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妈妈 别总指挥我!”父母的过度关心 可能患上了“关怀强迫症”

2020-12-09 19:25:01
相关推荐

周末的公园里到处都是孩子的笑声,他们开心的追逐打闹,就像是一只欢快的小鸟,渴望在自由的天空里翱翔。

可是在孩子身边,却总是时不时的发出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不是妈妈让他们这也不能摸,那也不能碰,远离花花草草,怕孩子过敏或者被蛰了。

就是爸爸不断的为孩子出主意,让孩子跟这个哥哥学习爬架子,或者跟那个姐姐学习涂色石膏,让孩子不知如何是好。

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着,可是孩子却并不领情,他们甚至会厌烦,因为父母对他们干涉太多。

也许最初孩子愿意听从父母的安排,可是时间久了之后,他们会发自内心的呐喊:妈妈,别总指挥我!

这时,父母就必须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已经患上了"关怀强迫症"。

01

什么是关怀强迫症?

关怀强迫症指的是家长(尤其是父母)总是过分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并随时提出意见和指导,当孩子违背自己的意愿时,就会感觉不自在。

父母总是把引导孩子误以为指挥孩子,他们觉得自己的人生经历丰富,如果孩子能够按照他们设定的路线去走,便会少走很多弯路。

所以父母会迫不及待的把自己的毕生所学传授给孩子,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对孩子负责的表现。

但是孩子在两岁之后,他们的自我意识会逐渐萌芽,并且快速发育,这时的孩子会有自己的思想和认知。

很多时候孩子希望能够自己去探索和尝试身边的事物,用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听从父母的安排。

父母要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去对待,要学会尊重孩子,让他们有自己思考的权利,因为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不是父母生命的延续。

他们完全有权利自己感受世界,领悟一切,即便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也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

02

父母如何自查是否患上关怀强迫症?

父母平时要多关注孩子,因为孩子的一言一行其实都是父母的折射,孩子就像是一面镜子,让父母更好的认清自己。

孩子的情感和想法是否得到了表达如果孩子过于压抑自己,没有机会或者根本不敢把自己的内心想法真实的表达出来,那么很有可能父母平日对孩子的关怀太过,让孩子成为了父母的傀儡。

孩子对自己已经经历以及即将经历的生活是否能做到心中有数在父母过度控制下的孩子,由于他们的一切都源于父母的安排,所以对生活一知半解,他们并不了解生活的真谛,只是要做到听父母的话就好。

这样的孩子对生活毫无规划可言,自然无法知晓和掌握自己的命运。

03

关怀强迫症对孩子带来的影响

1、注意力无法集中,影响事情完成的效率

经常有父母会埋怨孩子的注意力差,担心孩子上课不好好听课,影响孩子的学习。

其实孩子的注意力原本是非常专注的,这一点从他们吃奶、看动画片或者做游戏中就能看出来。

但是如果父母总是过多的干涉孩子,让他们在学习时一会儿喝杯奶,一会儿吃点水果,那么孩子的注意力自然会被打断。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习惯,不管做什么事都会受到外界影响,导致效率低下。

2、缺乏主见,失去自我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曾说: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而规避问题,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时处理,你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大的痛苦。

在父母的包办下,孩子不仅失去了动手的能力,更是失去了思考能力。

孩子已经习惯了被动的接受,习惯了享受父母给予的一切,渐渐的对父母产生了越来越强的依赖性。

这样的孩子遇事总是顾头顾尾,犹豫不决,缺乏主见,最终必然导致失去自我。

3、无法适应社会,对以往经历质疑

富兰克林说:"唯有痛苦才会带来教益。"人生永远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会有一些波浪和荆棘。

当父母以爱的名义处处僻护孩子,不让他们经受一点磨难的时候,其实在无形中恰恰折断了那双原本能够让孩子展翅翱翔的翅膀。

然而父母对孩子的保护总是有期限的,当孩子独立面对社会之后,他们就会发现自己与社会格格不入。

甚至会怀疑以往的经历,认为自己的人生从儿时就是失败的,所以这时他们会变得后悔压抑,心理负担越来越大。

父母的过度保护让孩子亲身品尝了什么是先甜后苦,影响了孩子的一生。

04

父母应该如何避免自己患上关爱强迫症?

1、改变强迫意识,学会理解孩子

父母要尽可能的给孩子一点空间,而不是用自己的强迫意识去要求孩子。

因为孩子会站在和父母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自然会和父母的要求有所差异。

这时候父母要会理解孩子,尽量知晓在孩子世界中的行为规则,学会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

2、适当让孩子拥有自主性

孩子要引导而不是要控制,父母当然不能对孩子不管不顾,而是应该要在大方向上把控孩子。

也就是让孩子知道社会的原则和底线,不能做出伤害他人,伤害自己的事情。

在这样的基础上,把自主性交还给孩子,允许孩子去尝试,当然也要接受孩子去犯错,这样孩子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长。

3、学会尊重孩子,和孩子交朋友

父母当然有自己的权威,但是一定要表现在适当的地方,只要孩子没有原则性的错误,父母就应该尽量选择尊重孩子。

因为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会有自己的想法,虽然和父母不同,但却不能被盲目的认为是错误的。

学会和孩子交朋友,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和孩子相处,起到真正的陪伴作用。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育,父母可以爱孩子,但千万不要以爱的名义控制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引导孩子,相信他们一定会越来越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初一写人作文 元宵节作文结尾 以爱为话题作文 说说我自己作文 课外活动作文 打破常规作文 时事评论作文 关于孔子的作文 人间真情的作文 有关母亲的作文 持之以恒的作文 写给男朋友的小作文 作文批改评语大全 有关环保的作文 雨露作文 我的新老师作文 三年级作文国庆节 十字路口作文 爱护环境的作文 小学国庆节作文 写老师的作文题目 四级英语作文预测 学会放弃作文 跨越再跨越作文 红楼梦高考作文 我喜欢的老师作文 我的大学生活作文 小学生想象作文 关于规则的作文 经典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