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装备万元 报名千元 带热旅游……为北京马拉松算笔“经济账”

2020-12-09 20:05:01
相关推荐

从天安门广场出发,终点为国家奥林匹克公园,被誉为“国马”的北京马拉松今年将在11月3日开跑。今年共有16万余名跑友参与预报名,相比去年增加48%。一年一度的跑友盛会背后,是一股马拉松“经济热”,悄然带动了运动装备、健身等大众体育消费,也刺激了城市旅游的发展。

■跑友比赛

装备花了上万元

耐克专业zoomX马拉松跑鞋约2000元,跑步服装1000元,佳明245跑马手表约3000元,每周两节体能训练课,北京马拉松报名费几百元……虽然距离今年北马比赛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小黄已经为了这场比赛投入了七八千元。

白领小黄是一名马拉松新手,爱上这项运动半年时间,今年是第一次报名北京马拉松这样大型的赛事。她表示,跑鞋、跑步短裤、跑步T恤、跑步手表、手机、遮阳帽、防晒霜、润滑剂、擦汗手巾、能量胶、盐丸等,这些是马拉松最常见的需要准备的物品。虽然北马需要抽签来决定是否可以最终参赛,但小黄已经开始投入训练来备战比赛。周末参加线下跑团,平时到健身房上有关力量和心肺的课程。

“我是因为一个朋友喜欢跑步,带着我开始跑马拉松的。身边跑友都会为比赛投入很多资金和精力,包括上训练课、提升各种装备,少则三四千元,多则上万元。如果去外地比赛,算上住行花销则更大,国外比赛的报名费有的高达上千元。”在小黄看来,跑步让自己找到了健康生活的方式,是不断突破自我的过程,虽然参加一次比赛资金投入不少,但很多是长期投资,还是比较值得。

■“一签难求”

报名费一路飙升

国外有“马拉松周期”的说法,是指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之后,一个国家的多个城市以马拉松赛事为依托,进入全民路跑的体育消费黄金周期。近年来,随着国人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更高追求,跑步作为一项门槛较低的运动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马拉松这项运动也变得不再小众。

今年北马的预报名启动后8小时,报名人数就已突破11万大关,这一数字几乎追平了去年北马报名总人数。截至报名结束,共有165704名跑友参与预报名,相比去年增加了53911人,增幅达48%。

1981年,首届北京马拉松赛举办,是经国际田联批准、由中国田径协会举办的我国首个城市马拉松赛事。这项赛事的成功举办,为国内外体育交流提供了新的窗口,同时也启蒙了大众对全民健身的认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让全民健身形成热潮,北马正式获得国际田联金标赛事称号,加上中国田径协会金牌赛事称号,北马成为“双金”赛事。

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王楠对外表示,北京马拉松由一项纯粹的体育赛事,发展到与首都城市文化魅力相融合的过程,再加上国际标准的引入,使得这项赛事魅力十足。

“站在天安门广场,开赛前3万人齐声高唱国歌,北马的特殊性吸引着大批跑者来朝圣。”一位跑友表示,北京马拉松是很多跑者必须要打卡的“荣誉殿堂”。

16万人报名,3万个比赛名额,中签率仅为18%。这让“一签难求”的参赛资格市场价水涨船高。记者在二手交易网站上发现,虽然中签情况还未公布,但一个“北马直通名额”的价格已经飙高至几百元到2000元不等,远超比赛原本200元的报名费。“一直到比赛前,参赛资格的价格会一直飙高,5000元都有人要。”另一位卖家称。

■拉动消费

赴京跑马带热旅游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马拉松全年参赛总人次达583万,相较2017年增幅达17%;中国境内马拉松规模赛事共计1581场,同比增长43.46%。这些赛事分布在31个省区市、285个地级市。

除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三四线城市为何也热衷于举办马拉松比赛?

“马拉松不仅能带动全民健身、助力城市形象,对城市经济的拉动也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酒店、餐饮、购物、旅游、交通等方面。”北马运营方中奥路跑总经理戴启军说。

来自北马赛事运营方的数据显示,在每届比赛的3万参赛选手中,外地选手占比超6成,去年选手覆盖42个国家及国内所有省份。戴启军表示,来北京参赛的选手中,一些会顺便带着家人来旅游;而北马的选手中,多为30岁至50岁的人群,收入也处于社会中上游,具有一定消费能力。

在今年北马赛事的带动下,赴北京旅游将出现一个小高峰。携程平台数据显示,10月30日至11月2日前往北京的机票搜索量同比增40%,比赛起点天安门广场周边酒店预订量同比增30%左右,部分酒店热门房型已售罄。

记者近日走访本市商场了解到,北马即将来临,为此特意购入比赛装备的消费者不在少数。国贸商城一家体育用品的销售人员表示,女性相比男性更愿意在装备上花钱,比如衣服和鞋既要追求专业又要样式时尚。此外,某电商平台相关负责人也透露,每到马拉松期间,运动手环、跑鞋等相关运动产品的搜索量和销售量都会水涨船高。

国际田联今年6月发布的《中国路跑运动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马拉松年度消费总额达178亿元,全年赛事带动的总消费额达到288亿元,年度产业总产出达746亿元。

■比赛井喷

跑马形成全产业链

“像足球等体育比赛一样,围绕马拉松赛事,正在形成一条上下游产业链。”戴启军介绍说,这条产业链上游有赛事培训与组织机构,中游包括赛事宣传与运营,下游则包含赛事周边及增值服务。40万余瓶饮用水、16万支能量胶、7万根能量香蕉、7000名志愿者、200余名医务人员……2019年赛事保障的数据背后,是保险、运动饮料、能量食品、医疗救治等多个细分市场的发展。

今年北京马拉松赛得到了华夏幸福、阿迪达斯、北京现代、中国平安等23家企业的赞助和支持。据悉,一届北马的赛事收入约为五六千万元,主要来自赞助收入、报名收入和衍生经济收入,其中赛事赞助占比约为九成。

赞助收入方面,2017年北马赞助收入达到5500万元左右;报名收入方面,北京马拉松报名费用200元,参赛人数固定为3万人,报名费用收入均超过600万元;衍生经济收入方面,北京马拉松赛事进行期间,北京马拉松博览会同步进行,汇集了运动鞋服、营养品、体质监测和辅助训练器材、时尚产品等四大类别的路跑装备,以及健身类训练器材和旅游类产品的展示等,2017年博览会收入达到50万元。按此计算,2017年北马赛事收入约为6150万元,其中赞助收入占比达到约九成。

对比马拉松赛事商业模式较为成熟的美国,美国马拉松赛事收入的40%来自电视版权收入,30%来自赞助商,20%来自报名收入,10%来自赛事纪念品。不过,业内人士表示,电视转播方面国内外情况不一,目前北马不仅无法通过转播营利甚至还要为转播付出成本,这也是国内所有马拉松赛事存在的共同问题。

此外,单从每一场马拉松比赛的运营上看也并非“稳赚不赔”。2018年相关数据显示,单场马拉松赛事运营面临着数百万元缺口。如A1级马拉松平均赛事运营经费为1199.86万元,平均赞助收入在669.42万元,二者之间有超过500万元的资金缺口。同时,赛事组织程序不规范、赛场设置不合理、赛后服务保障不健全等问题还或多或少地存在。

戴启军表示,如今马拉松比赛在全国各城市“井喷”式发展,随着赛事越来越多,比赛同质化现象也越发严重。每年北马的运营成本都在增加,所以更需要精细化运作比赛,让参赛者感受到“温度”,同时才能吸引到更多更优质的赞助商和合作伙伴。

来源:北京晚报·深度报道 记者:董禹含

制图王金辉

流程编辑:洪园园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上海中考作文题目 欲速则不达作文 描写人物的英语作文 四年级作文我的老师 三年级作文我的爸爸 井底之蛙作文 体验生活作文 感动的作文600字 环保作文题目 百度作文 关于母爱的作文600字 阳光灿烂的日子作文 800字作文优秀大全 中考满分作文记叙文 我成长了作文 推荐一本书的作文 未来的学校作文 乐于助人的作文 关于家的作文 奇思妙想作文 江南作文 三年级作文大全 即景作文 体育老师把我C了一节课作文 我与书的故事作文600字 英语四级作文模版 拔河比赛作文400字 传统文化作文600字 英语六级作文范文 一个人走夜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