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推荐单身男女看的一本书《单身社会》

2020-12-11 07:00:01
相关推荐

好久未推文,不知各位老友近况,今天给大家分享一本书关于单身生活的。众所周知现代社会单身人士越来越多,这些人可能是你也可能是你朋友或者是你家人。如果大家想了解单身群体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那就建议大家读一读美国的《单身社会》这本书,或多或少可以给大家一些提示。

《单身社会》英文版发行于2012年,2015年引入中国。这说明在2012年前后,美国已经出现了单身社会,而近年来“剩男剩女”一词的流行,也说明中国也进入了单身社会。艾里克克里南伯格的《单身社会》主要的研究对象是美国社会单身群体,书中描述了美国社会的独居化趋势,以及独居人士的生活状态,呼吁人们改变对他们的歧视并采取措施解决独居生活产生的问题。眼下,中国也开始进入单身社会,这本书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单身社会的特点、形成的原因,消除我们对单身或独居者的误解。

书中主要介绍:

1.造成单身社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单身生活?

3.人们是如何看待单身生活?

4.面对单身社会我们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单身社会》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艾里克克里南伯格,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出生于1970年,是纽约社会学教授。他的第一部著作《热浪》曾获得美国七项文学和学术奖项,并被《芝加哥论坛报》誉为"最佳著作"。

《单身社会》的诞生与其说一种巧合,不如说是一种必然,这本书的发布和他的第一本书《热浪》有着很大的关系。稍稍关注美国自然灾害的朋友都知道,1995年芝加哥市发生了一起神秘的自然事件,在1995年7月12日至7月16日的五天中,美国芝加哥市气温达到史上最高值,日温达41摄氏度,造成了大约750人的死亡。后来调查发现,这些死亡的人中大多独居在家,不为家人和朋友甚至邻居所知。于是作者结合这起社会事件及背后的社会因素写了《热浪》这本书。因为热浪事件的主要受害者都是独居群体,克里南伯格想要进一步了解他们,于是他开始对不同城市超过300名不同年龄和不同阶层的人进行采访,最后于2012年出版了《单身社会》这本书。中文版于2015年正式发行。

作者在书中介绍,在当时的美国,单身人口已经超过总人口一半,其中3100万人独自生活,这差不多占美国成年人的七分之一。作者认为,这一数字背后绝非是一时的潮流走向,事实上这正代表着美国自婴儿潮以来正在发生最大的社会变革——单身社会已经来临。

此外,克里南伯格花费了五年时间做了大量的社会调研和采访,他发现世界上其它发达国家与美国正经历着相同的阶段,一组数据足以说明一切:瑞德、芬兰、挪威、丹麦等国单身独居生活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比例的40%-45%,日本约占30%。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约占28%,另外,单身人群比例增长最快的国家是中国、印度和巴西。

有数据调查显示,截至2017年,无配偶或浪漫伴侣的美国人在过去十年中的比例从39%上升到42%。变化最明显的是35岁以下的美国人,其中每10名年轻美国人中,就有约6人选择独居。中国目前也有超过两亿的单身人口。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单身社会现象?

首先,作者认为,单身社会的形成不单单是某一个个体和群体引发的,而是整个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自然产物。通俗地讲就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价值观也越来越多元化,生活方式随之发生改变。这些具体体现有五个方面:

一是全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众所周知美国的经济十分发达,无论在科技还是文化方面一直领先全球;

二是美国女性在家庭生活中得到解放,女性工作的比例越来越高,家庭生活责任不再是女性单方面独自承担,她们可以有更多时间关注自我,了解自我,甚至独立生活;

三是通讯方式的变革,互联网迅猛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断被拉近,脱离家庭组织的单身生活、社交、娱乐变得触手可得,一个人可以完全通过通讯工具与外界建立关系;

四是大规模城市化的发展,随着城市服务的不断完善,比如健身房、咖啡馆、酒吧、社区、餐饮外卖等各种各样的服务不断满足着人们的需求,使得人们脱离家庭也能很好地生活;

五是人类寿命的大幅延长。随着环境改善、医疗发展,人类的寿命变得越来越长。据科学调查,女性比配偶拥有更长的寿命,当人们年老时更多的人会选择独居生活。表面上来看是老人想免去家庭的烦恼和儿女的负担,深层次的研究发现,独居生活有助于人们实现个人的自由,特别是人们对自身权利的掌控与自我实现。作者认为,这五个方面的变化对造成单身社会有着很大关系。

其次,除了上述的社会因素外,越来越多的人也原意过自己的单身生活。所谓单身生活指的是独居,自己照顾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作者在书中介绍,近十年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将独居生活看做成家立业前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这一现象在大城市极为普通,不止在美国,许多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也是如此。

除了年轻人越来越多地选择单身生活之外,许多离婚人士也在加入这一群体。据美国统计局调查发现,2008年约9300万已婚美国人中,约有3000万人要么选择离婚,要么选择分居。其中选择离婚的高达2500万。而离婚人士无论男女都必须度过一段单身生活,进而寻找更美好的幸福和家庭。还有,社会对离婚人士也越来越包容,当人们发现,如果婚姻不幸,选择分离也不失为是一种合理办法。

最后,原本选择在家和养老院渡过余生的老年人,或自愿或无奈地也加入了单身生活。前面讲过,造成单身的原因有一点是人类寿命的延长,客观上这一点加速了独居老人数量的激增。再加上人们的价值观发生变换,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认为,对生活的自主权决定了他们个体的完整性和自尊,虽然与家人同住或在养老院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顾和避免孤独,但相比尊严,他们更愿意独居生活。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美国部分地区的养老机构设施老旧,缺乏人性化管理,导致一些老年人不得不选择独居。

由此,年轻人对独居的渴望、离婚人士、老年人的独居生活构建了美国的单身群体。

上面我们介绍了造成单身社会的几个原因,接下来我们看看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人选择单身生活呢?

作者认为,独居生活对年轻人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年轻人把独居生活视为特立独行与成功的标志。事实上,他们将独居视为一种个人发展尤其是职业发展上的投资。除此之外,独居生活可以保证两性生活上的自由和更多生活的可能性,比如可以独自旅行、读书、烹饪、运动等,而不用顾忌对方。还有,独居可以避免在社交上花费太多时间,有更多的时间来提升自己。就年轻人而言,作者认为最重要的还是独居生活可以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成熟,并寻找到真正的爱情。

对于离婚群体,单身生活是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书中介绍,大多数离婚男女还是渴望爱情渴望幸福的,但经过一次失败的婚姻会让女性变得更加小心翼翼。而且独立自强的生活观也在慢慢改变着她们。反观男性群体,有数据显示他们更加渴望寻求刺激冒险的性生活,虽然这种期望很少得到满足,但他们一直期准备着,认为单身生活一直是他们的机会。

另外,在作者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人认为单身生活也是一种缓解社会压力的方法。一方面可以缓解职业上的压力,单身生活可以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关注自我成长和学习;另一方面可以缓解家庭上的压力,单身生活可以使人们逃离和躲避无法忍受的家庭关系。

单身生活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这种生活给人们带来的并不一定都是益处。特别对富裕的中产和贫穷的普通人而言,单身生活有着本质区别。前者可以更多地关注个人精神上的健康,而后者更在意身体健康。那些在健康、情感、财务方面良好的人更容易找到生活的平衡,更容易发展自身。而后者作为弱势群体选择独居,大多是出于脱离家庭的陪伴和付出,这些独居者大多有犯罪记录、药物依赖、失业和疾病。他们并不认为家庭的陪伴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

那么,人们是如何看待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单身生活呢?

作为一种新兴现象和趋势,一开始人们对单身人士还存在着一些不友好的态度。有数据显示,单身群体在职场中被要求加班的次数远多于结婚群体,因为公司领导潜意识里认为单身群体空闲时间比已婚群体多得多。还有在租房过程中,单身人士特别是单身女性也会遇到问题。很多合作式公寓经纪人一听申请租房者是单身、女性,即使她们拥有稳定工作和收入也会直接拒绝,而那些拥有丈夫的家庭见一次面就可以搞定。另外,一些学者和专家甚至通过传统婚姻文化对单身人士进行道德谴责。

不过,外界对单身群体的歧视越大,单身群体的内部就越团结。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一个人》杂志,这本杂志是源于社会对单身人群的偏见而出现的。《一个人》倡导重新定义单身生活,代表一群独一无二和特别的人。杂志封面上方都醒目印着“性感”“精明”“单身”这三组大字,正如他们创刊号“主编的话”那一栏写道“我热爱单身的生活,我喜欢我现在的生活,我有亲密的朋友,我有活跃的社交,我从事着我理想的工作。我热爱独处,热爱写作、读书、冥想、我要做一个不妥协的自己。我不需要另外一个人使我完整,我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一个人》大声地告诉了整个社会,单身生活的合理性,以及尊重单身人士自己选择生活的权利。

反观我们中国今天的社会,大多数人把30岁未婚男女定义为家庭失败的象征,很少尊重未婚男女内心的真实想法。正如作者书中所说,很多人不了解现代单身男女其实和已婚人士一样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社交,不同的地方是他们无法接受一个不完整的自我,不愿意看到一个妥协的自我。他们并不想受限于传统的婚姻生活方式。这种冲击传统婚姻的束缚意识成为单身群体的共识,当然也形成一种共同利益。在作者的采访中发现,大多数单身人士并不反对婚姻,他们只是想让人们意识到,单身也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

至于如何看待单身生活,作者在书中并没给出明确态度。他认为,独居和面对孤独是人们经历和体验社会的一个重要过程,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选择单身生活并没有对错,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作者在采访中发现,单身群体通过一些方式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彩,比如他们通过组建社群,建立网站加强自己与外界之间交流,有时他们会一起在论坛、网站发表自己的观点维护自己的权利,有时他们会互相介绍工作给社群中的失业成员。当然他们也会在一些节日组织派对中介绍大家互相认识。在社群中大家坦诚相见,互相帮助,彼此十分快乐和满足。

那么,面对单身社会我们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呢?

作者在书中指出,独居人口急剧增加本身并不是社会问题,但这一变革加剧了本来就存在的无法简单解决的社会问题:弱势群体包括那些体弱多病的老年人、贫困单独人口的生活问题和安定问题。

许多国家为了增加人口,社会安定,开始制定各种政策鼓励人们结婚,同时限制单身人士在保险、养老方面的福利。这些政策被人们戏称为“单身税”。比如英国的单身者常常在购房和信用卡申请方面受到歧视,为了住房和汽车险要付更多的钱,而结婚后这些将不再是问题。要解决单身引发的社会问题,我个人认为不能一味地抑制人们选择单身的权利,而应该通过社会管理重塑人们的单身生活。在书中,作者介绍了北欧国家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对单身人群的管理方式,或许对我们有一定启发意义。

斯德哥尔摩不仅是瑞典最繁荣的城市,街道、水路、公园、餐厅热闹非凡,更是全球最大的独居人口城市之一,其独居人口占据城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二。瑞典政府在早些年前就曾做过统计调查,他们发现许多农村和小镇居民开始移居城市,并且城市中慢慢出现一批长期单身生活的群体,于是就出台了“一百万”住房项目规划,很多住宅楼都改成了适合单身人士居住的小户型住宅。这些住宅以一居室、二居室为主,配备了餐厅、洗衣房、托儿所,可以为单身母亲和其他单身男女提供服务。每届高中毕业的成年人还可以免费申请一间小型公寓。

除此之外,这里有一种叫做“一起拥抱人生旅程”的社区,专门为40岁以上、家里没有子女、有兴趣下半生一起体验独居生活的人们设立。这里跟养老院模式不同,是由全职工作的中年人和退休人士组成的。这里有大型的餐厅和开放的厨房,可以供大家集体用餐;还有图书室和电视室、电脑房、洗衣房、编织区、木工间、兴趣小组活动室等,还有公共花园和休息区。楼上有露天屋顶区和派对宴会厅,地下室有健身房和桑拿浴室。每一个住宅单元里有一间卧室、一个客厅和一个小巧的厨房。在这里,老年人可以过得开心愉快。

最后,瑞典还有良好的国家福利来解决公民在独居生活中最困难的问题。比如女性独自生育一个孩子,她将得到雇主和国家共同支付的十六个月带薪育儿假。

这样,瑞典斯德哥尔摩通过多种措施重塑人们的独居生活,社会安定祥和。

以上,就是我对《单身社会》这本书的了解。现如今除了西欧、南欧、北美,日本、韩国和中国也进入单身社会,近年来“剩男剩女”成为热词就是一个明显的标志。阅读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单身社会,了解单身人士的想法,更加理解这类群体的合理存在。

今天篇文章是刚刚通过的一篇读书稿,希望可以给想了解单身社会和单身群体的朋友普及一点知识吧,喜欢的可以留言分享,不喜欢的请出门左转。

至于下次推文,看心情

哈哈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小心思作文 初三生活作文600字 做番茄炒蛋的作文 留香作文600字 含羞草的作文300字 压岁钱怎么花作文 春天的景色作文300字 暑假趣事作文450字 点一盏心灯作文 水仙花作文400字 作文说尺子 美丽的风景作文500字 成长的故事作文500字 英语六级万能作文模板 四级作文和翻译多少分 郁金香作文400字 有温度的话语作文 过年作文550字 介绍一种事物作文400 六级作文开头模板 作文立意是什么意思 体验生活作文600字 去旅游的作文300字 四年级写人作文400字 就这样慢慢长大作文 通知信英语作文模板 托物言志的作文 梅花 成功需要什么作文 三年级人物作文300字 职业规划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