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科学家:孩子3岁以前开始学英语最好 过了7岁就晚了!

2020-12-08 23:35:01
相关推荐

在说为什么孩子得在这几个时间之前学英语,

英语一般/不好的父母怎么教孩子学英语之前,

我先问个问题——你为什么坚持要让孩子学英语?

是为了以后英语能拿高分?

是为了以后可以出国留学?

还是为了以后可以和外国友人无障碍交流?

或是为了可以直接阅读英文原版书籍,获得第一手知识啊!

......

想必大致理由都是这些。

但是你是否发现,

自己不管怎么努力,报了多少个班,总是难以达到目标。

而面对孩子的哑巴英语,提不上去的成绩。

咱们的焦虑感,真的是与日俱增!

特别是宝宝年纪小的家长,更是抓狂。

的确,每个孩子在生命的最初都是一张白纸。

所以每位家长在画上第一笔时,总是慎之又慎。

所以,

千方百计送孩子到双语幼儿园,但又担心幼儿园英语老师发音不标准;

不惜重金要给孩子找一对一的外教或是专业幼儿英语培训机构的;

还有对自己英语功底特别自信的,要在家自己教孩子学;

也有到处问哪套幼儿英语视频较好?要给孩子看动画片学英语的。

有趣的是,我们几乎从来不会担心自己的孩子学不好汉语。

这是为什么呢?

学英语和学汉语有区别吗?和学日语、韩语、法语德语阿拉伯语有区别吗?

这其实就在启示我们呀——孩子学习母语的方法是不是可以来指导学习外语呢?

01 孩子学英语的最佳时期

幼儿什么时候开始学英语最好?

目前学术界按照开始接触第二语言的时间,大致分为这几个阶段:

1)0-3岁:一般是从出生就开始接触双语,这样孩子会有两个母语,成为同时双语;

2)3-7岁:第二语言不能成为母语了,但是能十分接近母语的水准,成为早期顺序习得;

3)7-12岁;

4)12岁以后。

这样分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两个点。

1、突触

大脑中有很多神经元,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而突触是用来传递信息的。

人与人之间,神经元的数量是差不多的,但是突触的数量,各有不同。

红色部分是出生到一岁,蓝色是一岁之后

婴儿出生后,大脑高速发育,突触不断增长,到8个月时,大脑中大约有1000万亿个突触。

但是,8个月其实是人一生中突触数量的巅峰,从那之后突触数量逐渐下降。

到10岁时只剩下一半,到12岁时,大脑基本定型。

所以,12岁以后再学习外语的人,永远也不可能达到母语使用者的程度。

有一些学者甚至认为这个分界线应该是7岁。

突触为什么会减少?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突触的减少与幼儿受到的外界刺激有直接关系。

婴儿出生后对周围成人说话高度敏感,他们有能力分辨出微小的语音差异。

大约8-10个月之后,婴儿的大脑会建立母语意识,那些不属于母语的语音将被大脑过滤掉。

在这个过程中,对识别母语有利的突触将茁壮成长,而那些对母语无用的突触将被cut掉。

举几个例子:

日语发音中不包含对英语中r和l这两个音的区分,

因此,未经特殊训练的成年日本人听不出来r和l的区别,比如river和liver在日本人听来是同一个发音。

因为听不出来,自然也说不出来。

为啥听不出来,耳朵又不是装饰品?

瑞典Lund大学的科学家给出了答案。

他们通过MRI成像技术,发现日本人听到r和l时,大脑中只有一个区域被激活,而英国人则有两个区域被激活。

因此,要让日本人区分出这两个音,唯有改变其脑回路才能做到。

而改变脑回路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

在婴幼儿时期给宝宝足够的刺激。

2、这和处理语言的区域不同有关

这是来自瑞士的Basel大学的科学家们2008年开展的一项研究,其内容是不同年龄开始学外语对大脑结构的影响。

该研究用fMRI成像技术扫描了44位双语人士的大脑,他们接触第二语言的时间各有不同,最早的是从出生开始,最晚的是9岁。

研究显示,越早接触第二语言,大脑越是更多地用语言区域来处理第二语言;反之,更少地用语言区域来处理第二语言,并且会越多地用大脑的其他区域来处理。

而语言区域对于习得第二语言来说是更高效的。

这其实也是幼儿学语言和成人学语言的不同之处。

成人学语言主要靠归纳和记忆,即主要靠大脑中负责智力活动的区域;

而幼儿学语言主要靠听声音,即主要靠大脑中负责语言的区域。

所以,成人需要上课、背书,需要有意识地去学习语言。

但幼儿不需要上课,他们可以无意识地,自然而然地习得一门语言。

02 英语渣父母怎么教孩子学英语?

术业有专攻。

父母并不能完全地替代老师的作用,

所以有时候,父母其实无需越俎代庖,take it easy!

父母教孩子学英语,完全可以用另一套方法。

这就是前文中说到的——来自学习汉语的启发!

1、请不要教孩子学字母,不要学拼写,不要学阅读

我们常常能听到周围的人说,“哎呀,某某家的小孩学了x个月,现在26个字母都认识了,还会唱字母歌呢!”

其实我不是很同意这个观点,因为能力和技能是不一样的。

只有当孩子将英语和某个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了,理解了,并能说出来,这才是能力。

所以,

会唱26个字母是技能,不是能力;

会从1数到100是技能,不是能力。

而且当孩子无法将26个字母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的时候,

在孩子无法在生活中运用的时候,

你觉得,孩子还愿意去学吗?还能记得多少呢?

全人类母语学习都是从听懂到会说,然后才开始读写的,这是一个规律。

前面一项是后面一项的基础,如果没有前面的基础,那么后面一项的学习就是空中楼阁,不可能有实质的效果。

所以说:幼儿只要学听和说就行了,完全没必要学单词拼写,更不需要学习阅读。

2、听和说要结合实物,而不是结合汉字

我常常看到家长教小孩英语:“香蕉英语怎么说?苹果呢?西瓜呢?”

小孩对答如流。

家长很是满意,脸上泛起骄傲的光芒。

但是我要说,这种教法是错误的,这样容易陷入“汉语思维”,变成中式英语。

比如,指着一个苹果,问你它的英语怎么说。

你的回答逻辑是不是这样的呢:实物—苹果—apple。

这背后的原因就是,成人学习英语是基于汉语学习的。

我们一开始学英语就是被老师逼着背单词,“苹果apple,香蕉banana”。

小孩和成人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她的世界是新的,学习英语完全没有必要受汉语的影响。

就像《百年孤独》开头的那段话,“人们指指点点,给每个东西命名。”

而孩子还在经历事物命名的过程。

我教小孩的方法就是,带她去水果店,给她指着苹果说“Apple,This is apple”。

她看看、摸摸,甚至吃一口,然后笑着说“apple”。

她建立了Apple和苹果这个实物的联系,而不是apple和苹果这个汉语词汇的联系。

如果是动物,可以用图片卡,玩具、或者是电视中动物世界出现的画面,这些都是素材。

总之,英语对应的是背后的那个实物本身,而不是这个实物的汉语单词。

3、家长自己学英语

可是,英语好不是常态,英语不好才是常态啊!

很多东西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英语该怎么说,怎么能教小孩呢?

我觉得,英语不好只能作为借口,不能作为理由。

就算你英语再不好,总有手机吧。

手机上面装个词典app很容易吧,看到苹果,就拿出手机查一下,然后按下真人发音,一切搞定,还有什么话讲?

我们如果想要教好孩子的英语。

第一步,不是让小孩自己学,或者只是跟着老师学,而是自己要开始学习。

蔬菜、水果、颜色一样样学习,一个个读,小孩自然会跟着你去读,一起提高英语能力,这是最省钱、最有效的方法,还能增进和小孩的感情。

很多家长不愿意教小孩还有一个顾虑是担心自己发音不准确。

其实我感觉口音真不是个事儿。

如果常听英文广播或者看英文电视,你会发现英语世界充满了各种“口音”,就像普通话有东北味儿,北京腔一样。

更何况,香港人、新加坡人、印度人口音也不标准,但是影响他们和英美人士进行沟通了吗?

现在外国人都带着口音的中文来中国了,你还在担心自己的口音被人嘲笑?

如果说一口伦敦腔当然显得高大上,但是操一口印度英语的人不还是能当上各个大公司的CEO。

语言最重要的功能,是沟通,只要你能明白意思,什么语音、语法,都是浮云。

此外,小孩说话就是不准确的,即使是汉语在开始阶段发音也不准确,比如我的小孩到现在“兔子”和“肚子”发音分不清楚。

大家都没觉得是个大问题,等她长大了就自然好了。

可是一到英语就要求张嘴就准,这是对小孩要求太高了,根本不理性。

我小孩在开始学英语的时候发音也不准确,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发音越来越准。

顺便说一下外教的问题,外教发音当然更准确,但是外教也有一个很大的弊端:

外教不一定懂得怎么教小孩英语,就像中国人会说但不会教汉语一样。

还有,现在很多家长为了保证小孩说一口没有口音的普通话,从小只和小孩说普通话,从来不说方言,生怕小孩将来普通话有口音。

这种现象在北方尤其普遍。

但是看完这段话,你可能就会改变自己的想法了。

我看过一个台湾老师讲在美国参加培训的经历:

她在美国教小学生汉语歌曲,小孩子们很快就能学会,但是老师们却怎么也唱不对。

这当然是因为大人的语言可塑性没有小孩强啦,但是奇怪的是——

有一个老师竟然学的比其他大人快很多。

这位台湾老师一问,原来这个老师的爷爷奶奶是德国人。

童年曾经跟着他们说过一点德语,虽然后来完全忘记了,但是这种能力却得到了锻炼。

这一方面说明从小学习第二语言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也说明,即使不学英语,制造方言这个第二语言环境对孩子将来学习英语也能有促进作用。

4、在生活中学,游戏中学,而不是为学而学

相信很多送小孩去早教班学英语的家长都有一个苦恼,小孩出了学校都不讲英语。

有些家长说这是因为自己都不说,所以小孩也不说了。

我觉得这只是部分原因,不是全部。

小孩不说英语有两大原因:

一是小孩在学习中没有感觉到乐趣;

二是学的英语脱离自己的生活。

学习英语不应该枯燥的你讲我听,应该在快乐中不知不觉的学习英语。

我在教小孩英语的时候往往会设计游戏:

比如学习五官的时候,两个人面对面坐下,用手指着鼻子,大人说“nose nose, ear”,然后手迅速指到耳朵上,看谁指的快。

我的小孩特别喜欢玩儿这个游戏,很快五官就都记住了。

还有很多单词我会用唱歌来教,随便编个调儿,小孩跟着唱,也学得很快。

还有英语要结合她的生活,比如:我要喝水“I wanna drink water”,我的小熊“My bear”,看狗狗“Look,puppy”。

如果在教英语的时候小孩是对着实物学的,那么下次见到这些常见的实物,遇到相同的情况,肯定会脱口而出的。

5、语言是会退化的

语言是不是一旦学会了就一劳永逸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

学语言不是学自行车,一门语言长期不用就会逐渐退化。

我想大家身边应该都有这样的例子:

一些小朋友小时候就出国了,长大后变得基本不会说中文。

这说明语言会退化,即使是母语也不能幸免。

那么对于幼儿习得的第二语言,退化速度只会更快。

所以,一旦开始学第二语言,就得持续下去,并经常使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真了不起作文450字 重庆的夜景作文 冬季作文结尾 开心作文200字 文具的争吵作文200字 大学生展望未来的作文 关于毅行的作文 初入高中作文 坦然面对挫折作文 光头强的作文 荆轲作文素材 以心要在焉为题的作文 我的成长故事300字作文 责任的作文开头 升起心中的太阳 作文 描写狗的作文450字 作文身边的小事 撒谎的后果作文 谈谈服饰800字作文 我最喜欢的小动物作文350字 身边最美的劳动者作文 持之以恒作文600字 关于遇到困难克服困难的作文 爱学习的我作文 有关于国庆节的作文 动作描写作文300字 我很期待 作文 情结作文 描写韭菜的作文 温州博物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