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端午节的丰富文化内涵你get了吗?

2020-12-08 15:30:01
相关推荐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炎热的夏至节气刚过,中国人又迎来了粽子飘香的时节——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首个跻身世界非遗的节日。受“闰四月”的影响,今年的端午于6月25日才姗姗而至,是21世纪最晚的三次之一。

端午节自古以来就十分受欢迎,无数文人墨客写诗赋词争相为其“打CALL”。在欧阳修眼里,它是“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在苏轼笔下,它是“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到了今天,端午节依然是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吃粽子、划龙舟等习俗更是早已走向海外,成为多国民众喜爱的饮食和活动。

水果粽 苏轼早就吃过了

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端午的由来众说纷纭,其中以诗人屈原的传说流传最广。端午也是节日中“花名”最多的一个,如女儿节、粽子节、龙舟节、浴兰节等。在古人的眼里,过端午涉及衣食住行,是一个很有仪式感的节日。

如今,粽子“咸甜”之争不亦乐乎,然而,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甜粽子居于C位。据记载,从晋代开始,粽子正式成为端午节庆食物。到了唐代,粽子已经非常普及。当时的官宴菜单中有道“赐绯含香粽”,是淋上蜂蜜来食用。

在宋代,吃粽子是一种风雅的时尚。现代的水果粽子,对于脑洞大开的宋人来说并不稀奇,“著名美食点评家”苏轼就曾写过:“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直到清代,咸粽子被进贡入宫,才渐渐有了存在感。

中流九龙舟 乾隆来“应援”

端午节重要的竞技活动赛龙舟,古人也很“会玩儿”。在唐代,每次龙舟比赛都是大场面。唐代诗人张建封的《竞渡歌》有生动描写:“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明清时期,无论是皇家还是民间,都非常重视龙舟竞渡。乾隆皇帝也是其中“粉丝”,不仅多次到现场观看“应援”,还留下“中流九龙舟,谁肯相参差”等诗句。

习俗不仅多 还都很“生活”

端午节不是只有吃粽子和划龙舟,还有许多丰富习俗。“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在苏轼的词作中,一系列民俗活动有了生动的画面感,古人对端午节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红楼梦》也用不少篇幅描述过端午的场景,如第三十一回写道:“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午间,王夫人治了酒席,请薛家母女等赏午。”

端午习俗不仅在古时流行,作家汪曾祺曾在《端午的鸭蛋》中写道:“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做香角子。丝丝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

沈从文也在《边城》里写道:“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这些生动的文字,都让人感受到了当时浓浓的节日气氛。

避瘟祈福 古人就有“卫生节”

除了丰富的民俗,端午节自古以来还是全民防疫、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节日,可以说是古人的“卫生节”。

自先秦时起,人们就认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恶日。端午来临之时正值仲夏,气温较高,各种蚊虫出没活跃,容易传播疾病。有民谚道:“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为了防止蛇虫出没家中,古人会挂菖蒲、插艾草,并用这些药草沐浴,其中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提神通窍,也能驱虫和净化空气。此外,人们还会在这一天对庭院进行大扫除,以杀菌防病。

配戴香囊,也是古人自创的“健康小妙招”。人们在香囊内装入气味浓重的桂枝、花椒、辛夷、丁香等中草药,有一定的祛病健身之效。此外,民间流行给儿童手上拴五色线,据说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汉代应劭《风俗通》中就有“五月五日以彩丝系臂,辟鬼及兵,令人不病瘟。”的说法。

古人还认为,雄黄的药效和气味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有古诗云:“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就是说孩子们拿了艾叶,戴上菖蒲,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了“王”字,以辟邪防疫。

此外,在端午节古人还会上山采药、吃五毒饼、贴钟馗像等,其用意大抵都是为了驱邪袪灾,卫生预防与保健强魄。这些特定习俗,是古人对时节的深刻观察和经验积累而形成的,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利用自然资源来主动防疫的智慧。

传统文化走出去 端午冲在前列

端午节的粽子,“可咸可甜”,粽子市场也早已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品牌借势营销,老字号纷纷创新,有些产品甚至远销海外。龙舟比赛不仅在广东、福建、湖南等地盛行,成为当地每年端午节的重大活动,龙舟活动和一些相关商品也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喜爱。

今年的端午节,由于疫情的影响,很多地区都取消了原本的龙舟比赛,而是选择在“云上”举办活动。比如,“云上”听专家讲解端午节的历史和习俗,跟着主播“云上”逛特色古镇等,玩线上划龙舟、包粽子小游戏等。不管形式如何变化,端午节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可谓愈加重要,除了吃粽子和看龙舟,越来越多人也开始接触、学习端午节的其他习俗,比如穿汉服、戴香囊、系丝线、点雄黄等,在品味这些习俗当中,同时也感受到了博大精深的节日文化。

受到中国的影响,尤其是日韩等东亚国家也有过端午节的习俗。在韩国,人们不吃粽子,而是吃艾糕,还会用菖蒲汤洗头,并穿着传统服装参加祭祀、观看荡秋千和摔跤比赛;在日本,端午节又叫“男孩节”。人们吃粽子、喝菖蒲酒、洗菖蒲浴,还会挂鲤鱼旗,有望子成龙之意。此外,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也以各种方式庆祝端午。

赛龙舟,算是在海外“圈粉”最多的习俗活动。据悉,目前世界上已经有超过8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龙舟赛。

从1979年传入美国至今,赛龙舟已经成为了部分美国人的运动习惯。一年一度的波士顿龙舟会,是北美地区历史最悠久、也是规模最大的龙舟节之一。

在德国,赛龙舟的传统落地生根三十多年了,目前已有数百支龙舟队。每次比赛,都会吸引大批观众到场,现场气氛十分热烈,不亚于足球比赛。

端午节的习俗,体现的是古代到现代的传承,时代与地域的融合。无论是吃粽子,还是划龙舟、挂菖蒲,也不论时代和形式如何变化,这些古老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为现代国人的生活乃至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贡献了智慧、增添了生活乐趣。毫无疑问,端午节冲在了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前列,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凝聚着古人智慧、国人情感的传统节日,能够在今天得到继承,并让世界人民喜爱。(刘颖颖)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3)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2-03-05 14:48一个人的雨[四川省网友]IP:1998577168
    端午节的丰富文化内涵让我感到很好奇,我会去查资料来更加了解这个节日的背后故事。
    顶9踩0
  2. 2021-01-30 20:57紫色玫瑰[湖北省网友]IP:1730497210
    我觉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很有意思,通过学习和了解,让我对这个节日有了更深的认识。
    顶2踩0
  3. 2019-12-29 03:07徐东远[黑龙江省网友]IP:3406798396
    端午节的丰富文化内涵是很值得深入了解的,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个节日更多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顶4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恐怖作文 我的玩具作文 我的幸福 作文 作文大纲 约定作文 作文我想对你说 我的幸福作文 勤劳的作文 三年级下册的作文 跑步的作文 作文批注 作文300字四年级 日常生活作文 乒乓球作文 逆境作文 英语作文七年级 后悔的作文 动物园的作文 青春600字作文 分手作文 励志作文素材 的自述作文 的那一刻作文 作文好题目 展望作文 母亲节 作文 作文好的开头 初一下册作文 沙滩作文 成长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