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徽剧与徽班进京 名噪京城 安徽名人馆里的故事

2020-12-08 22:20:01
相关推荐

接着分享安徽名人馆里的名人故事。逛博物馆类有时很“残忍”,瞬间让你有“文盲”的感觉,就像安徽名人馆,信息量太大了,让自己的无知一览无余。

安徽名人馆座落于巢湖之滨的草坡高台之上,从远古、秦、汉、唐、宋、元、明、清到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汇聚了八百多位安徽名人及特色文化风采,也都在安徽名人馆内集中“亮相”。从火车站出发,可坐地铁1号线云谷路站下,转526路公交渡江战役纪念馆站下车即到。

安徽名人馆分为八大展厅,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集聚名人最多的名人专题类博物馆。名人馆免费参观,开馆时间为9:00至17:00,周一闭馆。

终于逛到最后一个展厅了,我在名人馆里足足呆了整整一个上午。名人馆里第八展厅主题是艺苑奇葩中的先伶。安徽的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徽剧形成于明中叶,又随着徽商的脚步走向全国,晋京献演成为国剧的雏形,名伶程长庚是其杰出代表。

黄梅戏始于乡土小调,解放后迅速蹿红饮誉海内外,最具影响力的是严凤英。徽剧、黄梅戏连同庐剧、泗州戏、花鼓戏合称“徽黄庐泗花”,唱响大江南北,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组绚丽奇葩。

第八展厅与前面的展厅布展风格截然不同,这里完美复制了一家戏院。我去的时候,这里还没有活动。要是利用起来,请专业演员表演地方戏曲,会不会更好?当然有个成本的问题。

大展厅的一侧,有安徽地方戏曲的介绍。安徽地方戏主要剧种有徽剧、黄梅戏、庐剧、泗州戏、傩戏以及花鼓灯、凤阳花鼓等民间歌舞。

徽剧是中国古典戏曲史上第一个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剧种是一个五彩缤纷、包罗万象的艺术宝库,是安徽乃至全国文化灿烂篇章的重要一页。徽剧,旧称徽调、徽戏,源自“徽池雅调”。明代中期以后,富有的徽商纷纷出资组建戏班,四时节庆和家族祭祀、寿诞婚娶等,都有戏班演出。

随着徽商的发展,徽调逐渐向江北的安庆和江淮之间扩展,并延及江苏、浙江等地。明末清初,徽调在安庆府的石牌、枞阳、桐城一带融入扬州的乱弹,形成拨子。乾隆年间,拨子与四平腔脱胎而来的吹腔逐渐融合,形成二簧腔。至此,徽戏逐渐完善,涌现出大批颇有造诣的艺人。徽班进京后,徽剧吸纳汉剧等多剧种,衍变成京剧,但徽戏仍然在徽州府、安庆府一带流行。

徽班进京。最早组建徽班的是歙县人曹文埴,他在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为娱悦老母组建“华廉科班”。乾隆皇帝八十大寿,户部尚书曹文埴携华廉科班贺寿,宫廷内连演两晚,大获称赞。四大徽班进京献艺,徽剧名噪京城。

三庆班组建于怀宁县石牌镇,清乾隆五十五年由班主高朗亭带领进京贺寿,擅演连台本戏,角色行当齐全,唱念做打俱佳;四喜班始创于乾隆中叶,进京后善于吸纳昆曲,顺应皮黄合流潮流,以全本《桃花扇》名满京华;和春班组建于扬州,嘉庆初年由亲王府指聘入京,长于武戏,以惊险刺激的武打和杂耍招揽观众,在京师戏班中独树一帜;春台班由两淮盐商总领歙县人江春组建,入京后历嘉道咸同光五朝,以幼童表演见长。

徽班进京,精益求精。声誉鹊起,兼收并蓄。清道光年间以徽调为基础融汇秦腔汉调等,完成了向京剧的嬗变。京剧的诞生,标志着徽班达到鼎盛时期,雄踞京城舞台。早期安徽籍微班和京剧主要演员有:郝天秀、高朗亭、程长庚、何桂山、杨月楼、王鸿寿、汪桂芬、夏月珊、杨小楼等。

待续,我在安徽名人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家作文600字 重阳节 作文 多肉 作文 我的奶奶 作文 初中生活 作文 青春奋斗作文 运动作文 作文 思维导图 100字小作文 海边的作文 做饭的作文 作文背景 四年级400字作文 作文500字左右 800字作文初中 自由 作文 我的什么作文 作文《雪》 阳光作文 我的家乡的作文 200字的作文 同学 作文 作文450 十年后的我作文600字初一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作文 西游记读后感450字作文 作文我的妈妈300个字 读红楼梦有感500字作文 这样的人让我佩服作文600字 小学生300字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