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从《摔跤吧!爸爸》到《起跑线》 这些爆款印度电影做对了什么?

2020-12-11 04:55:01
相关推荐

清明节前一天,备受关注的印度电影《起跑线》在中国上映,这部表现等级分明的印度教育制度的电影,无意外地又在中国引起热议,截至今天,上映三天,其票房已近亿元,而豆瓣评分则保持在8分以上。

自去年《摔跤吧!爸爸》收获近13亿元票房以来,印度电影在中国市场似乎成了可以和好莱坞大片媲美的“抢手货”,仅刚刚过去了3个多月的2018年,中国就接连引进了《神秘巨星》、《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以及《起跑线》三部印度电影,且每部都收获了不错的口碑,并都引发了相关的社会议题。

而就在几年前,我们对印度电影恐怕还停留在“一言不合就尬舞”的印象里。那么,印度电影是如何迅速完成从仿佛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宝莱坞歌舞片,到总能感动人、并总能引发热点话题的“爆款制造机”的蜕变呢?

为什么“一言不合就尬舞”?

可能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从我们对印度片的刻板印象,即“一言不合就尬舞”的“旧日风格”上说起。

无论是不是歌舞片,印度什么类型的电影都会跳舞,这和印度的历史和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

电影刚出现时,大部分印度平民受教育程度还很低,且各地区人的语言都不通,剧情可能看不太懂,跳舞则是一个能跨越语言、教育障碍的渠道。而且因为当时的观众普遍贫穷,看电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所以电影一定要够长够炫,才能值回票钱。所以加入大量歌舞,能把时长撑到三个小时,排场大、服装鲜艳,自然能讨得广大观众的欢心。

观众本位

虽然设置“跳舞”场景是一种很偷懒讨巧的做法,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印度的电影制作人从一开始就是完全站在观众的角度制作电影的。他们在想方设法地拍观众爱看的电影。而观众爱看的,除了载歌载舞的热闹场景、鲜艳的服装,以及俊男美女外,当然还有他们最为关注的身边事。

印度电影贴近本国人的生活,它一直高度还原生活场景,这对于观众快速融入电影所营造的氛围有着重要作用。另外,随着印度的发展,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印度年轻人——他们也占据着消费市场的主力——的推动,印度电影正逐渐朝着颠覆陈规的方向发展。

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印度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还遗留着很多的社会问题,比如殖民地时代的遗产,不完善的民主制度,种姓制度根深蒂固,女性常常被歧视、虐待和凌辱等等,这些就为当代印度电影提供了天然的素材。

于是,我们看到了反映教育问题的《三傻大闹宝莱坞》、《起跑线》,呼吁性别平等的《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以及目前正在印度热映、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厕所英雄》,涉及宗教信仰甚至是敏感的宗教冲突问题的《我的名字叫可汗》、《我的个神啊》以及《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等等。

《厕所英雄》

《摔跤吧!爸爸》的主演、印度巨星阿米尔·汗就表示:“的确有越来越多的电影在反映现实问题,一些新晋电影人都把自己的电影背景设置得更加现实化,同时也保持了一定的娱乐性。我认为这是一种新趋势。”

印度电影的平衡术

印度电影自1896年诞生,在默片时代其实就有许多现实主义作品,但1943年开始,英国当局对印度电影加大审查力度,同时严格限制材料配给,印度电影人只好曲线救国,多拍音乐片和娱乐片——这也是印度盛产歌舞片的另一个原因。等到印度获得独立,社会制度逐渐开放后,这种现实主义题材自然也大规模回归了。

比如1950年代发起的印度新电影运动,就诞生了许多优秀的印度电影,比如我们父辈都看过的《流浪者》(不过引入中国时已经是1970年代末期),就是揭露印度种族不平等的优秀现实主义作品。

作为电影生产大国,印度电影年产量一直维持在1000部左右,其出口量也仅次于美国。而且印度还是好莱坞很难攻克的一片土地。

印度电影有着一套自成体系的工业形态,目前已经变得越来越精细、成熟。除了每年较高的本土出片量,就影片放映以及观众族群的倾向性来说,印度本土自产的电影占到绝对多数。观众对于印度本土电影的共鸣感以及喜爱程度都极高,拥有足够稳定且十分庞大的电影受众群体,就获得了足够强大的动力。

而这也一定程度上促使印度电影的审查制度相对宽松,其电影审查机构——印度电影审查委员会虽然号称“审查”,但一般只作为影片评级的具体工作,几乎很少有影片不能过审的例子。

另一方面,其实印度电影虽然越来越热衷讽刺、批判现实,但尺度掌握得很好,即点到即止,保留一层给观众自己思考的空间,这也能让其有更多的挖掘空间,引发社会的各种广泛讨论。

《厕所英雄》 剧照

纵观这些爆款印度电影,其实它们套路满满——多是大团圆的结局,无论多敏感的主题,都会披上有关亲情、梦想等普世的、正能量的价值观的外衣。虽然与留名电影史的经典电影相比,可能不够深刻,却因为会讲故事和贴近生活而极富观赏性——更重要的是,这可能也是它们很容易通过审查的一个原因。

就拿正在热映的《起跑线》来说,虽然聚焦的是严肃的教育问题,却以喜剧方式呈现,包袱不断,笑料百出,娱乐性十足。同时,又由表及里,层层推进,从主人公个体,到周围邻居,再带出整个印度社会——底层乐观,中产焦虑,面面俱到,话题性十足。

《起跑线》 剧照

世界的与民族的

印度电影在最近几年引起世界广泛瞩目,可能要追溯到2009年的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上,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大获全胜,拿到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的8个奖项。虽然,这其实是一部裹着印度包装的好莱坞出品电影,但可能也正是因为它,印度电影和好莱坞的距离开始愈来愈近。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近几年,印度确实在越来越多地借鉴好莱坞技术和商业模式,比如它讲故事的技巧、叙事节奏、好莱坞的制片体系和架构,甚至是特效。

但很可贵的是,不管怎么向好莱坞学习,印度电影始终保持着自己鲜明的特色,最典型的还是“跳舞”这件事儿。

尽管印度电影已经过了几轮进化,但歌舞早就成了其文化和标签。所以,如今我们看到的这些印度佳片,仍多多少少会保留“跳舞”的场景——但它们会大大改进歌舞的运用,歌舞不再仅仅是为了耗时间,更多承担着主人公内心独白、情感渲染等作用。所以无论是印度本土观众,还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外观众,如果印度电影没了歌舞,还真不习惯。

《神秘巨星》 剧照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剧照

由此,这些电影在扎根本土的基础上,还能越来越多地反攻到包括中国,甚至是好莱坞在内的海外市场。虽然中国年度票房收益是印度的三倍还多,但印度海外票房能够达到本土票房收益的10%至13%,而中国电影在这方面平均每年只有5%左右。

总之,宝莱坞成为“爆款制造机”,并不是因为它仅仅是好莱坞亦步亦趋的模仿者,抑或一味追求高成本、大明星、炫目特效,以及全球市场推广策略,而是它让我们既能一眼就认出这是印度电影,并能感受到独特风土人情,又能产生普世的情感共鸣——这可能也是一直想走出去的中国电影需要好好学习的地方。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学习的意义作文 学滑雪作文 传统节日作文300字 在阳光下成长作文 我战胜了困难作文 四年级作文我的自画像 记事的作文400字 圆作文600字 我的梦想日语作文 日语作文我的一天 周记作文500字 我最爱的食物作文 我的阅读故事作文 新年活动作文 你是我的榜样作文 我的家风故事作文 关于向日葵的作文 与书同行作文 写一封信作文400字 我喜爱的植物作文 我不再迷茫作文 假期游玩的作文 感谢信英语作文模板 写人的作文三百字 心里暖暖的作文 榜样作文300字 方特游玩作文 绿萝作文400字 四年级上册优秀作文 包饺子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