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外文明交流史: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民俗受到了印度佛教的影响

2020-12-11 09:35:01
相关推荐

由于印度佛教的传播,两晋南北朝期间,中国的民俗也蒙受了影响。下面,我们围绕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的3条记载,谈谈魏晋南北朝的民俗与印度的关系。这3条记载是:

“四月八日,诸寺各设斋,以五色香汤浴佛,共作龙华会,以为弥勒下生之征也。”

“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佛。”

“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曰: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

不难看出,这3条记载都与佛教有关。

第一条记载说明,四月初八浴佛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民间节日,成为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浴佛的做法来源于印度。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出生的时候,曾有九龙吐水为他沐浴。所以后来每到佛祖诞日,佛教徒便要浴佛纪念。而关于佛祖诞日在哪一天,佛经的记载并不一致。有二月初八、四月初八和腊月初八3种,所以传到中国的也有3种。但中国多采取四月初八为佛祖诞日的说法。浴佛的做法在中国开始得很早,据《后汉书》卷七十三《陶谦传》记载:“每浴佛,辄多设饭,布席于路,其有就食及观者且万余人。”

说明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不久,中国的佛教徒便开始了浴佛活动。到了晋代,在举办浴佛活动的同时还加进了“行像”的内容。所谓“行像”,就是用车拉着佛像游行。据《邺中记》记载,东晋后赵石虎就曾让能工巧匠制造了一辆檀木车,载着金佛像游行,而且还制作有九龙吐水为佛像沐浴,十分豪华奢侈。北魏时,浴佛节也有行像活动。《魏书·释老志》云,北魏拓跋焘即位后“于四月八日,舆诸佛像,行于广衢,帝亲御门楼,临观散花,以致敬礼”。洛阳伽蓝记》卷三《景明寺》条也记载:“四月七日,京师诸像皆来此寺。

尚书祠曹录像凡有一千余躯,至八日节,以次入宣阳门,向阊阖宫前,受皇帝散华于时,金花映日,宝盖浮云,幡幢若林,香烟似雾。梵乐法音,聒动天地。百戏腾骧,所在骈比。名僧德众,负锡为群;信徒法侣,持花成薮。车骑填咽繁衍相倾。时有西域胡沙门见此,唱言佛国。”这两条说的都是北魏时佛诞节形象的情形。

而据《高僧传》卷十《邵硕传》记载,刘宋时成都也在四月初八这天举行形象活动。“行像”的活动也是从印度学来的。《法显传》中讲到印度行像时说:“年年常以建卯月八日行像。作四轮车,缚竹作五层,有承栌、揠戟,高二疋余许,其状如塔。以白叠缠上,然后彩画,作诸天形象。以金银琉璃庄校其上,悬缯幡盖。四边作龛,皆有坐佛,菩萨立侍。可有二十车,车车庄严各异。当此日,境内道俗皆集,作倡伎乐,华香供养。婆罗门子来请佛,佛次第入城,入城内再宿。通夜燃灯,伎乐供养。国国皆尔。”

另外,这条记载说四月初八作龙华会,是弥勒下生的日子。弥勒佛被认为是未来佛。其事迹见于《弥勒下生经》等佛教文献。作龙华会也是因为传说弥勒成道于龙华树下,并在龙华林举行三次法会,广度众生。

总之,这条记载告诉我们这样几个信息。第一,印度传来的佛教在民间得到普及,信者日众,已逐渐成为中国民间的信仰。第二,佛教的这个节日已变成了中国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人们在这个节日里获得了精神寄托,也是一种娱。第三,它表现了外来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正如萧放先生所说:“浴佛用‘五色香汤’,表明中国信众不仅将自古相传的香汤沐浴习俗引进了佛门,而且也将阴阳五行观念深入到佛事活动当中。在立夏时节行此习俗活动,它要表达的观念是养生与护生。”

第二条记载,七月十五日,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道教徒称这天是“中元,节”,佛教徒称这天是“盂兰盆节”,同时佛教僧侣坐夏以后,在这一天解制,故又称为“自恣日”。民间大约是受了佛教的影响,又称这天为“鬼节”。盂兰盆节起源于佛教,依据的是《盂兰盆经》据说,佛大弟子目连生于富有之家,其父死后,目连出外经商,行前嘱其母在家行善。其母对佛僧态度恶劣,种下恶果,不久即死去。

目连后来从佛学道,得神通力。出于孝心,目连想把父母度入佛门。但他以天眼通观得母亲堕入饿鬼道,在地狱受苦。目连悲伤,以钵盛饭送给母亲吃,但饭未入口即化为火炭。目连只好回来告诉佛,佛说:“你母亲的罪根深结,不是你一人之力所能解救的需要众僧的威神之力才能使她解脱。”佛要目连在七月十五日这天准备盆器装上“尽世甘味”,并准备床具、香烛等,供养十方大德,通过众僧的一致努力,便可使七世父母和五种亲属一并解脱。《盂兰盆经》宣扬的是布施和孝道,一方面强调布施斋僧的功德和不布施斋僧的罪恶,另一方面又强调孝行的力量。

关于盂兰盆,据其梵文的原意为“救倒悬”,并非是一种叫作盂兰的盆子在印度的古代神话传说中,人们的祖先死后有时倒悬在一处受苦,这从《摩婆罗多》《僵尸鬼二十五则》等印度古籍中可以得到例证。因此,“救倒悬”无疑是正确的。但该经传到中国来以后,许多人都把盂兰盆理解为一种盆器,如南朝梁代编的《经律异相》卷十四第十一条为“目连为母造盆”。可见这种理解很早就出现了。据《佛祖统记》卷三十七记载,梁武帝大同四年(538)始设盂兰盆斋,这个时间与宗懔所记大体相符。

第三条记载,民间在腊月初八这天“戴胡头”,或者扮作金刚力士驱赶病疫,这也与佛教有关。金刚力士为佛教的护法神,能够保护佛和佛法,自然被认为是具有无比威力的神明,可以保护生民健康。就这样,金刚力士也走进了中国民间诸神的殿堂。

除了以上3条记载,两晋南北朝时期还有许多关于民俗的资料与佛教有关我们这里不必一一列举。总之,这一时期的佛教已经渗透到中国民俗的方方面面,从民间信仰到岁时节日,从人生礼仪到民间游艺,都能够找到相关的例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优秀记事作文600字5篇 初二600字作文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作文 以一句话为话题的作文 延安枣园作文 你是我的依靠作文 什么怎能忘记作文 我的家乡菜作文 作文如果我是一只小鸟 安全用电作文300字 手机怎样制作文件 写羊驼的作文 九峰公园作文400字 过秦论作文素材 我要养成好习惯作文 闲不住的老妈作文400字 挑战作文600字 我的爸爸700字作文 写景的作文300字 新学期我的计划作文 有趣的游戏作文200字 写初冬的作文 不一样的作文800字 关于选择的英语作文 苦与乐作文 八年级期中语文作文 桂林游记作文 春天里的故事作文600字 写人的作文我的妹妹 山水游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