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给孩子物质奖励 方法不对适得其反 最终谁为错误的行为买单?

2020-12-09 17:20:01
相关推荐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从前,有一位喜欢宁静生活的老人,可是最近总有几个邻居的孩子在他家院子外面踢足球,十分吵闹。于是,老人找到孩子们说:“我特别喜欢看小孩子玩耍,以后只要你们来玩,我就给每人一元零花钱。”孩子们非常高兴。过了几天,老人对孩子们说:“从今天起,我每次只能给你们五角钱了。”孩子们心中有些不高兴,但还有五角零花钱,他们偶尔还会到那里去玩。又过了几天,老人找到孩子,表示从此以后不会再给他们零花钱了,孩子们很不高兴,从此再也不去玩了,老人的生活又恢复了宁静。

老人运用了物质奖励,巧妙地转移了孩子们的兴趣所在,实现了他的目的。

这则故事给我们的警示:对孩子的物质奖励要慎用,如果方法不对,不仅激励作用逐渐消退,甚至会产生与预期相反的消极影响。

01

孩子愿望vs家长期望

我们经常听到孩子提出这样的愿望,“如果这次考双百,我想要一套乐高玩具”,“如果期末考前三名,能给我买个玩具飞机吗?”……

我们还经常听到家长这样说,“好好考,考好了给你买玩具”,“儿子你要是考进前三名,玩具随便挑”……

这一刻,物质奖励似乎成为了连接孩子愿望和家长期望的桥梁,给两者找到了平衡点,双方各取所需,其乐融融。

确实,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孩子们的物质生活已经不是上一代人的童年可比,对于绝大部分家庭来说,买上几样玩具也不是太大问题。可是这样真的可以激励孩子努力学习吗?

02

外部驱力vs内生动力

关于孩子的学习动力,从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宋老师这样说,人的行为驱动力无非两种——外部驱力和内生动力,孩子学习也是一样,外部驱力主要来自家长和老师,比如批评、夸奖、物质奖励等都会产生外部驱力,而内生动力是指孩子自身产生的学习欲望。

外部驱力的动力来自外部,所以一旦驱动力消失,它所带来的效果也会同时消失。即便驱动力不会消失,但由于动力效果具有一定的衰减性,对人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弱,比如训斥,最开始孩子感到畏惧效果明显,久而久之,孩子越来越“皮”,训斥的收效越来越小。

此外,外部驱力使用不当,有可能转移孩子的兴趣导向,就像文章开头的小故事,孩子们玩乐的兴趣转移到零花钱上,当零花钱消失时,兴趣也随之消失。

相对于外部驱力,内生动力无论从效果,还是延续性来看都要好很多,对知识的好奇、想得到老师或家长的认可、想让同学“刮目相看”等等,这些都属于内生动力,当孩子有良好的价值取向时,这种动力是源源不断的。

03

物质奖励vs精神鼓励

那么,是不是绝对不要给孩子物质奖励呢?

当然不是。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都有对物质的需求和渴望,因此要辩证地看待物质奖励问题。首先,绝对不能让孩子产生“为了奖励而学习”的意识,不要轻易许诺考试和奖励挂钩;其次,物质奖励不应事前约定,而应该出现在事后,作为对优异表现的奖励出现,让孩子更有获得感;最后,物质奖励要适度,过重的奖励会让孩子产生骄奢的性格,而且随着效果的衰减,孩子的胃口会越来越大。

那要怎样鼓励孩子的学习呢?我们发现内生动力都是精神层面的动力,由此入手,我们应多采用精神鼓励,当孩子取得进步时,及时给予适当的夸奖,让孩子感觉到家长的关注和期望。

一位孩子考到清华的家长妈妈曾说,培养一名学霸,她只是做到了“三个不”,不娇纵、不批评、不干涉。也就是不让孩子娇生惯养,减少对物质的追求,不采用负面的措施,而是善用鼓励,最后就是给孩子留出一定空间,在非原则问题上,与孩子平等相处。

对于给孩子物质奖励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青春我做主作文600字 春天来了作文400字左右 新学期新计划作文500字 一次难忘的旅行作文400字 生活需要勇气作文600字 给自己的一封信600字作文 一句话的力量作文600字 伴我成长半命题作文600字 我为自己点赞作文600字 除夕作文开头结尾摘抄 微笑面对生活作文600字 坚持就是胜利作文600字 书香伴我成长作文800字 知心的话儿告诉你作文 快乐的春节作文500字 20年后的我作文400字 吃团圆饭作文300字 六年级下册英语第一单元作文 弘扬传统文化作文800字 多彩的活动作文300字 寒假我学会了什么作文 欢欢喜喜过春节作文 走亲访友作文300字 400格作文纸打印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人生处处有风景作文 身边的温暖作文600字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洗碗作文300字三年级 关于春节的英语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