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秋节特辑|月 真的是故乡明吗?

2020-12-13 03:00:01
相关推荐

中秋节前一天,在长沙一家艺术机构工作的小王加班到晚上八点。家里人已经收好了行李,等他一到家就立马启程回了老家,到达已是深夜。幸运的是,路上没有堵车。而他的一位朋友则选择了中秋节当天凌晨4点出发,得以避开高峰期,驱车五个多小时终于到家,赶上了吃早餐。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关于中秋节是否回家的问题,讨论的人很多。假期不多,来回折腾,即使十一小长假就在不远处,但是很多人还是义无反顾踏上了回家的路。从科学角度来说,“千里共婵娟”应是最合理的,但是从个人情感来说,杜甫那句“月是故乡明”更加深入人心。与其说故乡的月亮有多亮,有多圆,还不如说是因为故乡,特别是在故乡的亲友们,给了那方天空的月亮更多偏爱。天上月圆,人间团圆。这个在历史中走过千年的节日,它现在依然陪在我们身边,就是为了给我们一个团圆的理由,一个光明正大说想念的机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王献之《中秋帖》:盼出征亲友早日归来

王献之将其对出征亲友的担心都写在了《中秋帖》中。被乾隆与《快雪时晴帖》《伯远帖》并称“三希”的《中秋帖》,仅存3行22字,“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王献之《中秋帖》

王献之是王羲之7个孩子中的老幺,在《兰亭集序》中曾因为没有写出来诗被罚酒三斗。但是他很好学,并靠自己的努力赢得了父亲王羲之的重视,字越写越好,连大司马桓温都要请他去题写扇面。据说王献之为人淡定、写字飘逸,但是在写下《中秋帖》的那个中秋节,他有些黯然神伤:中秋佳节,却不能见到你,不知道要如何度过,也无心欢庆,只好等待大军归来之日再一起庆祝吧。

据说,尚未归来的大军是指太和四年(369年)桓温的第三次北伐。这次战争事关国运,当时的25岁的王献之正在谢安幕府担任长史,他的很多亲朋好友都已投身到这次战争中。于公于私,他都很关注这次战争。听到东晋开局取胜的消息,王献之反而有些担忧,天气渐冷,衣食难继,只希望大军尽快归来。他的担心在中秋节后成为了现实,东晋最后在对手的反击下狼狈难逃,再也没有恢复中原的希望。不知王献之信中的亲友,是否平安归来?

沈周《有竹庄中秋赏月图》:感叹眼中渐觉少故人

“吴门四家”之一的沈周曾经多次邀请友人在其隐居的“有竹庄”赏月度中秋,并留下不少相关画作。除了美国波士顿博物馆馆藏《十四月夜图》,还有一幅长卷《有竹庄中秋赏月图》:由画面与书法两部分组成,画面纵34厘米、横135.5厘米,书法部分纵34.5厘米、横895厘米,是沈周传世书画作品中的煌煌巨制。

沈周《有竹庄中秋赏月图》

沈周《有竹庄中秋赏月图》局部

有竹庄是沈氏世代隐居地,以诗文书画闻名乡里的父亲和伯父曾经在此读书、吟诗作画。沈周对父母非常孝顺。父亲去世后,有人劝他去做官。他以照料母亲为由拒绝,一生未应科举,始终从事书画创作,在有竹庄招待好友们。那年中秋节,沈周邀请浦汝正等友人来有竹庄共度中秋,应友人邀请作画描写当时场景。只见平安亭中山水清胜,竹树桥亭,明月高悬,景致幽静。此图右首是沈周的同乡与好友李应桢题写的“有竹庄中秋赏月”大字篆额。题诗末尾是沈周所写的跋语,交代了此图的创作背景:“中秋赏月,与浦汝正诸君同赋。汝正出纸索画小景,并书于纸尾,长洲白石翁沈周书于有竹庄之平安亭。”真正体现沈周心情的,是自左首至中间部分的那首自提诗:

少时不辩中秋月,视与常时无各别。

老人偏与月相恋,恋月还应恋佳节。

老人能得几中秋,信是流光不可留。

古今换人不换月,旧月新人风马牛。

壶中有酒且为乐,杯巡到手莫推却。

月圆还似故人圆,故人散去如月落。

眼中渐觉少故人,乘月夜游谁我嗔。

老夫老及六十年,更问中秋赊四十。

他在创作这幅《有竹庄中秋赏月图》时已是花甲之年。从追忆“少时不辨中秋月”开始,到“古今换人不换月”的感慨,最后祈盼“更问中秋赊四十”,一个对月遣怀的老人形象呼之欲出,复杂而纠结的心情溢于言表。

丰子恺《中秋之夜》:怀念跟父亲学吃蟹的家宴

丰子恺曾多次为中秋作画,《中秋之夜》为其中一件。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曾在《自由谈》杂志上以“中秋”为主题撰写过短文,300余字描绘了他有一年在上海过中秋时所做的一个奇特的梦。梦中的他戴着一副眼镜,见到上海各种各样的人各自过着各种各样的生活。文章短小别致,别有意味。但是最温情的还是属他对父亲的回忆。

丰子恺作品《中秋之夜》

丰子恺作品

“到了七夕,七月半,中秋,重阳等节候上,缸里的蟹就满了,那时我们都有得吃,而且每人得吃一大只,或一只半。尤其是中秋一天,兴致更浓。在深黄昏,移桌子到隔壁的白场上的月光下面去吃。更深人静,明月底下只有我们一家的人,恰好围成一桌,此外只有一个供差使的红英坐在旁边。谈笑,看月,他们——父亲和诸姊——直到月落时光,我则半途睡去,与父亲和诸姊不分而散。”

在丰子恺印象中,家中的中秋夜宴原是为了父亲嗜蟹,以吃蟹为中心而举行的。丰子恺跟着父亲学吃蟹,“半条蟹腿肉要过两大口饭,这滋味真是好!”自父亲死了以后,他便不曾再尝这种好滋味。“现在,我已经自己做父亲,况且已茹素,当然永远不会再尝这滋味了。唉!儿时欢乐,何等使我神往!”

邱志杰《姓名天空》:人事代谢的感受很强烈

邱志杰在2002年中秋节创作了《姓名天空》,这是他的第一件“光书法”系列作品。

邱志杰

邱志杰曾在采访中回忆第一次创作的情景:坐在那里,想起所有能想到的所有人名字,用手电在黑暗中写出来,同时朋友沈小闵用照相机长时间曝出拍下来。邱志杰发现,写到最后就慢慢变得感伤了:“我写到后来就开始我所想得起来的名字,写我的那些已经死了的书法老师们的名字。最后沈小闽说,把他刚分手的女朋友也写上,反正我也认识她。最后这个事情变得很煽情。慢慢想起一些已经死掉的人的名字,就变得很感伤。”最后,他把写下来的名字放进一个星象图,密密麻麻。

这次创作中,邱志杰想到了400多个人的名字。在第二次创作时想到了700多人,2006年做了第三次。邱志杰把老师的名字放在星象图上的北斗星位置,名单有重复,有人消失也有新人加入。他打算每十年做一次,一直持续到死亡:“这件作品的核心是我能记住多少。有些人被想起,有些人被忘记,有些人是新认识的,有些人死了。变化是很重要的,有了10年的距离,星空中出现的人的名字的变化就会很大,那种人事代谢的感受会更强烈。”

【结语】月有盈亏,才显得中秋的可贵。因为缺失,才让每一刻圆满都应该被珍视。在同一片月光下,愿所有人举杯邀明月,身侧有人陪,也不要忘了那些曾经陪在我们的身边的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1)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0-10-05 15:29沐雪颜[山东省网友]IP:3409382676
    中秋节特辑很有意思,月亮真的是故乡的代表吗?
    顶9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除夕夜作文 舞狮作文 作文题目大全 作文400字可抄免费 写人的作文600字 家乡的风俗500字优秀作文 我的梦想作文600字 春节作文600字 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 我长大了作文400字 我的心愿作文500字 放风筝作文 雪作文 叙事作文 做家务作文 温暖作文 家乡的春节作文 劳动作文 保护环境的作文 描写春节的作文 初中作文 关于雪的作文 家风作文 中考作文 六年级作文 写景作文600字 推荐一本书作文400字 家乡的风俗作文400字 给老师的一封信作文 我的心愿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