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读通鉴讲故事」亲情篇 汉文帝母子之间的亲情 铸就了一段历史

2020-12-08 16:10:01
相关推荐

汉文帝刘恒,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孝顺的帝王。正因如此,他成为古代“二十四孝”中唯一的一位帝王,是其中那位“亲尝汤药”的孝子。本文试图从亲情这个角度,介绍和分析刘恒比较特殊的成长经历,以此说明生活环境对人的人格生成有着较大的影响。

丈夫和父亲的寡情薄义,反而成了这对母子的“保护伞”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一共生育了八个儿子。如果要说当初谁最不显眼,那一定就是本故事的主人公刘恒。刘恒之所以被边缘化,主要是由于他的母亲薄氏出身低微,且没有得到汉高祖刘邦的宠幸。

薄姬拯救了汉家,刘大爷不知作何感想

有关薄氏、刘恒母子早年的生活情况,综合不多的相关史料,可以勾勒出下面这样一个基本的轮廓:

薄氏,历史上没有留下她的名字,进入汉宫后她被后世称为“薄姬”,儿子刘恒当上皇帝后,就成了“薄太后”。

薄氏的父亲是吴国人,秦朝时他跟原魏王的宗室女魏媪私通,生下一女,这个女孩就是薄氏。因此,刘恒的母亲是一个私生女。秦朝灭亡后,原魏国宗室魏豹自立为王。薄氏的生父死得很早,拖着一儿一女的魏媪不知是为生计所迫,还是存有故国情愫,把女儿送给了魏豹做姬妾。这个魏国很快就灭亡了,作为战利品,薄氏沦落汉宫,成了一名织布的奴婢。

有一天,刘邦偶尔来到织室闲逛,发现这名织女有几分姿色,便将她带回了后宫。入宫一年多,薄氏再也没有见到过刘邦。她年轻时有两个要好的姐妹,她们三人曾经相约“先贵无相忘”。此时,另外那两位姑娘已经得到了刘邦的垂爱。一天她们在宫内闲聊,忆及当年跟薄氏的约定,刚好被刘邦听见了。刘邦当时不知出于何种思虑,令人将薄氏召来,并留宿宫中。也就这么一次很偶然的机遇,薄氏居然有了身孕,为刘邦生下了儿子刘恒。

现在应当将薄氏改称薄姬了。史载,刘恒在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被立为代王(都中都,即今山西平遥),带着母亲薄姬、舅舅薄昭和王妃窦姬等一起前往封国。另有一个传说,相传薄姬怀上孩子后,即遭到刘邦皇后吕雉的打压,刘邦听信了吕后的谗言,将怀有身孕的薄姬贬到黄河边上的荒野。这个传说的可信度不高。

汉文帝刘恒影像

在刘恒赴代国的次年,刘邦就死了。他跟吕后所生的儿子刘盈继位,是为汉惠帝(前210-前188,前194-前188在位)。刘恒母子似乎没有获准回长安奔丧,因为史书上面有 “(刘恒)不知父所在,祭于代东门外”的记载。

刘邦死后,吕雉升格为皇太后,开始一个接一个地“修理”丈夫生前喜爱过的女人以及她们所生的儿子。最受刘邦宠爱的戚夫人和刘如意母子首当其冲,死得很惨:吕雉令人将戚夫人的手脚剁去,挖掉双眼,毁坏她的耳朵和嗓子,然后扔进厕所内。

在这场对刘氏宗室的血腥清洗中,薄姬和刘恒母子倒是安然无恙。原因很简单,他们还进不了吕雉的“法眼”,成了漏网之鱼。

否极泰来,最落魄的代王成了大臣们心目中的“香饽饽”

刘邦在世时,十分宠爱戚夫人和刘如意母子,一度还萌生出让刘如意做自己接班人的念头。刘如意在高祖七年(前200年)曾被封为代王,二年后又改封为赵王,算是刘恒的前任。赵国地处中原,人多地广,是代国所无法比拟的。

高后七年(前181年) 秋天,同样的布局又落到了刘恒的头上,吕雉令他离开代国,去做赵王。这种安排只是一种巧合,还是吕雉准备“修理”刘恒母子的前奏?对此,后人已经很难弄清楚。不过刘恒接到这道诏令后,并未离开代国,而是上疏一面表达谢意,一面提出自己“愿守代边”的请求。吕雉满足了他的这个请求。

薄太后影像

刘恒宁愿留在偏远的代国,个中的原因史无明载,只能作一些推测。无论如何,这件事反映出了他当时的心态,那就是尽量跟吕雉掌控的朝廷,保留足够的“安全间距”,以此表明自己绝无非分之念。这无疑是一个最佳的处置方法。

公元前180年,临朝称制的吕雉死去。以陈平、周勃、陆贾等人为头,西汉的文武大臣联合刘姓诸王,一举将诸吕剪灭。此时,一项重大的任务摆在他们面前,就是要在刘氏诸王中挑选一个人来做皇帝。

这件事原本很棘手,但办起来却比较顺利。尽管一开始也存在意见分歧,但大臣们很快便统一了思想认识——代王刘恒是新君的最佳人选。一直有些灰头灰脑的代王刘恒,何以突然得到大臣们的垂青呢?根据史书记载,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汉惠帝刘盈其实并未生子,他那几个挂名的儿子,均系吕雉杀其生母而养于后宫的。如今既然灭了吕氏,这些人就一个都不能用,否则等到他们年长,很有可能要为吕氏复仇。这是参与拥立的大臣都非常担心的后果,因此他们很快就达成了共识。

二是必须从现有的刘氏诸王中挑选,看谁最贤能。在这个问题上,一开始存在分歧:有人主张立刘邦庶长子刘肥的嫡子,他在刘邦的孙辈中为嫡长孙。但多数人对此持反对的态度,他们反对的原因,并非针对高祖嫡长孙本人,而是将矛头指向他的母亲家族,认为那家是跟吕氏差不多的恶人。又有人主张立淮南王,很快因其年纪太小,加上他母亲家的名声也不大好,遭到了否决。

三是大家最后一致认为,代王刘恒在高祖现存的儿子当中,年纪最长,仁孝宽厚;他的母亲薄氏,一向恭谨贤良。比来比去,还有比他更加合适的人选么?没有了!

归纳一下,刘恒最终之所以脱颖而出,一是他本人仁孝宽厚,二是他的母亲恭谨贤良。选皇帝,还要同时选一位好母亲,二者缺一不可——即使在今天,我们也能理解当时人们的焦虑心情,因为一个吕雉将大汉折腾得实在够惨了!

汉文帝刘恒登基做皇帝,后来被史家称为“迎立”,也就是说,他是被文武大臣推上这个位置的。据史载,远在代国的刘恒母子接到迎立的消息时,一开始还将信将疑。有人甚至认为,朝中大臣惯用诈谋,他们刚刚发动兵变,不能轻信,建议刘恒装病,先静观局势的发展变化。他们母子宁信天、不信人,让人卜了一卦。后来又将薄昭派往长安打前站,核实无讹,才放心地动身出发。

窦皇后影像

人不可忘本,以仁孝治天下成为汉文帝的必然选择

作为当事人,刘恒对自己起家于仁孝,心里比谁都清楚明白。即位之后,他理所当然要发挥自己优势和长项,旗帜鲜明地奉行以仁孝治天下的政策。

在此需要说明一点:汉文帝将以仁孝治天下,作为自己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应当不只是仅出于个人的考虑,同时也在顺应当时的社会背景和需求,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在汉文帝即位之前,西汉王朝先是动用武力将异姓诸王铲除,接着又以准军事政变的方式结束吕氏之乱,政局一直并未真正稳定下来。到汉文帝即位时,才迎来了政权的完全巩固和走向富国强兵的历史新时期。刘恒正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很快将政局稳定下来,并拉开了“文景之治”的序幕。

刘恒即位后,册封母亲为皇太后。世人大多不乐意吃苦和吃亏,但薄太后和汉文帝这对母子却因此而享福。只做过一夜人妇的薄太后,在夫君刘邦那里没有得到什么关爱,却生养了一个好儿子,教育出了一位好皇帝。这对母子因为吃了苦、吃过亏,所以清楚黎民百姓的苦难和需求,于是崇尚黄老之术,偃武修文,轻徭薄赋,废除肉刑,力行节俭,终于为汉朝赢得了“文景之治”。

故事讲到这里,就需要具体介绍一下,以仁孝治天下的汉文帝刘恒,跟自己母亲薄太后的那一份浓浓的亲情。重点介绍二个历史典故。

亲尝汤药

“亲尝汤药”。不少文章将这个“二十四孝”之一的故事发生时间,定在刘恒即位做皇帝之后。但从有关历史记载来看,似乎应当是刘恒做代王期间发生的事情。当时薄太后生了一场大病,而且一病就是三年。在这三年当中,刘恒不仅每天都来看望母亲,而且经常衣不解带整夜守候在母亲的身旁。给母亲熬制的汤药,他都要自己亲口尝过之后,才放心地让母亲服用。

“顶妻背母”。公元前157年(文帝后元七年),刘恒先于母亲薄太后离开人世。临终前,他对自己让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不孝”,引以为憾;作为一种弥补,他要求将自己的陵墓依照“顶妻背母”的制式来安排,又反复叮嘱窦皇后和儿女们一定要代他对薄太后尽孝。二年后太皇太后去世,窦太后谨遵丈夫的嘱咐,将婆母安葬在文帝霸陵的南方,让长眠地下的刘恒仿佛在背负着自己的娘亲。

汉文帝霸陵位于白鹿原西北隅,后来薄太后和窦皇后也安葬于此,三座陵墓绵延毗连,浑然一体。薄太后的陵墓在文帝霸陵之南,所以又被称为“南陵”。窦皇后的陵墓在霸陵东南,虽然跟霸陵不在同一个陵园,但这样相邻的两座陵园,仍具有“同茔”的性质,即所谓“同茔不同穴”。

汉文帝霸陵

最后,有必要将窦皇后的情况也作一个介绍。窦皇后跟汉文帝的结合,也很具有戏剧性。史载她选自良家,原本安排在吕后身边做宫女。吕后当时有一个做法,就是诸王前往自己的封地时,她都要赠送五名宫女,窦姬被名列其中。因为娘家距离赵国近,窦姬便请求到赵国去,主管此事的宦官答应了她。可是他们在具体办事时又忘记了,结果窦姬被分配到代国。自己的愿望未能得到满足,窦姬只好哭哭啼啼地跟着刘恒上路。到了代国,跟刘恒父母当初相遇有些类似,窦姬虽为一名普通的宫女,却跟刘恒生下了儿子刘启(即汉景帝,前188-前141,前157-前141在位)。

在现如今的影视作品中,汉文帝喜爱的慎夫人成了绝对的主角,风头几乎盖住了窦皇后。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古今中外的文艺作品,都欢喜和擅长放大“花边”。如果从历史真实来看,窦皇后所起的作用丝毫不亚于她的婆母薄太后。首先,不管汉文帝后来有多少女人,她的皇后地位从来未曾动摇过。然后,跟她的夫君和婆母一样,她十分尊崇黄老之术,堪称“三位一体”。最重要的是,她直至孙儿汉武帝刘彻建元六年(前135年)才去世,在儿子景帝刘启在位十六年和孙儿武帝在位的最初十二年中,她都在发挥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是文景之治的一位重要参与者。

故事至此介绍完毕。我还是保持自己读史养成的习惯,将基本的历史事实摆出来,然后请各位读者自己去作出判断。相信大多数读者会支持这样一个观点:汉文帝刘恒与母亲、妻子之间的人生际遇以及亲情,对他做皇帝临民理政应该是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比较积极的。

薄太后南陵

古人云:不爱其亲,何以爱人。历史上的汉文帝刘恒做到了“爱其亲”,在“爱人”方面也颇有建树。有关他在“与民休息”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前面“廉俭篇”《新莽末年唯有他的陵墓未被盗,只因薄葬》一文,已经作了介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该文。

薄太后和汉文帝母贤子孝,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最大受益者的刘氏子孙,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派人告祠高庙时,就念念不忙“薄太后母德慈仁,孝文皇帝贤明临国,子孙赖福,延祚至今!”他认为不能让薄太后这个老实人死了还吃亏,便为她上了“高皇后”的尊号,并把她的灵位迎入高庙奉祀,而将寡德少仁的吕后从高庙请了出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高考作文素材名人名言 myweek英语作文5句话 关于植物的作文300字左右 国庆小记作文 游白帝城作文 c位现象作文 古筝考级作文 晚霞的作文300字 普通话作文 美丽花园的作文 学期计划作文 会动的植物作文 优秀作文结尾摘抄 关于元宵节的作文400 寓言故事作文200 校园里的记忆作文 读西游记有感450字作文 小康社会作文 早春作文400字 欧阳修论作文翻译 我真快乐作文450字 课间趣事600字作文 爱国故事作文400字 总分总结构的写景作文 读着作文 写麻雀的作文400字 我的学校生活英语作文 重拾友谊作文600字 以排比句开头的作文 攻克难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