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千秋帝业》:用自己的笔 写中国古代的历史

2020-12-10 12:10:01
相关推荐

华夏文明,博大精深;中国历史,源远流长。

一、

截止到公元1840年,在汩汩的滔滔历史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从上古时代的夏、商、西周,一直到近古时代的元、明、清,历朝历代的先民都为我们当代中国人留下了丰厚的历史遗存。这些遗存,都是可以供我们长久发掘的历史宝藏,放眼世界,纵观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这是绝无仅有的。

然而,面对如此丰厚的历史遗存和文化宝藏,至1840年后的近代以来,人们普遍都怀有一种“基本焦虑”,这种基本焦虑在20世纪初,表现的尤为突出。对于所谓的“基本焦虑”,有人曾经举了一个例子,作了较为形象化的表述:

一个在智商和勤奋的方面都足以傲视邻里的家族,穷数代之功,积累了大量的钱币,本想着以此来发家致富、光宗耀祖、发扬门楣,却不曾料到,一夜之间改朝换代,旧币贬值,新币坚挺,这个突然的变故,令他们痛心疾首。在痛心之余,这个家族中当然也会有人去适应潮流,积极的获取新币,但是当他们无意间或偶然间看见那堆积如山、盈箱满的旧币的时候,心中的苦不堪言,是可以想见的,他们做梦都会想着,有朝一日就必能够重新恢复他本该有的价值。

用一句话概括这个事例中所隐含的“基本焦虑”,即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同我们当代社会现实的矛盾与冲突。这种焦虑随着中国古代历史结束中国近代历史的到来而产生,而从它产生之初,试图消除这种焦虑的人就不在少数。从近代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国粹派的“汇通中西”;从现代新儒家的“中西互为体用”,到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现代转换”等等。这些人的“苦心孤诣”,也许于事无补,也许浅薄幼稚,或者近于甚至过于荒谬,但是他们的这种苦苦寻求,都是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和当今社会现实的实际思考。

笔者的《千秋帝业》,自认为正是对这种于事无补的幼稚浅薄的近于荒谬甚至过于荒谬的思考的继续。

二、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不可否认,作为符号系统的文化体系无论如何宏大辉煌都无法证明自己存在的合法性;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然毋庸讳言,作为既定的事实的历史无论如何浑厚深沉都已成为过去。

但是,常言道:“前世不忘后世之师”,我们应当清楚的一点是,只要中华民族还要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生存和发展就不能忘记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不能将中国古代的传统历史文化视为已经没有价值了的被废止了的“旧币”,而是应当视为有待发掘和开采的宝藏。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蕴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包括但不限于民族精神、权力意识、意识形态、自尊与自卑抗争和超越等等。

三、

笔者自少年时代起就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产生了相当浓厚的兴趣,尤其热衷于关注和思考中国古代文化在中国古代政治“治”、“乱”、“兴”、“衰”、“亡”之循环更替中的变迁。

自西周王朝已降,中国历史就在治、乱、兴、衰、亡的循环中更迭前进,曲线发展。春秋、战国以及大一统之后的秦、汉各代,一直到元、明、清都概莫能外,这种循环性的历史周期,由于发展的惯性,直到20世纪初和上半叶的40余年中,仍然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走向,1949年10月1日,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四、

从公元前四世纪中叶商鞅变法以后,一直到公元20世纪初辛亥革命之前,古代中国一直运行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以君主专制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是贯穿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架构始终的基本制度。站在社会主义社会的高度,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来判断中国封建制度,我们当然可以清楚的认识到专制主义的没落、腐朽,乃至黑暗。

然而,作为有史以来历史视野最为开阔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当代人,我们还应当意识到,一套在中国运行了长达2300多年的社会制度,必然有着其内在的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近现代国学大师、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就曾说,对于中国古代传统制度,不能简单地用“黑暗专制、腐朽没落”一概抹杀。现当代著名清史学家、《清史》主要编撰者戴逸先生也说:

义愤不能代替科学的分析,痛恨它(封建制度)、咒骂他也无济于事,只有研究……

笔者正是循着以上这种思路,创作历史架空小说《千秋帝业》的。

五、

在两年前,笔者根据自己十余年来阅读和学习历史以及文学的体验和感悟,开始创作笔者的第一部小说《千秋帝业》并在铁血网的读书频道进行连载。试图通过这样一部小说来近距离的感知中国古代历史,窥见中国古代历史某一部分的面貌,并以此来考察在中国古代特定环境下的人和事,最终表达笔者个人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认知。

本书的时代背景落在一个诸侯割据、群雄争霸的乱世,以一个少年时代就登基为帝的君主长达40余年的帝统生涯为主线,穿插讲述乱世之中除了此君主所治之国外,各个政权的衰落与灭亡,并试图探索其衰落与灭亡的各种原因,集中展现中原大地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进程,同时着力刻画一些在这一段历史中不容忽视的文臣、武将、后妃,表现他们在历史中做出的努力,这些努力有内在推动性的、外在阻碍性的,等等。

所谓:

天到无边云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莫怜高处东风雨,绝上琼楼最高层。

又所谓:

云蒸龙变风波诡,江河滞流日欲颓。乾坤谁能主沉浮,神州仗剑凭我辈。

业已完稿,故而自跋。

最后,由于历史专业知识的匮乏(专业是文学)、人生阅历的浅薄(本科尚未毕业)以及自身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所能看到的书籍、视野的高度以及个人身体条件和行动能力的不足等)定然不能窥测到历史的本质。另外,作为一个文学专业的本科生,我对自己的写作能力感到十分惭愧。不过,尽我笔力所能,描画出的一个脱胎于真实历史的小说世界,应该是能够差强人意的。

参考

《千秋帝业》.季赛争作.铁血读书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李壮膺、李春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怎样认识康雍乾盛世——答周思源先生》.戴逸著.原载《中华读书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选择 500字叙事作文 推荐电影英语作文 象征手法作文 路作文800字 购物的英语作文 二年级50字作文 旅行作文开头 优秀作文350 作文500字写事 450个字的作文 小学作文6年级 我的性格 作文 丁香花作文 有关人的作文 作文能写什么 温暖400字作文 高中语文作文范文 优秀的作文素材 井冈山作文 抗疫人员作文 作文获奖感言 五百字作文初中 作文优秀片段 老师教我作文 茶花的作文 种树的作文 保护自然作文 冬天风景作文 一件事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