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请人民阅卷”③|衡阳县决胜全面小康和决战脱贫攻坚工作答记者问

2020-12-06 15:20:01
相关推荐

9月25日上午,“请人民阅卷”衡阳市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衡阳县专场召开。

红网时刻衡阳9月25日讯(记者 宋美君 通讯员 唐春晖 邱鹏 王勤)9月25日上午,“请人民阅卷”衡阳市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衡阳县专场召开。衡阳县委副书记、县长孙鹏伟现场向中央、省、市媒体介绍了衡阳县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衡阳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宋任飞,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蒋奇,副县长范振华、唐仕海围绕衡阳县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工作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党中央、国务院特别重视就业工作,“六稳”工作、“六保”任务中,就业工作都排在首位。请问衡阳县近年来在就业扶贫方面有什么重点举措?

宋任飞:近年来,我县就业扶贫工作坚持“脱贫攻坚,就业当先”的思路,着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标准统一、智慧融合、方便快捷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率全省之先在463个有贫困劳动力的村(社区)建立劳务经纪人队伍,工作触角延到基层一线、把就业服务送到贫困群众身边,促进贫困劳动力与用工单位高效对接。

持续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人岗对接、“311服务”,多渠道支持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和灵活就业。岗位招聘信息、现场招聘活动直插乡镇村组,累计发布招聘信息145期,利用信息系统人岗匹配945人次,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扶贫行动日”等主题招聘会129场,促进贫困劳动力与企业达成就业意愿6519人。深入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在镇村两级,特别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展各类技能培训179期,累计培训贫困劳动力4639人次,“两后生”286人次,拨付培训补贴和生活费补贴434万元。

积极搭建就业扶贫载体,在广东、深圳、长沙和衡阳市等地区(部门)建立劳务协作基地,实行岗位信息共享、招聘活动联办、跟踪服务共担,促进贫困劳动力外输就业12911人。鼓励引导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采取“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乡镇主推、企业主建”的模式,建设就业扶贫车间63个、认定就业扶贫基地21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937人,发放补贴资金60.45万元。

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统筹资金,尽最大努力保障贫困劳动力就业政策落实到位,各项补贴应补尽补。累计核发县外转移就业交通补助774.44万元,发放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稳岗补贴14.6万元、社保补贴151.7万元。统筹全县公益性岗位,开发乡村扶贫专岗,新增和腾退2083个岗位,兜底安置“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劳动力就业1972人。

截至目前,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8795人,已转移就业15882人,实现有就业能力和意愿人员全部就业。下一步,我县将继续做好就业扶贫相关工作,把责任扛在肩上,把行动落在脚下,切实发挥就业扶贫效果,助推决胜脱贫攻坚战。

记者:衡阳县作为农业大县,请问贵县是如何发展农业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

范振华:答:近年来,衡阳县紧紧围绕“产业兴县”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农业大县优势,整合涉农专项资金15亿元投入农业产业,做强做大传统产业,发展特色产业。通过直接帮扶、委托帮扶和入股分红等帮扶方式,和贫困户建立利益链接,帮扶贫困户13209户43156人,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一是建基地、抓示范。全县确定以粮、油、猪、菜四大传统产业,以台源乌莲、优质水果、高山茶叶、寺门前土猪等六大特色产业,共十大产业作为扶贫重点产业,集中力量将产业做强、基地做大、加工做精,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近年来,我县申报台源乌莲、寺门前土猪两个地理标志性农产品品牌,建设产业扶贫基地238个,其中蔬菜基地19个,粮油基地156个,特色产业基地63个。

二是育龙头、抓对接。引导和支持规模龙头企业到贫困村建基地、聘工人、订单收购农产品。全县有15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在51个省级贫困村建设产业基地,实现省级贫困村市级龙头企业全覆盖;有289家合作社和经营主体参与产业扶贫,实现行政村经营主体全覆盖;同时,帮扶企业利益链接贫困户实行全覆盖。关市镇鑫粤农业公司发展万亩蔬菜基地(流转贫困户土地1544.91亩),让基地附近435户贫困户既有了土地流转收入,又有了务工收入。井头志宏农业(以流转土地、参与合作经营、入园务工等多种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建设5000亩蔬菜水果种植基地和休闲农业项目,为427户贫困户增收217万元。角山米业以“3年分贷统还、入股分红”模式,帮扶贫困户2096户8362人,每年分红给贫困户850余万元。

三是强动力、抓服务。一方面扶贫要扶志,充分动调动贫困群众参与产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另一方面着力做好扶贫产业服务工作,组织帮扶主体参加农产品展销会、商品贸易博览会、产销对接会,搭建营销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加强产业服务,提供技术支持。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 请问衡阳县是如何抓好、抓实教育扶贫的?

唐仕海:衡阳县县委、县政府历来重视教育,尤其是近年来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2014年以来,通过多种途径共计补充新教师2600余人,每年安排不低于300万元的教师培训经费。新建义务教育学校3所,新增学位10600个,投入资金3亿元,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让农村孩子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就近就能上好学。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全面落实教育资助政策。我县建立健全了一套完善的教育资助工作机制。一是每学期初,对全县3-19周岁建档立卡人口进行“大走访、大排查、大提升”,逐一排查其就学情况,按照“县内就读”“县外省内就读”“省外就读”“学前儿童未入园”“初中毕业后未继续就读”等11种情况分类建立台账,摸实贫困户学生基础数据。二是自主开发了一套教育精准扶贫信息服务软件,创新管理手段,极大地提高了扶贫资金发放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三是对“我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县外就读的”和“县外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我县就读的”这两类特殊情况,逐一核实其相关信息和受助情况,并安排专项资金补齐政策的“天窗”,确保应助尽助、无一遗漏。2017年春季以来,累计资助各类学生185521人次,金额1.145亿元,其中建档立卡学生56770人次,金额3700余万元。

二是全力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扶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为了保障适龄适学儿童100%入学,我县对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工作,近三年累计送教上门1260人次,全县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100%。同时,我县还采取“三帮一”劝返复学工作机制,累计劝返辍学学生1011人次,建档立卡四类中小学校贫困生100%就学。

三是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由县教育、人社、农业农村3个部门联合加强“农民工”“两后生”培训。仅2019年,县内5所中职学校共计招收农民工、返乡城镇青年、退伍军人等非全日制学生919人,开展就业创业培训3期,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学员63人。

通过努力,衡阳县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在近几年的湖南省脱贫攻坚年度考核中均获满分。

记者:刚刚,县长在发布中讲到,要让全面小康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请问衡阳县如何采取有力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蒋奇:2019年,衡阳县全面小康总体实现程度达到96.4%,居全省47个二类县第26位,比上年前移13位;全面小康考评提升幅度得34.5分,居全省47个二类县第16位,比上年前移6位。下阶段,我县将在以下三个方面不懈努力:

一是明确奋斗目标。我县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力争获得“全省小康推进工作先进县”,确保获得“全市小康推进工作优秀单位”。

二是坚持高位推动。9月16日,我县已经召开了全县小康工作推进会议,总结了2019年全县小康工作,安排部署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工作,表彰了6个优秀乡镇和8个优秀县直责任单位。从10月份起坚持每月20日前召开小康工作调度会,对重点指标责任单位,由县小康办牵头进行督查调度和业务指导,推动各项指标圆满完成。

三是全面压实责任。将已下发的《2020年衡阳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监测考评实施办法》文件中的工作任务进一步细化,详尽分解到各责任单位和乡镇,层层压实责任,严格奖优罚劣。要求各责任单位对照实施办法,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靶向施策、强化措施、查补短板;狠抓经济发展,大力招商引资,坚持“项目为王”,统筹社会民生事业发展,让广大群众有获得感、幸福感;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衔接,争取支持,提高美誉度、知名度,努力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奋斗目标。同时,各分管县级领导按照“谁分管、谁负责、谁督办”的原则,对小康工作做到亲自部署、亲自调度、亲自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所分管领域指标任务。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家乡的风景作文400字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 同学我想对你说 作文 以书为主题的作文 爱的故事作文600字 童年趣事作文五百字 我的同学作文350字 教师节作文五年级 关于春节的作文三年级 不一样的美作文 执着作文600字 网络的利与弊英语作文 今年全国高考作文 感谢老师作文400字 mymother英语作文 雅思作文真题范文 快乐的一天400字作文 我的目标作文600字 人物描写作文600字 我很感激她作文 植树节作文300字 自由与束缚作文 我的假期作文300字 好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中考满分作文亲情类 短作文50字 自然感悟类作文 家里来了客人作文 元宵节的作文500字 以创新为主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