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生同衾死同穴:与苏轼合葬的 是陪伴他25年 看似不起的眼王闰之

2020-12-08 16:30:01
相关推荐

苏轼十九岁的时候娶了十六岁的王弗,王弗的父亲是乡贡进士,王家在当地也是颇有名望的书香之族。“唤鱼池”是缘分开始的地方,他们在这里相遇相识,随后两家结亲,“唤鱼姻缘”便成了一段佳话。知书达理、勤劳贤惠的王弗不仅把家中操持得井井有条,还时不时地在苏轼的人际关系和读书问题上给出指导和帮助,可谓是苏轼绝佳的贤内助,夫妻二人更是琴瑟相和,感情甚笃。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这段美满的婚姻只持续了十一年,因为体弱加上操劳过度,王弗在二十七岁那年病逝,痛失爱妻的苏轼悲伤不已,把她葬在老家母亲的坟墓旁边,十一年后写下了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凄凉哀婉的情调和感人肺腑的字句无不体现着苏轼对王弗的深切思念和无限深情。

苏轼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出嫁前被称为“二十七娘”,嫁给苏轼的时候已经二十一岁了,而当时眉山女子成婚年纪一般在十五六岁左右,比如王弗和苏辙的妻子史氏。那为何王闰之成婚年纪这么晚?有学者认为是因为她从小暗恋姐夫,所以迟迟未嫁,也有学者猜测很大程度上因为这是王弗在病危之际作出的安排。

王弗病危之际,担心年仅六岁的儿子苏迈和丈夫以后将无人照料,深知堂妹豁达温顺、勤劳贤淑的性格,又是自己的娘家亲人,定可以让他们得到很好的照料,和家人商议后便做主定下了苏轼和王闰之的婚事,也了却自己的牵挂。

王闰之不像堂姐王弗一样是识文断字的才女,对于她的印象苏轼曾写到“嗣执罍(léi)篚(fěi)”,是一位擅长炊茶采桑、地地道道的村姑。很多人会发现,虽然王闰之陪伴苏轼的时间最长,可以说和苏轼一起走过了人生中的大风大雨,但似乎并没有留下关于她的诗词和文章。

苏轼一生有三个最重要的女人,分别陪伴了他意气风发的青年、宦海沉浮的中老年和落魄失意的晚年时光,他为结发妻子留下了一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为不离不弃跟随自己的侍妾王朝云写了《西江月·梅花》、《雨中花慢》和《悼朝云》等诗词,而且亲自在墓上筑六如亭,亲手写下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来怀念朝云,令后世人无不感动于两人之间的深情。

苏轼单独写给王闰之的作品并不是没有,只是相比之下没有那么出名。王闰之陪伴着苏轼走过了人生中最跌宕起伏的重要时期。“身行万里半天下”,几乎和苏轼一起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走过了多年的风风雨雨。仔细留意苏轼留下的一些的作品,便可以看到王闰之的身影在其中。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苏轼任杭州通判时(公元1074年4月初),因赈济灾民而去润州(今江苏镇江),便写下了这首《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寄托对妻子王闰之的思念,无不体现着自己思家盼归的心情,侧面说明夫妻两感情深厚。

小儿不识愁,起坐牵我衣。我欲嗔小儿,老妻劝儿痴。儿痴君更甚,不乐愁何为。还坐愧此言,洗盏当我前。大胜刘伶妇,区区为酒钱。——《小儿》

苏轼刚到密州做太守的时候,致力于灭蝗,救百姓于饥荒之中,心力交瘁而身心俱疲,当是年仅四岁的苏过见到父亲从外面回来,便去牵他的衣裳,劳累了一天的苏轼心情不太好,便发了脾气,王闰之便劝他:你怎么比小孩子还任性,何不找点乐子,想点开心的事呢?在苏轼心中,王闰之爱而不溺,怨而不肆,她的品性德行已经超过了刘伶的夫人。

泛泛东风初破五。江柳微黄,万万千千缕。佳气郁葱来绣户。当年江上生奇女。一盏寿觞谁与举。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放尽穷鳞看圉圉(yǔ)。天公为下曼陀雨。——《蝶恋花·同安生日放鱼,取金光明经救鱼事》

在王闰之生日的这一天,苏轼放生鱼为她庆生,“膝上王文度”是一个典故,说的是东晋名臣王坦之从小备受父亲疼爱,长大后依旧会被父亲抱坐在膝上。便是赞美王闰之对三个儿子都一视同仁,疼爱有加。在苏轼眼里,漫天曼陀花雨中的王闰之就是世上最美的人。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二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捕入狱,担心惊吓之余,王闰之担心有心之人再次利用苏轼的诗稿做文章,便把诗稿烧了,而这一举措为后人留下了永久的遗憾。在御史台寒冷的监狱中,苏轼一度以为难逃此劫,留下了两首绝命诗,除了牵挂弟弟子由,还有对妻子王闰之的愧疚。

被贬黄州的艰苦岁月里,因为有了妻子的陪伴,才让苏轼从仕途失意的苦闷中得以解脱,是妻子贴心的安慰和照顾让他重新振作了起来,夫妻之间彼此依赖、互相信任。苏轼在诗中多次发自内心地赞美王闰之“可怜吹帽狂司马,空对亲舂老孟光。”、“子还可责同元亮,妻却差贤胜敬通。”,于他来说,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许,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乾。旅殡国门,我少实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祭亡妻同安郡文》

元祐八年(1093年)八月一日,与苏轼共同生活了二十五年后,四十七岁的王闰之在汴京因病去世,在她的祭文中,苏轼悲痛万分地写道:“惟有同穴,尚蹈此言。”王闰之无怨无悔地陪伴着苏轼,给了他和谐美满的家庭,让他在仕途和文学创作上没有后顾之忧。对苏轼而言她是最贤惠的妻子,“生同衾,死同穴”唯有如此才能报答妻子对自己的恩情,感情之深不亚于那首悼亡词《江城子》。

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苏轼在常州去世之后,苏辙将哥哥与王闰之合葬,实现了苏轼生前的愿望,或许在后人眼里看起来不起眼的王闰之才是苏轼真正的灵魂伴侣。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挫折成功作文 意外的发现作文600字 德语作文我的家乡 观察大自然的作文 学乐器的作文 二十年后的我初中作文 秋天的风作文300字 探险之旅500字作文 小学生作文未来的我 以感恩写一篇作文 家风家训作文1500字 一件难忘的事作文300字三年级 团结就是力量作文500字 关于灯笼的作文 关于写家乡习俗的作文 龟兔赛跑300字作文 生活是自己建造的作文 作文素材摘抄大全 第二次 作文 描写白洋淀景色的作文 初二事物说明文作文600 第一次竞选班干部作文 五年级森林防火作文 那儿真美丽作文600字 人生的意义作文 收获作文300字 我学会了画画200字作文 未来学校作文 作文素材分析 文明伴我行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