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人工智能抢饭碗的时代 孩子该如何学英语?

2020-12-10 15:10:01
相关推荐

原创2017-05-30逃妈东西儿童教育

最近,人工智能的发展持续抢眼球:和柯洁对垒的 AlphaGo,比去年和李世乭对战时的算法效率提高了近10倍,已接近“围棋上帝”;微软的人工智能少女小冰发布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虽然各位文化大伽称其诗篇还比较稚嫩,但前景可畏;刚刚过去不久的Google I/O大会上,Google公布了Google Assistant(类似苹果的Siri)的图片识别翻译功能,那也是牛得找不着北。比如在日本餐馆点餐,看不懂吧?用手机照一照。

哦,原来是一道章鱼烧。

想知道它长什么样也没问题,马上把图片找给你。

看样子,地球人已经阻挡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了,那问题来了,它那么强大,那中国孩子还要不要学英语啊?

这个问题基本上没啥好说的,要!最现实的,如果不百分之百明确幼升小,小升初,考大学……都不会考英语的话,试问有哪位家长敢让娃不学?而且,眼前可以看得到的是,一个能熟练掌握英语的人,必然能在职场上获得更大优势,甚至更多的额外收益,这也许在未来一二十年都不会改变。

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翻译都牛成这样了,我们的孩子到底该如何学英语?

语言学习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是作为听说读写的工具,如同打开了一扇门,让你可以窥探了解到门那边的风景;

第二层是通过这门语言了解另一种文化和思维,相当于走进了一道门,感受不一样的世界。

试想这样的场景,一个完全不懂英文的中国人和一个完全不懂中文的老美相遇,他们交谈甚欢,原因是都携带了一个特别的装置,这个装置能让说中文的一方还是继续说中文,而且听到的回应也是中文,说英文的一方继续说英文,听到的回应也是英文。只要语音识别、解析、翻译这几个功能足够强大,双方的交流基本是没问题的。这个装置就相当于第一层次里的那个解决听说读写问题的工具,我相信实现起来不会太久。

而第二个层次,估计在近二三十年人工智能还不容易做到。

虽然翻译能把中文和英文相互映射,但要注意的是,中文和英文这两种语言各自的词汇集合大相径庭,中文字很少, 掌握2000字就很了不起了,靠的是意会;而英文单词非常多,表达很精确。比如都是“胡子”,英文里有beard(下巴和面颊下部的胡子) ,moustache(嘴唇上胡须), whisker(腮须胡子) ......同样是“有毒”,比如说河豚有毒,中文里并不区分究竟是我们吃了它会中毒,还是被它咬了会中毒,全凭经验靠意会,而英文里则分别用 poisonous(吃了它会中毒) 和venomous(被它咬了会中毒)两个单词来准确描述。

当然,通过不同词语的组合,总能把原意大概表示出来,但和原文的表达感觉是有很大区别的。曾看过英文版的《英雄》,三位英雄的名字“长空,飞雪,残剑”,对应的英文是“long sky, flying snow, broken sword”,意境丢失100%啊,翻译能让你在门外看风景,但带不了你进去看门道。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看美剧的时候,即使听起来很困难,还是宁可选择“英文原声+中文字幕”的版本,也不选择中文配音版一样,原文原声的存在能帮助我们理解感受得更多。

所以,为了应付考试、提高竞争力,需要学好英语,而为了学到的东西不会被人工智能替代,必须得学第二层次,走进去,融入其中,不仅仅把英语当成工具来学习。那该怎么学,学什么最有效呢?英语学习涉及到方方面面,这里谈谈最值得注意的几点:

1.多“八卦”背后的文化

学英语就要“两耳皆闻窗外事”,要是像我们小时候那样,闷着头背单词抠语法,教学大纲有什么,考试考什么就学什么,这样的学习迟早会被人工智能替代。其实不常用的单词少背几个也罢,反正翻译软件也能做到,而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解英文母语国家的文化,思维上。

我们家里的 Google Home, 能把“I love you to the moon and back”翻译成“我爱你到天荒地老”,让我很惊讶,但细想如果听者完全不知道那句英文的本意,理解起来还是有偏差的,因为原文是强调“爱有多少”,它偷改成了“爱得多久”。如果再了解背景,读过《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绘本,就更清楚这句话本意是表达爸爸和孩子之间的感情。这种体会和感受,得建立在对文化和思维的理解基础上。

具体讲,让孩子多读多听地道的英文童谣,绘本故事,多看原滋原味的动画片,电影,还有实时的、和生活紧密相关的新闻、杂志,都很有帮助。比如我们每月一期和美国孩子完全同步的《HighFive》杂志导读,可以让孩子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同龄的老美孩子都在学什么,玩什么,甚至吃什么,穿什么……了解这些,才能更好地理解具体语言表达背后的思维逻辑。这些是人工智能还暂时替代不了的。

2.少纠结“纯正”口音

因为这件事真的不重要。就拿美国来说吧,俄拉克荷马州州立大学语言学家丹尼斯·普勒斯顿曾说,标准的美语根本就不存在。美国本身是个移民国家,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人,口音千差万别,美音,英音,印度音等等都有。如果论口音,印度人的口音在全世界可是数一数二的,远比华人来的重,可这完全不妨碍印度人在美国职场上呼风唤雨。另外,即使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东南西部的口音也有很大区别,但一点儿都不影响正常交流。

常常有读者朋友问到孩子能不能美音和英音混学,我觉得要不是有特别的个人偏好,还真不用纠结这点。在对话中有效沟通是第一位,比起口音,能说清楚让对方理解,能洞察对方的思维理解对方,这些要重要得多。口音毕竟是形式,咱们说的话才是内容,不是吗?而且,多接触熟悉不同的口音孩子将来的适应能力也会更强。逃逃的老师在课间还经常专门给他们放英音的视频,让他们适应不同的口音。

3.英语学得越早性价比越高

曾看过华盛顿大学大脑与学习科学研究所所长帕特里夏·库尔(Patricia Kuhl)一段很著名的TED演讲,《The linguistic genius of babies》(婴儿的天才语言能力),她用脑磁图显示机器,以科学的方式证明了7岁以前的宝宝都是令人惊叹的语言天才,他们完全有能力同时习得两种语言,根本不用担心过早启蒙第二语言会影响母语学习的问题。不过7岁之后,语言学习的效率就会渐渐开始下降,等到17岁后,学习效率就会变得很低,基本失去了第二语言学习的天赋。

尽早地让孩子学习英语,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另外,考虑到人工智能能解决至少80%以上的翻译问题,更是没必要让孩子把大好青春都耗在学英语上,而是尽可能地帮助他利用好学习第二语言的黄金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所以,家长们行动得越早越好,给孩子创造更多的英文环境,从牙牙学语开始,多听英文儿歌童谣磨耳朵,多陪孩子读英文绘本(根据上面的第二点,粑粑麻麻真不用担心自己的发音);在中文占绝对优势之前,培养孩子看英文动画片的兴趣;如果有条件,还可以考虑线上或线下的外教课程。这些其实就是孩子玩耍的一部分,大人可能会觉得有点难,但对正处于语言学习黄金时期的孩子来说,只是把玩耍的语言从中文切换成英文而已,玩着玩着就能“习”得很多原汁原味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比将来专门去“学”的性价比要高很多。

&

写在最后:打前阵子看完一部极其烧脑的科幻美剧《西部世界》后,时不时和逃爸讨论未来人工智能究竟会强大到什么程度。必须得肯定的一点是,孩子将来要面临的竞争势必越来越激烈,不仅要和同龄人竞争,连人工智能也会来抢饭碗。 怎么帮助孩子做好准备呢? 大众化的学校教育往往是滞后的,它更求稳,比如以前我们花了那么多时间写字练字,现在除了偶尔签个名,还有多少机会用笔写字?(当然书法家除外)这时,家长的智慧和判断就非常重要。毕竟孩子的时间和精力就这么多,帮助他最大程度地合理使用才能提高未来的竞争力。英语是这样,其他学科也类似,在学校考试和未来需求之间,可能会有一个GAP,需要家长提前洞察且帮助孩子去逾越。就像有人所说的那样,“父母的眼界,决定了孩子所能到达的边界”。

作者逃妈,坐标美国达拉斯,分享原汁原味的美式教育理念和实践资源,著有育儿新书《聪明的妈妈教方法——一位华人妈妈亲历的美国小学教育手记》,正在当当、京东、亚马逊等各大电商持续热销。

欢迎关注东西儿童教育借鉴美式教育理念和实践分享打造靠谱的中国育儿实战攻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写树的作文 深刻的记忆作文 侧耳倾听作文 看照片写作文 楼道里的烛光作文 大学生作文 珍惜时光作文800字 三年级作文助人为乐 观察日出日落的作文 有关银杏的作文 关于细节的作文800字 状物作文600 莆田的变化作文 关于不完美的作文 生活的强者作文 陪伴作文700字初中 与法同行作文500字 我的语文老师作文300字 三年级上册看图写作文 作文350 初中我的一天作文600字 你还好吗作文 小学生写雨的作文大全 卡丁车作文 拟人句作文 照片里的故事作文题记 生活是美好的作文600字 百合花作文 气质作文800字 保护环境英语作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