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羽人竞渡纹铜钺”与端午龙舟文化

2020-12-11 09:35:01
相关推荐

羽人竞渡纹铜钺

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一个“风”字形边框,上方刻了两条龙,昂首相对,前肢弯曲,尾向内卷;下方以弧形边框线为舟,舟上4人成一排,都戴高高的羽毛头冠,双手持桨奋力划船,动作整齐划一,头冠上的羽毛迎风飘扬。这就是先人给我们留下的“羽人竞渡纹铜钺”的生动图案。

1976年12月,鄞县甲村公社郏家埭第三生产队社员在开挖河道时,于石秃山旁边的农田中,距地表约2.5米~3米深处,发现了春秋时期的“羽人竞渡纹铜钺”。

1991年10月,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其为一级文物。

2009年,云龙镇“龙舟竞渡”被列入鄞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云龙镇荣膺 “中国龙舟文化之乡”称号。

2017年,“羽人竞渡纹铜钺”入选第十五届亚洲艺术节节徽。

这个小小的刻有中国最早的“龙舟竞渡”的图形的文物“羽人竞渡纹铜钺”,是否承载着端午文化的起源?记者通过采访,帮你梳理其中的渊源和演变。

龙舟竞渡 始于吴越

龙舟竞渡,是端午节传统的习俗。在民间传说中,龙舟竞渡与屈原、伍子胥、勾践等历史人物相关。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却不见其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人们划龙舟以纪念之。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其实,“龙舟竞渡”早在屈原之前就已经有了。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说,距屈子投江千余年前,划龙舟之习俗就已存在于吴越水乡一带,目的是通过祭祀图腾——龙,以祈求避免常见的水旱之灾。

宁波民俗文化研究专家周静书告诉记者,据《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称,早在7000年前,远古先民已用独木刳成木舟,并加上木桨划舟。《淮南子·齐俗训》中有“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的记载。我国古代南方水网地区人们常以舟代步,以舟为生产工具和交通工具。人们在劳作的同时,相约划船竞速,寓娱乐于劳动、生产及闲暇中,这是远古时竞渡的雏形。

《事物原始》中记载:“竞渡之事,起于勾践,今龙船是也。”汉代赵晔《吴越春秋》也认为,龙舟的起源“起于勾践,盖悯子胥之忠作” 。

西周时期,“舟”已成为于越人的文化标识物,《艺文类聚》卷七十一引《周书》云:“周成王时,於越献舟”。《越绝书》也说:越人“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勾践灭吴后,曾打算将吴王夫差囚禁于甬句东即今舟山,可见当时宁波浮海至舟山的航路已经通达。云龙出土的文物“羽人竞渡纹铜钺”,无疑是青铜时代宁波水上交通活跃的一个鲜明标记。

唐 李昭道 《龙舟竞渡图》页,绢本

“羽人”源自鸟崇拜

“羽人竞渡纹铜钺”刻有的图案中,其中划船的人头冠上的羽毛特别醒目,这是不是一种信仰呢?

我国古代文献中,有不少关于羽人及羽人国的记载。《山海经·海外南经》中提到,羽民国生长在南山的东南方,那里的人长着像鸟一样长长的头,身上长满了羽毛。

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求人篇》中也有关于羽人的记载:“(大禹)南至交趾、孙朴、续樠之国,丹粟、漆树、沸水、漂漂、九阳之山,羽人、裸民之处,不死之乡。”无独有偶,鄞州云龙镇则有关于大禹曾路过此地的传说。在云龙镇前后陈村的水家祠堂中塑有大禹像,两侧写着“夏禹王治水有功赐水姓,兴水利三过家门而不入”。将古籍记载与当地传说相结合,大禹很可能路过此地,见过“羽人”。

据《越绝书》《吴越春秋》《水经注》等记载,云龙镇所在的于越地区属于百越文化的一部分。战国时期,这里就存有普遍的鸟崇拜现象。在先民们眼中,鸟是志存高远和自由浪漫的象征,因而崇鸟、尊鸟甚至仿鸟。

河姆渡文化双鸟朝阳纹牙雕

专家们认为,河姆渡遗址出土过大量有鸟纹饰的物件,如雕有“双鸟朝阳”的象牙蝶形器、有“双鸟护禾纹”的陶盆等。据此可以推断,古籍中提到的“羽人”,并不是真的由鸟化身成人形的神话再现,而是指那些在某种特殊场合用羽毛作为人体装饰,以示对“鸟”崇拜的土著先民。

文史专家戴松岳认为“羽人竞渡纹铜钺”还具有民俗文化的意义。“‘羽人竞渡纹铜钺’首先是一件祭祀用的礼器,上面的图案就是当地图腾的象征。在古代中国,北方部族的图腾为龙,东方部族的图腾为鸟,其意就是当时的于越先民,用羽毛装饰人体,戴上高高的羽冠,来象征其崇拜物“鸟”,并以龙舟为载体,以最快的速度来追逐他们的图腾崇拜物。”

古画中的龙舟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充分印证,这是一种带有图腾意味的船。而古代真实的龙舟是怎样的呢?古画应该是最好的实证。

唐代的李昭道在《龙舟竞渡图》中描绘了宫廷中欢度端午的场面。李昭道为唐朝宗室。该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画中所绘龙舟亦生动可掬,灵动飘逸。华丽的宫廷楼阁位于画面的右下角,湖水以留白的方式体现出来,远景为青绿的山峦。画面中,人小如豆却清晰可辨,生动有趣。

北宋张择端的《金明池争标图》描绘北宋京城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金明池水戏争标的场面。画面池岸四周桃红柳绿,间有凉亭,船坞,殿阁。水中龙船屑楼高阁,人物活动于楼内外;龙船两侧各有小龙舟五艘,每艘约有十人并排划桨,船头一人持旗;另有数只维游其间。书面左,下两侧的苑墙内外,人群熙来攘往。全图约有千余人,虽然人物微小如蚁,但仔细观察,比例恰当,姿态各异,神情生动,颇具艺术魅力。

《金明池争标图》

元朝郑重的《龙舟竞渡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图描绘的情景正是端午时节,中国南方地区的湖区景象。画面采用马远一角式构图,观看赛龙舟的老少人等集中在画面右下角的岸边,掩映于湖光树石之间,亦有人骑于树干枝头,以便获取更好的观赛角度。而画面大量的留白则形成了烟波浩渺的湖面,湖上四只龙舟、一只凤舟正在挥桨竞渡。远山若隐若现。整幅画面精致工丽而不失活泼,为风俗画的佳作。

《龙舟竞渡图》

被誉为元代界画第一人的王振鹏画的《龙池竞渡图》,图中有三艘龙舟在河中竞渡,中间的龙船装饰华丽,舟中设有一亭,亭内有许多人在观看比赛;前后两舟则彩旗飘飘,锣鼓喧天,舟上的参赛选手,跟随鼓声的节奏指引,奋力划桨。溪流两旁,林霏朦胧,侍卫仪仗游行其间;观赛的百姓,或立或坐,欢呼雀跃,场面十分热闹。

《龙池竞渡图》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描绘的是五月端午时节,皇家欢度端午节的情景。图中雍正皇帝身着汉装,与众皇妃、皇子欢坐于码头楼阁之上,数艘华丽的宫廷龙舟驰骋于水面之上。整幅画面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

想要欣赏更多的艺术报道

请关注艺术品鉴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3)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2-04-12 02:10林心生月[安徽省网友]IP:3407259253
    @邹波这些传统文化活动真是让人热血沸腾啊!希望能有机会去现场亲身验番!
    顶16踩0
  2. 2021-04-07 23:38邹波[福建省网友]IP:21285442
    羽人竞渡纹铜钺端午龙舟文化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英雄气概和现代运动精神。
    顶5踩0
  3. 2020-04-03 21:06[吉林省网友]IP:736351935
    这个话题真是让人眼前亮古老传统文化和现代竞技活动合得如完美!
    顶0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真想不到作文 创造文明城市作文 公园的风景作文 走在路上的作文 写名言警句的作文 英语书信格式作文 中考英语作文范文 雅思作文 范文 新学期打算作文四百字 达尔文英语作文 写海龟的作文 二年级作文植物100字 写成功的作文400字 语言的温度作文 关于爱国的作文四百字 妈妈的爱英语作文 接力比赛的作文 近视调查报告作文500字 争做新时代好青年作文 家乡的田野作文 我我快乐半命题作文 如何保持健康小作文 男插女作文 阅读作文800字 爱岗敬业的作文题目 毕业后的选择英语作文 成龙英语作文 手心里的温暖作文 二年级葡萄作文 最好的朋友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