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从刻意练习5个角度浅析《摔跤吧 爸爸》中吉塔的夺冠之路!

2020-12-11 03:40:01
相关推荐

印度影片《摔跤吧,爸爸》于2017年于国内上映,当年一上映,就在朋友圈刷屏,非常火,迄今为止,在豆瓣获得了超过100万用户的评论,人气超高,豆瓣9.0评分,网友对此片的赞誉度非常高!

人民网认为:这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电影,影片对女性意识的关注,在“直男癌”的宝莱坞可谓另辟蹊径,达到了不俗的社会轰动效应,直接催生了傲人的票房成绩!

影片是根据印度摔跤手真实故事改编的,讲述了一位把摔跤当做自己一生事业的父亲,在获得印度全国摔跤冠军后,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放弃为国家赢得世界冠军的梦想。

他非常希望生个儿子,来完成未遂的梦想,然而,天不遂人愿,他妻子接二连三生了几个孩子,都是女儿,他寻医问药,尝试各种方法,可是,妻子生的第四个孩子,还是女儿,他非常绝望,几乎要放弃了。

但是,却无意中从女儿与他人打架的事情中发现,女儿们身上的摔跤天赋,于是他就和妻子商量,把自己的女儿训练成摔跤手,为国家争取世界冠军!

妻子反对,但在他的坚持下,还是应允了给他1年的时间,然后,他就开始对两女儿进行魔鬼式的训练,不顾周围人的反对!

他两个女儿也没辜负父亲的栽培,10年后,陆续拿到了多枚金牌,其中,大女儿吉塔,还成为第一位赢得英联邦运动会冠军的印度摔跤手,激励了上千万印度女性!

吉塔是如何从一个弱女子,成长为一个世界摔跤冠军的呢?

吉塔并非天才,她能夺冠,几乎是后天刻意练习的结果。

下面,我就从刻意练习角度,浅析吉塔的夺冠之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主要分为5个方面:

1.有个冠军爸爸作为摔跤教练2.与高手对抗逼迫自己走出舒适区3.有目的的练习让摔跤技能日臻完善4.不断参加比赛建立和完善心理表征5.在激烈的比分争夺压力下开拓创新

1.有个冠军爸爸作为摔跤教练!

《刻意练习》一书提到,有一位摔跤教练对于学习技能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单凭自己力量来练习,我们无法确定哪些地方做得不对,尤其是在早期,我们对技能没有任何概念,也没有任何经验,想要提高,异常艰难!

但是,吉塔是幸运的,她从一开始,就有一位国家摔跤手冠军爸爸作指导,他经验丰富,可以给你实时指导,让你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

影片中的吉塔,在每次比赛结束,她爸爸都会对她的技术进行纠错、指导她如何做得更好,她也在一次次的练习和比赛中不断地提升技术,改善技能,摔跤水平也越来越高!

《刻意练习》里面讲到一位69岁的男子佩尔,他想在80岁获得空手道黑带,他参加训练课3年后,觉得进步太慢,就写信给作者,作者建议他找一个私人教练。

佩尔听从建议,花了高价,找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空手道教练,他和导师约好,进行单独训练,很快,就通过了绿带测试,接下来是蓝带,只要保持不受伤,他有信心在80岁前完成晋级黑带的愿望!

也就是说,有导师,能让你的进步神速,没导师,你错了也发现不了。

我之前在大学打网球,没找私教,只是看视频演示,然后按照示范练习,和伙伴对练,但是,练了3、4年,都没有多大进步,有一次,在联赛跟一些小学生打比赛,被他们完虐,他们其实就练了2年,但是他们父母给他们请了教练,一对一指导!

所以说,如果真想要学习某项技能,最好的方法是找一位好导师,最好是一对一指导那种。

那么,如何找到好导师呢?《刻意练习》里面讲到,好导师不一定是世界最出色的人,但他应该是行业之中有所成就的人,他不一定有杰出业绩,但是,他懂得如何教学生。

就好像NBA里勇士主教练科尔,他在球员时期,并非最出色的,但是他执教的球队却频频获得总冠军,这样的导师就非常值得请教!

我们选择时候,还可以从导师以往教过的学员来参考。像《摔跤吧,爸爸》里面的国家队主教练,就不要请了,他既没出色成绩,也没教出过冠军摔跤手!

《摔跤吧,爸爸》里面的爸爸,发现自己两个女儿对练,大女儿轻易就赢了小女儿,没有任何挑战性!

爸爸就想到:如果想要学习摔跤技巧,就得找高手一起练习,他就找来他侄子参与到摔跤练习中!

果不其然,堂哥两三下就把两位女孩给摔倒了!还跟爸爸炫耀:“你的女儿有点弱啊!”

爸爸发现了女儿弱不禁风后,就开始做鸡肉给他们吃,加强女儿们的营养!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堂哥再也没试过赢了!

《刻意练习》里面讲到,我们人类身体有一种偏爱稳定的倾向。它保持稳定的内部温度,血压和心率,并使得血糖稳定、PH值平衡。它使我们的体重日复一日保持合理的一致!只要体育锻炼并非费力到让身体的体内平衡机制无法运转,它基本不会引起身体上的生理变化!

但是,当你被逼迫走出舒适区后,例如体育锻炼,你的肌肉细胞的新陈代谢、细胞结构、肌肉细胞形成的速度,都会发生改变。

这些改变,最终的结果是增强了肌肉负荷,肌肉随之变得更加强壮,以建立新的舒适区。如果你要使改变不断进行下去,你必须不断加码,如跑步,你要跑得更远、更快、爬坡跑…不继续施加压力,你的改变将停止!

也就是说,我们要提高技能,必须逼迫自己走出舒适区!

影片中的爸爸深知这点,他不断带吉塔参加各种比赛,跟男性摔跤手比拼,持续地逼迫她走出舒适区!

但是,我们也不能一下子给自己太大的挑战,否则,“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偏离舒适区太远,很可能回受伤,反而阻碍了你的提高。

在认知领域,有个“三圈理论”: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我们最好的状态是处在学习区,在这个区域,我们的进步才会更快!

吉塔的夺冠之路也是如此,先是从他堂哥开始,然后是其他的业余男子摔跤手,接着和专业的女子摔跤手,吉塔也从中级组,进入了高级组,她一直处于学习区,处在自己的甜蜜点,既没有太艰难,也不会太轻松,所以,她能够一直提升!

3.有目的的练习让吉塔的摔跤技能日臻完善

《摔跤吧,爸爸》的吉塔,进入了国家体育学院之后,按照教练的方法,可以轻松赢得队里的其他人,吉塔就觉得自己非常厉害,就放松了练习,不再愿意去刻苦训练……可是,长期沉浸在这种虚假的幻象中,会让自己放松警惕,以为自己就是“冠军”!

可是,真实的世界不会陪她演戏,反而给了她沉重的一击。

当她来到国际赛场,频频的失利,让她看清了现实。可是,她却不以为然。

《刻意练习》中讲到:一旦某个人的表现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而且,还会缓慢退化。

就好像很多小学老师一样,既没有去学习新知,也没有更新迭代自己的知识,教10年书,还是当初刚教学的水准,没有丝毫进步,反而,他原来的技能,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退化。这就是“学如逆水行走,不进则退”的道理,你要不断进步,才能够持续保持水准。

《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红桃皇后说:“你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留在原地。想要做到这点,你可以从有目的的练习开始。何为有目的的练习?

它包含4个特点:

1.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2.有目的练习是专注的;3.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4.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我们用电影中的吉塔作为例子解析。吉塔的目标就是获得世界冠军,这是她爸爸一直以来的愿望,目标非常明确,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可以有效地用于引导你的练习,你甚至可以把它进一步分解: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做些什么?该怎么做……

吉塔为了完成这个艰巨的目标,必须每日进行针对性的练习,还要不断地打败阻碍她前进的对手,先是通过国家选拔赛。

到了国际赛,要打败梅利莎,一洗前耻,其次要打败强大的对手尼日利亚选手内奥米进入决赛,最后是对阵大boss“安吉利娜”!

其次是专注,这就不必细说了,要想赢,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比赛上!

这里要重点说的是反馈!无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弥补这些不足之处!

《摔跤吧,爸爸》中的吉塔,在国际赛中不断失利,爸爸马哈维亚就找来了女儿比赛的视频,分析纠正每个错误的动作,并告诉她如何调整,这种针对失败经验的反馈,对她的进步来说,非常关键,如果没有,很难取得更大的进步。

无论练习什么技能,反馈都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的走出舒适区,在前面谈到了,任何练习,如果从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你永远无法取得进步!

樊登读书会创始人樊登,他讲到他在大学打乒乓球,进步最快的不是打比赛,而是跟高手刻意练习时候,一个下午都在练习正手互旋球,或者一个下午都在练习反手挡球,虽然很枯燥,但是进步很神速。这其实就是有目的的练习,针对一个动作,大量重复练习,让自己对该动作形成肌肉记忆!

4.不断参加比赛建立和完善心理表征!

《摔跤吧,爸爸》的吉塔,从小到大,父亲带她参加各种比赛,让她在比赛中感受摔跤的趣味,摔跤的氛围,让她不断地建立和完善摔跤心理表征。

什么是心理表征?《刻意练习》中说:“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简单来说,就是人对某个事物的看法、印象。例如,你看到蒙娜丽莎,会想到什么?很多人的脑海,会呈现那副著名的油画形象,那个形象就是人们脑海中的心理表征,但是,有些人的表征会比其他人更详尽、更准确,譬如画家,他们不仅能“看到”,还可以描述相关细节,这就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的区别了。

大多数的刻意练习包括创建更加有效的心理表征,不论你在练习什么,都可以用这些心理表征。而且,心理表征,都是“行业或领域特定的”。

也就是说,摔跤有摔跤的心理表征,记忆力练习有记忆里练习的表征,伦敦出租车司机也有他们的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可以让我们快速处理大量的信息。

我们回到《摔跤吧,爸爸》中,吉塔在比赛中用的抱头、抱颈、抱躯干、抱上下肢、缠腰、钩足、挑腿等动作,都是在刻意练习中臻于完善的,这些心理表征,可以让她在激烈的比赛中迅速处理大量的信息!

《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中提到一个观点,我们比赛的时候,必须信任身体的本能,不能做过多的评判,因为“一旦计算,反而误算”!

很多竞技体育都是如此,你比赛时候,根本没什么时间去思考,大家都在争分夺秒,你要赢,就必须有更完善的心理表征,才能在赛场上应对自如!

要想有完善的心理表征,在平时,你就得积极训练,并且多参加比赛!

前阵子,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男单决赛,德约科维奇经过五盘大战以6-4/4-6/2-6/6-3/6-4逆转战胜蒂姆,这不是他第一次逆转了,此前也试过多次逆转:

在2012年澳网公开赛决赛中,他与拉斐尔·纳达尔熬战创大满贯决赛历史纪录的5小时53分钟,最终以5-7、6-4、6-2、6-7(5)、7-5逆转;2013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对老对手英国名将穆雷,激战四盘后以6-7(2)、7-6(3)、6-3、6-2完成逆转;……2019年温网,德约科维奇以7-6(5),1-6,7-6(4),4-6,13-12(3)的比分长盘抢七险胜2号种子费德勒,成功卫冕!

德约科维奇因为有过多次的决赛逆转经验,习得大量的心理表征,所以他知道如何在比赛的落后的情况,逆风翻盘,战胜对手。

在大学时候,我跟一位网球高手交流,他说,打网球,只要你有过一次的比赛胜利,你就可以接二连三地获得胜利,如果没有,可能会一直输。

其实,这也是心理表征的一种体验,你得有赢的那种感觉,才有胜利的可能!

《刻意练习》还提到,心理表征还有助于我们找出规律,解释信息,组织信息,制定计划,高效学习。

所以,如果你想在某个领域获得成功,不妨多研究一下如何建立该领域的心理表征!

5.在激烈的比分争夺压力下激发潜能

《摔跤吧,爸爸》中吉塔在国际赛,多次遭遇险境,却又在压力下化险为夷!

无论是在对阵梅利莎还是尼日利亚黑人选手内奥米,都是如此,吉塔总能在最后关头,激发内心潜能,反败为胜。

在最后决赛,尤为精彩。吉塔对阵安吉利娜,前两局打成平局,最后一局1:5落后,似乎败局已定,吉塔难以翻身,而此刻,爸爸还被小黑屋关着,无法给她指导。

但在关键时刻,她回忆起小时候她落水时,爸爸对她说的话:我不可能每次都来救你,我只能教你如何打,其他的都要靠你自己。

她想起了爸爸之前教她如何得到5分的方法。最后,孤注一掷,摔出了惊艳四方的“后空摔”,得到5分,以6:1反超对手,拿到比赛总冠军!

有观众说这时影片的特别设置,但其实,这种在危机时刻激发的惊艳表现,在很多真实比赛中,也非常常见,像前面谈到的德约科维奇,还有NBA的许多经典绝杀,如乔丹在总决赛急停跳投绝杀对手,詹姆斯三分绝杀对手……

为何运动员能够在激烈比分争夺压力下激发潜能?

著名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30年前,通过研究大量案例,开创性地提出“心流”的概念。

“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这发生在我们在做自己非常喜欢、有挑战并且擅长的事情的时候。

就像吉塔,她在面对比赛挑战,最后也是进入一种心流状态,比赛时间好像停止了一样,她回忆起童年时光,记起了爸爸教过她的技巧:揣摩对方的意图,然后做个假动作,绕到对方后面,用“杠杆原理”把对方整个人往后摔倒,拿下胜利,获得冠军!

有人说,压力对人有害,但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个心理学家,叫凯利·麦克尼加尔,他提出:“压力,只有在你觉得它有害的时候,才有害。”

美国研究人员还专门做了一个研究,大约有3万人参与,研究人员先是会问那些参与者,说去年你感受到了多大的压力,然后再问他第2个问题,说你相信压力有害健康吗?

研究人员花了8年根据公开的死亡信息找出参与者当中去世的人,结果他们发现参与者当中的第一类就是那些当年压力很大,而且认为压力有害健康的人,他们死亡的风险比平均水平增加了43%,

还有就是第2类人,也就是那些承受了很大压力,却不认为压力有害健康的人,他们的死亡风险不会升高,甚至比那些压力小的人都还低。

所以,压力本身能造成多少伤害,未必跟你实际承受的压力有关,可能是跟你觉得压力是不是有害关系更大。

如果你把压力当做动力,把压力当成是激发自己潜力的契机,你可以像运动员一样,获得常人难以企及的成绩!

最后,总结一下:本文从刻意练习角度透析《摔跤吧,爸爸》中吉塔的夺冠之路,主要是以下5个方面:

1.有个冠军爸爸作为摔跤教练,这在启蒙教育,及时纠正错误,快速提升水平来说,非常重要。

2.与高手对抗逼迫自己走出舒适区:我们有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只有常常处于学习区,我们才会不断取得进步!

3.有目的的练习让摔跤技能日臻完善:任何技能的习得,都离不开有目的的练习。

4.不断参加比赛建立和完善心理表征:心理表征就是我们对某件事物的感受、看法,想在某个领域获得成功,心理表征非常关键!

5.在激烈的比分争夺压力下激发潜能:压力如果正确对待,可以转化为我们的动力,激发我们的潜能。

最后,愿大家看完文章,都能够把刻意练习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成为自己领域杰出人才。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你的点赞、留言、转发,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谢谢!”想看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李思维!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有意义的事作文800字 宁静的力量作文 有趣的名字作文 以理想为题的作文 喜欢的一种植物作文 七年级第一单元的作文 带上自信上路作文 遇见友谊作文700字 种糖果作文400字 我爱爸爸妈妈作文 焦虑作文 作文我学会了洗碗 蒙语作文网站 九上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我的目标作文600字初中 我好想 作文 青春校园作文800字 制作文字图片软件 描写校园四季的作文 宠物作文500字 弘扬社会正能量作文 写变脸的作文 值得600字作文 枇杷树作文 看戏的作文 我做错的一件事作文 一面之缘的作文 关于乌镇的作文 高中作文字数要求 生活中的套子作文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