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走进阿坝州

2020-12-07 01:25:01
相关推荐

7月25日-7月31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采访团走进阿坝州,在小金县、马尔康市、红原县、松潘县开展集中采访。

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媒体,以及四川日报、四川广播电视台等省内主流媒体记者一行,沿着当年红军从阿坝州出发的长征路线行进,追寻先辈足迹,重温伟大远征,讲好长征故事,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翻越夹金山,探寻两河口

红军长征故事代代传

一头头黑色牦牛点缀在绿毯一般的山坡草甸上。7月25日,“记者再走长征路”四川段B线记者来到海拔4114米的夹金山垭口,随着之字型山路盘旋,眼前美景很快被高海拔地带的寒冷缺氧、雨雾突袭取代。

夹金山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藏语意思是又高又陡的山。它位于阿坝州小金和雅安市宝兴县交界处,山巅终年积雪,空气稀薄,天气变化无常。当地人说,“走拢夹金山,性命交给天”。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甩掉国民党的追兵,来到位夹金山脚下,并由此拉开了伟大的爬雪山、过草地征程。他们以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闯过了座座大雪山。

雪山行军,是红军长征中最艰苦的行军之一。红军翻越的雪山,大都海拔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人迹罕至。据悉,在阿坝地区,红军先后数次征服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8座,创造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奇迹。

翻越了夹金山,7月26日,采访团来了小金县的两河口会议纪念馆,参访红军在此留下的印记。1935年6月,中央红军冲破敌军的围追堵截,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小金县达维,并于26日至28日,在两河口召开了长征路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两河口会议”。

“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官长士兵都一样,没有人来压迫人……”在两河口会议会址,这首80年前创作的红色歌曲仍在当地传唱,激昂的旋律仿佛又把大家带回了那段烽火岁月。

岁月流转。1980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将该两河口会议会址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昔日的两河口会议会址已经成为长征干部学院的现场教学点,一批又一批的各级干部来这里接受长征精神教育培训,寻找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

“北上驿站”马尔康

朝着长征胜利的方向

沿着中央红军的足迹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7月27日,采访团,来到当年红军曾经过的阿坝州马尔康市卓克基镇。

角股山的半山腰上,五层高的卓克基土司官寨及其碉楼依然耸立,成了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角股山下,梭磨河、纳足河的河水静静流淌,80多年前红军经过这里的故事,也恰似这绵绵河水代代相传。

1935年6月,红军在向卓克基进发期间遭到国民党军等力量的前堵后追,牺牲很大,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当地人民伸出援手,竭尽所能为红军补充前进的力量。

1935年6月下旬,红一方面军翻越长征途中第二座大雪山——梦笔山,抵达马尔康境内的卓克基。越向雪山草地迈进,人烟越稀少,粮食供给越是困难,在关系红军生死存亡的时刻,头等任务就是要为继续北上过草地筹集粮食。

川西北的高山狭谷中,梭磨河湍急而过,马尔康市沿河而建。当年红军长征时,这里少数民族部族的头目叫做土司,马尔康就是以卓克基、松岗、党坝、梭磨四个土司的属地为雏形建立起来的,所以被称作“四土地区”。如今,行走在马尔康街市,农副产品的丰盈随处可见。但当年生活困难、粮食紧缺的情况下,藏民们挑着干肉、青稞米、大饼提供给红军。

红军长征共在阿坝过境、留驻16个月。在马尔康及其周边,红军筹措粮食、补充人员。据不完全统计共筹粮2000多万斤,各类牲畜20多万头。这座长征路上的“北上驿站”,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生动写照,也深藏着人民对红军赢得未来的真切期盼。用真情换真心的故事,在这片土地上历久弥坚。

不忘初心

把长征精神宣传好

踏寻革命先辈足迹,用镜头和笔触传承长征精神。接下来,采访组还奔赴了红原县、松潘县等地,采访红军后人、专家学者、当地群众等,挖掘红军故事,弘扬长征精神。

夏日的草原是美丽的。眺望,是漫无边际的绿色;近看,是争艳斗芳的野花。红原县就在川西北的这片茫茫草原上。196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红原县,周恩来总理题词命名“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故名为“红原”。

1935年6月至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长征途中经过了红原境内高耸的雪山、广阔的草地和险恶的沼泽,历时一年零两个月左右,在全县广袤的土地上深印着红军不畏艰险、英勇奋斗的历史足迹。

离开红原县后,采访团们将马不停蹄地前往了松潘,参观了红军长征纪念馆、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等,去感知松潘这篇红土地上的长征故事。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红军长征出发85周年。阿坝州在红军长征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贡献,是红军长征继遵义会议之后的重要转折点,也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更是中华民族命运的转折点。红军在阿坝州境内累计活动的时间最长,召开的重要会议最多,面临的条件也最艰苦。在阿坝州,中国工农红军经历了长征中最艰苦、最危险的行军。

媒体记者们纷纷表示,自己作为新时代的年轻记者,要踏寻革命先辈的足迹,记录下这些长征的感人故事,激发新时代新长征的奋斗精神。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快乐是什么作文 初中作文800字优秀作文 一年级作文看图写话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 下雪作文300字 过春节英语作文 友情类作文 我不后悔作文 读书笔记作文 乡村美景的作文 仙人球的作文 周末计划英语作文 春节的故事作文 关于勇敢的作文 蝴蝶兰作文 西安旅游作文 四下作文 介绍中国的英语作文 陪伴作文500字 冰糖葫芦作文 童话故事作文三年级 关于乡村的作文 学校生活英语作文 真没想到作文 英语作文八年级上册 写饺子的作文 五下作文 换位思考作文 满分作文500 初一满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