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 省长尹力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2020-12-06 11:45:01
相关推荐

7月30日,《人民日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专栏发表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省长尹力署名文章《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中共四川省委书记 彭清华 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 尹 力

川蜀大地发生沧桑巨变,人民生活实现时代跨越

七十年辉煌历程积累的宝贵经验,为引领四川跨越发展提供深刻启示

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奋力书写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时代答卷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川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就。

一、川蜀大地发生沧桑巨变,人民生活实现时代跨越

从一穷二白到经济大省,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经济规模从1952年的20多亿元到2018年的4万多亿元,实现历史性跨越。产业结构从“一二三”“一三二”转变为“三二一”,建成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建成进出川大通道31条,公路总里程超过33万公里,开通国内外航线346条,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近5300万人次,“蜀道难”成为历史。与220多个国家(地区)建立经贸往来,落户世界500强企业347家,正从内陆盆地走向开放前沿。

从温饱不足到决胜全面小康,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从2013年底的625万减少到2018年的71万,贫困发生率从9.6%下降到1.1%。今年底藏区贫困县将全部摘帽,明年彝区贫困县将全部摘帽。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3222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8636万人。

从发展滞后到繁荣兴盛,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川蜀文化影响力提高,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达664个,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61项。9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6%、普通高校达126所。建成国家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635个,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6%。普惠医疗卫生格局全面形成,人均预期寿命77.1岁。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7.8%、98.8%。

从粗放开发到和谐共生,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作出建设美丽四川的重大战略决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上升到生态文明建设阶段。切实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在全国率先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推进绿化全川行动,森林覆盖率达38.8%、草原植被综合盖度达84.8%。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83.7%,水电装机和发电量居全国第一,清洁能源示范省基本建成。

从封闭落后到全面进步,民主法治建设开创新局面。藏区彝区“一步跨千年”、社会制度发生跨越式进步,民族地区繁荣发展、长治久安。基层民主建设不断深入,治蜀兴川法制体系建设取得较大突破,藏区依法治理深入推进,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同时,党的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持续用力正风肃纪,抓铁有痕惩贪治腐,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改革开放攻坚克难、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精准扶贫等急难险重工作推进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全省政治生态发生了可喜变化。

二、七十年辉煌历程积累的宝贵经验,为引领四川跨越发展提供深刻启示

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四川发展各方面全过程。70年来四川之所以能创造辉煌的成就,归根结底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只有把党的领导体现到治蜀兴川各方面,贯穿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全过程,确保党始终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才能确保事业发展行稳致远。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经济建设作为兴省之要。70年来四川走过的历程告诉我们,发展是必须紧紧抓住、一刻也不能放松的中心任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然是四川最突出的问题。只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保持专注发展定力,才能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

必须坚持破除“盆地意识”,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70年来四川与时俱进的创新探索昭示我们,没有思想大解放,就不会有发展大突破。四川每一次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都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带来的。只有破除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以创新思维和全球视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始终走在全面开发开放前列。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70年来四川取得的辉煌成就证明,发展必须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必须坚持弘扬实干担当精神,把宏伟蓝图变成生动实践。70年来四川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广大干部群众苦干实干、巧干敢干,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只有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干、一年接着一年干,才能实现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谱写好中国梦四川篇章。

三、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奋力书写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时代答卷

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统筹抓好党的各项建设,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发展总体擘画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大力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强“主干”,支持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多支”,推动环成都经济圈、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竞相发展;加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促进区域协同发展,鼓励部分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突出南向、提升东向、深化西向、扩大北向,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好自贸试验区。重点培育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等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打造具有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聚焦藏区彝区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下足“绣花”功夫。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加快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推动教育、医疗、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着力防风险守底线,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守住社会稳定、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三条底线”。加强平安四川建设,推进依法治理,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现社会长治久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餐桌前的谈话作文600字 公益活动作文300字 关于成长的作文450字 开心的一天作文450字 成长因挫折而精彩作文 今天我当家作文400字 与什么相遇作文600字 假盲人作文400字 心存感激作文600字 一件开心的事作文600字 我学会了什么作文四百字 以爱为主题的作文600字 从此改变作文600字 与春节有关的英语作文 抽打阴部作文 动物园一日游作文400字 总有属于我的春天作文 为六一做准备 作文 大爱无声作文600字 珍贵的礼物作文450字 成长中的美丽作文 一件有趣的事600字作文 今年高考安徽作文题目 以礼物为题写一篇作文 我的引路人作文600字 关于写事的作文300字 题目自拟的作文500字 我最尊敬的人作文400字 文明城市从我做起作文 关于孤独的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