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守正创新:中国新时代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使命

2020-12-10 23:05:01
相关推荐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从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的“半条被子”,到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再到长沙市马栏山文创园,习近平总书记9月的湖南考察路线其实也正是一条文化传承发展的路线,对文化产业的守正创新、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启示。

文化发展要传承红色文化和坚守主流价值观

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内核是相耦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红色文化的时代发展。在红色文化形成发展过程中,关于爱国、敬业、诚实、友爱等事例不胜枚举,它们彰显了中国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和平,兢兢业业,辛勤劳动等品质,承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属性。重视红色文化,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溯源,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弘扬。

文化发展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弘扬正能量,为大众不断提供精神支撑和信念来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大原则。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遍访西柏坡、井冈山、沂蒙山、古田、延安、遵义等革命圣地,这次又来到了“半条被子”的发源地郴州汝城。正如11年前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所说,”这些革命传统资源是开展爱国主义和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文化发展要把握正确导向,坚守主流价值观,这也是当今时代提出的要求。近年来,文化产业高速发展,一些文化产品只着眼于市场和经济效益上,偏离主流价值观,不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行业背景下,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引导文化发展正确方向,将正能量传递给大众。

文化发展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文化发展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习近平总书记参访的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这里是湖湘文化的源泉,也是中国文化史上孕育思想、创新学术的基地。

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有过很多的重要论述,强调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由于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是当前文化自信和文化建设的根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了灵魂,民族就无法延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作为历史星河中那颗最灿烂的明星,至今仍然闪耀着生生不息的光芒。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只有继承和发扬好了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当代文化建设才能有深厚的根基和源泉。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弃优秀传统文化,则割断了国家的精神命脉。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当理直气壮地加以继承和发展,将其内化于我们的文化修养和内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优秀的文化作品,离不开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深刻理解。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运用。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化产品才能接地气、增底气、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建设的软实力,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根源,是中国民众重要的精神财富。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加以继承和发展,使其焕发出蓬勃生机。

文化发展要鼓励创新和实现产业化

文化产业一定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守正创新,确保持续健康发展。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产业发展方向的指引,是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我国的文化产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其所生产的文化产品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发挥着引导社会、服务大众的社会效益。同时,文化产业也是以文化的生产和消费为核心的经济活动,具有鲜明的市场属性,市场经济效益也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目标。在文化产业的活动中,必须以社会效益和意识形态属性为本,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做到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发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创新技术使其在新时代迸发全新文化活力,是文化产业的时代使命,也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基本物质生活的满足之外,新时代的人民需要更高层次的文化生活,需要进行高水平的文化精神消费。人民全新的文化需求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高要求,促使我国文化产业创新,进行供给侧改革,将文化产业市场的发展方向由增量改为增质。

文化产业工作要以人民为中心,重视科技和文化的结合。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新技术,实现“互联网+文化”。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这些都深刻改变着人们获取知识、传递信息、鉴赏文化的渠道和方式,赋予了内容新的价值,催生了直播、网文等文化新产业的诞生和发展。另一方面,鼓励文艺创作者进行优质内容生产,既可以结合时代精神创新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新故事,也可以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取经,进行创造性转化产出优秀作品,为科技应用提供内容支撑。

把握好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市场属性,将“守正”与“创新”相结合,既要坚持正确意识形态导向,也要推陈出新,为文化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不论是传承抑或是创新,都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这样才能确保文化产业健康长足发展,才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来源:中国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父母的英语作文 我来到了新学校作文 水果节作文500字 东京奥运会作文 英语作文中的万能句 雪的联想作文 小鸭子爬楼梯作文 小金鱼作文一年级 语文作文优美句子 选择信念作文500字 美丽的乌兰察布市作文300 高考作文点评 写南山公园的作文 什么什么真好作文600字 关于感动的作文题记 制作文字壁纸 冬天的作文250字 让我后悔的一件事作文300字 环保作文结尾 初中英语万能作文 关于体操比赛的作文 现在的自己作文 第一次坐高铁作文 那件事真让我开心作文 植树作文600字初中 原来我也很棒作文 我的梦想作文三年级 队列比赛作文400字 庆国庆 作文 高考满分作文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