在等你”抖音直播电商助农活动,现场带货销售农产品1071单、共3506件,销售总额超16万元。另外,各帮扶单位积极参与消费扶贫,直接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金额超过84万元。

抗击疫情积极投入转产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深圳盐田对口帮扶河源东源指挥部马上组织全体派驻干部参与疫情防控。春节后,面对新冠疫情的发展,指挥部在河源五县一区率先组织全体驻村干部返回岗位,带领村“两委”班子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组织价值30万元的各类防疫物资到帮扶村,连续奋战近两个月没有返深回家。

王卓远介绍,指挥部先后协调东源县两次捐赠8万个口罩给盐田区;同时在盐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支持下,组织了价值20余万元的其他防疫物资回赠东源,谱写了“东江水长、盐东情深”的新篇章。

为帮助深圳转移东源的企业顺利复工复产,指挥部深入园区企业调研走访,了解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困难,争取深河指挥部的支持,为15家深圳转移到东源的企业发放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补贴资金5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企业渡过难关,顺利复工复产。

疫情发生以来,指挥部多措并举努力降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一是积极化解疫情防控期间贫困户就业难题。一方面制定各类奖补措施,鼓励和引导贫困户外出到湾区就业或者就近在市县就业,另一方面是开发村级公益性扶贫岗位,聘请贫困户从事保洁环卫、防疫消杀、测温、社区巡查、卡点值守等工作,实现贫困劳动力稳岗就业增收。

二是主动推进贫困户特色养殖业转型转产。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拿出100万元支持东源县制定出台《东源县关于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特色养殖业转产工作方案》,用于支持补贴从事或参与特色养殖业(竹鼠、蛇、箭猪)的贫困户,目前涉及到的52户392人已经全部完成转产。

三是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给初三和高三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发放平板电脑共105台用于上网课,驻村工作队“兼职”辅导贫困学生学习、补课,确保“停课不停学”。四是统筹各方资金,推进“深圳盐田-河源东源现代蓝莓产业园”建设,全力支持东源做大做强现代蓝莓产业,增加贫困村集体收入,确保帮扶资金安全。

在船塘镇主固村,记者参观了腐竹厂和秀珍菇栽培基地,它们是主固村原肉蛇养殖产业的转产项目。盐田区驻该村第一书记陈晓光介绍,客家地区一直有制作腐竹的传统,转产之初,村里结合贫困户意愿和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形,支持主固村发展腐竹产业。利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推进,拆掉了贫困户朱华锋房屋旁边的废弃养猪场,腾出了一块颇大的空地。一拆一立,既解决了“脏乱差”的环境问题,又协调了产业用地。

主固村腐竹加工厂。

短短3个月,一座现代化的腐竹加工厂就拔地而起,投入生产。腐竹厂以东江源水、优质黄豆为原料,采用古法工艺配合现代设备精制原浆腐竹。生产的腐竹不添加任何食品色素及添加剂,纯香自然,口感细腻,营养丰富。“村里开始向亲朋好友赠送、推广主固村的原浆腐竹,我也把产品带到了深圳。没多久,村书记就笑着反馈,他的电话被打爆了,都是排队订购腐竹的。”

帮扶单位结合特色“各显神通”

由于帮扶单位来自盐田区各个部局,因此,驻村第一书记身上就鲜明打下了相关的烙印,扶贫工作可谓“各显神通”。比如,盐田区驻老围村第一书记邹铭来自区教育系统,这里就经常出现“教育扶贫”内容;驻陈村村第一书记周灿明来自区医疗系统,这里就经常出现“医疗扶贫”内容;而特色最鲜明的,可谓曾田镇玉湖村,这里的驻村第一书记刘运泉来自区城管局,他就因地制宜,在玉湖村开始推广垃圾分类。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日益增长,生活垃圾污染越来越严重,做好垃圾分类成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必要条件。”刘运泉说,2020年6月30日,盐田区城管局在曾田镇玉湖村启动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玉湖村结合实际情况提升环境卫生面貌,在盐田区城管局、盐田区国投公司、曾田镇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垃圾分类减量成效明显,帮扶单位投入65.58万元开展垃圾分类项目,打造乡村垃圾分类新模式,建设社会新农村。

玉湖村的垃圾分类意识已深入人心。

具体做法方面,从最基础的垃圾分类起步,即让村民知晓“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在全村全面开展“定时定点收运分类”模式,每天到收集点清运垃圾,将每家每户收集到的垃圾进行分类,密封清运到垃圾处理站,进行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类;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上门收集机制,并在垃圾分类保洁的基础上,设置7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公益性岗位,增加贫困户收入;充分利用帮扶资金完善分类实施设备,6月30日帮扶单位捐赠一批垃圾桶、果皮箱及垃圾分类运输车,完善村内垃圾站设备,为村开展垃圾分类打下良好基础;垃圾分类设施管理实现包片区,将全村家庭户分片到每个党员及村干部身上负责监督指导,负责宣传垃圾分类、上门收集实施情况;健全制度,加强长效管理,纳入村规民约,以村规民约监督村民,以此增强对垃圾分类收集认识,自觉进行分类收集,提升垃圾分类收集实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阳光下的成长作文600字 有关欲扬先抑的作文 万能英语作文开头结尾 描写初秋的作文 打屁股实践作文 菊花三年级作文 英语作文通知信 感人的故事作文400字 包子作文 可爱的校园作文 敢于挑战权威作文 二年级作文40字 作文柳树200字 长征的作文600字 夜游滕王阁作文 德福作文字数 家乡的枇杷作文 三年级采访作文 历年作文题目 关于三月街的作文 重庆的火锅作文 丰收节作文 晒稻谷的作文 银杏叶的作文 满分作文及赏析 一线天作文 九下英语作文 鼓励高考作文 描写村庄的作文 美丽的小区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