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娃一年级前后 数学要学到啥程度 看到北京校长的建议咱就不慌了

2020-12-11 06:45:01
相关推荐

之前分享了孩子从幼小衔接到一年级,语文需要达到什么程度,今天继续来说数学哈:

卓立校长在《欢迎来到一年级》这本书里,对这块依然有比较详细的描述,也结合咱们之前分享过的方法资源,给大家梳理梳理哈。

数学的基础教育,看重什么?

越来越看重过程与结果并重。

什么意思呢?就是在直接教授公式和定律之前,会更侧重引导孩子们总结和发现其中的共性和规律,学习如何清楚和完整地展示思考的过程。

关键词是:乐于思考、提升思维、获得兴趣。

以这个倒推幼儿园阶段的数学教育,卓校长也是强调,数学是抽象的,而学龄前孩子往往是具象的图景式思维方式,尤其要注意不要为了学习数字而学习数字,而是要知道过程、与实际生活也产生关联。

就好像很多孩子会流利地从1数到50,但一旦你从中间抽一个数字出来,问他前面后面是什么,孩子就懵了,也没有把“数”与“量”对应起来。

所以不管是认识数字、还是认识形状,一定要多在生活里找例子。不要过于强调提前知道了哪些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都学些什么?

如果简单归纳一年级数学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20以内的数字加减法。

其中,1-5的认识和加减法、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的认识和加减法、8和9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和加减法、十几减一位数、进位加法——这是秋冬的内容。

到了春夏学期,还会有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其他内容还包括:比一比(长短、大小、高矮),认识钟表、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位置、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分类与整理。

一年级数学,陪学时咱要注意什么?

哪些习惯是必要的?

父母要预先看看孩子的课本,对这一学期要学的知识有个系统的认识,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就有充分的时间找到合适的方法。

淡化数学的预习、更多时间放在知识点之后的反复练习和实践。

要不要检查孩子的作业,因孩子而异:

有自律的孩子,也有需要帮助才能慢慢自律起来的孩子;有提醒一下就行的孩子,也有需要多次强调规则边界的孩子,建议和孩子的老师聊一聊,看看哪种方式更好。

需要准备错题本。数学的错误需要及时纠正和反复练习,可以把掌握得不牢固、或者容易混淆的地方,给自己随时提个醒。

演算的过程和演算的结果一样重要,对的时候,要考察孩子的思路是不是正确,错误的时候,要返回去找出错在哪里:是错在概念的理解、运算的方法还是别的地方。

口算很重要,是以后整个“算术”的基础,要高高兴兴练起来,比如家长可以多试试口头和孩子随机出题然后相互回答,注意不要超过孩子学习的进度就好。

父母要关注孩子的课后练习:了解孩子的掌握情况、进度和短板。孩子反复检查也检查不出来的错误,让他承担自然后果的同时,帮助找找问题出在哪里,以便及时补上。

让孩子找到自己的方式,记下老师板书的关键内容(规则、定律等),比如写拼音也好、画下来也好,只要能记下来就好。

具体每个版块,有什么要求、难点易错点

可以怎么学?

20以内的数字的认识和加减法

1、数字的书写

会读、会认、会写是认识数的第一步,在这一步里,最难的就是书写,孩子初写数字,如果没有参照线或者隔框,很容易把握不好字体的大小、胖瘦高矮、斜度、曲线的幅度以及每一笔之间的关系。

在一开始规范数字的书写,可以使用练习汉字的田字格来练习:

每半个田字格边,可以书写两个数字,把每个数字在格子的框架里写饱满,并且处理好长短位置和相互关系,就能为以后脱离格子的书写打好基础。

镜面书写,也是一开始非常常见的现象,比汉字镜面现象还要多。尤其2、3、5、7,写反的最多,6和9也不少。这个问题如果只是偶尔的2、3个如此,就不用担心,长大后会慢慢纠正。

如果太多字,就需要咨询医生了。

2、区分“基数”和“序数”

“基数”与“序数”,相当于“几个”和“第几”的区别,虽然咱们成年人看起来易如反掌,但初学数字的孩子,挺不容易想明白的。

我们用来数数、计算的数字,都叫“基数”,用来表示“有几个”。

而序数,始终只有1个,表示在一个序列中排到第几的概念。

用“故事化”的方式给孩子解释,是个好方法,比如我们可以编类似的:

“从前,有一个古老的国家,这个国家有一个很老很老的国王,这个很老很老的国王有6位王子,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大王子(1王子)、2王子、3王子、4王子、5王子、6王子。

大王子一顿能吃6个苹果派、2王子一顿能吃5个香蕉派、3王子一顿能吃4个草莓派、4王子一顿能吃3个菠萝派、5王子一顿能吃2个蓝莓派,6王子一顿只能吃一个巧克力派。”

在这个故事里,几王子,这些名字里的数字,就是“序数”,无论他吃几个派,名字都不会变;而王子们吃掉的派的个数,就叫“基数”,吃几个算几个。

将不容易用理论描述的知识点,结合自己孩子日常所熟悉和喜欢的人物、事物、发挥想象力,编出一个小故事以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在情境认知的需求,这样比干巴巴的术语解释,会容易弄懂太多。

3、数的分解

这部分不难,但非常重要,能够为接下来的加减运算,提供基础思维素材。

一般来说,1个数分解为两个数的时候,数越大、可以分解成的不同形式就越多:

2可以分解成1和1;

3可以分解成1和2;

4可以分解成1和3,2和4;

5可以分解成1和4、2和3;

6可以分解成1和5、2和4、3和3;

……

这个分解的小练习,在家里可以常常玩一玩,比如吃水果的时候,挑出8颗来,再分小堆,看看有几种分法;同样,吃豆子、瓜子、玩积木的时候,都可以玩,多玩上几次,就能记得牢牢的了。

4、“0”

0是抽象中的抽象,在一年级的数学里,0有两个意思:一个代表没有,0与任何数相加或相减(0作为减数),得到的都是另外一个任意数本身;

0的另一个意义是代表起点,在我们日常可见的温度计、湿度计、天平上边,最开始的一个刻度数字一定是“0”。

有意思的是,0的意义看似特别,但一般孩子接受起来却也容易,反而经常是老师们严阵以待,结果发现孩子基本都能轻松掌握:)

5、“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有点像“应用题”,分两步:动用看图理解和阅读理解能力,从题目提供的情境中,自己把问题总结出来;运用数学的计算知识,得到正确的答案。

比如“河里两只鸭子、岸上三只鸭子,一共有几只鸭子?”

这种题目,往往大人觉得小儿科,会忍不住对孩子说,“天哪!这么简单,你怎么就不明白?”而这时候千万要冷静,需要判断孩子的问题出在哪里:

是不能理解题目、找不出合适的算法、还是不能正确地运算?或者什么都对,就是不记得写“单位”?

对症下药会比较好,比如阅读理解方式的问题,就去在家庭阅读中加强练习,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慢慢就好了。

6、对数字“10”的认识和“10”的加减法

咱们可能经常听说一个词儿,叫“凑10法”,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之前我在分享扑克牌数学玩法的时候,也有提到。

有一个歌谣可以提供帮助:

“一九一九好朋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熟记这个歌谣,就能充分应付10的加减法了。

从10以后,课本里也就引入了“个位”、“十位”的概念,接下来顺理成章进一步认识学习“11”到“20”的各位数字。

这个时候,简单地用生活中的物品,或者掰着手指头来计数,就有点力不从心了,简单的串珠计算器,是这个阶段的好帮手。

串珠计算器的原理,和算盘的原理是一样的,只是要更直接更简单:

它没有代表5个数的上珠,而是足足地在每一位上,都放上9颗珠子,这样,孩子就可以通过拨弄珠子,直观看到数字的相加和进位,以及稍微复杂一些的退位运算,理解起来也就更加容易。

7、20以内的退位减法

这部分是春夏学期的内容,也是20以内加减法全部内容中唯一放在春夏学期学习的。

如果孩子已经扎实掌握了前面全部的相关知识,那他也就具备了掌握这个退位减法的实力。但是,在实际的学习和练习中,孩子们在这里出错的仍然很多。

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个是没有理解“退位减”怎么回事;一个是“数的分解”和“进位加”的练习不够充分,没有给“退位减”的计算打好基础。

解决第一个问题根源的办法,仍然是充分利用串珠计数器,让孩子自己在计数器上拨出被减数,再拨回减数,如果还不明白,就多拨几次。

解决第二个问题,根源在继续练习“进位加”的计算之外,把数的分解直接练习到20,也就是把20以下的数如何分解成两个个位数的全部分解形式,都熟悉一下,这样在做“退位减”的时候,就能够眼到心到、得心应手了。

认识钟表

一年级认识钟表,主要需要学两部分:认识钟面、以及认识整点和半点。

这一部分一般用两个课时来讲,知识点不多,不过对于孩子来讲,其实是“60进制”的第一次出现,我们之前学习的,都是以“10进制”为基础的计算,需要适应一下。

“时针”和“分针”分不清楚,也是认识钟表的时候非常常见的情况,给孩子讲过了很多次,时针是短而粗、并且走得很慢很慢、一个小时才走一个格子的那个;

分针是长而偏细、一个小时会走上一圈的那个,孩子也表示弄明白了,甚至也能复述对时针和分针特点的不同描述,但还是该怎么弄混就怎么弄混。

解决这个问题,说难也不难,就是别只依赖两节课时,家里的钟表可以每天和孩子看一看、认一认,一个月一学期一学年,总会认下来的……

关于教孩子认表,我之前写过一篇图文并茂的长文,小叶子大概用了两天时间,就全部掌握了,之后主要是巩固,可以参考看看哈:

5000字分享:如何用两天时间,手把手从零开始,教娃轻松学会认时间?

认识平面和立体图形

这是学习“几何”的开端。

有一点和咱们想象中不同,在一年级一开学的秋冬学期里,孩子先要学会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然后才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这是因为在生活中,其实我们先认识的,是立体形状的物体,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而平面的各种“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反而是从中抽离出来的抽象概念。

秋冬学期的这部分内容相对比较容易掌握,可以和孩子在家一起给积木分分类、把家里各种东西的形状都说一遍,还可以玩一玩在家里常见的物体中找图形的游戏,比如:

书柜是立方体、书柜的侧面是长方形,皮球是球体、皮球的阴影是圆形……

到春夏学期,会学期到“图形的拼组”,主要是“平面图形的拼组”和“从平面到立体的变化”,其中3个工具特别适合学习:

一是七巧板,这方面的各种玩法,之后我会详细写一写。

二是磁力片积木,咱们以前也推荐过,磁力片能把平面积木片直接连接组合成各种立体形状,符合“具象”原则。

另外课堂上也会用到“折纸”,完整地展现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变过程,但这对孩子的动手能力相对要求比较高,当孩子的手跟不上思维的时候,用磁力片积木就会更直观、容易理解了。

100以内的数的认识

在这个版块里,最关键的知识点是“数位”,其实,数位的概念在我们认识“10”和它以上的数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之前学习的“进位加”、“退位减”里面这个“位”,就是数位。

孩子们在数数的时候,最多是卡在“几十九”,下一个就该进位到另一个整十了。对数字还没有烂熟于心的孩子们,每次数到这个卡口的地方,大脑里的“cpu”就会瞬间加速,主要是没有数字可以顺势往下数了:

“怎么办?要进位了吗?该进到几了?哎呀想不起来了,心里再默默数一圈儿吧……”

没有关系,有个过程,1、2、3、4、5、6、7、8、9还会不停地用下去,用的频率越高,在心里烂熟的程度也就越高。所以,也可以先好好认识一下数位,比如玩用橘子瓣和整橘子来数数的游戏:

一个整橘子代表的是十位上的1,一瓣儿句子代表的是个位上的1,它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1,十位上的1,永远是十个个位上的1。

认识人民币

在课堂上,老师会用到一些货币道具、相关视频和虚拟场景来引导孩子们学习。

但更多关于货币使用的学习,应该到真实的生活中去,比如以前有孩子从小跟着父母在菜市场做生意的,一条鱼6块钱、收过来20,应该找多少钱,一下子就明白了“退位减”是什么。

家附近的超市买东西找零,不同的货币长什么样,非常适合这一块的学习,可以带上孩子。

不过现在也有个局限,就是咱们基本都是手机支付。

没关系呀,家里有没有这种收银台的小道具:

或者咱们之前推荐过的财商桌游,其实也是在大量的“认钱”和“算账”。

先写到这里哈,数学方面,我也会陆续分享各种好方法的。这周才推荐了一个特别棒的数独玩具,还没看过的,可以来瞧瞧~

所有的练习,都不是为了强塞给孩子知识点、或只是把题做对,而是注重逻辑思维培养的过程:如何思考的,有时比思考出什么,还要重要。

一年级系列,接下来还有英语,嘿嘿,我在写啦,等我哈~~码字不易,觉得有用,别忘了点个赞~

—END—

作者:吉吉。微信公众号「慢成长」联合创始人,二宝妈,美国注册正面管教家长/学校讲师,前香港资深传媒人,现居深圳。追求细水长流,也爱勇猛精进,爱唱歌爱生活爱自我管理,愿与娃一起慢成长。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撸猫作文 冬天的雪作文400字 学雷锋好榜样作文 全国卷语文作文题 亲情作文300字左右 游江滨公园作文 爱国从我做起作文 春天来了写一篇作文 带着微笑出发作文 中华好少年作文 亲情友情作文600字 以色彩为主题的作文 回老家作文200字 我命由我不由天作文 我的乐园作文800字 感谢那次遇见作文 三年级写景的作文300字 我又长了一岁作文 保护自然环境的作文 秋天的校园作文300字 被忽略的爱作文 江苏高考作文车 六下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乡村风景作文400字 中国的名人英语作文 感恩失败作文 记叙文600字作文大全 我与妈妈的故事的作文 我的梦想作文250字 足球的魅力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