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胡歌:以这样的方式致敬经典 是我期盼已久的

2020-12-11 03:00:02
相关推荐

引言

仙剑奇侠 惊鸿一瞥 唯有李逍遥

伪装潜行 谍影重重 唯有明台

琅琊风云 正义春秋 唯有梅长苏

如梦之梦 若梦非梦 唯有胡歌

大家喜欢胡歌,并不仅仅因为“始于颜值,终于人品”,或者终于演技、匠心……自2005年进入大众视野,十数春秋轮回,胡歌经历了很多,如今依然是大家心目中最优秀的男演员第一梯队。那些曾经痛苦煎熬的日子、激流勇退的坚持、荧屏再起的光芒,以及在很多时刻流露出的不以提醒为自觉的修养,胡歌的一切,都被大家一读再读。而胡歌一直都在寻求突破。

试问,有什么东西不以时光流逝而黯淡,反而如阳光穿透云层般恒久灿烂。当我们在《故事里的中国》舞台上,看到胡歌演绎的舞台剧版《永不消逝的电波》时,我们发现了致敬经典的力量!

胡歌说,“能够演绎这样的经典角色,我期盼已久”。

11:57

胡歌与舞台的这次缘分,交汇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大节点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联合央视创造传媒、中国国家话剧院,共同推出大型文化节目《故事里的中国》,以70年来的部分经典文艺作品为蓝本,通过“戏剧+影视+综艺”的综合表达方式,在舞台上进行经典片段的全新演绎,探访经典背后的真实故事和情感,回望新中国七十年来社会生活、人文历史、时代风貌等的发展巨变,以此向经典致敬,向时代致敬!

10月13日,《故事里的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胡歌在舞台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饰演主角李侠。这是一次对已故表演艺术家孙道临主演的电影版《永不消逝的电波》的致敬,更是对70年前那些奉献了生命和热血的新中国缔造者们的缅怀与仰望!

“走到人物的内心里,我在努力感受他”

“找到人物的原型,接近人物的原型,作为演员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从接到李侠这个角色开始,胡歌就开始搜集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力求让自己离角色近一点,再近一点。

△ 李白用过的电键、耳机

李侠的原型人物叫李白,1910年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县,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党组织派李白到上海建立秘密电台。1948年底,一封直接关系着渡江战役进程的国民党绝密军事计划必须及时上报,李白将个人安危置之身外,毅然打开了发报机。当弄堂中已经出现了可疑的身影,李白不为所动,镇定地发送完情报、销毁密码、处置电台,之后被捕。1949年5月7日,李白被敌人秘密杀害于浦东杨思戚家庙,年仅39岁。20天后,上海宣告解放。

为了在舞台上最大程度地还原经典,《永不消逝的电波》创作团队历时两个月反复打磨剧本。胡歌与创作团队一直保持沟通磨合,审慎地揣摩每一处细节。胡歌一直在寻找彼时彼景下与人物的相通之处。他在心里无数遍地跟李侠对话:与“妻子”何兰芬诀别时是怎样复杂的况味,与“战友”老孙擦肩而过、生死一线时是怎样的悲恸隐忍,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是否看到了前方晨光熹微.....

为了这次录制,胡歌暂停了其他一切行程安排,为了最后的表演时刻,留足了三天的沉浸。当胡歌进组时,他带着对烈士的仰望,对经典的虔敬,对历史瞬间的温热触碰。在致敬经典的舞台上,他与经典相遇了。

“他塑造的李侠挺让我感动的,演绎出的牺牲是一个很坚定的、有信仰的共产党员,他直接能拿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接触这个人物,是非常灵的演员。”戏剧总导演田沁鑫在谈到胡歌的演绎时,一向标准极高的她忍不住赞赏有加。

“真实的故事更加揪心,我只有敬畏”

在创作筹备中,经典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是胡歌反复研习的案头作品。这部电影曾经是一代人心中无法磨灭的经典。时至今日,再次翻开,依然有鲜活的血液,在灵魂方寸之间流淌。不仅如此,在《故事里的中国》舞台上,我们看到,作品背后的真实故事同样惊心动魄。

为了最大程度地探寻舞台背后真实的故事,此次《故事里的中国》邀请到一位特殊的嘉宾——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苏采青。当时在延安收到李白发来的最后一封电报的情报员,就是时年只有16岁的苏采青。

今年已经87岁的苏采青老人回忆当时的情景,一切历历在目:接收到的来自李白的最后一次发报非常急促,是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速度,感觉对方很着急要把这个电报发完。隔了一会,对方发了三个 V 字的摩斯电码,这是事先约定好的示警信号,此后就再也没有声音了……

时间过去了70年,那串电报的滴答声原来从未远去。在节目现场,苏采青老人摩挲着当年的老式发报机,决定要给70年前的李白烈士回复一封电报,那些神奇的电码排列出来的意思是:李白前辈,您期盼的黎明,到了。

在访谈中,胡歌一直肃穆地站在舞台上,他还穿着戏里的长衫,带着李侠的眼镜。事后胡歌说,当事人的述说让他十分震撼,那段历史并不遥远。

在《故事里的中国》舞台上,再现经典,重读历史,带领观众回望新中国70年的砥砺岁月,怀想今天的盛世和平如何来之不易。这是演员带给观众,最好的礼物。

“我还算是年轻演员吧,希望一直保持鲜活”

经典故事,鲜活演绎,这是胡歌对自己的要求。“把李侠演绎成一个鲜活的人物,让观众看到黑暗中的一点微光,点亮了新中国的光明,让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看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这个对我来说是一个挺艰巨的任务。”

胡歌对戏剧舞台有种对母体般的眷恋,他曾说“当荧屏把我掏空的时候,我会在舞台上找到给养。”而此次《故事里的中国》将舞台空间和影视空间合二为一,创造性地将戏剧表演进行了电视化转化——通过精心打造的“1+N度空间”舞台,将不同的时空和人物交错展现。观众可以同时看到胡歌在阁楼里发电报,情报员在西柏坡接收电报,敌人在暗处监听,战友们在街头交换暗号……形成一种由光影调度实现的精彩的舞台蒙太奇。

这样独特的视听塑造是节目的首创,也让胡歌觉得很新鲜。胡歌曾用三个词评价自己:童心、冒险、怀旧。怀着一颗童心,喜欢探寻新鲜事物,并常常饱含敬畏之心。

知乎上曾经发起一轮话题讨论:为什么我们不讨厌胡歌?获得最热烈响应的回复就是:谁会讨厌一个十年前是李逍遥,现在是梅长苏的胡歌呢?有灵气、接地气、有修养、爱生活,这是一个优秀演员多年的沉淀。也正因如此,胡歌被《故事里的中国》戏剧总导演田沁鑫称为“这个时代接近原型人物气质的最佳人选”。

不可替代,生生不息,只有经典,才拥有这样的力量!在《故事里的中国》舞台上,胡歌用最真挚的方式致敬经典。他对自己说:“许多人,许多事,是永远不会被忘记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好开头摘抄 关于元旦的作文 新青年作文素材 消防作文400字 四年级作文题目大全 端午节的英语作文 三百字优秀作文 童话作文500字 逛商场作文 写大熊猫的作文 有关植物的作文 寻找春天的作文 全力以赴作文 六年级写景作文 作文集图片 三下作文 三年级满分作文 平凡的英雄作文 勇气作文800字 迎难而上作文 目标作文600字 挫折类作文 兴趣爱好英语作文 中秋节作文结尾 理想作文400字 英语作文优美句子 初中作文多少分 选择作文500字 优秀作文四百字 成考语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