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了解5—8岁常见的育儿误区 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 做不焦虑的父母

2020-12-11 19:20:01
相关推荐

复学上班后我们实行6天制,工作十分紧张忙碌,随着小学、幼儿园也陆续复学,我们这些妈妈教师又面临接送自家孩子上下学、辅导作业、提高成绩等问题,周围开始充斥着焦躁的气氛。

面对着个头一天天窜高的两个孩子,我也倍感压力,尤其在当前充满变数的大环境下,真不知道怎样教育,才能让他们有一个明朗的未来。

在这样的心情下,看到这本《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做不焦虑的父母》,一下子被它的书名所吸引。读完之后,特别认同作者的理念:

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养育”出完美的孩子,而是培养具备自我调适能力,能够勇敢、从容、乐观地应对生活带来的所有挑战的孩子。父母能够传授给子女最重要的技能,就是“跌倒”以后可以重新站起来继续前行。

这本书以5——8岁孩子学习、交往、自我成长的18个教养误区为主线,帮助家长们识别育儿误区,远离不必要的焦虑,改善亲子关系,以平和的心态帮助陪伴孩子成长,同时实现自我成长。

作者丽莎·舒格曼是全美知名专栏《这才是真相》的作家、《波士顿环球》畅销书作者,多家专栏的定期撰稿人,同时也是十几年的小学教师和两个孩子母亲。她在这本书里一直提醒家长们:生活永远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请放下不切实际的高期待,将孩子们的童年还给他们。

今天重点来分享5——8岁孩子父母常见的3个误区:想让孩子保持学术竞争力,就必须报更多的辅导班与兴趣班、科技正在毁掉我们的下一代和孩子太小还不能干家务。

误区一、想让孩子保持学术竞争力,就必须报更多的辅导班与兴趣班。

周末和假期被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填充得满满当当,已经成了新时代青少年的标配。父母知道辅导班让孩子和自己都很忙很累,可是对于未来的忧虑,让很多人还是选择“宁愿现在苦点累点,给孩子的以后多点保障。”

但问题是孩子付出的代价,可不仅仅是现在苦点累点这么简单。丽莎·舒格曼在《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中梳理了孩子缺乏自由时间所导致的后果:

缺乏放松及自我疏解的机会,无法及时释放压力缓解焦虑,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对父母更加依赖,无法学会自立。无法参与静态和相对独立的活动,比如阅读。缺乏想象力,无法进行创意活动。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过于满当,会阻碍孩子成长。

当然,兴趣班本身并无问题,因为感悟自身之外更广阔的世界本就是成长的必由之路,孩子也能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如何树立自尊自信等。

但父母要把握好度,懂得取舍,不要一味跟风。

作者对课外活动的建议是“在数量上做减法,在质量上做加法”,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时间。

不要担心自由玩耍是在浪费时间,会让孩子落后于其他争分夺秒上课外班的同学。因为研究指出:

孩子在放空的状态下,思维极度活跃且富有创造性、可以自主探索世界、形成独特的兴趣、沉浸在有助于激发幸福感的幻想游戏中、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理智地管理时间,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生活能力。

误区二:科技正在毁掉我们的下一代。

现在高科技电子产品层出不穷,一两岁的孩子都能无比娴熟地玩手机,我们常戏称手机为哄娃神器,有时不得不把孩子带到学校,却要去上课的情况下,把孩子和手机一起留在办公室,保证能45分钟不哭不闹不作妖。

可电子产品超强的吸引力也让父母发愁,不给手机就不吃饭、关掉电视就嚎啕大哭、软磨硬泡就要ipad等现象时有发生,既有害孩子健康,又影响学习。

有些父母一边担忧一边纵容,而另一些则采取强硬措施,干脆不让孩子碰任何电子产品。

对此,《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作者有更加理智的看法。她说:

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化的社会,需要我们的孩子在学校和未来职场中通晓科技知识,熟练使用科技产品,并以此作为联系他人、联系社会的主要工具。

对于未来的大势所趋,一味靠堵,把孩子和一切高科技电子产品隔绝开来,既不可行,也不应该。

当然,也不能让孩子随心所欲。更智慧的做法是,作为电子产品的提供者,父母有权、也有责任在孩子初次接触时,建立清晰的使用规则并加以监督。

包括使用时长、时段、观看的内容、联系的人群、注意事项等,都做出明确的要求。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就细节进行协商,考虑孩子的意见,但规则一旦制定下来,就要坚决执行。

误区三:孩子太小了,还不能干家务。

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家庭,孩子做家务的并不多。普遍的原因是现在的孩子学业任务重,父母不想再让家务挤占孩子的时间,还有的妈妈比较能干,觉得孩子帮忙也干不好,还需要自己收拾残局,反而更浪费时间,不如不让他插手。

可作者指出,孩子做家务的意义不仅仅是“帮父母”那么简单。

首先,做家务能为家庭出力,孩子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家庭一份子,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有助于培养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归属感是孩子愿意主动积极进取的基础。

而孩子一旦拥有了责任感,就会体现在各个方面,包括学习。我见过很多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事事包办,不让孩子有任何自我负责的机会,却希望孩子在学习中能够主动自觉、有责任心,这是不科学的。

其次,孩子未来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必须具备必要的生活技能。这些能力并不是长到一定的年龄自然就能会的,需要通过常年的反复练习才能掌握,做家务正好是练习生活技能的好机会。

而且孩子掌握了这些技能,就会有一种胜任感和掌控感,自然对未来充满自信和希望。

此外,通过参与家务劳动,孩子能学会互相合作、帮助他人、一起努力工作的意义等,还能懂得换位思考,感受到爸爸妈妈的付出,并锻炼孩子设身处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能成为孩子未来的竞争力。

在做事过程中,感受到的像被成人一样对待的认可和尊重,同样对孩子有着非常重要的激励作用。

通过做家务让孩子得到锻炼,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

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大家都恨不得倾尽所有都给孩子,但更多不一定就更好。我们总有一天要离开孩子,让孩子掌握在这个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本领,将来可以很好地地独立生活,才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根本目的。

就像丽莎·舒格曼在《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做不焦虑的父母》中所说的那样,学会放手,学会爱,让孩子像孩子一样长大吧。

让孩子具备爱与被爱的能力、应对挫折的能力、自我管理、独立生活的能力、能够自信、从容、乐观地应对生活的挑战,享受自由、丰富、完满的人生,才是我们为人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 做不焦虑的父母 (美)丽莎·舒格曼(Lisa shugarman) 正版书籍 ¥33.6京东购买

【更多精彩】母亲节,送给新手妈妈5本专业靠谱的育儿书,养出聪明优秀的孩子

关于今天的话题,你有什么看法呢?写在评论区和我一起讨论吧。我是一名中学教师,两个孩子的妈妈,亲子阅读践行者,喜欢读书,喜欢分享儿童教育知识,欢迎关注。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糖果妈妈爱孩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10-15 05:39开始到现在[吉林省网友]IP:3406528075
    我觉得育儿真不容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调整自己方式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多启发希望能够做个不焦虑父母。
    顶2踩0
  2. 2020-07-14 02:16肖·天·一·[吉林省网友]IP:1744064761
    这篇文章真是太有用了作为个年轻父母我经常感到焦虑希望能够给孩子足够爱不要给他们施加太大压力。
    顶0踩0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暑假里一件事作文 龙舟节的英语作文 作文母亲的爱600字 中学600字作文 二年级作文小动物100字 万能作文开头排比句 这就是幸福作文 碰碰车作文 祖国在我心中作文300 什么的汉字作文 人景合一的作文 相反作文 传统节日200字作文 关于努力的作文800字 日记大赛作文 作文万金油 小学生筑梦作文 苏州评弹作文 写景状物作文800字 励志作文800字 外公去世作文 反对校园欺凌作文 五年级上六单元作文 初二通讯作文 我的小书屋作文 校园新事作文 保护环境作文四百字 黄角树的作文 李密作文素材 我发现了什么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