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刘邦 项羽 韩信之间的隐秘关系

2020-12-13 02:20:01
相关推荐

今天这篇文章,纯属有感而发。

先从太极图说起吧。

只要是中国人,就没有不知道太极图的。

它的相貌如上图,一半白色,一半黑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像旋涡,又有规则。

太极图体现的是中华文化中阴和阳的理念。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两者相辅相成,和谐、对称、平衡、循环、稳定。

是中华文化最伟大的结晶之一。

明代程允升在《幼学琼林·夫妇》中有这么一句话:孤阴则不长,独阳则不生,故天地配以阴阳。

意为:无论是阴和阳,都不可能脱离对方,单独存在。

哪怕是其中一方发展到极致,也会在临界点迅速转化成另一方。乐极生悲、否极泰来,就是这个意思。

同样,这个概念放在万事万物上都适用。

越是极致的对立,就越不能脱离对方,独立存在。

比如:爱恨、夫妻、敌我。

没有爱就没有恨,没有夫就没有妻,没有敌也就无所谓我。

程允升把对阴阳的解释,放在《夫妇》下面,就是这个意思。

夫妻关系,或者说爱情,就是最极致的阴阳关系。

因为性别无法转化,所以比较容易走极端。

举个例子,很多人会因爱生恨,当察觉到对象可能在关系中不忠诚的时候,有些人就会争吵动手,甚至一天二十四小时监视对方。

爱到极致,容易导致恨。

也有些人会在确认对象出轨之后,马上分手,迅速换下一个。比翻书还快。

当然,在这种情况时,一部分人是真的确实很渣,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是因为恨前对象出轨,所以很快就找了下一个,美其名曰爱。

其实,就是要向前对象表达:你很烂,我比你好。这样一个意思。

爱上另一个人,是因为恨前对象。

也就是说:

爱是因为恨。

这就是亘古不变的人性。

无论现在、过去,还是将来,都一样。

能让两个人走到一起,恨比爱管用。有没有发现,当你和现男/女朋友一起讨论前对象有多渣,对你伤害有多深的时候,你们俩的关系更近了。

当你和朋友们一起讨论共同讨厌的人的时候,你们的友谊也仿佛更深厚了。

这种游戏,不论何时何地,都不会过时。

共同的敌人,远比宣扬的团结友爱,更能凝聚人。

同样,在古代的战争中,政治斗争中更是如此。

比如,刘邦和韩信,就是因为“大渣男”项羽,走到一起的。

熟悉历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刘邦和项羽曾有过一段蜜月期,俩人要好得跟刚睡一张床的新婚夫妻一样。

可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情,让这两位好友,反目成仇。

当时,项羽和刘邦都算是楚怀王熊心的部下,大家伙儿把反秦事业搞得如火如荼。秦国眼看着就要不行了,于是项羽提议西行灭秦。

谁知楚怀王不答应,非得叫上刘邦一起,与项羽二路并进西入秦关,并约定谁能先打进关中灭了秦国,谁就能做关中的王。

结果,刘邦先进入了关中,按照约定,刘邦就要做关中王。

这个消息,项羽知道后是勃然大怒,当即带兵冲进关中,逼着刘邦把胜利成果让给自己。你说项羽渣不渣,怎么能抢呢?

刘邦当时也是气得,但敢怒不敢言,毕竟打不过项羽,好死不如赖活着。

项羽夺了关中之后,自封为西楚霸王,随即大封各路诸侯。他把刘邦封在了巴、蜀、汉中,让他做了汉中王。

巴蜀地区现在很不错,称为天府之国。可是在当时那个年代,却是个贫苦的地方。那时是罪犯的流放之地。

试想一下,按照约定,刘邦是可以王关中的,现在却被项羽逼得不得不到汉中称王,虽说都是个王,但档次完全不一样。

就相当于,本来你是可以在富庶的上海称王的,可现在却让你去某个不起眼的四五线城市做王,你心里的落差可想而知。

那你说刘邦心里能舒坦吗?他能不恨项羽吗?

刘邦当然是恨死项羽了,他无时不刻不在想着要重新打回关中。

就这样,刘邦和项羽就像婚内出轨的夫妻一样,俩人干上了。

这个时候,韩信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韩信是何许人也?

当时就一普通士卒,特别不起眼。

韩信早年投奔项梁,不得志。项梁死后,韩信又归属项羽,曾多次向项羽献策,可惜言不听计不从。这里项羽的“渣男体质”又显示出来了,凡是跟他一样或者比他厉害的人才,一概不管不顾不听不问。

后来韩信见跟着项羽永无出头之日,就离开了项羽,跑到了刘邦的部队。

韩信在刘邦帐下的时候,获得了刘氏集团二把手萧何的赏识。

萧何也多次把韩信推荐给刘邦,可是刘邦也没有重视起来。

再后来,韩信在刘邦阵营也不愿意呆下去,找了个机会溜了。

这可把萧何急坏了,当即就骑着自行车······哦不,骑着马去追韩信。

萧何追回韩信之后,又一次郑重其事地向刘邦推荐韩信。

这一次,刘邦总算是重视起韩信了。随后便是刘邦筑坛,韩信拜将。

当了大将军的韩信,确实没有让刘邦失望,还真把项羽给弄死了。话说项羽在临死前还曾派人向韩信求和,结果韩信拒绝,这不禁让我想起马某人的一句名言:今天你对我爱理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我们话说回来,刘邦当时为什么就放心把大将军之位交给韩信这么一个籍籍无名的小人物呢?

很简单,因为没办法了,找不到其他人了,韩信在当时就是一颗救命稻草。

试想刘邦带兵打仗这么多年,手下的将军们几斤几两他心里肯定是心知肚明,知道任谁谁都不是项羽的对手,当然他自己就更打不过项羽了。

但是他不甘心啊,他做梦都想干倒项羽,夺回关中,一雪前耻。

实现这个梦想,需要强力人才。

如果这个时候,有一个破衣烂衫的乞丐走到刘邦面前,说封他做大将军,能打败项羽,刘邦说不定也会试他一试。

更何况韩信是萧何亲自推荐的,还推荐了好多次。

萧何对刘邦说:大王,你如果只想做汉中王,那你用不着韩信。但是,如果你想做天下的王,那你必须用韩信。

这话正说到刘邦心里去了,争夺天下,首先就要打败项羽。萧何能说出这样的话,这不就表明韩信是能和项羽比试一下的大才么。

也就是说,刘邦愿意用韩信,不是因为他爱惜韩信的才能,而是因为他恐惧项羽,想要打败项羽,进而争夺天下。再加上韩信有萧何做背书,当然不妨一试。

至此项羽、刘邦、韩信这三人的关系简述就呼之欲出了,相当于原本和项羽打得火热的刘邦,因为项羽不讲信用而关系破灭,随后刘邦找来韩信,要合作一起打败项羽。

怎么样?像不像那些因爱生恨的小年轻,爱上现对象的原因是恨前对象。爱越深,恨越深;恨越深,爱也越深。

所以当韩信的军事才能显现出来之后,刘邦就越离不开韩信,因为需要用他来打项羽啊。

只要项羽一天不死,刘邦和韩信的关系就会一天比一天好。

只是可惜,韩信最后干掉了项羽,打破了这种稳定的关系。

没有了共同的敌人,刘邦和韩信的关系基础就不复存在了,所以刘邦和韩信之间必有一死。

结果,历史选择了刘邦,放弃了韩信。

惜哉韩信!因为没有看清楚自己能被刘邦重用的基础,是在项羽,所以才有此结局啊。

爱是因为恨。

刘邦对韩信的倚重,是因为他对项羽的恐惧。看不透,就只有被抛弃。

人生在世,免不了会有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能否看透这些关系的本质,能否看透自己在关系中存在的基础,决定了这段关系能维持多久。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文森特看世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全国甲卷语文作文 参观博物馆英语作文 冬天作文450字 那时花开 作文 关于钓鱼的作文 董存瑞作文 出发作文800字 我有一个想法的作文 打扫房间作文 亲情作文200字 放风筝的作文怎么写 自我介绍日语作文 身边有特点的人作文 成都旅游作文 关爱老人的作文 拔河作文300字 诗与远方作文 变形记作文500字 作文精彩开头和结尾 木头人游戏作文 作文可以写什么题目 我的房子英语作文 考研英语二大作文 关于日出的作文 关于动物园的作文 北京游记作文 成人大专作文 竹子作文300字 再见了老师作文 介绍我的家乡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