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Surface Pro X 评测:这就是我的第二台 Windows 设备

2020-12-10 14:10:02
相关推荐

对于一个码字民工来说,除了文字的自我修养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自我修养就是保护腰椎和颈椎。

在办公室不光要坐人体工学座椅加靠垫,还要配显示器辅助坐姿,在外出差呢,就得寻找各种背得舒适的背包,以及更为轻薄的笔记本电脑。

我再也不是从前那个少年,体形也在一点点改变。

曾经我觉得背着外星人游戏本出差也没什么,就像穿着匡威也敢上球场一样,如今哪怕是走路我都选缓震好的鞋子,选电脑也是这种心态。

过去两周,我尝试让 Surface Pro X 成为我的「第二台电脑」。

纤纤细腰,盈盈一握

终于,等来了一台光从外观上就能区分出来的 Surface Pro 产品。

微软更新了沿用 4 代的模具,让 Surface Pro X 成为了 Surface 家族中颜值能打、身材最好的一位,可谓是「苏家有女初长成」。

尽管在尺寸上与同期发布的 Surface Pro 7 相当,但 Surface Pro X 有着更窄的边框,在 12 英寸的机身里塞进了 13 英寸的屏幕。

除了窄边框,另一个让人一见倾心的外观细节,莫过于 Surface Pro X 的腰围。虽然 774g 的重量与前几代 Surface Pro 数字系列相差无几,但 7.3mm 的机身厚度可以说苗条了一大圈。

Surface 家族中从未有过这样的纤纤细腰,加上 Surface Pro X 更加圆润的机身边角,当以平板模式手持时,更有「盈盈一握」的感觉。这一回,它终于是像平板,而非电脑了。

Surface Pro X 之所以能拥有如此苗条的身材,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那块微软和高通联手打造的 Microsoft SQ1 处理器芯片,只有 7W 的热设计功耗,大大降低了电池和散热系统的压力,也简化了主板。

此外 Surface Pro X 的机身材质也没有继续沿用前代的铝镁合金,而是采用了和 iPad 、MacBook 类似的阳极氧化铝,金属质感更强,耐久性也更好,不过说实话,黑色金属倒是没那么耐灰尘耐汗渍,大家没事记得擦一下。

Surface Pro X 这样的体积和厚度, 非常适合可以在日常放在挎包内通勤,经历过广州地铁三号线上下班高峰的朋友,就会知道意味着什么。

而在我的出差旅途中,比起 1.35 千克的 MacBook Air 13 英寸,Surface Pro X 也能让我减负不少。尤其当我需要在狭小的经济舱座位中赶稿时,Surface Pro X 轻薄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了。

当然,笔记本的轻薄程度是和性能通常是呈正相关的, 为了这样的极致轻薄,Surface Pro X 付出了什么代价,我在后文会详细介绍。

魔鬼在细节中

正如微软首席产品管 Panos Panay 所说的,「Surface 是品质与细节的堆积」。这不仅体现在迎合设计潮流的窄边框高屏占比薄厚度上,也在它的灵魂伴侣配件上。

键盘

爱范儿资深 Win Boy 曾说:没有键盘的 Surface Pro 不是一台好平板。键盘是「二合一」设备里不可或缺的二分之一。

Surface Pro X 的键盘盖,采用了和 Pro 数字系列完全不同的全新设计。在键盘上方有一个凹槽,用以收纳 Surface Slim Pen,并为其无线充电,折叠起来后可以将手写笔完全隐藏。

比起过去将手写笔磁吸在机身侧边,这样的设计更不容易丢失,也不用再翻遍包里来找被蹭掉的手写笔。而且,这也意味着无需依靠电池供电了。

Surface Slim Pen

为了将手写笔放进凹槽,新款的 Surface Slim Pen 也设计得更加扁平,同样支持 4096 级压感。也许有人会还是认为圆柱形的 Surface Pen 手感更好,但灵感来源于木工铅笔的 Surface Slim Pen,在书写和绘画时则多了几分临场感。

Surface Slim Pen 的顶部可以直接作为橡皮檫使用,这在我做笔记和给文章做标注时就非常实用了,十分接近传统铅笔的体验。

根据官方数据,Surface Slim Pen 的 Slim Pen 延迟为 2 毫秒,比 Surface Pen 要略胜一筹,在实际的书写体验中其实基本已经感受不到延迟。虽然对于我来说,手写笔在日常使用的频率并不高,但 Surface Slim Pen 让我找回了当年在课堂上抄抄写写的感觉。

不过要注意的是,新款键盘盖是 Surface Pro X 的专属设计,其他机型并不适用。而 Surface Slim Pen 则可以在其他 Surface 设备上使用。

接口

在评测 Surface Pro 6 时候,我们对这台设备的评价是:「万事俱备,只欠 Type-C」,这次 Surface Pro X 砍掉了 USB-A 接口,直接配置了两个 USB-C 接口。虽然我认为现在的笔记本还有得有个 USB-A 接口比较好,但是念在 Surface Pro X 的厚度,这自行车儿我们要不了。

近年来 USB-C 大有一统天下之势,无论是外接显示器、高速硬盘、外置显卡和相机等,还是为其他设备充电,优势都是显而易见的。

拥有两个 USB-C 的 Surface Pro X ,扩展性也得到了显着提升。这带来的生产力的飞跃和背包重量的减负,我的同事文俊在之前一篇文章就介绍过, USB-C 的高可扩展性,既能省去一些配件的负担,还能组合出「准电脑」级的配置。

所以,买了 Surface Pro X,周边产品也可以升级一番了。

Surface Pro X 用的还是磁力自吸电源接口,一靠,一吸,那一声清脆的「啪」,引起极度舒适,这也是如今为数不多仍然保留磁吸充电口的笔记本了。

当然,如果你觉得用设备原配充电器略显笨重,完全可以带着支持 65W PD 充电协议的充电器,通过另外两个 USB-C 接口充电,速度和磁吸接口是一样的。

如果说砍掉 USB-A 接口是出于轻薄考虑,那么一个可能让人不太习惯的细节是,Surface Pro X 也砍掉了 3.5 mm 耳机接口。没办法,笔记本电脑也走出了这一步,乖乖买蓝牙耳机吧。

多嘴说一句,别看 Surface Pro X 这么轻薄,扬声器效果还挺不错的,清脆洪亮,都说万元以下听个响,反正 Surface Pro X 的响在轻薄本里算中上了。

好拆

另外,Surface Pro X 的固态硬盘(SSD)也可以自行拆卸更换,支持从 128GB 扩容到 512GB, SSD 下方就是 SIM 卡的卡槽,这对于一直以「难修复」着称的 Surface 来说并不常见。

iFixit 破天荒地给 Surface Pro X 打出了 6 分(10 分制)的可修复评分。这是什么概念?

Surface Pro 系列前面六代的分数加起来,才有 Surface Pro X 这么高(分数越低表示越难修复),而隔壁的 iPad 全系则是坚挺的 2 -3 分。

这样的易拆卸体现了 Surface Pro X 的灵活性,而灵活机动,正是这款设备最大的特点。

日常办公体验

对于世界现代设计影响深远的包豪斯风格中,有一条被奉为圭臬的设计原则: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所有的设计,最终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因此衡量一款产品好不好用,还是要在日常的使用中找到答案。

由于 Surface Pro X 采用了 ARM 架构的处理器,不支持绝大部分 64 位的桌面应用,主要通过模拟 X86 环境运行 32 位程序或 UWP 应用,软件的兼容性和运行效率恐怕是很多用户对这台设备最大的顾虑。

而我的日常办公场景大概是这样的:

在 Chrome 上打开十多个标签页寻找选题素材,并在线编辑文章;打开网易云音乐作为我的工作背景声;通过微信和企业微信与同事进行协作;用 Zoom 、腾讯会议件进行线上会议和远程采访;用泼辣修图给文章配图修改尺寸和添加水印;时不时需要用到 Office 三件套编辑资料。

从这两周的体验来看,上述提到的这些应用,在 Surface Pro X 上同时运行时基本能做到流畅不卡顿,即便是「内存杀手」Chrome 的网页也不会出现未响应的现象。

对于我这样以码字为生的文字工作者来说,打字的体验是不能将就的。 Surface Pro X 的键盘的稳定感和键程固然无法和机械键盘相提并论,但在旅途中写稿时 ,掏出这样一台设备显然更加轻松。

不过跟很多二合一设备一样,由于重量主要集中在平板部分,导致头重脚轻, 如果将 Surface Pro X 放在大腿上码字,感觉还是有点吃力,不如传统笔记本稳固。

值得一提的是 Surface Pro X 键盘套的触控板,这是我转向 macOS 后,第一台让我可以抛弃鼠标的笔记本电脑,这对于经常出差办公的我来说十分重要。

而 Surface Pro X 支持的的 4G LTE 连接,一开始我觉得是没有必要的,毕竟连接 WiFi 和热点已经非常方便。但当我在外办公临时接到一个需求时,那种一打开电脑就在线的体验,我也只能说一声「真香」。

除了像我一样需要在外赶稿的媒体人,不少新媒体运营者常常也遇到很多随机性强的密集轻办公需求,比如绑定公众号管理员和开通白名单,但只是为了这些需求带着笔记本出门,则过于沉重了,因此不少人都需要 Surface Pro X 这样的「第二台电脑」。

这正是微软对 Surface Pro X 的定位:「推动外出生产力」。既然是主打移动办公,续航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官方给出的最长续航是 13.5 小时,我们都知道那是实验室数据。

在实测中,在屏幕亮度 50%、二档模式(一档续航最强,四档性能最强), 连接 WiFi ,打开微信和企业微信,同时用 Chrome 打开 18 个标签页,在线编辑文档,一小时消耗的电量约为 13%。

也就是说,在网页浏览和文字编辑为主中强度办公下,可以支持 7-8 小时的使用,基本能够覆盖全天候的轻办公场景。

如果只是用平板看电影,我用 Chrome 打开 Bilibili 播放一部 1080P 的电影,一小时耗电 15% 左右,连续看三四部电影也不成问题。

Surface Pro X 也配备了 65W 的快充,官方数据是 1 小时可以充电 80%,实测基本可以达到这个水平。如果在上述中强度办公中同时充电,一小时则可以充电 68%。

此外 Windows Hello 人脸识别登录依旧如丝般顺滑,体验过这样一气呵成的顺畅登录,有种使用手机 3D 结构光解锁手机的感觉。

当我在评测完毕,再次切换回自己的电脑前时,打开需要输入密码的登录界面时呆了几秒,仿佛那个拿着 Game Boy Color ,却把它当成触控屏戳的小女孩。

微软和高通打造的 ARM 处理器,有多少生产力?

我知道,如果不看跑分数据,对于采用 ARM 处理器的 Surface Pro X,你可能始终会有些疑虑。

毕竟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推出 ARM 处理器的 Surface 设备,而当年推出的 Surface RT 与 Surface 2,无一例外都成了「前车之鉴」。

▲ Surface RT. 图片来自:Wired

但跟过去两次不一样的是,这次 Surface Pro X,运行的不是 Windows RT 这样的残缺版系统,而是完整的 Windows 10 系统,这对于基于 ARM 架构的处理器,也是更大的挑战。

在 GeekBench 4 的跑分测试中, Surface Pro X 在 ARM 环境中单核得分为 3395 ,多核得分为 10305,这个水平大概和搭载 AMD Ryzen 处理器的 15 英寸 Surface Laptop 3 相当。而 Adreno 685 GPU 的性能也超过了 Intel 10 代酷睿。

微软表示,Surface Pro X 每瓦的性能是 Surface Pro 6 的 3 倍,如果允许 ARM 原始程序, Pro X 的表现其实还有所提升。问题就在于,目前 ARM 应用的生态尚未成熟。

比如在跑分测试中,兼容性问题就暴露得比较明显。不少跑分软件都不兼容,可能会在安装和测试过程中报错,类似的情况在其他一些应用中也时有出现。

这对于定位为生产力工具的 Surface Pro 系列来说,很多人可能无法接受。不过在我们谈论生产力的时候,首先需要定义什么是生产力。

正如爱范儿在之前的文章指出的,生产力不应该由设备去决定,而是取决于你的需求。换言之,每个人的生产力需求可能都不一样。

我们经常看到有很多设计师和画家用平板创作出各种精美的画像,前两年一期 《纽约客》封面就是用 iPad 绘制的。

可是,就算给我再好的机器,我也画不出来,更重要的是,我并不需要。对于我来说,这就是过剩的生产力。

我所需要的,要一台能够出差时轻薄便携,而且在网页浏览、文字编辑和在线协作等方面不拖后腿的设备,甚至连 Photoshop 也不需要 ,很多时候美图秀秀或者泼辣修图就已经足够。

性能和轻薄不能兼得,当 Surface Pro X 用低功耗的 ARM 处理来换取日常使用的机动性,它所提供的生产力,就是为了满足我这样对移动办公有需求的用户。

相反,如果你是需要处理大量 4K 视频素材的视频剪辑师,是需要精修各种平面图的摄影师和设计师,那当然需要性能更加强大的设备。

值得买吗?

对于是否值得购买的问题, 抛开 Windows 和苹果阵营的站队,买 Surface 还是 Mac,买传统笔记本还是二合一设备,永远是争论不休,但没有结果的问题。

如果主要用于移动办公,目前桌面系统的体验还是更胜一筹。作为运行完整 Windows 10 的 Surface Pro X,比起 MacBook Air ,优势也一目了然:

史上最薄的 Surface+窄边框,观感和手感更加舒适新的键盘设计,触控笔更不易丢失支持 4G LTE 连接,开机即在线可以自行更换升级 SSDWindows Hello 人脸识别带来的「无摩擦」体验但如果放在其他办公场景, Surface Pro X 劣势也可能被进一步放大:

ARM 处理器对于性能和兼容性的限制,大型 64 位应用基本不可用砍掉了耳机插孔作为二合一设备中的代表, Surface 的价格一样是标杆级别的。 Surface Pro X 国行版起步 8488 元,顶配 13988 元的价格,值不值得买?到底还是看你的使用场景。

像是出差频繁的商务人士和媒体工作者,以使用 Office、浏览器等轻度应用为主,轻薄的 Surface Pro X 不失为腰椎友好之选。

但如果你主要的使用场景还是在办公室,就要考虑你移动办公的频率和强度,是否需要匹配一台这样价位的设备了。

不可否认,ARM 处理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 Surface Pro X 的生产力,但有消息称微软将在今年推出 Adobe 等原生支持 ARM 64 的大型生产力应用。在微软和高通两位大佬的支持下,这个生态未来也会越来越好。

▲微软展示 Adobe Fresco 在 Surface Pro X 上的应用.

所以,于我和很多人而言,Surface Pro X 其实很适合做用户的第二款 Windows 设备,尤其是用户已经有了一款 Surface Book 2 或者 Surface Studio 了,那么 Surface Pro X 的到来,就恰好填补了 Surface Go 和 Surface Laptop 3(Surface Pro 7)之间的空白。

更何况,它真的很像平板,没事带个平板出门,不会显得很社畜吧?

本文配图由梁梦麟拍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赶集的作文 第一次月考之后作文 我的学习生活作文300字 写青春的作文 同学吵架作文 5年级300字作文 赞扬老师的作文 辩论会作文开头 六年级作文好词好句 我为什么喝彩作文400字 保护动物的英语作文带翻译 普通话口述作文 大学生心理问题英语作文 德的作文 毕业旅行作文 一篇写人记事的作文 作文的英语 我的幸福 作文 初中作文怎么教 我身边的小动物作文 作文题目可以写什么 快速作文法 的暑假作文600字 赞扬父母的作文 夏天的海边作文 点赞中国作文 互相关心作文 关于红色革命的作文 常见作文题目 2006年高考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