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抗疫“巨无霸”驰援武汉 一天可为600人做核酸检测

2020-12-12 01:05:01
相关推荐

移动P3实验室,是抗疫战场上的“巨无霸”。而他们,则是冲锋陷阵的“病毒侦察兵”。

一个多月前,一支12人的“特种小分队”,携带两台移动P3实验室千里驰援武汉,不舍昼夜,一天可为600人进行核酸检测。

抗疫“巨无霸”驰援武汉

2月5日凌晨6时许,洪山体育馆内,来了两辆“巨无霸”:它们是中国疾控中心移动P3实验室。

该实验室由主实验室和动力保障车组成。主实验室为负压定向流设计,内设生物安全柜,具备对环境、操作者和样本的三重保护作用,达到生物安全三级保护水平;装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所需的全套仪器设备和试剂耗材。动力车可为实验室提供电力保障,到达目的地后可随时启动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

这是一支12人的小分队,队长是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党委书记卢金星。他们接到国家卫健委指令后,驾驶该套防疫“利器”从千里之外的北京马不停蹄,驰援武汉。

当天下午,这个移动P3实验室,就做好了核酸检测的一切准备。

来不及休整,出任武昌方舱医院副院长的卢金星,迅速参与到医院的组建,当晚11点半左右就开始接收病人。

这是武汉的第一批方舱医院,大家边工作、边磨合、边总结、边建制,一切变得井然有序。

作为一名传染病控制专家,卢金星主动承担起医院感染控制,病人出舱和样本采集、检测的流程设计。并调动社会力量捐赠了方舱排风消毒系统,确保对方舱医院周边环境的安全防护。

实验室一天可为600人做核酸检测

2月17日,按照中央指导组医疗救治队的统一调度,小分队转场的武汉体育中心,承担武汉体育中心和沌口两个方舱医院的核酸检测任务。

为提高效率、确保质量和安全,卢金星和队员们及时总结经验,不断优化流程,实行一岗双人制,每进行一步,都需要另一个人配合观察,姓名填写是否无误,试剂添加是否准确,体系配制是否正确……

每时每刻,他们都需要全神贯注。每份样本,都是使命和责任。

2月27日,卢金星将审核后的423人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报告反馈给两家方舱医院时,时针已指向晚11时40分。

这并不是一天工作的结束。接下来,他们还要对当天的工作做出总结,对第二天的工作做出详细的计划,每天凌晨二三点入睡,成了他们的工作常态。

其实,真正的检测人员只有六人,最多的时候,他们一天可为600名患者做核酸检测。

另外五人,个个都是多面手。赵宏群从2004年起就负责该实验室的运维,实验室的每一个零件都了然于心,凭声音他就能听出这个“老伙计”哪儿不舒服。他每天还负责样本的联系、接收,实验结束后还要对实验室进行检查维护,监测实验室运行状态,对实验垃圾进行清场处理。司机金铭、李长炜、刘京山除了开车接送大家往返驻地和实验室外,还要参与实验室运维,设备、试剂耗材搬运。

而无论大家工作到多晚,负责物资管理、后勤保障的肖士林,总会给队员们备好加热的饭菜,或者一碗热腾腾的泡面。

每当看到一个个病人康复出舱时,在他们心中成就感、满足感就会油然而生。

他们为白衣天使披上铠甲

保证一线白衣战士的安全,也是这支“特种小分队”重任。

身为队长,卢金星要负责团队的各项工作,还受命于中央指导组国家医疗救治队,担任武汉体育中心、沌口和汉阳三个方舱医院的协调员,并担任14个方舱医院的感控核心专家组组长。

每天往返于多个方舱医院,卢金星对方舱医务人员进行了系列专业指导培训,协调指导医院管理和感控工作,逐步建立起方舱医院的管理体系框架。

2月19日,卢金星应邀出席国办组织召开的“轻症患者管理”专题会议,向孙春兰副总理汇报方舱医院运行管理经验和下一步工作建议。

为制订科学防控措施,实现 “打胜仗,零感染”的目标。卢金星指导方舱医院管理团队建立了严格的感控管理制度。采取了要求患者佩戴口罩、病区开窗通风,在护士工作站、医生工作室、脱衣间、更衣间等部位安装等离子空气消毒器,物表消毒等一系列措施。

为验证感控措施的有效性,他邀请军事医学研究院专家组,分别于2月24、29日到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商定环境样本监测方案,在两个舱的各个部位,现场采集空气、物表和患者样本95份,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前后两次全部样本结果为阴性。

2月25日,邀请北京无限保护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采用气溶胶静电喷涂方式对沌口方舱医院舱内空气、患者厕所、护士工作站、医生工作室、脱衣间、更衣间等部位进行了全面消毒。使用的“SD”无毒长效消毒剂,能够附着在物体表面形成基于有机功能性硅烷的活性分子链涂层,可持续发挥杀灭微生物的效力。

2月28日、3月5日,中国疾控中心移动P3实验室,先后对该方舱医护人员出舱区门把手、墙壁、洗手池,病区内医生办公室电脑、办公桌、护士站、治疗车、患者卫生间等处采集的192份标本进行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全部样本为阴性。

至3月9日休舱,全部医护人员,环卫清洁工人、保安、消防、后勤保障、志愿者、管理者等相关人员无一出现新冠肺炎症状。

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感控措施,为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们筑起了铠甲,撑起了一把安全的大伞。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这支“特种小分队”与时间赛跑,与病毒交锋。

这12人中,涵盖了从60后到90后四个年龄段,最大的59岁,最小的27岁。曾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集体”称号。

从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2010年抗震救灾,,再到舟曲特大泥石流救灾防病,每一次征战,他们都冲锋在前。

3月9日,这支“特种小分队”已转场到蔡甸大集,执行新的检测任务。

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负责人胡饮勇,请记者帮他和队长卢金星拍张合影留念。

在这场战疫中,他们并肩作战,志同道合,结下了深厚友谊。

【来源:楚天都市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描写人和事的作文 优秀作文450字 陌生人敲门作文 编故事作文300字三年级 四年级描写动物的作文400字 人间真情的作文 关于写爸爸的作文 写花的作文300字 让生命充满爱作文 我们的校园500字作文 蚕丝被英语作文 记事作文350字左右 我的绝招作文500字 乐观心态作文 关于贵州的英语作文 喜悦的眼泪作文 开学随想作文600字 推荐一本书的作文100字 父亲的爱作文350字 新学期新计划英语作文 英语作文我未来的生活 实践出真知作文 幸福在心中作文 我的学校一年级作文 时光依然作文 我的家乡徐州作文300字 我的心里话作文400字 修自行车的作文 观察绿萝的作文400字 描写兔子的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