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妈妈 我不想和别人一起玩!”当孩子这样说时 你的回答很重要

2020-12-09 18:10:01
相关推荐

文章为原创文章

今年国庆节时,我带着女儿到表姐家去做客。

表姐一看我们来了,很热情地叫七岁的儿子冬冬过来打招呼。

此时的冬冬正趴在地上,认真地研究他的小汽车。表姐叫了半天,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他的小汽车,站起来礼貌地回应了一句,跟我和女儿打了个招呼。

表姐说:“儿子,领着妹妹一起玩玩具吧!”冬冬似乎很不情愿,说道:“不,妈妈,我想自己一个人玩会儿!”

“你这孩子,自己玩儿多没意思,“表姐一把拉过冬冬,把他推向我和女儿,“快去,领着妹妹一起玩!”“我才不要呢!”冬冬一甩胳膊,又跑去捣鼓他的小汽车了。

表姐一看非常生气,正要过去训斥孩子,我连忙拦住说:“孩子想自己一个人玩儿,不是坏事,你就别为难孩子了。”

很多父母总是想方设法让孩子们在一起玩,认为这样才合群,否则就开始担心孩子性格孤僻。

而心理学家玛格丽特玛勒指出:孩子从6个月开始,要完成非常长的一个心理过程,那就是分离个体化过程。

孩子的人格是在与父母的心理融合中开始,通过逐渐分离、独立的心理过程,才能完成的。

而独处,正是孩子的分离个体化过程。他们的自我认同感,以及自信开朗的性格养成,都是需要这一时期的顺利完成。

因此,孩子不光要学习社交,更重要地是学会如何独处!

不善于独处的孩子,更容易感到孤单

喜欢独处的孩子,并不意味着他没有社交的能力,那只是孩子的一种行为选择,暂时想一个人呆会儿而已。而不善于独处的孩子,更容易感到孤单。

国外有一位妈妈在网上发布了一条视频,让人看了哭笑不得:晚饭后,她和8岁的女儿爱玛坐在餐桌旁聊天,妈妈问女儿:“长大后你想要做什么呀?”

爱玛听到这句话,思索了几秒钟,随后她却突然伸出双手,掩住了面颊泣不成声:“我不知道,妈妈,我不知道将来怎么找、到哪里去找我的丈夫。”

妈妈哑然失笑,“宝贝,你现在不需要丈夫。”可是爱玛还是抑制不住自己的伤心,“妈妈,我不想一直和你住,我都没有自己的床。”

这个8岁的女孩,因为一直有父母陪伴,没有独处的时间和空间,所以一想到将来要独自一个人时,瞬间就感觉到了孤独空虚,甚至恐惧。

《父母的觉醒》一书中写道:父母应当让孩子学会安静地独处,因为他们需要独自面对精神发展的过程。

独处,不但能滋养孩子的内心世界,而且能聚集孩子的自我能量,让他面对自己时,不会感觉陌生,面对他人时,更加自信独立。

喜欢独处的孩子,更有专注力

微博上一位网友小丽分享了几张图片,她说自己的儿子今年一岁多,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每天在家里,孩子不是在沙发上爬上爬下,就是在抽屉里东翻西找,就没有老实的时候。

可是最近几天,小丽却发现儿子有些不对劲,他常常一个人坐在阳台上, 一动不动地望着窗外,一呆就是一两个小时。

小丽很好奇,顺着儿子的目光一看,原来是小区对面修路,有一台挖掘机正在工作,所以小孩子看得入了迷。

小丽没有打断儿子的观察,而是给他穿上防晒服,带上防晒帽,让孩子继续坐在阳台上看挖掘机。

此时的孩子,没有任何干扰,正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这美妙的独处时光。

蒙台梭利曾说过: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

给孩子营设一个独处的时间、空间,让他专注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样的孩子专注力会更强。

怎么让孩子学会独处

让孩子独处,不是把他一个人丢在一边,完全不考虑孩子在做什么。而是在一个安全的空间内,让孩子学会自己去面对周围环境,并尝试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处理、解决问题。

1、适时放手,让孩子能够独处。

德国绘本《非常美好的无所事事》中,小熊的爸爸妈妈很忙,它的朋友们也都没有空,所以没人陪小熊玩,这可怎么办?小熊觉得好无聊好孤单,它只好独自躺在草地上,看着天空发呆。

白云、小鼹鼠、小鸟、猫头鹰、小蚂蚁……原来大自然里还有那么多,小熊平时没有注意到的生物、景象,慢慢地,小熊喜欢上了这种漫无目的的探索和遐想。

有时候,偶尔让孩子体会一点点的无聊,也是一种智慧。

哲学家叔本华曾说: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

周围的世界安静了,孩子才能静下来,了解自己的内心,发现真正的自我。适当无聊,学会独处,滋养的正是孩子独立思考、自主判断的能力。

因此给孩子的时间留一点儿白吧,在给孩子安排课业、兴趣班一大堆的时候,也适当让孩子自我放空一下,给予他们独有的空间,说不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让孩子独处,本质上就是父母能够舍得放手,不再干涉孩子内心的发展,让孩子发现真正的自我,发展真正的自我。

2、给予安全感,让孩子喜欢独处。

有些孩子不喜欢独处,他们总是期望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那是因为孩子缺乏足够的安全感。

就像有个广告《第一天上学》,片中的小女孩要上小学一年级了,妈妈要求她自己去上学,可是小女孩不敢一个人走。

她委屈地撅着小嘴,眼含泪水望着妈妈说:“我想要妈妈和我一起去,”妈妈蹲下身子,拉起女儿的手,微笑着鼓励孩子说:“不要怕,你一个人可以的!”

刚开始让孩子独处的时候,他可能会感觉害怕、无助,这时就需要父母多鼓励孩子,给孩子一个缓冲的时间,让她慢慢喜欢独处的感觉。

3、设立界限,让孩子安全独处。

今年暑假的时候,山东枣庄发生了一件让人痛心的事件。

哲哲和小雨两个女孩儿是邻居,她们常在一起玩儿。那一天,两人开心地看着手机,无意间发现了一段有趣的视频:

把易拉罐的侧面剪开一个口儿,放进一些玉米粒,然后把它们放到酒精灯上烤,不一会儿,一粒粒儿金黄的爆米花,就会在易拉罐里砰砰地跳起来,特别诱人。

于是两个小女孩趁父母不在家,找出家里的高浓度酒精做起了实验,结果不幸发生了爆炸。

视频里没有提示禁止模仿,家长也未对危险物品进行安全警告,正是这种对孩子“很放心”的独处,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这种痛心事故希望不要再次发生!

很多悲剧确实无法预料,所以父母备足了功课,仍然避免不了的意外的发生。但希望父母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尤其让孩子一个人的时候,可以适当布置一些具体的事项,给出孩子建议以及警示。

比如,想锻炼孩子自己一个人上学,父母必须在确保孩子认识路线,且能保证安全的意识下,才能真正放手让孩子独自去学校。

所以让孩子独处,并不是毫无界限的!只有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才可能让孩子从独处中受益。

不束缚孩子的天性,不以成人的思想禁锢他们的想像力,平时灌输规则意识,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能直面生活……

独处带给孩子的这些能力,会让父母看到更加积极强大的孩子。

美国电视主持人奥普拉曾说:所有那些独处的时光,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

下一次,当孩子说:“妈妈,我想自己玩一会儿,”你就微笑着接受吧;当孩子正专心地摆弄他的玩具时,停下你递水杯的手吧。

慢慢你会发现,独处正让孩子变得更好!

愿每个孩子都能自在地独处,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3)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3-01-28 18:25。有你[新疆网友]IP:795645091
    对孩子这样表达家长可以以理解和关怀态度回应可以:“好我们可以假设独自玩会儿等你想和别人起玩候再加入怎么样?”这样回答可以传达出理解和支持信息。
    顶35踩0
  2. 2021-11-16 01:16依玛尔[福建省网友]IP:3409896774
    孩子表达这样想法家长可以询问孩子原因并试图理解他们内心需求。或许可以鼓励孩子找到自己喜欢活动也渐渐培养他们与他人互动能力。
    顶0踩0
  3. 2020-09-03 08:06杰文[甘肃省网友]IP:3409509427
    当孩子这样家长需要耐心倾听孩子想法理解他们情绪。或许可以告诉孩子可以独自玩会儿等他/她想和别人起玩候再加入。这样可以尊重孩子感受也鼓励他们逐渐适应社交互动。
    顶5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八年级优秀作文 厚积薄发 作文 上海迪士尼作文 风信子作文 公益活动作文 杭州亚运会作文 过年的作文600字 未来的生活英语作文 非遗文化作文 最美的瞬间作文 消防作文500字 书信作文500字 写事作文800字 见闻作文400字 五年级写事作文 给妈妈洗脚作文 我为你点赞作文 三年级下册作文300字 一件事作文300字 我的英语老师英语作文 描写西湖的作文 友情作文500字 寻春作文 简单的幸福作文 灌肠作文 摘草莓的作文 快乐魔方作文 英语作文寒假计划 冬天雪景作文 广州塔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