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就要端午节了 打趣暗语 粽香习习 好吃的肉粽要不要尝下

2020-12-10 01:15:01
相关推荐

初夏五月时分,正值榴红栀芳,惬意的夏风习习,带来端午的粽香,也带来儿时的记忆!“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一首民间童谣也唱出了端午佳节吃粽子的传统民俗。

江南的粽子,自然是嘉兴的粽子好吃,但上海本帮的粽子也是独具特色的。一品粽王,就是从本帮民间挖掘传统制作工艺,结合现代百姓口味,个个足料丰腴,粽香习习,让人尝后心满意足。但是平时是吃不到的,只在端午前后才有,经常引得许多顾客提前预定。

史料记载,粽子最早出现在屈原去世后几百年的东汉,至晋代时粽子被称为角黍,又名角粽。这是因为古人以芦叶、竹叶包裹黍米,做成尖角之状,故曰之角黍。尖角突出是粽子最有个性的外表特征,有谜语为证:“三角四棱长,珍珠里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

追溯吃粽子民俗,比较普遍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大夫。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在《续齐偕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鲜肉粽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于是以讹传讹,相传成俗。可见人们对忠义之士感情之弥笃了。为什么要投粽子祭奠屈原呢?因为百姓为免让鱼虾侵蚀屈大夫的肉身,就纷纷将米粮投入江中,希望鱼虾只顾吃这些米粮而不损伤屈子肉身。而后,据古书记载,是屈原托梦百姓说,米粮投入江中实则被江中的蛟龙所食,如果用艾叶包裹,再绑以五色绳,则可以免遭蛟龙吞食;这才有了后来的粽子。

屈原故里的湖北秭归百姓也编传了粽子谜歌,借物喻人,用一语双关的手法寄托了对爱国诗人的同情与敬仰,谜歌唱道:“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清贫,半世煎熬。”这是民间谜语中托物言志的一例成功之作。民间谜语的创作手法常富于变化,或拟人或比喻或谐音,有的白描,却又自成故事。比如这篇《聊斋》版的“珍珠玉粒女,嫁了穷夫竹叶郎,今晚投河吊颈死,明朝解去入衙门。”这里便综合采用了拟人,比喻,谐音三手法。把粽叶拟成竹叶郎,而将粽米拟成珍珠玉女,把下锅入水戏喻成投河自杀,把绳线捆扎竟曲解为吊颈,也只有爽直聪明、思维不受限制的民间谜人想象得出。“衙门”又谐音成“牙门”,机关暗藏,而整个谜面自成一体,像个小故事,编排了一出千金女爱富弃贫最终被谴责嘲弄的讽刺喜剧。这种巧妙的文字游戏真是隽永极之,高手在民间啊!也有嬉皮调侃的谜面,如:“我在深山坳里坳,相公请我去看潮,我向娘子讨把米,娘子反手缚我腰。”谜中“我的悲惨遭遇”更让人发笑。

我国汉族地区流行吃粽习俗,许多少数民族受此影响,也形成这一食俗。这在各地民间谜语中也有所反映。苗族人民就传唱着这样一条粽子谜:“生在青山青朵朵,爬岩爬坎去找我,找到回家吃饱饭,拿棵草草拴住我。”这条谜语和汉族“我在深山坳里坳……”这一粽子谜不谋而合,有异曲同工之妙。童趣的谜语有“芦窝里有只小白狗,戳一枪,吃一口,”当你在品尝粽子的时候,回味一下趣意盎然的粽子谜语,或许会带给你一份快乐。

一品粽王,在采用民间工艺的基础上,更是在鲜肉棕中加入高邮咸蛋黄,粽子个大饱满,味美肉鲜,清香扑鼻,入口润滑细嫩、柔软黏稠、齿颊留香、回味甘甜、营养丰富,性价比超高!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2018全国卷作文 我关爱他人作文 关于祖国的作文200字 作文写给十年后的自己 我的老师作文500 尊敬的老师作文 200百字作文 有关海鸥的作文 新学期的打算初二作文 我会编童话作文 好朋友作文开头 他也是我的老师作文 作文五百字大全 与环境有关的英语作文 成长作文 什么的味道作文700字 五年级作文运动会 同桌冤家作文 清明节有感600字作文 有关玩的作文 日语作文我的暑假 拾起记忆的碎片作文 妈妈的一天作文400字 家人睡觉的作文 在温暖的阳光里作文 学习雷锋的作文 开学第一课初中作文 黄山的风景作文 初中生话题作文题目 与我同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