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再看电影《祝福》:可怜的祥林嫂 为什么成了很多人讨厌的对象?

2020-12-09 08:00:01
相关推荐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祥林嫂不再是一个被完全同情、体恤、怜悯的对象,取而代之的是当代很多人言语之中的讽刺、嘲弄、戏谑。

她的“诉苦”被很多人看成是无关痛痒的“废话”,她的满腹忧闷被认为是“卖惨”与“发牢骚”式的负能量输出,她的浑身愁绪被视作“絮絮叨叨”的怨妇姿态而令人避而嫌之。

“唉,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东西吃,会到村里头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

很多人记得了她丈夫病死、儿子被野狼吃掉后的那段话,却没有试图去深入理解她在畸形的封建桎梏(政权、族权、神权、夫权)重压之下的不幸与悲哀。

因而,在很多人看来,也是一种道德观的崩塌与悲悯的缺失。但更发人深思的地方在于,古往今来,似乎世间的“看客”们总是对别人的苦难保持事不关己的“旁观者”态度,当自身遭受苦难后,又异常期望他人的同情。

又或者说,人对“丧”与“衰”的人或事物,是带有本能的恐惧与骨子深处的厌恶,以致于很多情形下,受尽琐碎生活折磨的普通人,在自身的价值追求与自我认同尚未满足之时,更无法施以过多的同情心、同理心与足够的耐性去关注别人的经历、并产生共情与共鸣。

祥林嫂值不值得同情?该不该被讨厌?被当作是卖惨怨妇讽刺挖苦是否合适?

当代关于祥林嫂的争议,在我看来都需要明白两点。首先是尽可能了解祥林嫂的初始文学形象及其在影视、戏曲、现代教育中的典型意义;其次,当生活中用“祥林嫂”代指当代社会的某些群体时,这种情绪很多时候也并非针对祥林嫂本身。

01

祥林嫂的悲剧,与特定的时代与社会因素密不可分。电影《祝福》是新中国电影史上鲁迅小说影像化的成功案例,因此也受到了较多的关注,给当代人了解祥林嫂提供了一个优秀的电影银幕范本。

1956年北影厂的电影《祝福》由夏衍编剧,桑弧导演,白杨与魏鹤龄主演。影像化后的特色有很多,例如,摒弃了原著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而采用了第三人称的客观旁白;曾在《马路天使》等影片中有精彩演出的魏鹤龄,塑造了一个宽厚、纯正的农民贺老六形象;北影厂在十三陵和玉泉山搭景,还原浙东水乡,体现了“十七年电影”中一贯的高质量“服化道”水平。

祥林嫂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劳动女性形象。粗犷健壮、质朴温厚、任劳任怨,她是被封建礼教禁锢与规训的一个普通女性,因而主观上与客观上,她都不具备有彻底反抗传统封建枷锁的条件与能力。

但祥林嫂并非是任人宰割、践踏的逆来顺受之人,她不断地逃离、反抗、再反抗到彻底绝望的过程,折射出的是一个社会的缩影。

她追求人身自由,反抗婆婆将自己视作一种私人的“物质财产”进行婚姻买卖、金钱交易,选择了逃离“夫权”的桎梏;

她追求婚姻的自由,纵使被卫老二暴力绑架,仍宁死不屈企图撞香案自绝;

而当尊严受到践踏而产生的本能反抗,无法解决她被施以冷暴力与社会性压迫的卑微处境之时,她宁可用血汗钱去尝试柳妈口中的办法——“捐门槛”渴望获得解脱;

当她尝尽一切办法而仍旧成为了那唯一一个“不被祝福”的人后,她的世界彻底的坍塌,陷入了对“一个人死了以后到底有没有魂灵”的无尽追问中。

鲁镇上下严格践行着封建礼教的尊卑观念、受到伦理纲常的桎梏:乡绅体系、男权话语,除此以外,迷信的环境更导致了她被视作是“伤风败俗”、“有损体面”的,从而招致全镇上下的“冷暴力”。

如果说封建王朝的剥削阶级(鲁四老爷),尚且可以与西方殖民者中的上层(Upper Class)一道,被赋予一种冷漠贪婪、麻木不仁、嗜血如命的标签;那么底层人之间,在彼此间对劳工阶层的苦难感同身受、对百姓的辛酸苦楚怀有共情的基础之上,仍旧无法施予更多的悲悯与同情(柳妈),这无疑是更令人绝望的。

事实上,比起剥削阶层的压榨、奴役,底层人之间的互相倾轧、互相践踏、互相欺辱,一直是常态。更发人深思的地方在于:深陷其中的人已经习惯了漠然麻木的心境中并安之若素、甘之如饴。

祥林嫂的可怜与悲情在于,其目光所至、力所能及之反抗方式,是于事无补的。抗争无效、挣扎无果,却受尽奚落、排斥与冷眼,这是时代的悲哀,也透出了人性的劣根性。

由此可见,当代的很多人习惯于架空特定的时代背景与社会意义、将祥林嫂视作一种卖惨的懦弱怨妇,是不够严谨且有失偏颇的。

02

但同样应该看到的是:当代人对祥林嫂的嘲笑、讽刺,很多时候,并非是针对祥林嫂这一文学、艺术形象与其代表的社会意义本身,更多地是对当今社会充斥的强迫式“卖惨”与“兜售苦难”的厌倦,引申到的是关于生活态度与处世哲学的思考。

(注:这是祥林嫂人物拓展出来的问题,并不能完全对标到其初始形象本身。至于为何出现这种偏差,是源于当代人对文学、影视追求通俗化理解,其中利弊则无法简单评述。)

即:个体的苦难,于他人而言究竟算什么?是否有必要对他人一直倾诉?这是一个令人望而退却的问题。

现实的例子告诉我,如果一个人过分强调他的不幸而无力承担,通常他只会更不幸;如果一个人无休止地展露负面情绪,那样只会在悲惨的局面上加剧悲惨的事实。诚然,的确存在一种绝对悲情的处境与遭遇,但无尽的嗟叹与无奈终究无法获得尊重与自我的改变。

尽管,文明的发展需要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心怀同情、胸怀悲悯,但绝对意义上的共情,是并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的。

社会上的芸芸众生、生活中的凡夫俗子们,既不是怀有无限仁慈与怜悯之心的“圣人”,也决非放弃道德目标与精神追求的“小人”,更多的是不乏闪光点却无法摆脱人性局限性的普通人。

如果个体的苦难情绪无节制的输出、形成了对他人的一种“精神压迫”,那通常是无法奢求每一个人都抱以足够的耐性与善意的,因为个人是没有权力强迫式地要求别人的“接受”与“体恤”,过度的“主动倾诉”也必然会因为“侵犯”到人与人的“相处边界”而产生他人的排斥与厌烦。

在信息碎片化的今天,苦难更容易成为一种“景观”被肆意呈现、过度消费。

当代的很多人,自身经历着苦难、也见证着他人的苦难,久而久之,形成一种心照不宣的状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悲哀与无奈,但这不是以负面情绪示人的理由,亲友间适度的互诉衷肠是一种合理宣泄,但能够解决困境与僵局的终归是自己。

自怨自艾、怨天尤人的结果,也只能在自己无穷无尽的丧气与颓废中郁郁寡欢,丧失掉了生气、消磨掉了意志的同时,也难以再获取他人的善意与好感。

祥林嫂的悲剧,是具有时代典型性的艺术形象,在当代“解构权威”的文化环境下的确容易造成理解上的片面。但争议的背后,却也给我一种启发。

厚德方可载物,自强才能不息。

财富的多寡、阶层的高低、才学的深浅、能力的强弱,会让人处在不同的“位置”,但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内在的那股向上的能量、永不熄灭的心中之火。唯有自强,方能不息。

如果内在的“那股气”坍塌了,便永远再难得到任何来自他人的实质性尊重。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对待他人施以包容与理解、抱以悲悯与仁爱,对待自我自强自律,而不必再强求他人施加“同情”与“怜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年味的作文 记住这一天作文 我最好的朋友作文 担当作文 作文网 桃花作文 精选作文 中秋节作文 自信作文 作文读后感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400字 我的未来不是梦作文 妈妈的爱作文300字 做汤圆作文 绿萝作文 初中生作文 赤兔之死高考作文原文 假期计划英语作文 四年级下册语文作文 小学五年级作文 校园作文 打雪仗的作文 春节作文结尾 我的姐姐作文 桃花的作文 高中作文素材 过新年作文300字 出发作文 北京作文 英语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