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贵州作家曹永获滇池文学年度大奖

2020-12-07 09:50:01
相关推荐

近日,第十六届滇池文学奖评奖结果揭晓,贵州作家曹永的短篇小说《反光镜》获年度大奖。这是曹永的第一部自传体小说,里面描写的少年在现实中有真实原型,而主人公的几次遭遇也是作家的亲身经历。

“滇池文学奖”由《滇池》文学杂志于2003年设立,本着“发掘文学新人,为中国文坛输送新生力量”的原则,不厚名家,不薄新人,发现被埋没的好作家。

第十六届滇池文学奖评委会主席张庆国认为,曹永的小说文本仿佛一个武师,现实中拳打脚踢之后,绝尘而去,不知所终。授奖词中更是写道:“曹乐的短篇小说《反光镜》以看似散漫的对话直入命运的肌理,在一条‘逐花’的路上,尽现生命的无常。”

这位出生于1984年的作家,正在引起中国文坛的关注。

首部自传体小说 往昔经历成素材

受疫情影响,第十六届滇池文学奖颁奖典礼是在线上举行的。曹永也是在接到责任编辑包倬的电话后才得知自己获奖,而他的反应却很平淡,寥寥数语了解情况之后就聊到其他话题上去了。直到得到奖杯,发现是斑铜打造的古滇国贮贝器,上面还刻着自己的名字时,才觉得非常欢喜。

对于自己平淡的个性,曹永解释道,这点和小说主人公林东明很像。在作品里面,林东明到处治病,差点死在医院。他得知自己快要活不成时,闭上眼睛休息老半天,才慢慢缓过劲来。“这个细节和现实的最大区别是,我仅仅低沉几分种就恢复过来了。我当时想,既然已经到这个地步,还难受做什么呢?”

读书偏科、当兵体检、住院治病、开农用车跑运输、遇到混混打群架……这些是小说主人公林东明的遭遇,也是曹永的亲身经历,他甚至说:“在这些细节里,现实的比重远大于虚构。”

曹永初中没有毕业就离开了校园。少年血气方刚,无所事事,有两年时间常常和一群混混在一起。曹永还记得有次两拨人群殴,他们这边有人开着车,率先冲过去,结果漫天石头砸来,又慌不择路逃回来。一边逃他还一边喘着气说:“实在跑不动了。可惜这是要命的事情,如果只是拳打脚踢,我宁愿挨揍。”

如今回想起来,当年那些小混混,有的死于非命,有的关进监狱,也有的走上了正道,而曹永则在机缘巧合下走上了写作的道路。这些往昔的经历,倒都成了现在写作的素材。

小说中的另一位主角王桂阳,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真实人物原型。王桂阳曾目睹了母亲亲手杀死父亲的过程,直到长大,也没有走出这样恐怖的阴影。曹永一个表姐的孩子也有同样的经历。“我无法得知,表姐的孩子亲眼看到血案的发生,到底是何种感受。我只能在现实的基础上,虚构和设想。”

在曹永《反光镜》小说集的序言里,作家温亚军评价道:“曹永的小说语言朴拙,棱角分明,故事在推进过程中没有多余的渲染,显得干净利落。而这样的语言风格、娓娓道来的故事,散发出力量的冲击。”

初中肄业闯社会 满腔热血成作家

曹永1984年出生于威宁县云贵乡马店。小学三年级,字都没有认全就开始看金庸的武侠小说。初中没有念完,闯荡了几年后,20岁开始写作,24岁发表小说作品,而后跻身文坛。2004年,当曹永给威宁当地文学刊物《草海》寄去一部几十万字的武侠小说时,他还是只看过金庸小说。

开农用车跑运输、与混混为伍,后来成为作家。这样的身份转变,起源于曹永第一次亲眼见到作家之后。曹永所在的乡镇,偏远落后,突然有一位青年作家被分配到那里工作。听说是作家,曹永很震惊,但见过几次之后,他发现作家其实并无三头六臂。于是,他忍不住想:“既然别人能写小说,我为什么不能?由此尝试写作,并走到今天。”

曹永发表的作品越来越多,小说也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等权威期刊转载。而越来越多的荣誉也让父老乡亲产生困惑。“在他们看来,既然我都能写小说,这个事情肯定非常简单,于是有人放下农活,在家里偷偷写作。在此必须表示歉意,是我让他们误入岐途!”

贵州省作协副主席、省文学院副院长戴冰曾这样评价曹永的小说:“曹永对细节很敏感,对节奏的把握也很有技巧。起点如此之高,是农村作者写农村题材中很难得的。”而戴冰曾一口气读完他的作品。“我喜欢曹永小说里的人物,这些未被磨圆的写作技巧,粗粝而真实。”

文学与故乡相连 写作与种地无异

对于文学,曹永坦率地承认,他对文学也说不上热爱,之所以还在写作,是因为这是他目前唯一擅长的东西。于他来说,写作是一件寻常不过的事情,与当年种地并无多少差别。

家乡记忆和往昔的经历是他不断创作的源泉。在曹永的许多小说中,故事都发生在野马冲镇和迎春社村两个固有的文学地域。“迎春社”是他曾住了三年的峡谷,“野马冲”则是从邻村听来的。

曹永觉得:“写作是虚构的艺术,可以凭着意愿建造空中楼阁,并不像建筑楼房,需要实际的基础。但拥有文学地域,能让写作者在心灵上有所依附。仿佛一个农民,他生活在熟悉的环境,自然如鱼得水。倘若把他迁徙至一个陌生的地方,必然活得局促。他需要漫长的时间,慢慢了解邻居的习性,才能够让自己融入其中。”

作家温亚军也曾评价曹永,一出道就拓土开疆,构建自己的文学领域。而曹永也对自己的这片源于家乡的文学领域充满信心:“我们洞悉这里的环境与土质,在把种子播撒出去时,就已知道将来能够收获什么样的东西。”

编辑:宋德政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英语作文推荐电影 怎样教孩子写好作文 一件快乐的事600字作文 我喜欢的天气作文 告别小学迎接初中作文 关于雾的作文 我命由我不由天作文 什么是我的老师作文 赞美母亲的作文100字 挫折事例作文素材 小学作文写作辅导 规范作文 辽宁卷作文 节能环保从我做起作文 秋天的树叶作文300字 从此我不再任性作文 寒假趣事作文 精彩一刻作文500字 有关成长的作文开头 安全小作文 感动300字作文 英语作文怎样交朋友 有趣的人作文 第一次跳舞作文 这也会过去作文 你对我很重要作文 谢谢您老师作文 关于鸭子的作文 去公园玩的作文200字 消息特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