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纪录片《中关村》点燃今冬荧屏 其总撰稿的四字工作原则很有分量

2020-12-06 19:40:01
相关推荐

从“中关村第一人”陈春先到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纪录片《中关村——变革的力量》讲述的中关村创业先驱者故事点燃今冬荧屏。这部纪录片的总撰稿肖彧是一名新闻老兵,在央视新闻中心工作了15年的肖彧曾为朱日和阅兵、南海阅兵做总撰稿,也曾给十八大、十九大开幕式做专题片总撰稿。肖彧大学学的专业是中文,但在他心中,现在自己的专业其实就是“表达”。他告诉记者,表达其实应该是一种专业,自己在媒体工作二十余年,如果只保留一条专业原则,那就是“陈言务去”。

对谈记者:邱伟

对谈嘉宾:肖彧(纪录片《中关村——变革的力量》总撰稿)

肖彧

从英雄造时势到时势造英雄

记者:改革开放40周年,中关村园区成立30周年,面对这样一个宏大主题,纪录片《中关村》是通过怎样的视角来切入?

肖彧:中关村一个特点是有很多鲜活的人物,科学家、商人、企业家,他们代表了中国社会比较现代的一面,而且是走在中国现代化潮流最前面的人,这批人非常有魅力。我觉得这部片子既能梳理国家发展的脉络,又能关注这些人的命运,有宏观,有微观,有点有面,比较有意思。

中关村那些人物,陈春先、柳传志、张朝阳、李彦宏、雷军,你原来是通过公开信息才能知道一些故事,知道这些故事后,事先对他有一个人设,但是编导去采访后发现,当你真正面对那个人的时候会有新的启示,跟你在书上看到的东西不一样,这个东西对创作本身而言,一方面让你有兴趣、有冲动去把它做好。另一方面,本身也是一种收获,也是一个学习过程。

纪录片《中关村——变革的力量》

记者:像《中关村——变革的力量》这样的题材,和以往的一些主旋律作品、成就报道有什么样的区别?

肖彧:我个人一直主张不管什么题材撰稿都不要说套话,尽量把它表达鲜活。有时候某种题材有某种表达方式,确实是因为那个任务决定的。中关村这个不一样,我们在撰稿的时候,觉得既然它是表现现代化领域,表现中国最前沿领域的东西,用网络语言表达可以幽默一些,不要那么墨守成规。关于中关村,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像电视这样面向大众的,以解读、揭秘、讲故事的方式,给老百姓讲清楚中关村到底怎么回事,中关村的定位是怎么来的,大部分观众是不知道的,所以这个片子的重要贡献就是,把中关村的既往成果翻译成电视的语言讲出来。

《中关村》这个片子,严格说来它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关村的通史,也不是一个断代史,它就是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抓出代表性的人物、代表性的事件,把这个故事讲完,你大致知道中关村经过了几个阶段,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中关村的发展脉络,又表现为人物的命运,从早期的陈春先到后来的柳传志,再到接下来的门户网站时代、移动互联时代,最后到了现在的智能时代。

记者:根据人物的命运来表现中关村的发展脉络是这部纪录片的主要特点?

肖彧:纪录片的第一集、第二集,都能够以一个人物的命运,就把这个时代说清楚。像第一集的陈春先,就是那种慢慢的思想解放,把局面打开。到第二集讲柳传志的故事,也基本能把当时的时代特征说清楚,他身上突破体制的特征特别明显。所以第一集叫《春江水暖谁先知》,第二集是《此志须向变革传》,把陈春先、柳传志的名字嵌进去了,他们是先吃螃蟹的人。

柳传志接受节目采访

而从第三集开始,你就发现很难这么做了,为什么呢?当小河变成大激流的时候,很难说哪条船能代表这个时代,这是百舸争流、千帆并进,每集里都有好几个人物。等到了最后一集,则是群像。这时,中关村的外延越来越宽,越来越没有边界。

一两个人能够代表中关村的时候,说明它还不成功,它还是小河、小支流,到了万流澎湃、激情飞扬、百川归海的时候,恰恰很难给它一张画像,最后我们只能通过群像把那个气象勾勒出来,这时候其实是非常欣慰的,就是国家终于变得很强大,从中也能看出这种转化感、这种变革力量。

纪录片刚开始是以人物的故事和命运为纽带来讲这件事情,后来是以科技发展的需求,商品潮流、资本潮流,来呼唤这样的人物出现,所以说前面是英雄造时势,后面越来越像时势造英雄。从这两种逻辑的变化,恰恰说明我们改革开放逐渐深化。

改革开放深化以后,中国的体制机制改革到这个程度以后,你就发现越来越难出现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了。

只有好表达和坏表达的区别

记者:你操作了那么多大项目,讲讲创作体会?

肖彧:我的大学专业是中文,1996年毕业后一直在媒体,两年兰州广播电视报,四年甘肃电视台,2003年起一直在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但我现在认为自己的专业是“表达”,没有哪个大学开设表达学院或者表达系,但表达其实应该是一种专业。我担任的重大项目,也一定要在这种宏大叙事中,努力呈现个性化的话语风格。

实际上,身在体制内,自己又运营微信公众号,在两种语境中切换,对一个人保持话语的新鲜和锐利,是有好处的。同时,处理多样化的文体和新闻业态,对于一个人拒绝语言老化、僵化和腐化,也是有助益的。我的一个观点就是:不要标题党的庸俗,但要标题党的“钻营”精神,要他们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劲头,我自己就是这样做的。朱日和阅兵,开场用了两句古诗:大漠列阵,黄沙百战穿金甲;塞上点兵,大风起兮云飞扬。讨论的时候有人提出现代阅兵用这个好不好,我坚持保留,最后在直播中经过播音员的声音演绎,和蒙古高原辽阔战场的画面相匹配,达到了先声夺人的开场效果。朱日和阅兵电视直播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解说词为它的整体魅力贡献了语言光彩。

记者:你认为总撰稿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

肖彧:纪录片或者专题片,一般在总撰稿之下,会设立分集撰稿,我觉得总撰稿和普通编导的区别在于你要比他知道的更多,一定要比他知道的更多,因为单集的撰稿,他对这一集负责,或单集编导他对这集负责,他掌握一杯水就够了,那我对付他们至少得有一桶水。甚至说你要有活水,你有江河最好不过。你是总撰稿,要比撰稿更能写;你是总撰稿,你要比编导还更能编,你得懂这个东西。现在有两种撰稿,一种撰稿是不懂电视的,给电视的节目做总撰稿。我做电视很多年以后,在表述的时候是带着画面思维去写东西的,甚至包括语言节奏,我们写的时候,脑子是有播音员的操作的,就这么写出来播音员读出来更顺,编导看到后更容易编,编制画面更好,这个是十多年,甚至二十年职业生涯历练出来的。

在做这行之前我们也跟普通人一样,写东西是按普通人的思维去写,但经过这么多年电视训练后,你去写东西加上这层,这样的总撰稿和不懂电视的人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的。我的优点,第一是我读的书,比一般的编导和撰稿要多;第二就是我懂电视,我是编过很多年片子,做过电视采访的人。

记者:一些官方媒体在表达上会出现格式死板、八股化的问题,你对写作有哪些要求?

肖彧:我对编导的一个重大要求,是严禁抄书抄资料,必须看懂后用自己的话说。最初有的撰稿不适应,也不自信,不认为自己写的比人家的好,但是不放松要求,不降低标准,最终他们都能认同这个做法,并以此倒逼自己学习练笔。我曾经给编辑下了一个死命令,稿子里要禁绝“进行”这个词儿,因为曾经听到一句“凌晨三点,清洁工进行了打扫街道的工作。”也许有点矫枉过正,但这种表达上的洁癖,我是要坚持的。实际上现行媒体稿件中,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存在一个语言不干净、不凝练、不讲究的问题。我经常对这种现象开炮,得罪人也在所不惜,因为我认为这是媒体的基本素质,马虎不得,不能熟视无睹,谬种流传。对于那种拿着通稿,不管媒体属性,不管栏目特色,囫囵吞枣照单全收的做法,我始终痛恨,认为这是媒体人的耻辱。官方文件有自己的格式和风格,包括有自己的问题,对官方文件直接复制粘贴,也就把大话空话套话和八股习气带到了媒体报道中,这当然会损害媒体的气质和影响力。

我从来不认为表达只是文字的事情,知识架构和思维训练,还有生活的历练,永远是表达最鲜活的水源,最深厚的树根,最不枯竭的阳光雨露。其实在我眼里,没有什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别,只有好表达和坏表达的区别。公众永远需要信息的处理器,而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数字处理设备,都无法替代有血有肉有心跳的处理器。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王宏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一幅漫画的启示作文 写事情的作文300字 打女生的屁股作文 人物传记作文800字 全国一卷高考语文作文 我梦想的工作英语作文 我心中最美的风景作文 我眼中的父亲作文 我爱家乡河作文 写景物的作文400字 放鞭炮作文600字 高考语文万能作文素材 关于自强不息的作文 就这样被感动 作文 回老家作文300字 钓鱼的作文500字 赶集作文300字 新年计划的英语作文 童年的回忆作文600字 关于青春梦想的作文 小学六年级作文500字 这是我的舞台作文 关于人的作文300字 海伦凯勒作文素材 描写海棠花的作文 别样的幸福作文 真了不起作文600字 关于工匠精神的作文 我家的端午节作文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