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端午吃粽子及粽子的历史演变历程

2020-12-08 10:10:01
相关推荐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据传,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被江中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江边百姓家家户户用面团或粽子投于江中,助其尸体脱困。

从传说中可以得知粽子的来历要早于端午节,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投江的日子,每年五月初五这一天,都用吃粽子来表达对屈原的思念。除了吃粽子,还有赛龙舟、挂菖蒲、挂蒿草、挂艾草、喝雄黄酒等活动。

驱毒避邪,虽然有传统的巫文化在里面,但也不无一定的道理。这几种植物都可以驱除蚊虫蛇蝎等害虫,雄黄酒更是蛇蝎的克星。五月为盛夏,平时隐匿在阴暗处的害虫,此时借助天气之便到地面上活动,难免会伤到人畜。辛勤的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摸索过程中,找出了这种克制毒物的方法,继而世代传承下来。

据文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用菰叶包黍米呈四角形煮熟,既为广东咸水粽。

到了晋代粽子才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

南北朝时期粽子的原料增多,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繁多。此时的粽子制作比较精细,慢慢也成了极为常见的食品,常用作交往的礼品。

唐宋时期粽子的制作注重于粽子原料的精致与外形的精美。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原料已从菰叶演变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此时粽子的原料中又增加了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大众化粽子从食材上也沿袭了古人的智慧,商场上常年有售。结合现在食品加工技术进行真空包装,保质期较长,买回家随意加热一下即可食用。包装盒制作精美,已是常见的地方特产和送礼佳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端午节已正式定为我国的法定假日。不仅有利于民众提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更有利于扩大中国传统节日、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父亲节祝福语作文 迎国庆贺中秋作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渴望什么作文500字 我心中的一幅画作文 写一篇关于新年的作文 童年的回忆作文四百字 西湖游记作文400字 新年感悟作文600字 关于写人的作文五年级 关于诚信的作文400字 我的同学作文好开头 可爱的小狗作文100字 河源的变化作文 2050年的地球作文 今年吉林高考作文 难得这样作文600字 走进大自然作文600字 成人高考专升本英语作文 我有一个梦作文600字 我爱我家作文450字 快乐春节500字作文 母亲让我自豪作文 写去哪里玩的作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作文 什么也是一种幸福作文 今年中考的作文是什么 关于冬的作文600字 有关科学技术的作文 五一见闻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