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离开日语词汇 现代中国人就不会说话了?

2020-12-10 05:45:01
相关推荐

【文/ 潘妮妮】

在网上你会时不时——可能隔一年两年——看到一说法,说中国的现代语言离了日语,我们没法讲现代语言;或者再夸张一点,“现代中国人离开日本的翻译,没法说话了。”当这句话一扔出来,网上另一群人马上就会怼过去,说“那你日本人离开中国古籍,也没法说话”。最后变成大家互相杠起来,没有办法形成一个有效的讨论。

有时候社会上有人会担心,今天年轻人的流行词汇里日语词汇是不是越来越多,这是不是一种文化入侵?所以我就想先聊一聊近代的翻译。

这里我想先说下中日语言之间——或者近代我们对一些西方文明产品——翻译过程中的一个路径,比如说想到一个词,叫“电话”。

我们知道“电话”这个词是日本人翻译的,从telephone翻译过来,可以说是比较信达雅的。中国以前曾翻译成“泰来风”,后来就被淘汰了,我们跟着使用了“电话”一词,大家都能够理解。但是往后看,随着一些新产品的出现,翻译路径就分流了——我们先合流,再分流。比如后来手机出现了,我们就叫“手机”,而日本人在电话的基础上叫它“携带电话”。这里看上去,大家的逻辑仍是差不多的,“手上拿着电话机”和“携带电话”是一样的。而现在呢?Smartphone,中国人叫“智能机”或“智能手机”,日本人就整个不一样了,直接翻译成スマホン。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里面其实还是有我们自己的国情和道理在的,并没有因为一开始翻译成电话,后来所有的翻译路径都跟着日本人走,并没有这样子。

日本人翻译西方的用语是为了改革——为了明治维新,为了要所谓的推进西化,或者为了实现什么样的政治、社会、经济的目标。

在现代社会,我们都要调动大众,这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必然规律。但是你要动员大众,就要有一个大众基本上能够理解、接受的语言。我们可以注意到,日本那些主要进行翻译的学者,很多是中下层武士、商人的后代这种比较偏社会中层或中层偏下的一些人物。他们受过一定的教育,想要动员大众,又不会使用那种高层精英才会用的雅致的、复杂的、不想让大众听懂的语言。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他们从汉文古籍里寻找觉得大众看了之后也大致能够明白的意思,再来翻译。

我们中国当时也面临着一个怎么样去发展,怎么样去改变,怎么样去适应现实,又怎么样去超越现实的历史任务,所以我们就会自然地理解,为什么那个时候日语的翻译在中国的现代历史实践中获得了生命力。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并不是说日本人怎么翻,我们就拿来用。

为什么后来我们会分道扬镳呢?为什么日本变成スマホン,中国变成了智能机?

其实分道扬镳也有它自己的道理。日语在长年的发展过程中,基本上是表音体系和表意体系,它有时是可以分离的。我们知道,西方语言基本上是表音体系,而中国的语言是表音和表意统一的体系,所以包容外部文化也好,或是翻译外部文化也好,所使用的方法也必然是不一样的。

比如日本在对应西方语言的时候, 可以自然地使用表音体系的那一套,因为东西本来就是注音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日语里面有大量外来词。但是中国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汉字本身表音、表意是一体的,不分割的,这就决定了如果直接用日语那种外来语方式来翻译的话,汉字的表意性就会带来一定的误解。于是我们在翻译过程中肯定会努力去避免,这是语言本身的性质。

我们再想多一点……日本很多医学名词、科学名词是直接翻译的,它精确地指向曾经的西语概念里有的那个东西,非常的科学,非常的精确,这是它的好处。但是它可能也会产生一个不好的地方,相应来说传播会受影响,特别对于大多数没有进入专业领域的人,或者说在实践当中没有经常使用这个领域的相关术语的人,就与它分离了,科学与大众就分离了。

但是放到中国,我们的翻译尽量追求既是原意,又会获得大众的理解。也许它不够精确,但是相反来说它在科普的时候可能就会相对容易一点。

我们再想多一点,如果直接使用外来语,那意味着进来的每一个词都是新词、新东西,你要重新去接受它。

日本的外来语词典会不断地修订,而且越来越厚,大家记住所有的东西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这样一来,它就会带来一个很直白的(问题),那就是代际之间的沟通肯定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尤其现在流行文化——特别是年轻人的前沿文化——变化是非常快的。今天知道的东西,明天也许就没用了;今天你好像是一个站在前沿的人,到了第二天或过几天之后,你似乎就变成了一个老古董。但你用一种传统的既有的思维方式去重新解释外来事物的话,也许可以找到传统跟现代之间的一种联系。这也是语言的魔力所在。

今天很多在日本流行文化作品里经常出现的词汇,已经进入了大众舆论的范畴,而且被普遍地接受。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元气”这个词,好像已经被普遍地接受了。当然我们用“元气”跟日本人的“元気”的本意又会有点区别。

我们今天很多的宅男们、宅宅们、オタク们等用的词里面,也会大量用到日语里的词。比如我们可以在机甲动画里——可能我举的例子又有点老了——看到“制御不能”,机器不能控制了叫“制御不能”;还有大家很喜欢开玩笑,“立入禁止”。这些都是宅宅文化里很喜欢用的一些词汇,但是却没有办法进入大众范畴;它会变成一种很小众的亚文化,大家用这些词,为了显示很亲密,表明我们是同一种人。

其实我们回顾民国时候,可以看到民国的一些作品里面也经常出现“彼女”这个词——她,女性。但是后来这个词就没有进入现代语言,我们还是用了更符合我们习惯的“他”与“她”的对应。

所以我觉得这东西基本上是不能构成文化入侵,因为它最后依然还是被内化的。它之所以能够被吸收,是它与你本身的文化逻辑之间存在着一个相似之处,存在一个可以共荣的部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秋天的作文300字 为什么要学英语作文 劳动最光荣作文结尾 春节里的一件事作文 参加俱乐部的英语作文 勿以恶小而为之 作文 小学生作文批语 秋天的家园作文 一次小实验作文300字 玩摩天轮作文 作文竞赛简报 作文运动会题目 挑山工精神作文 我喜欢的一天英语作文 网球比赛作文 师生之间作文600字 好暖作文 以夏天为主题的作文 生日聚会英文作文 那个人改变了我作文 暑假活动英语作文 梅花作文450字 我以书本为知己作文 关于介绍自己的英语作文 与读书有关的作文 精彩半命题作文 遇见你真好作文600字 荡秋千作文 付出与分享作文 与什么交朋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