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我拿爱玩手游的儿子怎么办?心理专家开出破困之法

2020-12-09 12:05:01
相关推荐

“一位六年级男生,和妈妈因为手机使用时长爆发矛盾。妈妈一怒之下将手机做了恢复出厂设置处理。做完之后,这位妈妈内心也十分忐忑和无奈,感叹孩子拒绝沟通和妥协,走进他的世界太难。”这是扬子晚报心理圈Q友的故事。记者代为咨询心理专家,专家表示,家长要珍惜与孩子正面冲突的破局机会,来重新理一理自己与孩子的站位。读懂孩子,才能做孩子的精神知音。

Q友倾诉

六年级的儿子一天玩4小时手游

扬子晚报心理圈Q友尹木(化名),有一个正上六年级的儿子。她最近觉得儿子似乎有点进入青春期的节奏,不仅不再像以往那样爱依偎在妈妈身边,语言沟通也愈发减少,开始要求有自己的空间。最近,母子之间因为手机爆发关系危机。

尹木以前时不时会翻翻儿子手机,大致了解一下儿子在关注什么。可最近,儿子给手机设置了面容识别,妈妈无法自行开锁。但是尹木可以从自己的手机QQ上监测到他玩游戏的时间,发现他上个星期玩了16个小时的游戏。最多的一天竟达4.5个小时。尹木有点崩溃,就找儿子谈话,先是交心模式:妈妈也是从这个年龄过来的,知道你们现在自控能力一般,其实大人也都有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这都没关系。妈妈可以帮你控制啊,手机不能玩这么长时间,既耽误学习,又伤眼睛。

儿子不言语,也不交出手机。尹木数次沟通未果,也怕孩子除了游戏外,在网上看到不合适的内容。焦虑之下,她做了一件粗暴的事情——把手机拿去做了恢复出厂设置处理。做完之后,内心也十分忐忑,还有些后悔,可是也很无奈:这种不经过孩子同意就清空他手机的行为无疑是对他自尊心的一种打击,孩子又处在敏感时期,很担心母子关系僵化。可是怎么办呢?孩子拒绝沟通和妥协,走进他的世界太难了。

“其实不只是手机,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看着孩子犯错却无可奈何。人生有多少试错的机会啊,做父母的心就这样煎熬着。”尹木感叹,并向记者求助,“我该怎么办?”

尝试走进孩子的精神世界

专家开方

尹木的问题,其实并不是个例。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心理教师、南京市心理学科带头人杨静平告诉记者,这位母亲,遇到问题乐于求助,其实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孩子不是不可沟通,而是母亲的焦虑+灾难化想法令自己乱了阵脚,失去分寸。建议尹木珍惜这次与孩子正面冲突的破局机会,来重新理一理自己与儿子的站位。

1、孩子正在另一个平行空间迅速长大,父母的功能需要丰富。

最近不少家长都看了电视剧《都挺好》、电影《风雨哈佛路》、《小偷家族》、《何以为家》吧?片中的父母都有各种值得声讨的缺陷,但却让我们看到了父母更真实的一面。也就是说,父母功能包括生育(生下来)、养育(活下来)、精神引导(活出真心本性来,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大多数的父母可以发挥第一、第二功能,第三功能都需努力。尹木正卡在精神引导这个功能上。

2、精神引导四步法:寻善、长善、完善、从善。

六年级的孩子12岁,还处在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的“勤奋—自卑”的人生阶段,孩子们通过暂时专注于某一方面的学习,比如游戏,以获得这方面的胜任感,从而在游戏圈的小伙伴中获得认同。因此,当母亲知道孩子就在自己眼皮底下地下工作做得如此出色,成绩应该没有太下滑、老师、同学也没投诉、挤出这么多时间来钻研自己的爱好,应该暗中高兴啊。

寻善:吾儿是个活人,能自己找到为之醉心的事情。会合理安排时间,会坚持不懈,可以不需报酬的付出。

长善:这孩子这么喜欢游戏,干脆找一高手与他过招一下,正式测试这孩子在游戏、信息技术等领域是否真有天赋。如果是,提供各种支持,如更好的老师、更好的设备、参加中小学信息技术的奥林匹克竞赛。为国家储备一个未来的信息技术人才。

完善:当家长看到、理解、肯定孩子的探索是有价值的,孩子就不再需要偷着、藏着,而是可以自然与家长交流自己的需要、想法与梦想。这时,家长在肯定、理解的前提下,提醒孩子平衡好眼前学业、健康与爱好之间的关系,孩子就能听得进去。任何批评、建议、提醒,都在前两步做到后就可以实施。信任关系没建立,直接说或假心假意,孩子就不会买账。

从善:当孩子觉得自己有权利探索,自己的爱好得到理解,还可以得到名师指导,有很大的发展前途,这时候,要孩子做进一步的努力、改进,都是听得进去的。这已经从爱好发展到志向、专业、事业的高度。孩子会自动自发去平衡好生活的方方面面。

3、立即道歉并真正聆听孩子

尹木要消除自己的内疚与忐忑,应该立即道歉。诚恳地对孩子说,随着你的年龄长大,你离妈妈越来越远。我总是想关心你,担心你学坏,才会未经你同意,鲁莽中做了那些事。其实,我也知道,你在学校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肯定优点),在家里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肯定优点),我就是心急。我其实可以再耐心一点,希望你能原谅我。儿子,你以后有什么事、什么爱好,可以与我说,在合理安排好的前提下,我们其实会支持你的。放心吧,孩子比家长更能原谅。不打不相识嘛。

总之,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越来越有自己的主张、想法与小动作后,家长不惊慌不害怕,不在具体事情上分对错,而是要看到转折点,看到孩子是否要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因此,家长与孩子互动的方式就要随之调整。祝天下父母都能读懂孩子,做孩子的精神知音。(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王睿)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与书作文300字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500字作文 过年的作文初中600字 初三随笔作文600字 关于书的作文700字 回味童年作文800字 别人帮助我的作文600字 一年级下册作文看图写话 写景物作文 描写植物的作文400字 英语作文20字 桑树作文 我的初中作文600字 最美的春天作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四单元作文 水蜜桃节海报英语作文 中考满分作文中的好句 想象作文800 英语作文开头词 南京风景作文 二年级作文新年愿望 外貌描写作文 自我介绍七年级作文 同学过生日作文 考研英语满分作文 小猫过生日作文 38妇女节作文 关于精彩的作文 烤鸡翅的作文 慈爱的奶奶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