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19年秋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2020-12-11 18:45:02
相关推荐

2019年秋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6页,24题,总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积累运用(共35分)

1.默写。(10分)

①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② 尺有所短,__________ 。 (屈原《卜居》)

③剪不断,理还乱,______________。 (李煜《相见欢》)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⑤___________,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⑥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⑦怒而飞,___________。 (《<庄子>一则》)

⑧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____! (司马迁《陈涉世家》)

⑨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 ,_________ ”的诗句描绘了塞外平旷、壮观的独特风光。

2.阅读下列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4分)

他的作品从一开始,就是以民间生活的题材引人入胜。五行八作中的能工巧匠、倒了运的农民、各种各样的小商人、邂( )逅的囚徒、见多识广的食客、chún( )朴的劳动妇女、亦僧亦俗的和尚、风流倜傥( )的名士,是最基本的人物。从中可以看到他思想的丰富yuān( )源,对于时代的独特回应。 (选自《汪曾祺精选集》)

3.下面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到2020年,盐城港将基本建成“结构优、集疏畅、功能强、环境美”的特色产业大港和区域物流强港。

B.专家委员会通过一致同意我市创建省级绿色建筑示范城市验收。

C.我原打算介绍王宾向张凯借阅《平凡的世界》,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父母回老家探亲去了。

D.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造成的。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语文课上,王老师将《智取生辰纲》里面的故事讲得惟妙惟肖,同学们都沉浸在其中。

B.十月的射阳河碧波荡漾,人们在河畔或漫步,或跳舞,或垂钓,怡然自得,其乐融融。

C.桂林的山有的像雄狮,有的像大象,有的像猛虎,山形奇特,真是巧夺天工。

D.今年“十一”长假,去千鹤湖公园游玩的人摩肩接踵,不绝如缕。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由于用来运送乘客和运输货物的空间状若密封的胶囊,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为“胶囊列车”。

②在此基础上,“特斯拉之父”埃隆马斯克于2013年提出了“超级环”的设想,即超级高铁的雏形。

③这一概念最初于1997年由美国机械工程师奥斯特提出,并获得技术专利,

④超级高铁的学名叫超音速空气动力火车,

⑤它实际上是一种超导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在近乎真空管运输系统中超高速运行的特殊交通工具。

A.④⑤②③① B.⑤③④①②

C.⑤③①④② D.④③②⑤①

6、名著阅读。(11分)

(1)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狱中斗争是小说《红岩》中的主要部分,围绕罗广斌、杨益言两位人物的斗争活动展开,真实地表现了共产党人英勇无畏的精神,揭露了敌人的残暴。

B.罗切斯特和简·爱是美国文学家夏洛蒂·勃朗特写的小说《简·爱》中的两个主人公。《简·爱》是“人生追求的二重奏”。

C.格列佛又一次出海时,遭遇风暴,被刮到了一个陌生的陆地,那里的居民身高有如铁塔,在大人国的农夫面前,格列佛像鼹鼠般大小,被农夫当作玩物带回家,为了赚钱,农夫把他带到市镇上,让他耍把戏,供人观赏。

D.小王子在地球上的沙漠中与“我”一起求生,寻找水源,在与狐狸谈心时被“我”救下,同患难,共担当。

(2)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 (地点)玩耍,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欢看的是。他的第一本专属个人的图书是《二十四孝图》,他曾经渴慕、最终得到、并引发了他更大的收集书本兴趣的图书是。(3分)

(3)阅读《水浒传》选段,完成题目。(6分)

(宋江)正行到一座酒楼前过,仰面看时,旁边竖着一根望竿,悬挂着一个青布酒旆子,上写道:“浔阳江正库。”雕檐外一面牌额,上有苏东坡大书“浔阳楼”三字。……宋江便上楼来,去靠江占一座阁子里坐了,凭阑举目看时,端的好座酒楼。

……宋江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乘着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宋江写罢诗,又去后面大书五字道:“郓城宋江作。”写罢,掷笔在桌上,又自歌了一回,再饮过数杯酒。

①本选段出自名著《水浒传》,请按照“地点+人物+事件”的结构,用一句话概括本段主要内容。(2分)

②文中宋江的二首诗词是他的遭际、思想的反映,请根据你的理解回答下面问题。(2分)

A.“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宋江是因为什么事才被刺字发配到江州的?

B.“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句诗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A.__________B. __________

③宋江这样的豪义之士最后为何要毒死自己的兄弟李逵?体现了他怎样的思想?(2分)

7、综合性学习(4分)

无人驾驶汽车是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但是目前无人汽车的发展依然面临许多的障碍,请你结合下面所给的材料,概括无人驾驶汽车发展面临的障碍。

材料一:

无论一项创新多么伟大,多么令人难以置信,如果无法做到实惠亲民,很显然结果都是无用的。虽然谷歌的Waymo汽车在公共道路上无人驾驶的里程累积已经超过了300万英里,但是多份报告认为,自动驾驶汽车项目在2020年之前不太可能正式商用,其中定价成为了一大障碍。

材料二:全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是能否适应复杂的路况。谷歌在加州山景城都做过实际上路,然而在路况更复杂的地方比如纽约、巴黎、北京,以及走过武汉市区道路或者穿过东北乡村大集时,谷歌无人车

肯定要出麻烦。

材料三:自动驾驶的目标是完全不需要人的干预,但是对于没有方向盘和油门踏板、刹车踏板的汽车,现在的驾驶者肯定很难接受,因此需要有个过渡,让人们有一个逐渐习惯、逐渐接受的过程。人类与生俱来就不愿将控制权交由机器人,特别是出于对网络攻击的担忧。

材料四:无人驾驶汽车带来了新的困惑:无人驾驶汽车上的人是司机还是乘客?需不需要驾驶证?如果喝了酒“开”无人驾驶汽车,算不算“酒驾”?为了让谷歌无人驾驶汽车上路,美国交管部门修改了交规。可是,在无人驾驶的汽车上,可不可以打电话?很多情况都还需要考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55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8~9题。(共6分)

谢亭送别

唐·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漫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8、请简要赏析第二句中“急”字的妙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共16分)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 虞公曰:“吾享祀丰洁①,神必据②我。” 宫之奇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③,惟德繄④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⑤,将在德矣。若晋取虞⑥,而明德以荐馨香⑦,神其吐⑧之乎?”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⑨,曰: “虞不腊⑩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冬,晋灭虢。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节选自《宫之奇谏假道》

【注释】①享祀丰洁:享祀,祭祀的物品。丰洁,丰盛洁净。 ②据:保佑。 ③易物:改变祭品。 ④繄(yì):句中语气词。 ⑤冯依:依据。冯(pínɡ)同“凭”。⑥若晋取虞:晋,晋国。虞,虞国。下文中“虢”,读“Guó”,即虢国。 ⑦而明德以荐馨香:而以光明的德行作为芳香的祭品奉献神灵。 ⑧吐:指不食所祭之物。⑨以其族行:带领他的家族出走。 ⑩腊:岁终祭祀。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齐师伐我:

②惟德是依:

③又何间焉:

④弗敢加也:

11、给下列句中划分节奏或断句(一处)(2 分)

①肉 食 者 谋 之 (节奏)

②皇 天 无 亲 惟 德 是 辅 (断句)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②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

译文:13、甲文中的庄公和乙文中的虞公都深信“神”能保佑自己的国家,甲文从“______”可知,乙文从“ ________”可知(用原文作答)。(2 分)

14、甲文中,曹刿认为“信”(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乙文中,宫之奇认为神佑国家的根本依凭是什么?说说是从哪里看出来的。(4分

(三)阅读《有理也须声高》,回答15-19题。(15分)

有理也须声高

余谓之

①常言道“有理不在声高”,意指在争论中,关键看说得在不在理,而不在于嗓门大小,旨在教人遇事心平气和说理,不要使蛮耍横。这句俗语积淀了前人感悟,蕴含着生活哲理,于为人处世是很有教益的。然而,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场中,如果固守“有理不在声高”的做法,一味低声细语,难免会误事。“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一旦牵涉大是大非问题,决不能含糊其辞,更不能退避三舍。在舆论场中敢于发声、善于发声,做到“有理也要声高”,是现实的要求。

②声高源自底气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强基固本、开拓创新,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做了许多过去认为做不到的事情,解决了许多曾经认为解决不了的问题。中国道路、中国方案正在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认同和肯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因此,对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于改革发展的辉煌成就,对于中国道路、中国方案,我们就是要大张旗鼓讲、理直气壮讲、深入透彻讲、坚持不懈讲,在国内外唱响“中国好声音”,需要克服“有理不敢说的胆怯”,迅速摆脱“有理说不出的尴尬”。

③声高需要频率高。随着新媒体迅速发展,如今“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数亿网民竞相发声、此起彼伏,互联网空间的无限容量、内容的瞬息万变与传播的互动影响,使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舆论环境。“声音小”,很快被吞没;“声音短”,很快会沉没;“真声音”发不出来,谣言就会四起。“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必须看到,话语权也是领导权,对领导工作来说,失语也是失职。为此,要针对热点话题,主动设置议题,集中时间、资源、力量,加大宣传的力度、强度、频度,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④声高需要表达好。同一个事实或道理,表达好就会成为好声音,表达不好就会出现嘈杂音。所以,声高既要有分贝,更要有分量;既要有数量,更要有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要把握好“时”,注重传播的“首发效应”、信息的“第一印象”,及时、适时发声,赢得话语权、掌握主动权。要把握好“度”,拿捏好分寸,掌握好火候,找准思想认识的共同点、情感交流的共鸣点、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化解矛盾的切入点,力求讲起来有声有色、听起来有滋有味。要把握好“效”,权威解读、深入解剖,科学解疑、真正解渴,引导人们多看主流,不受支流支配;多看光明面,不受阴暗点影响;多看本质,不受表面现象迷惑。

⑤“有理也要声高”,不是对“有理不在声高”的否定,而是对新的舆论格局下失语行为的矫正。我们一方面仍须涵育“有理不在声高”的修养,另一方面也应强化“有理也要声高”的担当,让正确的声音成为舆论场的最强音,以真理战胜谬误,以真相驱散谣言,以真情温润人心。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第一段说说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第二段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从全文内容来看如何做到声高?(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最后一段能否去掉?说说你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描写我的作文100字 我的幸福之家作文 英语作文万能模板初中 师恩似海作文 不期而遇的温暖作文600字 回家作文结尾 长沙游记作文 成长为话题的作文题目 作文我最快乐的一件事 关于花的作文600 我的朋友作文100字 我爱家乡的作文400字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作文 观察黄瓜的作文 六年级500字作文 进与退作文800字 我的校园作文三年级 作文怎么写开头 作文难忘的小学生活 我的自传600字作文 有那样一个人作文 介绍杭州作文 描写天柱山的作文 秋游作文英语 七年级上册一单元作文 高中500字作文 稻草定律作文素材 三年级写童话故事作文300字 六年级作文批改评语 关于广场舞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