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过年说门神:今年我们最需要“霍去病”和“辛弃疾”这二尊大神

2020-12-10 10:15:01
相关推荐

今年的春节有些特殊,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很多人的年过得五味杂陈。以往,中国人会通过门神来抵挡灾祸和病患,于是还有人设计出了庚子鼠年的最新门神组合——

霍去病与辛弃疾门神

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门神虽小,张贴方式简单,却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又从未间断的典型表现。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门神。

要想知道门神的起源,首先要了解“门”。在中华文明史上,门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存在的,我们的祖先还经历过“巢居”和“穴居”的阶段。儒学经典《礼记》中就记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巢居的遗迹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但半地穴式的房屋已经显示出先祖对门的重视了。

处于新石器早期的秦安大地湾,在半地穴式房基的门道中就有夯土构筑的圆形柱洞;西安半坡遗址中的房屋建筑,与门有关的结构构造也最为复杂,显示出对门的特殊重视。

门的设置最初是提供保护。《释名》曰:“门,扪也。在外为扪,幕障卫也”。原始人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万物有灵和到处都是鬼魂的世界中,暴露在大自然的直接威胁之下,因此家能够提供重要的安全感,而门作为“家”与大自然,与万物有灵世界的界隔,在原始人的意识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门神就是从这种特殊的意义中衍生出来的。考古工作者在商代殷墟宫殿建筑门下发现四至五个呈跪姿的牲人,不仅持有戈、盾、贝等武器,还随葬有一条狗,他们都是为了保卫房屋,防止鬼魂侵扰的。

这种禳灾的巫术就是门神最早的起源,门神也成为“五祀”之一并产生了门祭的礼俗。

所谓“五祀”,指对户、灶、中霤、门、行五种家宅神祇的信仰,其中门户主出入,灶主饮食,中霤主堂室居处,行主道路。

在古代,门与户有明确的区分的,双扇对开的称为“门”,单扇的则叫“户”。门神起源很早,但有具体名字和故事的门神来自《山海经》,即著名的神荼和郁垒。据《山海经》的记载,神荼和郁垒居住在度朔山,山上有株巨大的桃树,树枝盘屈伸展三千里,东北方有座鬼门,由神荼和郁垒把守,有恶鬼往来则用苇索捆起喂虎,后代的百姓因此奉其为门神,用以驱鬼辟邪,保障庭院平安。

神荼和郁垒是在汉代才成为门神的。

神荼起源于夏代,其本意是一种药草,有清痰疏导之功用,当时人们有在门上挂悬植物、祛除疾病的习惯。这种风俗随后流传下来,汉代仲夏时节在门上挂艾成为国家制度,民间五月五日,人们会把采来的艾草做成人行挂于门上,以防毒祛灾。人形艾草成为一种门符,后来被拟人化为守鬼门的门神,也成为最早的门神之一。

郁垒的“垒”字在汉代与“螺”同音义近,而螺是殷商挂在门上的符箓。殷人五行属水,最忌闭塞,所以用螺放在门上,因为螺生长于水底淤泥中但不会受泥之闭塞。郁有郁结之义,郁螺乃反用其义——防止郁结之螺。这个传统被汉代继承成一种螺壳型的门符,并在神话中拟人化为门神郁垒。神荼和郁垒成为门神之后,形象也逐渐固定下来,在河南密县打虎亭的汉墓画像石上,两神相貌衣着相仿,短袖上衣,下系长裤,双臂相交,手中各按一虎,双目一远瞩,一低察,如觅鬼魅之形迹,非常生动传神。

神荼和郁垒门神

在神荼和郁垒之后,唐代还出现了钟馗啖鬼的传说。沈括的《补笔谈》中记载了钟馗的事迹,相传其为唐玄宗时人,因武举屡次不中而触殿阶而死,死后发愿镇守殿门,并专以捕捉恶鬼为务。唐玄宗曾在梦中遇到钟馗,醒后觉身体不适全无,遂命吴道子图其像,批告天下,以祛邪恶。钟馗的传说随着明代鬼怪小说《钟馗斩鬼传》《平鬼传》的传播而被妇孺皆知,成为家喻户晓的神灵,逐渐有取代神荼、郁垒门神地位的趋势。明代的《月令广义》中记载了当时正月的风俗:“元旦三更迎灶毕,钉桃符,书聻,画重明鸟,帖门神钟馗于门,以避一年之崇”。

钟馗画像

相对于面目狰狞、执鬼食虎的神怪形象,我们更加熟悉的门神是威武雄壮、披甲执钺的将军或武士的形象。

门神形象的变化,也是从汉代以后逐渐发生的,与当时将军造神的社会环境有重要的关系。

汉代以来有将军祭祀的传统,是为了借助“猛士”的神灵来守卫江山社稷,伏波将军马援、蜀汉将军关羽都是著名的例子。唐代诗人刘禹锡曾有诗:

行到南朝征战地,古来名将尽为神。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普遍祭祀的将军神祇逐渐与门神结合,成为后世常见的将军门神。宋人袁褧的《枫窗小牍》中记载北宋风俗:“靖康以前,汴中(首都开封)门神多番样,戴虎头盔,而王公之门,至以浑金饰之,识者谓:虎头男子,虏字;金饰,更是金虏在门也。”

所谓番样,指的是番上宿卫,即守卫殿门的将军,但还没有明确的指向。我们所熟悉的秦叔宝和尉迟敬德,虽然是唐代名将,但他们被奉为门神是元明之后的事情,主要是受宋元话本小说之类通俗文学的影响。

明人所辑《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记载了两人成为门神的故事。相传唐太宗李世民感染恶疾,梦见寝门之外抛砖弄瓦、鬼魅号呼,于是秦叔宝和尉迟恭披甲戎装,立门以伺,宫中遂宁。太宗以两人守夜无眠,命画工图二将军形象全装,手执玉斧,腰带鞭链弓箭,怒发一如平时,悬于宫掖左右门,从此再也没有闹鬼的之事。民间也纷纷效仿,以之作为镇宅神。

秦叔宝和尉迟恭门神

秦叔宝和尉迟敬德算是近代流传最广的门神。不过,民间存在的门神形象还有很多,比较多见的还有孙膑、庞涓、萧何、韩信、赵云、马超、马岱、裴元庆、李元霸、薛仁贵、焦赞、孟良、杨延昭、穆桂英等。

这些门神的组合并不为时代所拘定,清代陕西汉中的门神画有将马超和赵云结为一组的——

马超、赵云门神

还有把两个对头强行凑到一组的,比如《封神演义》中帮助周武王的燃灯道人和帮助殷纣王的赵公明——

燃灯道人与赵公明门神

还有把昔日同学后来反目的孙膑和庞涓也都组对给列成门神等等。

近代以来,门神的泛化功能开始出现,其性质逐渐从辟邪祛恶向祈福迎祥转变,出现了许多文门神,即祈福门神。这种主题的门神形象,多戴纱帽,着朝服,捧笏板,持吉物,白面美髯,慈眉善目,一派雍容华贵的风格,比较常见的有天官赐福、麒麟送子、五子登科、封侯挂印等,反映出当时温厚平和的时代精神。

门神作为一种古老的精神信仰穿越了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在不同的时期也展现出不同的特点。1945年,为了鼓励军民抗战,重庆中山路美国使馆新闻处一带的街面,贴着一套特别的门神画。左边是手执匕首的中国士兵,脚踩日本小鬼;右边是头戴航空帽的美国飞行员,也脚踏身穿日本军服的小鬼,左右对称。

敌后抗日根据地也有同样类型的门神画,两名战士手执砍刀,身骑战马,怒目圆睁,相对而立,左右各写“抗战胜利”和“军民合作”,体现出典型的时代特征。

抗日时期的门神画

如今,随着城镇化不断发展,尤其是城市建筑形式的变化,传统年画存在的空间越来越小,逐渐被一些可爱的生肖卡通形象、剪纸和“福”字所取代,门神也逐渐失去了以往禳灾祈福的功能,成为传统艺术形象的代表,成为我们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不过,门神的因素并没有消失,反而通过动漫、平面艺术、园林建筑等方式重新焕发了生机,2016年上映的动漫电影《小门神》就获得了不错的反响。

电影《小门神》海报

生活中,门神形象不断丰富,也更加灵活,成为展现民间艺术的重要舞台。但愿颇具特色又有悠远历史传承的门神,会作为农历新年的象征,伴随着我们一代一代的传递下去。

文/元微之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青春我做主作文600字 春天来了作文400字左右 新学期新计划作文500字 一次难忘的旅行作文400字 生活需要勇气作文600字 给自己的一封信600字作文 一句话的力量作文600字 伴我成长半命题作文600字 我为自己点赞作文600字 除夕作文开头结尾摘抄 微笑面对生活作文600字 坚持就是胜利作文600字 书香伴我成长作文800字 知心的话儿告诉你作文 快乐的春节作文500字 20年后的我作文400字 吃团圆饭作文300字 六年级下册英语第一单元作文 弘扬传统文化作文800字 多彩的活动作文300字 寒假我学会了什么作文 欢欢喜喜过春节作文 走亲访友作文300字 400格作文纸打印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人生处处有风景作文 身边的温暖作文600字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洗碗作文300字三年级 关于春节的英语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