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散文|李林:母爱是永不消逝的霞光

2020-12-13 11:55:01
相关推荐

文/李林

我母亲今年八十,耳不聋,眼不花,除了前年做了一次心脏支架手术,身体还算硬朗。虽然父亲已走了十几年,母亲在,家就在。老舍说,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我也深信,母亲的善良、长寿,藏着我的福气呢!她在黄石,我在北京,想她了,就打电话。

我问,军分区干休所搞体检,您怎么样啊?她说,腰、腿不好,老毛病啦!别担心,你们要好好生活。我问,心脏呢肺呢肾呢咋样?她哈哈大笑,说道,说出来怕吓着你——功能衰竭!没事,上岁数了,几个阿姨都是。一辆汽车开了一辈子了,能好到哪儿去?我笑着说:“您太幽默、开朗了,真棒!多保重啊,妈!”放下电话,我泪如雨下。

幸亏有我哥和嫂子等人在母亲身边照顾,我才觉得心安一些。

我在北京工作已三十多年,儿子也有二十三岁了。我们成了母亲最大的牵挂,她与我通话时无话不谈。

她问:“你啥时候最想妈?”一口的河南话。我父亲从河南打日本鬼子开始,一路打仗打到湖北,解放后把母亲从老家接到黄石成了亲。

我说:“高兴的时候,不开心的时候,都想。”

她说:“我没事就爱看电视连续剧,看到一些情节就想起了你们,还掉泪,是不是真老了?”她经常一边看电视一边收拾屋子,窗明几净,一尘不染。

我说:“我们也是啊!比如说,看《父母爱情》《动物世界》。”经常说着说着,电话断了,一会儿又通了。母亲说:“水烧开了,我关了煤气灶。林啊,接着聊。”我这边呢,夫人、儿子时不时地中途抢电话,其乐融融。

只要可能,我们年年回家看望父母。有一年春节,我们实在不能回去了,感到心里堵得慌。我刚好听到李春波唱的《一封家书》,情绪激动,泪流满面。

我说:“还有一首歌,一唱就想起了您,就是才旦卓玛的《翻身农奴把歌唱》。好妈妈,我唱,您听着啊——太阳啊,霞光万丈;雄鹰啊,展翅飞翔;高原春光无限好,叫我怎能不歌唱……”

千里之外,母亲手握听筒,欢喜地跟我一道唱起来,声音很甜、很美,很亮,听不出是老人在唱。是母亲教会我这首歌的,她的歌声让我瞬间回到了小时候,那时,一切多么美好啊!我和哥哥是双胞胎,她一手拉一个,幸福地边走边唱,欢快、恬静、甜美,像生活在童话里。

“妈妈,您不觉得我像一支雄鹰吗?我想成为您的骄傲!我飞呀飞,飞不出您宽广的胸怀,因为您就是万里霞光啊!妈,您听明白了吗?”

“说得好呀!”母亲说,“在妈眼里,孩子再大也不大,我会永远注视着你们,为你们祝福……”

日子叠着日子,似乎因平凡而显得短促,因熟悉而难以记起。然而,人间的真善美时刻迸发着人性的光辉。我和母亲都盼望对方平安,别出差乱,岁月静好。

有一次,母亲问我:“儿啊,你有没有埋怨妈妈的时候呀?”

“没有!”我斩钉截铁地回答。

我知道母亲一生操劳,含辛茹苦,把我俩拉扯大,不容易。有了孙子,又操劳他俩。她像一个任劳任怨的佣人,不计报酬,不图回报。就这么傻、就这么轴!也像是一根不起眼的红蜡烛,我真害怕“蜡炬成灰泪始干” 的那一天会突然到来。她像是故意让我们欠她债似的,一点点累积,最后竟堆成了一座高山。我们哪有资格埋怨母亲啊!——只有还账的份了。无奈,一代还不了,下一代就接着还,也许永远偿还不了。

回想与母亲之间,有过三次比较激烈的拌嘴,算不算埋怨呢?不好说。

第一次,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几个大男孩带着我偷偷去长江边上游泳,被母亲发现后暴打一顿,我觉得丢了面子,委屈,不服。

到了晚上,母亲问我屁股还疼吗,轻轻地给我敷药。没胆下水的哥哥幸灾乐祸地看我强忍着疼痛,偷偷痴笑。母亲走后,来到厨房,关了门,放声哭泣,吓我俩一跳。父亲安慰、劝说。母亲哭着说,孩儿要有个三长两短,俺没法活呀!

后来,连续出现长江里淹死人的消息,我吓坏了,想想就后怕,就主动找妈妈说话了。母亲抱着我亲了又亲,额头顶着额头,笑得十分灿烂。我觉得妈妈像一轮初升的太阳,我俩就是羞怯、顽皮的向日葵。

我在北京打拼了许多年,总想接父母到京小住,犒劳犒劳。亚运会举行那年,我租了一个两室一厅的房子,把父母和心爱的小侄儿安顿好,带他们游山玩水,随便吃喝。然而,父母经常唠叨,说大人就想看看你,不图吃图喝,在你家门口,住地下室就行。我越热情,他们越不满意,十分别扭。

我结婚那年,父母出席了隆重的婚礼,兴高采烈,也如释重负。那天宾朋满座,喜气洋洋。主持人是崔永元、陈晓宇。小崔的名气刚刚露头,一副青春激扬的模样,没有后来的许多人世间的故事。我的儿子降生不久,父亲意外地中风,母亲推着轮椅车,悉心照料,伺候了十年。父亲去世后,我们怕母亲寂寞、孤独,把她接到北京住过好几次。

后来,我们搞明白了,凡是想为母亲花钱,她都想推掉。比如,她的腰椎病复发了,走路感到吃力,我和夫人陪着她跑了好几家医院,做按摩理疗,还照了CT,她觉得太贵,无论如何再不看病了。

母亲还有一个“毛病”,就是吃饭时专挑剩菜吃。一开始,我们还能容忍,后来实在忍不下去了,就不停地给她夹菜,专夹大虾、螃蟹等平时她舍不得买的,母亲不好意思剩下只好吃了。儿子顺顺也懂事,说:“奶奶,您每天吃前一天的剩菜,今天做的一桌菜还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不能每天吃新鲜的呢?”我和儿子好几次争抢剩菜吃,母亲刚想叨一口剩菜,我和儿子就把剩菜叨走了。这明摆着是为母亲的固执生气,想强迫母亲改变观念。问题是,总有菜要剩下,下次谁吃呢?下次也不让母亲吃!这就违背了她的原则:不要刻意招待她,不要给大家添麻烦。我的天啊,我们有机会报答、感恩,这哪是麻烦呀!

为此,我与母亲趁没别人在场大吵了一架。

后来,我发现还是我们错了。母亲不是不知道她在知识、见识上的缺憾,也不是不重视我们的意见,而是她基本忽略我们的认知和感受。

母亲一生坦荡无私,心若大海,把爱的霞光普照大地,以至于不念旧恶,叫曾经中伤、欺侮过她的人自惭形秽;不图回报,让身边的亲人怎么努力也只是觉得才做到万分之一二;不嗜浮华,把她的美德在我们身上得到延续视作晚辈的造化,很有苏东坡所说的“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的侠情,倒是对我们的一种期许。只有心空灵,才能生妙有。这个道理我懂。开凿了池塘,明月总会映照,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母亲确实不是一个小气、吝啬的人,她靠省吃俭用攒下的钱居然买了两套八十平方米左右的住房,说是给两个孙子准备的。她笑着说,以后各奔前程吧,我万事休矣。当时,我和夫人扎在股市里,折腾来折腾去,也没挣到什么钱,对比之下,十分惭愧。儿子觉得奶奶真了不起,同时提醒奶奶:“敬老爱幼,天经地义。谁都不愿后悔说该敬孝时没有敬孝,奶奶您也得学会接受晚辈的孝顺啊……”

我为儿子点赞。心存善念者,必会鸿福相伴!

第三次,三年前,在西安。过马路时,我搀扶着母亲,紧盯着左边的车辆,慢慢走过斑马线。我想起小时候母亲就是这样帮我背书包、过马路的,感慨万千。一过马路,我想扶她再走一段,多体会一下母子情深。谁知母亲不高兴了,她一把甩掉我的手,很不客气。我愣了,问何故,她说,马路不是过来了吗?我能自己走!我大声嚷嚷,那么要我这个儿子有什么用?难道搀扶您就那么丢人吗?

母亲要强惯了,凡事喜欢自己扛,总是希望做有用的人,不当累赘。是不是人老了最怕人家说不中用了?母亲就是一个外表柔弱、内心刚强的人。当晚,我俩都冷静下来,推心置腹,轻声慢谈,聊了许多往事。母亲特别喜欢媳妇,夸她说话柔声细语,情商又高,干事麻利。两个儿子除了嗓门大一无是处。我嘿嘿一笑,端来一盆温水,给母亲洗脚。嘴上说,妈,您骂吧,我爱听。

我突然想起苏芮的《牵手》: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追逐着你的追逐……这是我和夫人最爱唱的一首歌,凡去歌厅必唱。这一天,我唱给妈妈听,浑身觉得暖暖的,特别有诗意。

我曾经询问母亲,趁着身体利索,想去哪些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她起先没说,后来说了几个城市:洛阳、青岛、西安。我和家人陪她走了一圈,还多去了几个地方,比如景德镇、济南等。我学会了耐心,陪她逛西安就待了八天。拿一张地图,随便玩,她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她想住哪儿就住哪儿,十分浪漫。她说来时坐过高铁了,返程时想坐有床的,我就改成了软卧。陪伴老人,不能炫耀本事,给几个钱就行了,关键是体贴、暖心。母亲要的并不多,遂愿即可。

唯独有一件事没有想到,就是在北站换车的时候,电梯坏了,要爬上百个台阶。我说等等再说,母亲不同意;我说背她,她不干。最后,我背着行李,扶着她,一步一步地爬楼梯。她腰、腿都不好,身体还有些胖,上一个台阶,浑身就抖动,左手扶着把手,右手扶住膝盖,艰难地往上挪。爬几个台阶就得站一下,笑一笑,叹口气。歇了好几次,我讲了三个笑话,终于爬上来了,她还是笑呵呵的,我却累得找座椅。我扶母亲坐下,给她揉腿。我惊叹母亲的毅力和笑看困难的做派,回头看看那一百多个台阶,又长又陡!想想刚才母亲吃力的样子,我忽然觉得心里好痛。

母亲毕竟老了,头发已经花白,喜欢安静、独处,吃点青菜、喝点稀汤就行,也不吃剩菜了。今年,赶上新冠肺炎疫情,她整天猫在家里,看她喜欢的电视剧。现在黄石也“解封”了,她又恢复了往常的生活,依旧乐观、豁达。

我们都晓得,有一个人永远占据在大家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谁都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报答她——这个人就是母亲!

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无私、伟大,都是航标灯、及时雨、避风港,都是车前灯、雪中碳、雨后虹。生命之轻,不过一缕阳光掠影;生命之重,却值得天空捧万里霞光为她渲染春光无限,传扬天下美名。

母爱,是一道永不消逝的霞光……

【作者简介】

李林,1963年生于湖北黄石,198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现任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室副主任,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在《人民日报》《美文》《长江丛刊》《广西文学》《海燕》《西北文学》《当代作家》等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40多篇。曾获中国新闻奖,著有《英雄本色》等作品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最难忘的事1000字作文 改过自新的作文 介绍萝卜的作文 作文心愿500 童年趣事作文开头 关于苔的作文 小学作文类型有哪几种 英语电影作文 初中中考作文满分作文 植树节作文二年级100字 信仰作文素材 华丽转身作文 初中满分作文开头 行走在什么作文 下雪的早晨作文 绑架美女mm作文 我发现了100字作文 小学作文一封信 精彩的作文题目 我经历过这样一件事600字作文 作文《盼》600字 小学六年级作文爱 我不再怕黑作文 写事的作文题目大全 介绍贝壳的作文 以信任为话题800字作文 文明之花处处开作文 吹泡泡作文怎么写 作文提纲图片 学包粽子作文