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有“粽香”也有“药香” 倡导防疫祛病 端午节也是“卫生节”

2020-12-10 01:50:01
相关推荐

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一提起端午,各项鲜明的节日民俗成为人们熟悉的记忆。作为一项传统佳节,端午节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这一天的很多传统习俗,都与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有关,端午节堪称古代的“卫生防疫节”。

今年的端午佳节,处于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端午节卫护生命健康的价值更加凸显,全省各地也上演了一系列精彩的节日主题活动,以丰富的手段诠释传统节日的现代价值。

乘风破浪,龙舟上的端午

6月23日,古老的淮安里运河上,一条条龙舟如飞驰的利剑,百舸争流,健儿们奋力划桨,呐喊助威声此起彼伏。淮安第一届大运河龙舟公开赛吸引了104支龙舟队伍前来角逐。主办方告诉记者,作为传承千年的民俗文化,端午龙舟竞渡体现了同舟共济、奋勇争先的体育精神,深受群众喜爱。

在中国各地,端午的起源众说纷纭,存在龙的节日说、消灾防疫说、趋吉避凶说、悼念屈原说、清扫卫生说、调理阴阳说等各种说法。闻一多先生认为,五月初五应是“龙的节日”,起源于南方吴越民族部落举行的图腾祭,赛龙舟则是祭仪中半宗教半社会性的娱乐节目,“给图腾神,也给自己取乐”。

千百年来,赛龙舟始终是江苏各地最为常见的端午民俗之一。江苏各地的方志记载,南京的秦淮河曾是龙舟比赛的绝佳场地,端午节这天,全城观赛,“观者蚁集,桥岸均满”;苏州人在阊门、胥门、枫桥一带的水面上赛龙舟,“鸣金伐鼓,划桨如飞”;“年年竞渡闹龙舟,爱向芙蓉湖上游”,同样身处水乡的无锡人则喜欢在东乡荡口鹅湖、芙蓉湖上等处赛龙舟。

和荆楚一带纪念屈原不同,江南地区的人们划龙舟是为了怀念春秋名将伍子胥。相传悲情人物伍子胥在五月五日被吴王夫差赐死,死后被封为潮神。江南人民同情伍子胥,于端午节这天在江河之上划龙舟,以迎接潮神伍子胥。

端午赛龙舟至今依然是参与度极高的群众体育项目。近年来,端午节前后,南京莫愁湖、苏州石湖、徐州云龙湖、扬州明月湖、无锡蠡湖等地常常会举办龙舟大赛,吸引各行各业的人们组队参加。

“划龙舟既增强了体质,也培养了团队的协作能力,在我看来,端午节也是一个‘健身节’。”在淮安第一届大运河龙舟公开赛现场,带着团队小伙伴们来赛龙舟的互联网公司老板李文伟这样说。

驱疫消毒,端午民俗倡导健康习惯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民俗内涵极为丰富。和春节、清明、中秋相比,端午民俗更强调防疫祛病,禳灾送瘟,因此很多专家学者将端午节比作古代的“卫生防疫节”。

五月初五适逢仲夏,气候湿热,暑期上升,毒虫孳生,利于疾病的传播,威胁人民健康。在古代,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古人将端午前后活动频繁的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种毒物合称为“五毒”,形成了挂菖蒲、挂艾叶、佩香囊、喝雄黄酒、挂钟馗图、穿虎头鞋等各种与“五毒”针锋相对的民俗。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江苏很多地方,端午节这天家家要挂菖蒲、插艾叶。人们相信,菖蒲形似宝剑,艾叶形似虎爪,寓意老虎守门,将“五毒”挡在门外。从医学角度看,艾草和菖蒲均为药用植物,能驱病防蚊、净化空气。端午这天,小娃娃们要穿上虎头鞋、戴上虎头帽,有些地方的家长还会给孩子们的手臂上缠五色丝绦(长寿线或长命缕),身上披“老虎被”,额头上用雄黄画一个“王”字,种种举动,寄托了家长希望孩子们像老虎一样健康强壮,免受毒物侵扰的美好心愿。

端午节,很多人都要喝上一杯雄黄酒或菖蒲酒。明代高濂在《遵生八记》说:“(五月)五日午时,饮菖蒲雄黄酒,避除百疾而禁百虫。”著名的“白蛇传”故事中,白娘子误喝雄黄酒现出原形的故事就发生在镇江。雄黄是一种中药,系硫化物类矿物,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等功效,常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将研磨成粉末的雄黄加入普通酒中,就能调制成雄黄酒。

在苏州、无锡、常州等江南城市,端午节的午后,人们将混合有雄黄酒的石灰水洒在门窗和墙壁上,口念“大虫踏煞,小虫药煞,手里有药,握把撒撒”。雄黄酒还可涂抹在孩子的额头、胸前、手心、脚心处,以清毒杀虫。除了雄黄水,江南人家还要点燃苍术、白芷等中草药,熏蒸室内,并用艾叶、菖蒲烧汤沐浴。很多地方还保留着端午节给小孩子挂线织网兜的习俗,有装鸭蛋、鸡蛋的,也有装樟脑、冰片、菖蒲、雄黄等对身体有益的药材。

端午民俗虽然起源于科学并不昌明的时代,但有相当部分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具有驱疫健身的积极意义。在南京农业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季中扬教授看来,挂艾叶、挂菖蒲、佩香囊、喝雄黄酒、兰汤沐浴、扣五色绒等端午节俗就是为了驱瘟、除邪、止恶气,有益身心健康,应得到有效的传承和推广。

有效传承,健康民俗助力防控疫情

端午节前夕,井秋红带着她的“曹氏香包”来到卡特彼勒(徐州)公司,教大家缠五彩丝线粽子,一只只美丽而多变的粽子香包,在大家的手下纷纷诞生,为端午节的到来营造出浓浓的节日氛围。“粽子香包是一种古老的香包技艺,既可以辟邪驱蚊,也可以点缀衣饰。”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徐州香包省级传承人,井秋红正感受到人们对于香包的高涨热情。

香包芳香怡人,可以杀菌抑菌、防病强身。井秋红出身于徐州香包世家,她告诉记者,端午节对于香包人的意义非同一般。徐州香包里的“五毒包”就是端午节的热门香包,利用中药配方达成一定的功效。把五毒绣在香包上,而香包里是传统的驱虫中药,用艾叶、甘草、白芷、薄荷等十八味材料制作而成。过去,五毒包通常是放在家里的墙角、屋顶等处,五毒闻到这种香味,就会避而远之。

6月23日,记者来到南京市雨花台区梅山集贸市场,发现这里不少摊位前都放着捆扎好的艾草待售。几根艾草配两根菖蒲,两元一把,亲民的价格很受本地市民欢迎。艾草和菖蒲的植株都有奇香,有提神醒脑、祛病强身之效,菖蒲的叶子如同宝剑一样,更有辟邪的象征。

正在售卖的摊主梅马香告诉记者,端午节临近,艾草菖蒲非常走俏,自己这个小摊一天能卖出一百多把,“南京人一直都有端午节插艾草的习惯。艾草不仅能插在门上防蚊虫,还可以用来泡水洗澡。” 她说,自己每年都会卖艾草,不过今年明显感觉比往年卖得更好些,或许是疫情让大家更加关注生活健康了。

端午节前夕,90后姑娘彭琴脂的文创淘宝店铺上新了《艾虎五毒图》《端阳景》等绘图文创产品,“虎在古人心中是百兽之王,‘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艾草剪出来的‘艾虎’也能驱邪避害。”彭琴脂希望,在疫情特殊时期,她的文创产品能使大家“百毒不近”“百病不侵”。

剪刀翻飞,红纸上变化出“五毒”的图案。端午前夕,南京剪纸非遗传承人陈耀来到江苏省边检总站警保中心,给警官们剪剪纸,话民俗。“你看这幅《端午故事》,里面融进了包粽子、划龙舟、鸡虎镇五毒等民俗元素,在介绍端午节的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提醒大家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防止疫情传播。”

扫庭院,悬艾叶,佩香囊,浴兰汤……倡导杀菌祛病、护佑健康的端午习俗体现着中华民族的防疫智慧。专家呼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深入发掘端午节民俗卫护生命健康的积极价值,将端午节卫生保健民俗与疫情防控工作相融合,与爱国卫生运动相结合,将促进民众树牢卫生意识、践行卫生保健行为,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助力全面战胜疫情。

交汇点记者 于锋 顾星欣

实习生 付娜娜

L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最难忘的事1000字作文 改过自新的作文 介绍萝卜的作文 作文心愿500 童年趣事作文开头 关于苔的作文 小学作文类型有哪几种 英语电影作文 初中中考作文满分作文 植树节作文二年级100字 信仰作文素材 华丽转身作文 初中满分作文开头 行走在什么作文 下雪的早晨作文 绑架美女mm作文 我发现了100字作文 小学作文一封信 精彩的作文题目 我经历过这样一件事600字作文 作文《盼》600字 小学六年级作文爱 我不再怕黑作文 写事的作文题目大全 介绍贝壳的作文 以信任为话题800字作文 文明之花处处开作文 吹泡泡作文怎么写 作文提纲图片 学包粽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