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我和我的“书友群”

2020-12-11 09:35:01
相关推荐

近年来,我经常收到别人的赠书,多为回忆录、散文集、诗词集、杂文集、书画集,还有长篇小说、影视剧本、古典解析等。我喜欢这些赠书,每每到手,必先睹为快,一来作者熟悉,二来内容亲切,“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仿佛他们来家串门,风檐展卷,促膝叙旧,岂不乐哉!

我熟悉这些书的作者,尽管他们岗位不同、经历各异、文化有别,但有一点极为共同,就是喜爱读书,善于学习。读书成就了他们的写作,学习实现了他们的梦想。例如,原海航副司令员、首战一江山岛的老飞行员姚雪森,入伍前只读过几年小学,战争年代里频繁作战、行军,他不忘见缝插针识字看书。新中国成立后在飞行工作之余又阅读了大量中外名著,提高了文化水平和写作能力。握过枪杆和驾驶杆的手拿起了笔杆,锲而不舍,久久为功。2014年,90岁高龄之时出版了166万字的四卷本长篇小说《征程四部曲》(《易水河》《狼牙山》《铁血情》《海空恋》),引起读者关注,2015年,他作为抗战老兵乘车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北海舰队原副参谋长、抗美援朝击落两架敌机的战斗英模、九死一生的杨汉黄,入伍前是个只读过6年书的“割草娃”,退休后立志撰写回忆录,76岁先学拼音再学电脑,在朋友帮助下,一年多时间敲出来厚厚一本《峰云浪迹》,80岁时正式出版,受到广泛好评。他们的读书和写书精神令人感动,也再次印证了一个早就被印证的道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如水,写书如渠,水到渠成;读书如春之耕耘,写书如秋之收获,春华秋实;读书如生灵之吸,写书如生灵之呼,呼吸才有生命;读书如人之饮食,写书如人出心力,不进饮食,心力何来?不出心力,饮食何值?

他们之所以赠书与我,大约是把我视为“圈子”里人,大家书气相投,惺惺相惜,无形中组成了一个“书友群”。他们知道我骨子里爱书,自幼与书结缘,上学时喜欢啃书,并幻想“作家之梦”。有一次放暑假时,我钻在自家一间小屋内,冒着酷暑高温,写出来厚厚一本草稿,名曰《滹沱河畔》,颇有文艺范儿;高考时第一志愿填写的是人民大学新闻系,并被录取,后因招飞参军而未去。但几十年间,我始终不忘初心,在繁忙的飞行和工作之余坚持读书和写作,退休后抓住机会,已撰写、编辑了十余本书和十几部录像片。为此,我也便常常自跻此群,也向他们赠书,互相学习切磋,提高文化素养,滋润生活品位,和他们感受着一样的感受,苦恼着一样的苦恼,快乐着一样的快乐。这个“书友群”真好!

回忆我退休后的读书经历,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谓之“抓紧补读”。刚退休三五年,年龄60岁以前,精力充沛,身体尚健,抓紧补读中外经典名著,弥补被耽误的学习机会,从根本上提高文化素养,“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为写作奠定更好的基础。第二阶段谓之“按需选读”。60岁以后,我开始写作,主要根据写作题材需要选择性读书,例如,我写科普读物《飞向海空500问》时,就选读了《中国航空史》《飞行心理学》《海洋知识》等;写作纪实文学《苏联专家与中国海军航空兵》时,就选读了《当代中国海军》《海军航空兵编年史》以及有关中苏关系的资料等,从而丰富了有关知识,提高了写作质量。第三阶段谓之“快乐读书”。70岁以后,由于身体渐衰,特别是视力不支,难以再读“大部头”,就多读短小精悍书籍、消遣性休闲性作品,也时时浏览网页、微信,接受新知识,跟上新时代。

我钦佩古人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青春作赋,皓首穷经”;我崇尚孙中山先生的“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生活”;我折服毛泽东的“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我欣赏著名作家王蒙的“我以我写荐轩辕”“明年我将衰老,今年我仍兴致勃勃……我仍然不能忘情于文字,忘情于奋斗,忘情于大地,忘情于人民。年龄应该是越积越沉重。但是,我还是想写几篇结结实实的作品,对得起历史,对得起生活,对得起文学在历史上最珍贵的担当与爱”。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运动会作文片段 我美丽因为我坚强作文 那一次我真高兴作文 小学三年级作文踢足球 锲而不舍为话题的作文 作文可爱的弟弟 一个拥抱作文400字 老师生病坚持上课作文 作文大全400字写事 综合素质作文立意 这是我的作文 四级英语作文万能句子 留点回忆给自己作文 写爱的作文450字 三年级课余活动作文 勤劳的人作文 2019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与父母相处的英语作文 六年级上一单元作文 英语名片作文 关于坚持的作文题目 什么也是我的老师作文 我的假期生活作文600 难忘的时刻作文 暖作文800字 开学的作文700字 我是向日葵作文 去天津旅游的作文 开学了作文200 关于雨天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